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們對進貢的鍾表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乾隆皇帝,對於所進適合其口味,款樣形式俱佳的鍾表,總是來者不拒,有進必收,否則就會受到嚴厲申飭。
如李質穎辦進年貢內洋水法自行人物四麵樂鍾一對,樣款形式俱不好。兼之齒輪又兼四等,著傳與粵海關監督,嗣後辦進洋鍾或大或小俱要好樣款,似此等粗糙洋鍾不必呈進。
此種情況之下,各地官員肯定會把最好的鍾表進獻給皇帝,以博取其歡欣。
這些西洋鍾雖然出自西方,但手藝最好的,卻在故宮裏。
周正也收藏過兩件宮廷鍾表,質量比起這件還要更上乘一些。
當年八國聯軍進入故宮,帶出不少寶貝到民間,從國內到國外,又從國外到國內,兜兜轉轉提高了物價。
就在周正和謝輕語還在談這件古董時,聽到旁邊一個男的帶著自己的孩子的這段對話。
“爸爸,那個叔叔好厲害,知道這麽多。”
“厲害啥呀,他在這兒亂說的,隔著玻璃就能看出三層,誰信啊。這明明是料西洋式座鍾,而他說的是廣東和福建進貢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周正看了一眼小孩,對大人說道:“帶著小朋友,別誤導人家。”
“我誤導?你在開什麽玩笑,明明是你在誤導!我就是做這一行的,什麽古董沒見過?這個絕對是西洋式座鍾,而非廣東和福建的。”
周正冷笑一聲,“那你說說,為什麽這不能是廣東福建的?”
“乾隆時編撰的《廣州府誌》在談到廣州的鍾表生產時說:自鳴鍾本出自西洋,以索轉機,機激則鳴,午夜十二時皆然,廣人亦能為之,但未及西洋之精巧能。
早期的廣鍾多為仿製西洋的東西,質量不是太好,粵海關隻好花高價買進口鍾表進貢,從此可側麵反映出廣州製鍾的情況。
廣東鍾如此,更別說福建鍾,南京鍾了,所以這個鍾,絕對是西洋鍾。”
男子說得很確定,一邊摸著兒子的頭,很是自信的樣子。
周正本來不想當著孩子的麵懟他,但是他一直表達廣東福建鍾做不出西洋鍾的效果,不可能做得這麽好。
“我並不覺得國產鍾比不上西洋鍾,雖說鍾表當時確實是從西洋傳來,但是後麵我國工匠自己做的鍾芯一點不比西洋差。
這個禦製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鍾,借鑒了歐洲精良的鍾表工藝,華麗的外觀融合了濃鬱的西洋風格和東方的吉祥寓意,並達到和諧統一。
上邊大吉兩個字,外國人當時怎麽會有這樣的設計?”
男子似乎早知道周正會問鍾表上“大吉”兩個字,聳了聳肩,淡淡說道。
“清朝時期,西方國家已經跟朝廷走動,宮廷裏邊還有洋畫師,甚至洋人老師。這個肯定是專門送給皇帝,所以為了迎合東方喜好,才在上邊寫上‘大吉’二字。”
“你純屬在放屁,這座帶有融合中西風格的自鳴鍾,是十八世紀典型廣州鍾表。
廣州作為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沿,是華夏最早接觸鍾表的地方之一,也是當年華夏鍾表製作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
乾隆年間,由於宮廷對西洋鍾表的熱衷需求,廣州這扇重要對外貿易窗口起到輸入西洋鍾表儀器的集散地,在廣州口岸獲得的西洋物品如鍾表、儀器不斷經過粵海關貢入內廷。
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廣州開始出現鍾表製造業,到乾隆時期已經具備相當規模,成為我國生產自鳴鍾的重要基地。在清代,廣鍾一直是廣東地方官員向皇帝進貢的物品之一。
最開始廣州鍾表確實比西方手藝差了點,但是後麵廣鍾已經可以達到給朝廷進貢的程度。
你仔細看看上邊的琺琅,你知道這是什麽琺琅嗎?”
男子懵了一下,“琺……琺琅有什麽區別,不都一樣嗎?”
