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淑妃的退路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景秀宮中,淑妃正在自己的私庫裏挑挑揀揀,“把那幾匹雲錦緞和五色錦都裝起來,這些衣料都是難得的。”
雲錦緞產自江南,這種布料對紡染技藝要求極高,且圖案工藝繁雜。又因這種錦緞不易上色,在做出來的成品中,次品往往高達半數,因此它的產量極其有限。
上好的雲錦緞全都作為貢品被送進了宮中,饒是如此,數量也不多。能賞賜到後宮嬪妃手中的更是屈指可數。
五色錦則是由鄰國進貢的。德昭帝也隻是把它賞賜給了皇後和幾個高位嬪妃,淑妃得了三匹,因色彩太過炫麗,故一直存放於私庫中。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值錢的衣料,不該糟蹋。
“把古董字畫全都收起來,還有所有的金器,都小心一些!”淑妃繼續吩咐著。
四名心腹嬤嬤和四名心腹婢子同時在忙碌著,私庫裏的東西很快就被倒騰了個七七八八。
“娘娘。都收拾好了,雲錦緞、五色錦、流雲錦、月華錦總共裝了兩箱,古董裝了兩箱,字畫裝了兩箱,金銀玉器各三箱,另有各色首飾兩箱。”
心腹婢子稟報完後,又雙手捧著一個匣子遞到淑妃的手中,“娘娘,這裏麵裝的都是銀票。”
淑妃接過匣子,打開看了一眼,裏麵的銀票都是安定侯府每年給她的額外花銷,以及她自己私人鋪子裏的一些收益。
淑妃素來性子謹慎,為人處事都不張揚,也不喜鋪張奢靡。
她又隻生了一個皇子,而九皇子也是一個心性淡泊的人。因為對那個位置沒有想法,所以既不需要刻意籠絡朝臣,也不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自然也就省下了大筆的開銷。
因此,安定侯府每年給她和九皇子的例銀幾乎多數都餘了下來,還有她自己的私產,加起來七七八八,將近二十多萬兩銀票,都裝在了這個匣子裏。
見把私庫中值錢的東西都倒騰得差不多了,淑妃這才吩咐四名心腹嬤嬤,“你們去找兩個可靠的人,待入夜之後,把這些東西都送出宮去。”
“娘娘,是送去王爺府上嗎?”心腹嬤嬤問。
淑妃搖了搖頭,“不,先把東西送去侯府,送到樂壽堂老夫人那裏!”
蒼北和他的叛軍一旦攻入京城,闖進皇宮是遲早的事。
九皇子蒼泊和他那幾個同父異母兄弟之間,因為一向沒有多少利益之爭,更無任何仇怨,所以,淑妃倒是不擔心蒼泊的會出什麽事,但是她擔心王府生亂。
還有就是,動亂之後,百廢待興,處處需要銀錢,如今國庫本就不豐。如若新帝上位,為了斂財,後宮嬪妃們私下攢的錢財能不能夠保住都得兩說。
所以,從長遠計,淑妃就得趁如今京中尚未亂時,把她的私房積蓄,值錢的物件都轉移出去。
安定侯府畢竟是勳貴世家,底蘊深厚,俗話說狡兔還有三窟,所以,把這些值錢的東西放在侯府,交由嚴老夫人代管,才是最安全的。
宋夏朝有規定,一旦新帝登基,先帝的嬪妃,有子的都可以出宮依附於皇子生活。
而淑妃也已經在暗中打算好了,一旦新帝登基,她就正大光明地出宮住到王府裏麵去,日後就在王府中養老。
雖然蒼泊不像是有出息的皇子,不過,他威脅不到皇位,就不會成為上位者的眼中釘,身家性命是能保住的。
雖然宋夏朝的閑散王爺的俸?不多,但是靠著淑妃現有的這些財產,日後就算蒼泊有了妻兒,日子也不會難過到哪裏去。
白日的光陰一點點褪去之後,淑妃的心腹嬤嬤就按她的吩咐,找了兩名可靠的內侍,又暗地裏去內務府找相熟的人弄來一輛平日裏內務府用來運載東西的車。
