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研究到淩晨兩點多,霍盈盈也懶得回去了,就在周正的房間,兩人抱著睡了一宿。


    翌日早晨,周正被鬧鍾弄醒,時間不過7點半。


    霍盈盈還在睡覺,夾著被子,半邊屁股露在外邊。


    周正幫她將被子蓋好後,起床洗漱,帶上東西便開車出發了。


    這次出行共五人,開了三輛車,主要是裝備比較多,占位置。


    從執江開車到渝市需七八個小時,中間在服務區休息了一次,之後又馬不停蹄的趕路。


    下午四點左右抵達渝市,又開了五個小時的車,才抵達白帝城所在的奉節。


    在縣城住了一晚,舒服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天剛亮,周正敲門把其他幾人叫醒,先下樓吃早飯,商量後麵的事。


    問酒店前台附近哪兒有好吃的,前台見他們是外地人,就說去吃胡辣椒麵條,拐角過去就有家店還不錯。


    周正他們過去了,點了五碗小麵,在外邊擺上桌子。


    等待的工夫,周正大致做了安排。


    “今天我們主要任務還是去那位村民家了解情況,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三個,而我和金牙去看看白帝城的地形地貌。”


    “師傅,我昨天查到一些相關資料。據說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裏修建縣委辦公大樓時,工人發現地下有異常,而且還挖出一個大洞,有人進去看過,但沒多久遇到局部坍塌,所以就回來了。


    之後在修建出城公路時,在老縣委辦公大樓附近又挖到一條一米寬的凹槽,疑似甬道,但當時缺乏資金和考古常識,所以沒有繼續深入。


    現在這些地方都被公路和大樓覆蓋,如果傳聞是真的,那劉備墓豈不是被建築壓住,我們就找不到了?”


    薑遊喝了口水,說道。


    “我更傾向於有人添油加醋,其實就是普通的洞而已。劉備畢竟是漢昭烈帝,諸葛亮又會觀星,對風水十分了解,不可能隨便找個地方把他給埋了。”


    周正也看過薑遊說的這些小道新聞,當時就覺得不可能。


    縣委辦公大樓也好,出城公路也罷,無山無水,聚不成氣,站在風水角度,葬普通人還差不多,葬帝王還是差了點規格。


    薑遊點頭道:“說得也是,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司馬懿隻守不戰,使得諸葛亮積勞成疾,夜裏走出營帳觀測天象,看到星宿變化,便對薑維說他命不久矣。


    雖是《三國演義》杜撰,但正史對諸葛亮的觀星能力也有所記載,所以他肯定會選擇一個風水寶地埋葬劉備。”


    很快,麵來了。


    執江人也吃辣,所以胡辣殼小麵對他們來說味道正好。但對於崔金牙這樣的北方人來說,那可就有點受罪。想要點麻醬,可川渝地區基本不吃那玩意兒。


    於是他又點了一碗不放辣子的抄手,吃完大家便分頭行動。


    從縣城到白帝城大概半小時車程,到了之後需買門票才能進去。


    售票員問需不需要導遊,可以講解相關曆史故事。


    崔金牙覺得沒必要,有外人跟著不自在。但周正覺得,本地人還是更了解自己的家鄉,所以就花錢請了一個。


    導遊是位三十多歲的女人,在這個行業中年紀偏大,但也能說明其經驗老道。


    “現在我們腳下的這條橋叫風雨廊橋,於08年修建完成,長338米,寬7米。原本這個位置是沒有水的,是因為三峽大壩建成後,這裏的水位上漲,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下麵已經全部沒入江水中。”


    崔金牙看著腳下的江水,想著幾十年前,這裏還是陸地。


    在世界範圍內,許多遺跡都被淹沒。倘若劉備墓真在白帝城附近,可別被江水給淹了。


    周正邊走邊問:“白帝城的名字,有什麽說法嗎?”


    “當然了,這裏之所以叫白帝城,是因為王莽篡權建立新朝,公孫述割據川蜀盆地時,在此發現白氣,覺得是白帝複興的祥瑞,便在此築城,名曰白帝城。


    我們這兒還有一個名字,叫永安宮。是因為劉備兵敗退至此後,不願再回成都,一來是打了敗仗無臉回去,二來這裏進可攻,退可守,對東吳可造成很大的壓力。


    白帝城隻是一座城,連縣治都不是,而劉備好歹也是皇帝,於是就把這兒改稱永安宮。”


    三人穿過廊道,進入白帝城逛了一圈,地方並不大,所以很快就逛完了。


    “白帝城的景點和曆史故事就是這些,看你們還有沒有什麽需要了解的呢?”


    三人站在一處觀景台前,這裏是看夔門的最佳位置。


    “傳聞劉備在白帝城死後,就埋在了附近,可現在普遍認為劉備應該是在天府的惠陵,你們當地人是怎麽看的?”周正半開玩笑的問出這個問題。


    相信很多遊客也問過,所以導遊基本沒怎麽思考,直接就回答道。


    “我們當地人還是覺得,劉備死後,要想運回天府,路途太遠了,屍體會嚴重腐爛,所以應該還是選擇就地掩埋。但是《晉書·王彌傳》還有《三國誌》都記錄的是劉備葬於惠陵。


    我的個人觀點,三國時期,曹操設立了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盜墓取財充當軍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而當時,魏國兵力強勁,諸葛亮作為天下奇才,也考慮過蜀國一旦滅亡,主公墓或被盜的情況。


    於是四處宣揚劉備葬於惠陵,這樣就算日後蜀國亡,有人盜墓,劉備的屍首也不會被拉出來踐踏侮辱。所以我認為,那裏隻是衣冠塚,真的墓還是在白帝城附近。”


    崔金牙難得的認真聽完了。


    他居然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諸葛亮乃天下奇才,能推算未來會發生的事。如果大張旗鼓將劉備屍首帶回惠陵,肯定會被盜墓者惦記。


    “那當地有沒有流傳什麽說法?就像蓮花壩的縣誌中記載過:治北四十裏蓮花壩有皇陵,並傳蓮花壩舊有皇莊。”周正問道。


    “這個我也聽說過,民國時期還有一個人自稱是劉備的後裔,要在蓮花壩結廬守墓,不過好像沒什麽後續。我們當地也有傳說,我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村民拿著古董去換糧票。”


    “哪個村的人?”


    “好像是……邵家村。”導遊想了想,“對,就是邵家村,我聽我爺爺講起過,當時那個村民換到糧票後,邵家村好幾戶都帶著銅幣去換糧票,這件事還上過報紙。”


    周正跟崔金牙對了一眼。


    果然,這不是巧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眼天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標並收藏神眼天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