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拔出毒瘤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錦行打量著麵前的女子,見她穿著一身粗布衣裙,因多日未換洗,衣裙上已經沾染上了明顯的汙漬。
而且她麵容憔悴,神色黯然,在露出來的脖子和手腕上,都留下了明顯的被繩索勒過的痕跡。想必是在反抗時,讓人捆綁過。
“你叫什麽名字?”顧錦行溫和地問。
女子卻像是被嚇壞了一樣,畏縮的目光看向顧錦行,又迅速移開,神色中有惶恐,卻也有一絲倔強。
“我不做妾!我不做妾!”她抱著雙手,瑟縮著一邊朝後退,一邊喃喃地說。
顧錦行見她害怕,示意環雨搬了一張小杌子過來,扶著她坐下,又給她倒了一杯茶水放在她麵前讓她喝。
“這是我們郡王府的世子妃,你有何委屈不妨都說出來,世子妃定會為你做主的!”環雨柔聲安慰她。
聽見了環雨的話,她又朝顧錦行看過來,不過這次,她明顯被環雨的話安撫到了,看著顧錦行不再那麽抵觸和害怕,但眼神裏也明顯多了些疑問。
顧錦行迎著她的目光笑了笑,用鼓勵的話語對她說:“沒錯,不管你遇到何事,隻要你願意告訴我,我都能替你做主,還你一個公道。”
漸漸地,女子放下戒心。她猶豫再三之後,方才下定決心,從杌子上站起來,雙膝跪在顧錦行麵前,用力磕了幾個響頭,哭著說:“奴婢阿秀,請世子妃做主,為我爹娘報仇!”
原來,阿秀一家是郡王府莊子上的一戶佃農。阿秀的父母隻有她一個女兒。因為郡王府對下人寬和,對莊子上的佃農收的租也不重,一家人有吃有喝,日子還算過得不錯。
阿秀今年十六歲,正值花期。阿秀的父母打算招一個上門女婿,一來女兒不用嫁出門,能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二來也有人為自己養老送終。
但是沒想到,尤家人到了莊子上後,先老實了一段時間,後來莊子的管事被調去別處,那處莊子被交給了尤家人打理後,尤家人就開始打著商郡王府的旗號為非作歹。
莊子上,凡是與尤家人不睦的佃農,都被尤家以各種借口趕了出去。留下來的佃農,被迫要多交一成租子給尤家。
因為郡王府的產業太多,莊子一向都交由管事打理,郡王妃難得去那處莊子,而佃農們又以為尤家人與郡王府沾親帶故,既不敢得罪,更不敢告發,所以幾年下來,尤家人在莊子上做的事,倒是瞞得死死的。
不久前,尤平意外見著了阿秀,當即就對阿秀生了歹念,想要占有她,阿秀僥幸逃脫。於是,尤家人趁著佃農交租時,誣賴阿秀一家少交了租子,要阿秀的爹娘拿阿秀抵租。
阿秀的父母自然不幹。尤平得知後,就唆使自己的兩個堂侄打死阿秀的父親。阿秀的父親死後,阿秀的母親跟著自盡了。
尤家人又讓人將阿秀的父母棄屍山野,把阿秀綁去,逼著她給尤平做妾。阿秀抵死不從,拚著自小幹農活練出來的力氣把尤平砸暈。
尤家人一怒之下,把阿秀捆綁起來扔進了地窖,不給吃不給喝。
被顧錦行的人發現時,阿秀已經在地窖中被關了三天。如果不是被及時救了出來,估計要不了多久她就會被活活餓死。
“奴婢說的句句都是實話,實在不敢編造攀咬尤家!求世子妃為奴婢做主,為奴婢枉死的爹娘報仇!”
阿秀邊哭邊說,字字泣血,說完後又不停地給顧錦行磕頭。
聽完阿秀的這番控訴,不止是顧錦行,就連在旁側伺候著的陳嬤嬤、環雨、環風等人也是憤怒了。
“世子妃,尤家人瞞著郡王爺和郡王妃幹下這等惡事,豈不是在給郡王府抹黑!”環雨的一張小臉氣得通紅,義憤填膺地說。
“像這樣的人,咱們郡王府是萬萬不能容的!老奴待會兒就去如實稟告郡王妃!”
陳嬤嬤也很生氣,她早就看不慣秋芳院尤姨娘的那副白蓮花作派,何況尤姨娘還害死了崔嬤嬤的侄女芳琴!