借著對宮中的熟悉,幾人在夜幕時分,避開了宮內巡邏的侍衛,將車趕到景秀宮,將白日裏從私庫清理出來的東西,逐箱放到了車上,又悄悄送出了景秀宮。
然後,又借著對宮中地形的熟悉,再次躲過巡邏的侍衛,經過一條常年鮮少有人的偏僻宮道,從一扇掩映在林木之中的宮牆偏門出了皇宮,急行至安定侯府。
來到安定侯府,也並未走正門,而是從一道不顯眼的側門進去了。
白日裏,淑妃的心腹嬤嬤就已經向侯府遞了話,所以,此時,喜嬤嬤和春嬤嬤二人親自守在了側門處,把宮中來人和車一起迎了進來,直接帶進了樂壽堂。
樂壽堂裏燃著高燭,嚴老夫人正坐在榻上。平素在這個時辰她早已經睡下,隻是今日突聞景秀宮中有一批東西要送出來,嚴老夫人心下不安,這才親自守著。
內侍停下車,把十來箱東西都搬了出來,然後趕著馬車離去。回宮之前,喜嬤嬤特地給每人打賞了二十兩銀子,
“把這些東西都挪到暗室裏麵去。”當屋子裏隻有嚴老夫人和喜嬤嬤、春嬤嬤時,嚴老夫人吩咐道。
於是,喜嬤嬤走到多寶閣前,抱著上麵的一個花瓶轉動了兩下,隻聽見“嘎吱”一聲,多寶閣竟自行朝左移動了約五、六十公分的距離,然後背後的牆麵上啟動了一個暗門。
喜嬤嬤和春嬤嬤二人合力把十來箱東西抬入了暗室。然後,喜嬤嬤又走到多寶閣前擺弄了兩下花瓶,牆麵上的暗門再度合上,竟看不出絲毫痕跡。隨後,多寶閣又自動移回原來的位置。
忙完之後,春嬤嬤和喜嬤嬤二人已是汗水涔涔。
“辛苦了,你們都去歇著吧。明兒一早,你們四下裏探探,凡是剛才瞧見了的人,讓他們都把嘴巴閉嚴實。”嚴老夫人說。
“是,老夫人!”喜嬤嬤和春嬤嬤點頭應下。
宮妃未過明路,私下往宮外送東西,這是違反宮規的事,若是讓有心人抓住把柄,難免不招來是非。
雲錦緞產自江南,這種布料對紡染技藝要求極高,且圖案工藝繁雜。又因這種錦緞不易上色,在做出來的成品中,次品往往高達半數,因此它的產量極其有限。
上好的雲錦緞全都作為貢品被送進了宮中,饒是如此,數量也不多。能賞賜到後宮嬪妃手中的更是屈指可數。
五色錦則是由鄰國進貢的。德昭帝也隻是把它賞賜給了皇後和幾個高位嬪妃,淑妃得了三匹,因色彩太過炫麗,故一直存放於私庫中。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值錢的衣料,不該糟蹋。
“把古董字畫全都收起來,還有所有的金器,都小心一些!”淑妃繼續吩咐著。
四名心腹嬤嬤和四名心腹婢子同時在忙碌著,私庫裏的東西很快就被倒騰了個七七八八。
“娘娘。都收拾好了,雲錦緞、五色錦、流雲錦、月華錦總共裝了兩箱,古董裝了兩箱,字畫裝了兩箱,金銀玉器各三箱,另有各色首飾兩箱。”
心腹婢子稟報完後,又雙手捧著一個匣子遞到淑妃的手中,“娘娘,這裏麵裝的都是銀票。”
淑妃接過匣子,打開看了一眼,裏麵的銀票都是安定侯府每年給她的額外花銷,以及她自己私人鋪子裏的一些收益。
淑妃素來性子謹慎,為人處事都不張揚,也不喜鋪張奢靡。
她又隻生了一個皇子,而九皇子也是一個心性淡泊的人。因為對那個位置沒有想法,所以既不需要刻意籠絡朝臣,也不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自然也就省下了大筆的開銷。
因此,安定侯府每年給她和九皇子的例銀幾乎多數都餘了下來,還有她自己的私產,加起來七七八八,將近二十多萬兩銀票,都裝在了這個匣子裏。
見把私庫中值錢的東西都倒騰得差不多了,淑妃這才吩咐四名心腹嬤嬤,“你們去找兩個可靠的人,待入夜之後,把這些東西都送出宮去。”
“娘娘,是送去王爺府上嗎?”心腹嬤嬤問。
淑妃搖了搖頭,“不,先把東西送去侯府,送到樂壽堂老夫人那裏!”
