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三房給嫁妝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顧宅出來,顧錦行先去了三房。三房的宅子就在顧宅的後半側,兩房的宅門離得很近。三房的宅子,還是在當初分家之時,直接從顧家老宅劃出去的。
陳氏擅長持家,顧之桓也不同於其兄長顧之衍,性子雖然有些愚懦,卻勝在不敗家。
陳氏把兩個兒子也教得不錯,雖說沒有什麽讀書的天份,沒法指望兩兄弟靠科舉做官,但是他們卻把家中的鋪子、田莊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此,這些年來,顧家大房在日漸落敗,三房一家的日子卻是越過越好。饒是顧錦行按時給銀子養著顧之衍和劉氏,顧之衍也沒少來三房打秋風。
顧之桓和陳氏雖然看不慣顧之衍的作派,但顧之桓念在他是自己的同胞兄長,陳氏也念在他是顧錦行的生父,多少還是會給些麵子。
陳氏和顧之桓的女兒顧珠與嚴?同年,也早已嫁人。顧珠的夫家是書香門第,顧珠嫁過去的第二年就生了兒子,在婆家立穩了腳。再加上顧珠本人又性子柔婉,賢惠明事理,也頗得公婆喜歡。
顧錦行來到三房,魯氏和安氏正好出來迎她。
“大表嫂,二表嫂,”顧錦行一邊打招呼,一邊上前行禮。
魯氏和安氏忙與她回了禮,然後領著她一起去見陳氏。
陳氏早已將三房的一應內宅事務都交給魯氏和安氏去打理,她自己這個做婆婆的當起了甩手掌櫃,家裏又不為吃喝操心,日子過得甚是悠閑。
此刻,陳氏在堂屋裏。她半靠在暖榻上,心腹婆子張嬤嬤站在她的身後伺候,正在給她捏著肩膀。主仆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細算起來,錦丫頭我都已有兩年沒見了。”陳氏感慨道。
聽陳氏這麽一說,張嬤嬤立刻接話:“是呀!老奴記得大小姐是在前年的夏末初秋離的京,今日立秋,可不就是整整兩年麽!”
說完這句話,張嬤嬤又道:“大小姐是有造化的,轉眼就要嫁去郡王府做世子妃了,也算是苦盡甘來。”
“是呀,她娘若是在九泉之下有靈,想必也是欣慰的!”想到黃氏,陳氏又歎了番氣。
張嬤嬤聽了,正打算開口勸慰幾句,魯氏和安氏就已經帶著顧錦行走了進來。
“三嬸!”顧錦行看見陳氏,立刻上前請安。
陳氏忙示意張嬤嬤停止按揉,起身去拉顧錦行,順勢將顧錦行拉到她的身側坐下。
“自從你前年離京之後我就沒有見過你,你回京之後也沒有上我這裏來,如今見你好好的,我這心才落下來。”陳氏細細打量著她,含笑道。
顧錦行忙說:“我離京時走得匆忙,不止沒告訴三嬸,就連我姨母也不知情。回京後,我原也想著要來看看三嬸,隻是鋪子和莊子上的事太多,左一件右一件的,忙得我焦頭爛額,一時就沒能分出時間來,倒是讓三嬸擔心了,還請三嬸莫怪!”
聽了這番解釋,陳氏自然相信,並沒有怪她,拍著她的手道:“知道你忙,隻是這兩年你不斷讓人給我送這送那,我這心裏實在過意不去!”
“三嬸客氣了!您是我的長輩,我自然該孝敬您!送來的那些東西,不過就是各地的一些土儀,讓三嬸、三叔,還有表哥、表嫂們嚐嚐新鮮,大家圖個樂子罷了,值不了幾個錢,三嬸不必放心上。”
陳氏的心裏感動得稀裏嘩啦的,“好孩子,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三嬸,我也怪想您的,還想兩位表嫂。”顧錦行忍不住流露出了女兒家的嬌態。
三房一家是真心待她和兩個弟弟好,顧錦行也樂意把陳氏和顧之桓當作長輩親近。
“你呀,你要真想我,日後就多來看看我,”陳氏打趣道,又瞧著顧錦行說:“個子長高了些,不過比從前瘦了,卻也更好看了!”