說起來,陳嬤嬤和崔嬤嬤的交情也不淺,她們同是從琅琊王家出來的,都是郡王妃的陪房,在郡王府中的情分自然不一般,而且都對郡王妃忠心耿耿。
芳琴是崔嬤嬤的侄女,自崔嬤嬤去後,陳嬤嬤自然是要幫著看顧一些。芳琴嫁人時,陳嬤嬤給了一份不薄的添妝。
隻可惜芳琴那丫頭扶不起來,自己也立不起,不聽勸說,非得要嫁進尤家那個狼窩,一意孤行去伺候尤姨娘,這才落得個死於非命!
“阿秀,你放心,我必定會還你一個公道!”顧錦行看著哭得撕心裂肺的人,鄭重地做出了承諾。
然後,顧錦行讓環雨把阿秀帶下去,“你先給她安排一個住處,她若是願意的話,就留她在府裏當差。”
“是,奴婢省得!”環雨應下後,轉身扶起阿秀,“阿秀姑娘先跟我去歇著吧。你放心就是,世子妃說的話都會作數!”
環雨帶著阿秀離去後,顧錦行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讓環風收拾起桌案上的那一堆罪證,起身對陳嬤嬤說:“走吧,咱們現在去月華院見母親。”
剛走出院子,就看見環雪回來。得知顧錦行要去月華院後,環雪說:“世子妃,奴婢剛從玉麟堂那邊回來。郡王妃去了玉麟堂,現不在月華院。”
顧錦行聽了,稍微站了一會兒,心想,尤家的事正好也讓郡王爺聽聽,最好老太爺也在場,怎麽處置尤家,由老太爺和郡王爺發話,比起郡王妃和她自己出手整治,要好得多。
不管怎樣,尤家現在就像是郡王府的一個“毒瘤”。
尤家幹的那些事,不僅敗壞了郡王府的名聲,若是被郡王府的政敵拿捏住,以此作為要脅、攻訐郡王府,說不定還會給郡王府帶來禍事。
顧錦行如今已經站在了郡王府的這條船上,她和郡王府休戚與共。所以,她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條大船被存心不良的人破壞,因人為的原因覆沒。
尤家這顆“毒瘤”必須拔出!
於是,顧錦行很快做了決定,“那咱們就去玉麟堂吧,正好一起給老太爺和郡王爺請安。”
而且她麵容憔悴,神色黯然,在露出來的脖子和手腕上,都留下了明顯的被繩索勒過的痕跡。想必是在反抗時,讓人捆綁過。
“你叫什麽名字?”顧錦行溫和地問。
女子卻像是被嚇壞了一樣,畏縮的目光看向顧錦行,又迅速移開,神色中有惶恐,卻也有一絲倔強。
“我不做妾!我不做妾!”她抱著雙手,瑟縮著一邊朝後退,一邊喃喃地說。
顧錦行見她害怕,示意環雨搬了一張小杌子過來,扶著她坐下,又給她倒了一杯茶水放在她麵前讓她喝。
“這是我們郡王府的世子妃,你有何委屈不妨都說出來,世子妃定會為你做主的!”環雨柔聲安慰她。
聽見了環雨的話,她又朝顧錦行看過來,不過這次,她明顯被環雨的話安撫到了,看著顧錦行不再那麽抵觸和害怕,但眼神裏也明顯多了些疑問。
顧錦行迎著她的目光笑了笑,用鼓勵的話語對她說:“沒錯,不管你遇到何事,隻要你願意告訴我,我都能替你做主,還你一個公道。”
漸漸地,女子放下戒心。她猶豫再三之後,方才下定決心,從杌子上站起來,雙膝跪在顧錦行麵前,用力磕了幾個響頭,哭著說:“奴婢阿秀,請世子妃做主,為我爹娘報仇!”