蒼北和他的叛軍一旦攻入京城,闖進皇宮是遲早的事。
九皇子蒼泊和他那幾個同父異母兄弟之間,因為一向沒有多少利益之爭,更無任何仇怨,所以,淑妃倒是不擔心蒼泊的會出什麽事,但是她擔心王府生亂。
還有就是,動亂之後,百廢待興,處處需要銀錢,如今國庫本就不豐。如若新帝上位,為了斂財,後宮嬪妃們私下攢的錢財能不能夠保住都得兩說。
所以,從長遠計,淑妃就得趁如今京中尚未亂時,把她的私房積蓄,值錢的物件都轉移出去。
安定侯府畢竟是勳貴世家,底蘊深厚,俗話說狡兔還有三窟,所以,把這些值錢的東西放在侯府,交由嚴老夫人代管,才是最安全的。
宋夏朝有規定,一旦新帝登基,先帝的嬪妃,有子的都可以出宮依附於皇子生活。
而淑妃也已經在暗中打算好了,一旦新帝登基,她就正大光明地出宮住到王府裏麵去,日後就在王府中養老。
雖然蒼泊不像是有出息的皇子,不過,他威脅不到皇位,就不會成為上位者的眼中釘,身家性命是能保住的。
雖然宋夏朝的閑散王爺的俸?不多,但是靠著淑妃現有的這些財產,日後就算蒼泊有了妻兒,日子也不會難過到哪裏去。
白日的光陰一點點褪去之後,淑妃的心腹嬤嬤就按她的吩咐,找了兩名可靠的內侍,又暗地裏去內務府找相熟的人弄來一輛平日裏內務府用來運載東西的車。
借著對宮中的熟悉,幾人在夜幕時分,避開了宮內巡邏的侍衛,將車趕到景秀宮,將白日裏從私庫清理出來的東西,逐箱放到了車上,又悄悄送出了景秀宮。
然後,又借著對宮中地形的熟悉,再次躲過巡邏的侍衛,經過一條常年鮮少有人的偏僻宮道,從一扇掩映在林木之中的宮牆偏門出了皇宮,急行至安定侯府。
來到安定侯府,也並未走正門,而是從一道不顯眼的側門進去了。
白日裏,淑妃的心腹嬤嬤就已經向侯府遞了話,所以,此時,喜嬤嬤和春嬤嬤二人親自守在了側門處,把宮中來人和車一起迎了進來,直接帶進了樂壽堂。
樂壽堂裏燃著高燭,嚴老夫人正坐在榻上。平素在這個時辰她早已經睡下,隻是今日突聞景秀宮中有一批東西要送出來,嚴老夫人心下不安,這才親自守著。
內侍停下車,把十來箱東西都搬了出來,然後趕著馬車離去。回宮之前,喜嬤嬤特地給每人打賞了二十兩銀子,
“把這些東西都挪到暗室裏麵去。”當屋子裏隻有嚴老夫人和喜嬤嬤、春嬤嬤時,嚴老夫人吩咐道。
於是,喜嬤嬤走到多寶閣前,抱著上麵的一個花瓶轉動了兩下,隻聽見“嘎吱”一聲,多寶閣竟自行朝左移動了約五、六十公分的距離,然後背後的牆麵上啟動了一個暗門。
喜嬤嬤和春嬤嬤二人合力把十來箱東西抬入了暗室。然後,喜嬤嬤又走到多寶閣前擺弄了兩下花瓶,牆麵上的暗門再度合上,竟看不出絲毫痕跡。隨後,多寶閣又自動移回原來的位置。
忙完之後,春嬤嬤和喜嬤嬤二人已是汗水涔涔。
“辛苦了,你們都去歇著吧。明兒一早,你們四下裏探探,凡是剛才瞧見了的人,讓他們都把嘴巴閉嚴實。”嚴老夫人說。
“是,老夫人!”喜嬤嬤和春嬤嬤點頭應下。
宮妃未過明路,私下往宮外送東西,這是違反宮規的事,若是讓有心人抓住把柄,難免不招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