“這上邊是廣琺琅,是廣州工匠在西洋透明琺琅的基礎上結合華夏文化元素發展起來的,其鮮豔透明,有黃、綠、藍等顏色。
這件清乾隆禦製銅鎏金嵌寶石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鍾,在製作上便使用了琺琅工藝,色彩豔麗,製作精細。
此鍾上部葫蘆腹部轉花的底襯板和葫蘆中間的綬帶,以及鍾盤都有用了透明琺琅工藝。”
周正的氣勢十足,男子歪著腦袋,不想在自己兒子麵前丟臉,但又覺得周正說得有點道理。
他又仔細看那個鍾,看到鍾活動時,露出了裏邊一點機芯,立馬激動起來。
“嗬嗬,你差點還把我給蒙了,真以為說得多就是對的?你看那裏邊機芯還有英文!有英文怎麽可能是廣州做的?”
周正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廣州鍾表因應宮廷的審美趣味而善於仿製西洋鍾表。
除了大量使用透明琺琅工藝,在其作品的機芯上仿刻西洋字母或鏨刻洋式花紋,在外表的某些局部采用西洋裝飾造型等等,都是廣州鍾表的特色。
你隻看到機芯有英文,卻沒看到旁邊還有‘張興記’的款識,這是廣鍾上較為罕見的落款。
這一方麵證明了機芯的製造並非來自西洋,而且也暗示了乾隆年間廣州鍾表行業在零配件製造上存在更為複雜的分工。
內部‘大清乾隆禦製安佑宮二’楷書銘文,說明本品出自宮廷。
這件自鳴鍾並不僅是外形上接近宮廷式樣,而是應屬當年宮廷向粵海關在廣州直接訂製的產品,專門用來為皇家園林陳設使用,陳放於圓明園內安佑宮中。
而考察宮廷中的陳設檔案,可以發現乾隆時期的鍾表在陳設時絕大部分都是成對擺放的。這也就是為什麽本品款識安佑宮後會有個‘二’,即說明本品當時隻是一對中的其中一件。”
男子嘴巴都在哆嗦,本來想在兒子麵前表現一下,沒想到遇到硬茬兒了。
就當他還準備說什麽時,有人從旁邊過來,鼓起掌來。
“厲害,真是厲害,不愧是周老板啊,這邊的展覽我們還沒來得及把標簽做出來,沒想到你第一次看,就看得這麽仔細。
這個確實是廣州鍾,也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愛的一批,所以保存得很好。”
陳思明剛接完電話,聽到周正剛才說的,真的有被震驚到。
而那個男子,看到陳思明胸前帝都博物院的工作牌,頓時啞口無言。
等到帝都博物院工作人員的認可,還能反駁什麽?
如李質穎辦進年貢內洋水法自行人物四麵樂鍾一對,樣款形式俱不好。兼之齒輪又兼四等,著傳與粵海關監督,嗣後辦進洋鍾或大或小俱要好樣款,似此等粗糙洋鍾不必呈進。
此種情況之下,各地官員肯定會把最好的鍾表進獻給皇帝,以博取其歡欣。
這些西洋鍾雖然出自西方,但手藝最好的,卻在故宮裏。
周正也收藏過兩件宮廷鍾表,質量比起這件還要更上乘一些。
當年八國聯軍進入故宮,帶出不少寶貝到民間,從國內到國外,又從國外到國內,兜兜轉轉提高了物價。
就在周正和謝輕語還在談這件古董時,聽到旁邊一個男的帶著自己的孩子的這段對話。
“爸爸,那個叔叔好厲害,知道這麽多。”
“厲害啥呀,他在這兒亂說的,隔著玻璃就能看出三層,誰信啊。這明明是料西洋式座鍾,而他說的是廣東和福建進貢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周正看了一眼小孩,對大人說道:“帶著小朋友,別誤導人家。”
“我誤導?你在開什麽玩笑,明明是你在誤導!我就是做這一行的,什麽古董沒見過?這個絕對是西洋式座鍾,而非廣東和福建的。”
周正冷笑一聲,“那你說說,為什麽這不能是廣東福建的?”
“乾隆時編撰的《廣州府誌》在談到廣州的鍾表生產時說:自鳴鍾本出自西洋,以索轉機,機激則鳴,午夜十二時皆然,廣人亦能為之,但未及西洋之精巧能。
早期的廣鍾多為仿製西洋的東西,質量不是太好,粵海關隻好花高價買進口鍾表進貢,從此可側麵反映出廣州製鍾的情況。
廣東鍾如此,更別說福建鍾,南京鍾了,所以這個鍾,絕對是西洋鍾。”
男子說得很確定,一邊摸著兒子的頭,很是自信的樣子。
周正本來不想當著孩子的麵懟他,但是他一直表達廣東福建鍾做不出西洋鍾的效果,不可能做得這麽好。
“我並不覺得國產鍾比不上西洋鍾,雖說鍾表當時確實是從西洋傳來,但是後麵我國工匠自己做的鍾芯一點不比西洋差。
這個禦製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鍾,借鑒了歐洲精良的鍾表工藝,華麗的外觀融合了濃鬱的西洋風格和東方的吉祥寓意,並達到和諧統一。
上邊大吉兩個字,外國人當時怎麽會有這樣的設計?”
