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流民星火
大荒故事見聞,山海沉舟 作者:樹下沐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百五十章 流民星火
隊伍行至嘉陵江畔時,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渾濁的江水裹挾著枯枝奔湧而過,岸邊的破廟成了臨時落腳點。孫麻子踹開半腐的木門,驚起一群蝙蝠,卻在蛛網密布的神龕下,發現蜷縮著的三個流民。
\"別、別搶!\"骨瘦如柴的漢子將懷中的嬰孩護得死死的,女人蓬頭垢麵,眼神裏滿是驚恐。玄霜蹲下身,冰藍色靈力化作暖流,輕輕拂過孩子滾燙的額頭。\"是風寒。\"她取出路上采集的藥草,在破陶碗裏煮成藥湯,\"快趁熱喝了。\"
女人突然抓住她的手,淚水混著雨水滑落:\"您是仙女娘娘!大夥說的都是真的!\"這話讓跟進來的眾山匪麵麵相覷——他們曾也是這樣的流民,隻不過選擇了另一條路。孫麻子別過臉去,獨眼盯著牆角的老鼠洞,喉結劇烈滾動。
雨停後的清晨,隊伍裏多了幾張新麵孔。那對流民夫婦執意跟隨,漢子扛起最沉的糧袋,女人則主動幫著生火做飯。途中,他們陸續遇見更多黎部同胞:有在地主家磨盤前佝僂著背推磨的老人,磨盤上殘留的玉米麵,是他偷偷省下的口糧;還有在市集角落裏賣草鞋的少年,腳趾頭從露出的破洞伸出來,凍得發紫。
最棘手的是盤踞在鷹嘴崖的另一群山匪。當孫麻子舉著柴刀衝在最前頭時,玄霜卻按住了他的肩膀。她獨自走向對方頭目,冰藍色裙擺被山風吹得獵獵作響。\"可願隨我們回黎部?\"她的聲音不高,卻像冰棱般穿透喧囂,\"那裏有土地,有水源,不用再躲躲藏藏。\"
頭目臉上的刀疤抽動了一下,突然揮刀砍來。玄霜側身避開,指尖輕點對方手腕,刀刃瞬間結滿冰霜。眾山匪正要衝上前,卻見頭目撲通跪地:\"我等願降!\"原來他竟是孫麻子兒時的玩伴,為了保護族人,才落草為寇。
這些插曲讓歸鄉之路愈發漫長。每到一處,隊伍都會停下幫村民修繕房屋,用在蜀地學到的手藝加固水渠。
!玄霜依舊不用仙法,卻帶著眾人研究地形,用最樸實的方法解決難題。當他們教會某個村莊的人用冰塊保存食物時,老族長顫抖著獻上祖傳的銅鈴:\"這是黎部的信物,帶著它,老家的門永遠為你們敞開。\"原來,這竟是黎部眾部的一個小族長!
夜幕降臨時,篝火在荒野中連成一串星火。孫麻子用樹枝在地上畫出老家的模樣:\"這裏是寨門,那邊是梯田,等開春了,咱就種上糯米......\"瘦子抱著新收的流民孩童,哼起黎族古老的民謠。
玄霜望著漫天繁星,突然覺得,比起昆侖虛的萬年寒冰,此刻跳動的篝火,才是真正溫暖的光。
……
隊伍行至黔地邊界時,遇上了一場罕見的山火。赤紅的火舌舔舐著整片鬆林,濃煙遮蔽了半邊天空。玄霜望著遠處奔逃的野獸,冰藍色眼眸泛起漣漪。她正要抬手施展法術,卻見孫麻子已帶著眾人衝向火場:\"砍隔離帶!快!\"
眾山匪和新加入的流民們揮舞著柴刀,在滾燙的熱浪中開辟出一條生路。玄霜最終還是加入了他們,用靈力凝結出簡易的水桶,往返於溪流與火場之間。當最後一簇火苗熄滅時,所有人都成了黑炭般的模樣,唯有孫麻子咧嘴一笑,露出的白牙在灰臉上格外顯眼:\"咱們黎部人,可不是孬種!\"
