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這位是胡祁隆。


    周正剛起家時,就押寶押中了他。


    覺得周正今後肯定大有作為。


    果不其然,胡祁隆還真押對了。


    周正發達後,也沒有忘記這個幫助過自己的人,給他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兩人也算是雙向奔赴了。


    隨著周正站在發言台上,那些媒體記者的“長槍短炮”也是對著他一頓拍照。


    就算沒有來到現場的人也沒關係,這次由徐藝洋的傳媒公司,全程直播這次的世紀古董展覽會。


    直播間湧入了上百萬人。


    很多人對古董文物並不是很了解,但他們被這次展覽會的陣勢所吸引。再加上古董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比較神秘的存在,所以才造就了這次現象級的熱度。


    徐藝洋也因此賺了不少錢,激動得真想對周正以身相許。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周正,是正乾博物館的老板。歡迎各位遠道而來,參加我們這次舉辦的世紀古董展覽會。”


    周正說完,旁邊還有專門的翻譯,將這些話翻譯成英文。


    “華夏文物博大精深,華夏曆史源遠流長。


    我國是世界上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斷,而中華文明則一脈相承,曆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一路堅強地走過來。


    我們的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源遠流長,從傳說時代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文明,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魏、晉,從十六國到南北朝,從隋、唐、五代十國到宋、元、明、清……


    在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創造出了無數輝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說,五千年的曆史創就一個偉大的文明,同時也創造出了非常多的工藝品。


    在那個時代叫做工藝品,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就是古董,是文物。但這些東西,在傳承的過程中,很多都已經流失。


    有的是人為損壞,有的則是被強盜給盜走。甚至那些帶不走的,他們直接選擇破壞……”


    周正就是故意說給那些外國人聽。


    但凡有點廉恥心,聽到這些話後,就應該陷入反思。


    不過周正這次辦展覽會,可不是為了譴責這些人。


    否則真是對不起他跑了幾個國家,多次陷入危險而得到的九州鼎。


    “今天的展覽會將會分為三個活動部分,除了展示我國的文物外,我手頭也收藏了一些國外的古董。然後最後,我將會展示一套我們華夏最為珍貴的文物,沒有之一。”


    帝都博物院副院長趙東旭,聽到這話,微微有些發愣。


    “到底是什麽文物,真是讓我心裏癢死了。華夏最為珍貴的文物還沒有之一,莫不是傳國玉璽?”


    據傳,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製作而成,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也是為華夏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秦之後,曆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不過曆代帝王為了傳國玉璽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兩千餘年,忽隱忽現,最後銷聲匿跡。


    曆史學家普遍覺得,傳國玉璽是在元末時期丟失。


    所以趙東旭覺得,應該不是傳國玉璽。


    可如果不是傳國玉璽,又有什麽東西能夠代表華夏最為珍貴的文物。


    九州鼎?


    可是之前周正已經展現過九州鼎的其中一尊了。


    除非是九尊全部集齊。


    但那也是不可能的。


    九州鼎也早已在傳承的過程中遺失,能夠得到其中一尊,已經是萬萬幸。要想集齊,根本不可能。


    等周正說完,博物館展覽會也正式開始。


    裏邊被劃分了若幹展覽區,而每個展覽區都有專門的人負責解說,旁邊還有一位翻譯。


    “廢話這麽多,我們隻是為了來看獅心王之劍,誰願意聽他講華夏的曆史。”


    “就是啊,他還暗諷我們是強盜,真是不講道理!各國曆史就是一段被侵略史,隻有華夏人才一直把被侵略掛在嘴邊。”


    兩個洋人開始吐槽。


    很快,又有人加入到他們的吐槽隊伍。


    “華夏這些文物樣子也都差不多,沒什麽兩樣,他不會真以為我們是來看這些普通的古董吧?在大英博物館就能看,我們何必千裏迢迢跑到華夏來看。”


    “待會等我看到獅心王之劍後,我立馬就走,絕不浪費時間!”


    “說來真是諷刺,我們鷹國皇室的物件,居然在華夏?我覺得應該嚴查他們是如何得到的這些東西,說不定能夠牽扯出一條犯罪鏈。”


    “連公主都來了,會不會皇室已經介入了?”


    “那就有好戲看了,如果皇室介入的話,估計這個那個人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這些老外不想看華夏的文物,但不代表著國人不喜歡看。


    尤其是胡祁隆,雖然上次博物館開業時來過,但是並沒有瀏覽完。


    “各位請看這件西周時期的周宜壺,該壺形碩大,呈橢圓形,設蓋,上有圓形抓手,蓋的子口伸入器內。


    長頸,鼓腹下垂,下置圈足外撇。頸兩側設龍首銜環耳。蓋沿及器頸各飾對稱回首鳳紋一周,鳳首上逶曲的羽冠長垂至地。


    尾部作上下卷曲狀,鳳紋線條粗獷,腹部用蟬紋作為帶紋,縱橫交錯,交匯點為一突起的菱形紋,將腹部紋飾分成四區,各區內均無紋飾。


    整器重達16公斤,通高58厘米,形體碩大。從清宮散出以後多次易主,險些流落海外,最後被我們周老板所購下收藏。”


    胡祁隆眼睛都看花了。


    生怕別人不認識,還在幫旁人介紹。


    “這是青花纏枝蓮紋花觚!”


    “這是唐三彩仕女像!”


    “這件就厲害了,漢代雞骨白玉印覆鬥印!”


    “周小友真是厲害,這麽些物件也不知道從哪兒搞來的。”


    “我跟你們說,我跟周小友的交情就跟納米材料一樣。你們知道納米材料吧,頭發絲那麽細都扯不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眼天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標並收藏神眼天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