這時,在旁邊的安氏笑著插話:“母親,女大十八變,兒媳也覺得表妹長得愈發好看了。”
“那是,轉眼間我們的錦丫頭也要嫁人了!”陳氏聽了安氏的話,笑得更是合不攏嘴,轉頭吩咐大兒媳,“魯氏,你快去把東西拿來!”
魯氏聽見婆婆的吩咐,忙應了,轉身邁出堂屋。沒多大會兒,魯氏就抱著一隻碩大的匣子進來。她把匣子雙手放進陳氏懷中。
陳氏把匣子鄭重地遞到了顧錦行的手上,“孩子,這是我和你三叔,還有你表哥表嫂們一起給你的。”
顧錦行好奇地打開匣子,隻見裏麵有半匣子的首飾:一套純金頭麵,一套寶石頭麵,還有兩隻純金手鐲,兩隻玉鐲,兩隻金鑲玉手鐲,以及若幹耳飾、戒指、簪子、玉佩、掛鎖。
而且,顧錦行發現,這些首飾半數都是簇新的,顯然是特地打造的。另外半數,顧錦行猜測應當是陳氏、魯氏和安氏的嫁妝。
除了首飾,匣子裏還有三間鋪子、三個田莊、一處宅子的房契與地契。
瞧著這些東西,顧錦行的心裏著實驚了一下,遲疑道:“三嬸……”
但是,沒等她把話說出來,陳氏就打斷了她。
“錦兒,你是嫁去郡王府做世子妃,嫁妝薄了會讓人看輕。你父親和你繼母那裏隻怕是拿不出什麽的,這些是我和你三叔,還有你表哥、表嫂們的一點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顧錦行的鼻子猛然一酸,“三嬸,我不缺嫁妝,我早就給我自己攢下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妝!”
“好孩子,我和你三叔都知道你不缺錢,可這是兩碼事!這是我們應該給你的!況且這些年,若不是你,我和你三叔,還有你表哥表嫂們,又哪會有如今的好日子。”陳氏欣慰地笑道。
“是呀,表妹,這些都是爹和娘給你的嫁妝,你就收下吧。等你出門那天,我另外再給你添妝。”魯氏也說。
安氏也跟著勸,“表妹,這些都是我們一家人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我和大嫂一樣,等你出門那日再給你添妝。”
愛和親情是有治愈效果的。在這一刻,顧錦行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了真實的意義。
陳氏擅長持家,顧之桓也不同於其兄長顧之衍,性子雖然有些愚懦,卻勝在不敗家。
陳氏把兩個兒子也教得不錯,雖說沒有什麽讀書的天份,沒法指望兩兄弟靠科舉做官,但是他們卻把家中的鋪子、田莊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此,這些年來,顧家大房在日漸落敗,三房一家的日子卻是越過越好。饒是顧錦行按時給銀子養著顧之衍和劉氏,顧之衍也沒少來三房打秋風。
顧之桓和陳氏雖然看不慣顧之衍的作派,但顧之桓念在他是自己的同胞兄長,陳氏也念在他是顧錦行的生父,多少還是會給些麵子。
陳氏和顧之桓的女兒顧珠與嚴?同年,也早已嫁人。顧珠的夫家是書香門第,顧珠嫁過去的第二年就生了兒子,在婆家立穩了腳。再加上顧珠本人又性子柔婉,賢惠明事理,也頗得公婆喜歡。
顧錦行來到三房,魯氏和安氏正好出來迎她。
“大表嫂,二表嫂,”顧錦行一邊打招呼,一邊上前行禮。
魯氏和安氏忙與她回了禮,然後領著她一起去見陳氏。
陳氏早已將三房的一應內宅事務都交給魯氏和安氏去打理,她自己這個做婆婆的當起了甩手掌櫃,家裏又不為吃喝操心,日子過得甚是悠閑。
此刻,陳氏在堂屋裏。她半靠在暖榻上,心腹婆子張嬤嬤站在她的身後伺候,正在給她捏著肩膀。主仆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細算起來,錦丫頭我都已有兩年沒見了。”陳氏感慨道。
聽陳氏這麽一說,張嬤嬤立刻接話:“是呀!老奴記得大小姐是在前年的夏末初秋離的京,今日立秋,可不就是整整兩年麽!”