這場火災讓隊伍意外收留了更多流民。有個獨臂的鐵匠,他的鋪子在大火中化為灰燼;還有帶著盲母的姐妹花,背著的竹簍裏,僅存的半袋糙米是她們最後的家當。每晚宿營時,隊伍裏都會響起此起彼伏的鼾聲,不同口音的夢囈交織在一起,倒比昆侖虛的晨鍾暮鼓更讓玄霜安心。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向往歸鄉。在一座繁華的州城,那個總愛偷瞄玄霜的年輕山匪,盯著街邊琳琅滿目的貨攤挪不開眼。\"仙子,我......\"他搓著衣角,\"我想留在這裏,跟著鐵匠鋪的師傅學手藝。\"玄霜看著他眼中對新生活的渴望,輕輕點頭:\"記得常給孫麻子寫信。\"
分別那日,孫麻子紅著眼眶踹了年輕人一腳:\"混不出個模樣,別說是我兄弟!\"可轉身就偷偷塞了錠銀子,\"買套體麵衣裳,別讓人瞧扁了!\"這樣的離別不斷上演,有人選擇留在物產豐饒的平原,有人被好心的農戶收留。玄霜始終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就像她明白,仙途不該隻有一種模樣。
越接近西南,眾人的腳步越沉重。曾經熟悉的山路布滿荊棘,曾經肥沃的梯田早已荒蕪。孫麻子站在坍塌的寨門前,獨眼蓄滿淚水。他顫抖著撫摸著殘垣斷壁上的圖騰,那是兒時父親親手雕刻的。\"爹,我們回來了。\"他的聲音哽咽,\"這次,說什麽也不會再走了。\"
玄霜彎腰拾起半塊破碎的陶罐,陶片上還殘留著黎部特有的花紋。山風掠過廢墟,帶來遠處溪流的聲響。她突然想起老嫗說過的話:\"再破的家,隻要人還在,就能重新支棱起來。\"冰藍色靈力從指尖流淌而出,在斷壁殘垣間勾勒出新的輪廓。這一次,她不再隱藏自己的力量——因為她終於懂得,真正的仙法,應當用來守護人間的煙火。
隊伍行至嘉陵江畔時,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渾濁的江水裹挾著枯枝奔湧而過,岸邊的破廟成了臨時落腳點。孫麻子踹開半腐的木門,驚起一群蝙蝠,卻在蛛網密布的神龕下,發現蜷縮著的三個流民。
\"別、別搶!\"骨瘦如柴的漢子將懷中的嬰孩護得死死的,女人蓬頭垢麵,眼神裏滿是驚恐。玄霜蹲下身,冰藍色靈力化作暖流,輕輕拂過孩子滾燙的額頭。\"是風寒。\"她取出路上采集的藥草,在破陶碗裏煮成藥湯,\"快趁熱喝了。\"
女人突然抓住她的手,淚水混著雨水滑落:\"您是仙女娘娘!大夥說的都是真的!\"這話讓跟進來的眾山匪麵麵相覷——他們曾也是這樣的流民,隻不過選擇了另一條路。孫麻子別過臉去,獨眼盯著牆角的老鼠洞,喉結劇烈滾動。
雨停後的清晨,隊伍裏多了幾張新麵孔。那對流民夫婦執意跟隨,漢子扛起最沉的糧袋,女人則主動幫著生火做飯。途中,他們陸續遇見更多黎部同胞:有在地主家磨盤前佝僂著背推磨的老人,磨盤上殘留的玉米麵,是他偷偷省下的口糧;還有在市集角落裏賣草鞋的少年,腳趾頭從露出的破洞伸出來,凍得發紫。
最棘手的是盤踞在鷹嘴崖的另一群山匪。當孫麻子舉著柴刀衝在最前頭時,玄霜卻按住了他的肩膀。她獨自走向對方頭目,冰藍色裙擺被山風吹得獵獵作響。\"可願隨我們回黎部?\"她的聲音不高,卻像冰棱般穿透喧囂,\"那裏有土地,有水源,不用再躲躲藏藏。\"
頭目臉上的刀疤抽動了一下,突然揮刀砍來。玄霜側身避開,指尖輕點對方手腕,刀刃瞬間結滿冰霜。眾山匪正要衝上前,卻見頭目撲通跪地:\"我等願降!\"原來他竟是孫麻子兒時的玩伴,為了保護族人,才落草為寇。
這些插曲讓歸鄉之路愈發漫長。每到一處,隊伍都會停下幫村民修繕房屋,用在蜀地學到的手藝加固水渠。
!玄霜依舊不用仙法,卻帶著眾人研究地形,用最樸實的方法解決難題。當他們教會某個村莊的人用冰塊保存食物時,老族長顫抖著獻上祖傳的銅鈴:\"這是黎部的信物,帶著它,老家的門永遠為你們敞開。\"原來,這竟是黎部眾部的一個小族長!
