短短片刻功夫,峽穀內死傷枕籍,尤其是騎兵傷亡最為慘烈,每一聲悶響,皆是連人帶馬被放翻在地,不少屍體死狀可怖,肢體不全。


    陳信龍大吼大叫,讓眾軍快速退出峽穀。


    一眾軍兵看不見敵人,隻聽“嗵嗵......”巨響,卻見身邊同伴一片一片死在地上。


    更有中了鉛彈的傷者,隻覺傷口流血,卻又不見箭矢,不知何故,心中恐懼,早被嚇破了膽。


    眾軍如潮水般紛紛往穀口湧去,剛到穀口,隻見有數百弓弩手早已排成陣勢,一聲令下,箭如飛蝗。


    陳家寨眾軍慘叫連連,成排倒下。


    前軍見敵人箭雨極其稠密,難以抵擋,又想往後退去,與湧向穀口的後方眾軍互相傾軋,人踩馬踏,被踩死者不知凡己。


    陳信龍眼見宗族、部曲紛紛慘死在麵前,目眥欲裂,隻恨自己不能早死。


    李曉明此刻正站在山崖上,呆呆地看著下方峽穀。


    峽穀兩邊的山崖上各有六門火炮,峽穀的一端也部署了六門火炮,每門火炮配數個子炮,有專門負責裝填子炮的士兵。


    在早期的火炮時代,佛朗機炮的威力是最差的,遠遠比不上克虜伯炮和紅衣大炮,但射速卻是最快的,幾乎比現代榴彈炮的射速還快。


    看著峽穀內如同人間煉獄,聽著陳家寨眾人的哭喊慘叫,李曉明隻覺反胃欲嘔。


    人們喜歡戰爭、甚至鼓吹戰爭,乃至於會對戰爭進行藝術化的加工。


    不管是說書的,還是後世的電視劇、電影,都會對這種反人類的群體行為進行正麵宣傳,大家聽著、看著,也都覺得過癮。


    蒲榮雙眼精光閃爍,內心充滿喜悅,隻覺胸中陰霾此時一掃而光。


    此戰雖然是靠威力強大的神炮才能給敵人重創,但若是沒有陳縣令的運籌帷幄、精密部署,要想全殲三倍兵力的陳家軍,隻怕也不易做到。


    蒲榮敬畏地偷看縣令,心想:此人巧奪天機,能做出神炮這般的人間凶器,又兼聰明無比,善測心機。


    有此等能力之人,豈會甘心久居人下,做這一縣之吏?


    恐怕遲早有一天會起事,若到了那一刻,我該做何抉擇?


    想到這裏不禁有些害怕,又有些莫名的激動。


    此時峽穀內陳家寨的軍兵已傷亡大半,陳信龍和數名首領因盔甲精良,因而在火炮的霰彈中幸免於難。


    陳信龍滿眼血淚,像一頭頻死的野獸,身先士卒,帶著數名首領意欲衝破弓弩手的封鎖,為所剩不多的宗族、部曲尋條活路。


    他衝著剩餘軍兵大吼:“把屍體抬起來抵擋箭雨。”


    殘兵有力大者抓起地上同伴的屍體擋在麵前,力小者兩人合抬起一具屍體作為盾牌,跟著數名首領強衝箭陣。


    “太爺,他們如此不要命的強衝,隻怕咱們的數百弓弩手攔不住呀。


    把神炮調過去兩門吧?用神炮徹底封住穀口,估計能把他們全部打死。“


    可是李曉明是個心慈手軟的貨色,每到關鍵時刻就犯這個老毛病,以前在職場上時就因此吃過不少虧。


    不過話說回來了,他這個毛病也有此許好處,後來在他失業落魄之時,給他推薦工作的人,有好幾人都是他原來針鋒相對的職場敵人。


    此刻聽了蒲榮的話,看著峽穀裏的遍地死人,不禁歎了口氣,心想:非我所願,非我所願呀!