男子似乎早知道周正會問鍾表上“大吉”兩個字,聳了聳肩,淡淡說道。
“清朝時期,西方國家已經跟朝廷走動,宮廷裏邊還有洋畫師,甚至洋人老師。這個肯定是專門送給皇帝,所以為了迎合東方喜好,才在上邊寫上‘大吉’二字。”
“你純屬在放屁,這座帶有融合中西風格的自鳴鍾,是十八世紀典型廣州鍾表。
廣州作為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沿,是華夏最早接觸鍾表的地方之一,也是當年華夏鍾表製作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
乾隆年間,由於宮廷對西洋鍾表的熱衷需求,廣州這扇重要對外貿易窗口起到輸入西洋鍾表儀器的集散地,在廣州口岸獲得的西洋物品如鍾表、儀器不斷經過粵海關貢入內廷。
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廣州開始出現鍾表製造業,到乾隆時期已經具備相當規模,成為我國生產自鳴鍾的重要基地。在清代,廣鍾一直是廣東地方官員向皇帝進貢的物品之一。
最開始廣州鍾表確實比西方手藝差了點,但是後麵廣鍾已經可以達到給朝廷進貢的程度。
你仔細看看上邊的琺琅,你知道這是什麽琺琅嗎?”
男子懵了一下,“琺……琺琅有什麽區別,不都一樣嗎?”
“這上邊是廣琺琅,是廣州工匠在西洋透明琺琅的基礎上結合華夏文化元素發展起來的,其鮮豔透明,有黃、綠、藍等顏色。
這件清乾隆禦製銅鎏金嵌寶石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鍾,在製作上便使用了琺琅工藝,色彩豔麗,製作精細。
此鍾上部葫蘆腹部轉花的底襯板和葫蘆中間的綬帶,以及鍾盤都有用了透明琺琅工藝。”
周正的氣勢十足,男子歪著腦袋,不想在自己兒子麵前丟臉,但又覺得周正說得有點道理。
他又仔細看那個鍾,看到鍾活動時,露出了裏邊一點機芯,立馬激動起來。
“嗬嗬,你差點還把我給蒙了,真以為說得多就是對的?你看那裏邊機芯還有英文!有英文怎麽可能是廣州做的?”
周正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廣州鍾表因應宮廷的審美趣味而善於仿製西洋鍾表。
除了大量使用透明琺琅工藝,在其作品的機芯上仿刻西洋字母或鏨刻洋式花紋,在外表的某些局部采用西洋裝飾造型等等,都是廣州鍾表的特色。
你隻看到機芯有英文,卻沒看到旁邊還有‘張興記’的款識,這是廣鍾上較為罕見的落款。
這一方麵證明了機芯的製造並非來自西洋,而且也暗示了乾隆年間廣州鍾表行業在零配件製造上存在更為複雜的分工。
內部‘大清乾隆禦製安佑宮二’楷書銘文,說明本品出自宮廷。
這件自鳴鍾並不僅是外形上接近宮廷式樣,而是應屬當年宮廷向粵海關在廣州直接訂製的產品,專門用來為皇家園林陳設使用,陳放於圓明園內安佑宮中。
而考察宮廷中的陳設檔案,可以發現乾隆時期的鍾表在陳設時絕大部分都是成對擺放的。這也就是為什麽本品款識安佑宮後會有個‘二’,即說明本品當時隻是一對中的其中一件。”
男子嘴巴都在哆嗦,本來想在兒子麵前表現一下,沒想到遇到硬茬兒了。
就當他還準備說什麽時,有人從旁邊過來,鼓起掌來。
“厲害,真是厲害,不愧是周老板啊,這邊的展覽我們還沒來得及把標簽做出來,沒想到你第一次看,就看得這麽仔細。
這個確實是廣州鍾,也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愛的一批,所以保存得很好。”
陳思明剛接完電話,聽到周正剛才說的,真的有被震驚到。
而那個男子,看到陳思明胸前帝都博物院的工作牌,頓時啞口無言。
等到帝都博物院工作人員的認可,還能反駁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