夜幕降臨時,篝火在荒野中連成一串星火。孫麻子用樹枝在地上畫出老家的模樣:\"這裏是寨門,那邊是梯田,等開春了,咱就種上糯米......\"瘦子抱著新收的流民孩童,哼起黎族古老的民謠。
玄霜望著漫天繁星,突然覺得,比起昆侖虛的萬年寒冰,此刻跳動的篝火,才是真正溫暖的光。
……
隊伍行至黔地邊界時,遇上了一場罕見的山火。赤紅的火舌舔舐著整片鬆林,濃煙遮蔽了半邊天空。玄霜望著遠處奔逃的野獸,冰藍色眼眸泛起漣漪。她正要抬手施展法術,卻見孫麻子已帶著眾人衝向火場:\"砍隔離帶!快!\"
眾山匪和新加入的流民們揮舞著柴刀,在滾燙的熱浪中開辟出一條生路。玄霜最終還是加入了他們,用靈力凝結出簡易的水桶,往返於溪流與火場之間。當最後一簇火苗熄滅時,所有人都成了黑炭般的模樣,唯有孫麻子咧嘴一笑,露出的白牙在灰臉上格外顯眼:\"咱們黎部人,可不是孬種!\"
這場火災讓隊伍意外收留了更多流民。有個獨臂的鐵匠,他的鋪子在大火中化為灰燼;還有帶著盲母的姐妹花,背著的竹簍裏,僅存的半袋糙米是她們最後的家當。每晚宿營時,隊伍裏都會響起此起彼伏的鼾聲,不同口音的夢囈交織在一起,倒比昆侖虛的晨鍾暮鼓更讓玄霜安心。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向往歸鄉。在一座繁華的州城,那個總愛偷瞄玄霜的年輕山匪,盯著街邊琳琅滿目的貨攤挪不開眼。\"仙子,我......\"他搓著衣角,\"我想留在這裏,跟著鐵匠鋪的師傅學手藝。\"玄霜看著他眼中對新生活的渴望,輕輕點頭:\"記得常給孫麻子寫信。\"
分別那日,孫麻子紅著眼眶踹了年輕人一腳:\"混不出個模樣,別說是我兄弟!\"可轉身就偷偷塞了錠銀子,\"買套體麵衣裳,別讓人瞧扁了!\"這樣的離別不斷上演,有人選擇留在物產豐饒的平原,有人被好心的農戶收留。玄霜始終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就像她明白,仙途不該隻有一種模樣。
越接近西南,眾人的腳步越沉重。曾經熟悉的山路布滿荊棘,曾經肥沃的梯田早已荒蕪。孫麻子站在坍塌的寨門前,獨眼蓄滿淚水。他顫抖著撫摸著殘垣斷壁上的圖騰,那是兒時父親親手雕刻的。\"爹,我們回來了。\"他的聲音哽咽,\"這次,說什麽也不會再走了。\"
玄霜彎腰拾起半塊破碎的陶罐,陶片上還殘留著黎部特有的花紋。山風掠過廢墟,帶來遠處溪流的聲響。她突然想起老嫗說過的話:\"再破的家,隻要人還在,就能重新支棱起來。\"冰藍色靈力從指尖流淌而出,在斷壁殘垣間勾勒出新的輪廓。這一次,她不再隱藏自己的力量——因為她終於懂得,真正的仙法,應當用來守護人間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