    於是溫言勸蒲榮道:“陳家寨之中有不少人原先就是縣裏的百姓,若是全部打死,怕是有傷天和,傳出去對你的名聲也不好。


    恐怕劉新、朱水成幾個家夥又該背後擠兌你,給你起個屠夫的外號了,秦朝的白起不就是個例子麽?”


    “不如睜隻眼閉隻眼罷,你帶些騎兵把陳信龍活捉回來就好。”


    蒲榮聽了縣令這番胡話,摸不著頭腦,犯起嘀咕,心想我全殲敵人,還會有人擠兌我,給我起外號,這是什麽話?


    不過他向來服從領導指示,從不頂嘴,也不調火炮了,帶著騎兵去捉陳信龍了。


    峽穀之中,經過陳家寨殘兵不計傷亡的殊死衝擊,再加上弓弩隊故意放水,有千餘人終於衝出了峽穀,其中不少人是傷兵。


    兵敗如山倒,這些殘兵衝出去後,將刀槍丟的滿地都是,不聽指令,四散逃命,很多人奔逃方向根本不是陳家寨。


    陳信龍見大勢已去,也顧不得其他了,帶著少數心腹至親欲奔回寨中。


    不料被蒲榮帶騎兵追上,輕鬆殺散隨從,一槍杆打落馬下。


    這姓陳的老頭倒也彪悍,寧死不投降,空著手爬起來還欲與官兵搏鬥,被五、六名軍士撲倒,四馬攢蹄捆了個結結實實。


    此時陳家寨主力已被消滅,李曉明命一隊士兵護送大炮和俘虜回城。


    自己和蒲榮帶著七、八百人直奔陳家寨。


    此時天已大亮,兵敗噩耗已傳回寨中,寨門處無一把守,陳氏寨眾都來不及逃跑,隻能封門閉戶躲在家中瑟瑟發抖。


    有親人眷屬在峽穀中喪命之家,在家中焚紙痛哭,寨中嚎啕之聲不絕於耳。


    李曉明心中頗為不忍,但一想到投資馬上得到回報了,還是擋不住開心。


    叫來蒲榮,交代士兵四處把守,不得濫殺寨眾,又挑選親信老實之人四、五十人,來此集合。


    李曉明趴在蒲榮耳邊嘀嘀咕咕好一會。


    隻見蒲榮聽了,喜上眉梢,對李曉明的話唯唯諾諾,不斷點頭,帶著這幾十號人先去了陳信龍家裏。


    縣令親自帶人找到陳家寨的倉廩庫房,有數十間大房,命人撬開庫門,隻見方倉、圓倉數目眾多。


    裏麵裝著的皆是上好的稻穀麥糧,粗略估計光糧食儲備有一兩百萬斤,簡直令人咋舌。


    其中有一間大房裏盡是些沉重的麻袋,縣令命人打開一看,全是一串一串黃黃綠綠的銅錢,這一間大房的麻袋堆積如山。


    怕不得有幾十噸銅錢?


    李曉明心中狂喜,心道怪不得從古至今都搶著要當軍閥,原來打一次勝仗居然有如此天大的好處。


    又依次打開剩餘庫房查看,有綢布麻布、瓷器碗盆、刀槍弓箭,還有專門放家具、農具的倉庫。


    隻可惜,就是沒有金銀......


    縣令命人貼上封條,重兵把守,等待回頭全部啟運回縣城。


    接著又去清點軍馬、牲畜,皆是收獲豐碩。


    李曉明心中快活,心想:老陳跌倒,老李吃飽,此番在這亂世之中,穩了!


    “太爺......太爺......”


    他抬頭遠遠地看見蒲榮麵帶喜色,一路小跑而來。


    李曉明滿懷希冀,壓低聲音問道:“可有收獲。”


    蒲榮開心地道:“那是當然!”伸頭在李曉明耳邊輕輕數語。


    李曉明狂喜道:“此話當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台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台僧並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