說完這句話,張嬤嬤又道:“大小姐是有造化的,轉眼就要嫁去郡王府做世子妃了,也算是苦盡甘來。”
“是呀,她娘若是在九泉之下有靈,想必也是欣慰的!”想到黃氏,陳氏又歎了番氣。
張嬤嬤聽了,正打算開口勸慰幾句,魯氏和安氏就已經帶著顧錦行走了進來。
“三嬸!”顧錦行看見陳氏,立刻上前請安。
陳氏忙示意張嬤嬤停止按揉,起身去拉顧錦行,順勢將顧錦行拉到她的身側坐下。
“自從你前年離京之後我就沒有見過你,你回京之後也沒有上我這裏來,如今見你好好的,我這心才落下來。”陳氏細細打量著她,含笑道。
顧錦行忙說:“我離京時走得匆忙,不止沒告訴三嬸,就連我姨母也不知情。回京後,我原也想著要來看看三嬸,隻是鋪子和莊子上的事太多,左一件右一件的,忙得我焦頭爛額,一時就沒能分出時間來,倒是讓三嬸擔心了,還請三嬸莫怪!”
聽了這番解釋,陳氏自然相信,並沒有怪她,拍著她的手道:“知道你忙,隻是這兩年你不斷讓人給我送這送那,我這心裏實在過意不去!”
“三嬸客氣了!您是我的長輩,我自然該孝敬您!送來的那些東西,不過就是各地的一些土儀,讓三嬸、三叔,還有表哥、表嫂們嚐嚐新鮮,大家圖個樂子罷了,值不了幾個錢,三嬸不必放心上。”
陳氏的心裏感動得稀裏嘩啦的,“好孩子,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三嬸,我也怪想您的,還想兩位表嫂。”顧錦行忍不住流露出了女兒家的嬌態。
三房一家是真心待她和兩個弟弟好,顧錦行也樂意把陳氏和顧之桓當作長輩親近。
“你呀,你要真想我,日後就多來看看我,”陳氏打趣道,又瞧著顧錦行說:“個子長高了些,不過比從前瘦了,卻也更好看了!”
這時,在旁邊的安氏笑著插話:“母親,女大十八變,兒媳也覺得表妹長得愈發好看了。”
“那是,轉眼間我們的錦丫頭也要嫁人了!”陳氏聽了安氏的話,笑得更是合不攏嘴,轉頭吩咐大兒媳,“魯氏,你快去把東西拿來!”
魯氏聽見婆婆的吩咐,忙應了,轉身邁出堂屋。沒多大會兒,魯氏就抱著一隻碩大的匣子進來。她把匣子雙手放進陳氏懷中。
陳氏把匣子鄭重地遞到了顧錦行的手上,“孩子,這是我和你三叔,還有你表哥表嫂們一起給你的。”
顧錦行好奇地打開匣子,隻見裏麵有半匣子的首飾:一套純金頭麵,一套寶石頭麵,還有兩隻純金手鐲,兩隻玉鐲,兩隻金鑲玉手鐲,以及若幹耳飾、戒指、簪子、玉佩、掛鎖。
而且,顧錦行發現,這些首飾半數都是簇新的,顯然是特地打造的。另外半數,顧錦行猜測應當是陳氏、魯氏和安氏的嫁妝。
除了首飾,匣子裏還有三間鋪子、三個田莊、一處宅子的房契與地契。
瞧著這些東西,顧錦行的心裏著實驚了一下,遲疑道:“三嬸……”
但是,沒等她把話說出來,陳氏就打斷了她。
“錦兒,你是嫁去郡王府做世子妃,嫁妝薄了會讓人看輕。你父親和你繼母那裏隻怕是拿不出什麽的,這些是我和你三叔,還有你表哥、表嫂們的一點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顧錦行的鼻子猛然一酸,“三嬸,我不缺嫁妝,我早就給我自己攢下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妝!”
“好孩子,我和你三叔都知道你不缺錢,可這是兩碼事!這是我們應該給你的!況且這些年,若不是你,我和你三叔,還有你表哥表嫂們,又哪會有如今的好日子。”陳氏欣慰地笑道。
“是呀,表妹,這些都是爹和娘給你的嫁妝,你就收下吧。等你出門那天,我另外再給你添妝。”魯氏也說。
安氏也跟著勸,“表妹,這些都是我們一家人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我和大嫂一樣,等你出門那日再給你添妝。”
愛和親情是有治愈效果的。在這一刻,顧錦行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了真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