原來,阿秀一家是郡王府莊子上的一戶佃農。阿秀的父母隻有她一個女兒。因為郡王府對下人寬和,對莊子上的佃農收的租也不重,一家人有吃有喝,日子還算過得不錯。
阿秀今年十六歲,正值花期。阿秀的父母打算招一個上門女婿,一來女兒不用嫁出門,能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二來也有人為自己養老送終。
但是沒想到,尤家人到了莊子上後,先老實了一段時間,後來莊子的管事被調去別處,那處莊子被交給了尤家人打理後,尤家人就開始打著商郡王府的旗號為非作歹。
莊子上,凡是與尤家人不睦的佃農,都被尤家以各種借口趕了出去。留下來的佃農,被迫要多交一成租子給尤家。
因為郡王府的產業太多,莊子一向都交由管事打理,郡王妃難得去那處莊子,而佃農們又以為尤家人與郡王府沾親帶故,既不敢得罪,更不敢告發,所以幾年下來,尤家人在莊子上做的事,倒是瞞得死死的。
不久前,尤平意外見著了阿秀,當即就對阿秀生了歹念,想要占有她,阿秀僥幸逃脫。於是,尤家人趁著佃農交租時,誣賴阿秀一家少交了租子,要阿秀的爹娘拿阿秀抵租。
阿秀的父母自然不幹。尤平得知後,就唆使自己的兩個堂侄打死阿秀的父親。阿秀的父親死後,阿秀的母親跟著自盡了。
尤家人又讓人將阿秀的父母棄屍山野,把阿秀綁去,逼著她給尤平做妾。阿秀抵死不從,拚著自小幹農活練出來的力氣把尤平砸暈。
尤家人一怒之下,把阿秀捆綁起來扔進了地窖,不給吃不給喝。
被顧錦行的人發現時,阿秀已經在地窖中被關了三天。如果不是被及時救了出來,估計要不了多久她就會被活活餓死。
“奴婢說的句句都是實話,實在不敢編造攀咬尤家!求世子妃為奴婢做主,為奴婢枉死的爹娘報仇!”
阿秀邊哭邊說,字字泣血,說完後又不停地給顧錦行磕頭。
聽完阿秀的這番控訴,不止是顧錦行,就連在旁側伺候著的陳嬤嬤、環雨、環風等人也是憤怒了。
“世子妃,尤家人瞞著郡王爺和郡王妃幹下這等惡事,豈不是在給郡王府抹黑!”環雨的一張小臉氣得通紅,義憤填膺地說。
“像這樣的人,咱們郡王府是萬萬不能容的!老奴待會兒就去如實稟告郡王妃!”
陳嬤嬤也很生氣,她早就看不慣秋芳院尤姨娘的那副白蓮花作派,何況尤姨娘還害死了崔嬤嬤的侄女芳琴!
說起來,陳嬤嬤和崔嬤嬤的交情也不淺,她們同是從琅琊王家出來的,都是郡王妃的陪房,在郡王府中的情分自然不一般,而且都對郡王妃忠心耿耿。
芳琴是崔嬤嬤的侄女,自崔嬤嬤去後,陳嬤嬤自然是要幫著看顧一些。芳琴嫁人時,陳嬤嬤給了一份不薄的添妝。
隻可惜芳琴那丫頭扶不起來,自己也立不起,不聽勸說,非得要嫁進尤家那個狼窩,一意孤行去伺候尤姨娘,這才落得個死於非命!
“阿秀,你放心,我必定會還你一個公道!”顧錦行看著哭得撕心裂肺的人,鄭重地做出了承諾。
然後,顧錦行讓環雨把阿秀帶下去,“你先給她安排一個住處,她若是願意的話,就留她在府裏當差。”
“是,奴婢省得!”環雨應下後,轉身扶起阿秀,“阿秀姑娘先跟我去歇著吧。你放心就是,世子妃說的話都會作數!”
環雨帶著阿秀離去後,顧錦行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讓環風收拾起桌案上的那一堆罪證,起身對陳嬤嬤說:“走吧,咱們現在去月華院見母親。”
剛走出院子,就看見環雪回來。得知顧錦行要去月華院後,環雪說:“世子妃,奴婢剛從玉麟堂那邊回來。郡王妃去了玉麟堂,現不在月華院。”
顧錦行聽了,稍微站了一會兒,心想,尤家的事正好也讓郡王爺聽聽,最好老太爺也在場,怎麽處置尤家,由老太爺和郡王爺發話,比起郡王妃和她自己出手整治,要好得多。
不管怎樣,尤家現在就像是郡王府的一個“毒瘤”。
尤家幹的那些事,不僅敗壞了郡王府的名聲,若是被郡王府的政敵拿捏住,以此作為要脅、攻訐郡王府,說不定還會給郡王府帶來禍事。
顧錦行如今已經站在了郡王府的這條船上,她和郡王府休戚與共。所以,她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條大船被存心不良的人破壞,因人為的原因覆沒。
尤家這顆“毒瘤”必須拔出!
於是,顧錦行很快做了決定,“那咱們就去玉麟堂吧,正好一起給老太爺和郡王爺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