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行蹙了蹙眉,朝木鳳、木青二人看去。見二人都衝她點了點頭,顧錦行便知曉了那行人的身份。


    為了不與他們碰上,馬車在丹華寺門前停下後,顧錦行又繼續在馬車上坐了一會兒。約摸半炷香後,才下了馬車,朝廟門走去。


    與京城的圓通寺相比,丹華寺不算大,前後隻有三進。廟門進去之後,第一進院裏就是觀音殿,觀音殿後的第二進院中是大雄寶殿,第三進院內則是伽藍殿。


    東西兩側又分別有藥師殿、十八羅漢殿等。


    顧錦行依次在觀音殿、大雄寶殿和伽藍殿前上了香,然後去為黃氏點了燈。


    隨後,顧錦行又讓木鳳捐了三百兩銀子的香油錢,才在寺內一名小沙彌的帶領下,穿過十八羅漢殿,接著又穿過一扇拱形的月亮門,進了客院。


    客院旁邊是丹華寺的放生蓮池,蓮池的後麵有一片碑林,還有兩座梵塔。梵塔之間有一座牌坊,出了牌坊後,就是丹華寺的後山。


    小沙彌推開其中一扇客房的門,唱了聲佛號:然後道:“請女施主暫且在此休憩,到了晌午時分可移步去齋堂用膳。”


    “多謝小師傅,叨擾了!”顧錦行客氣地說。


    木鳳反應迅速,拿出二兩碎銀塞到小沙彌的手中,笑著道:


    “聽說你們丹華寺不僅香火靈驗,素齋也有名,我們今日定要在此逗留一番。隻是我們初次來,有些規矩不懂,有需要注意的,還望小師傅不吝提點!”


    小沙彌本就為人機警,不然住持也不會把待客的活計兒交給他,當即就聽懂了木鳳的話意,也不推辭,坦然接過碎銀就收入自己的囊中。


    接著,小沙彌朝四周看了一眼,低聲道:“今日本寺有貴客前來聽住持講經,小姐若無事,不妨就在這客房裏歇著。小姐若是要出去,就在蓮池周圍走走看看,後山千萬莫去。”


    說完,小沙彌退後一步,唱了聲佛號,“小姐稍坐片刻,小僧去為小姐泡一壺茶來。”


    小沙彌說完之後,就退出了房間。顧錦行在房間裏又等了約摸半炷香的時間,小沙彌才提著一壺熱茶,帶著茶具進來。


    “有勞小師傅,我來吧!”木鳳連忙伸手接過。


    將手上的東西都交給木鳳之後,小沙彌雙手合掌,唱了聲諾後躬身離開。


    木鳳把茶具擺放在桌案上,一邊給顧錦行斟茶,一邊問:“小姐,要不要我出去打探一下?”


    顧錦行沒有同意:“不用,你和木青也坐下歇會兒。”


    於是,木鳳和木青隻好坐下來,陪著顧錦行一起喝茶。


    客房裏點著檀香,令人在放鬆的同時也有些昏昏欲睡。顧錦行在不知不覺中就有了困意。就在她合上眼,準備小憩一會兒時,突然一道響聲破窗而入,


    顧錦行頓時睡意全無。


    木鳳和木青也驚了一下。木鳳立即跳起來,掠出門外。但適才的人顯然功夫更好,等木鳳出去時已不見蹤影。


    木青的視線投向聲音落下的地方,很快就看見了地上有一塊裹著紙條的石子。


    木青上前把石子撿了起來,取下紙條展開,一行字躍入眼簾,“顧小姐,請到蓮池旁邊四方亭內見。林恩”


    “是什麽?拿來我看看!”顧錦行見木青黑著一張臉,半天沒聲響,便開口問道。


    “小姐,你可不能去!”木青脫口而出。


    顧錦行的目光閃了閃,盯著木青手中的紙條,“何事?不能去哪裏?”


    木青這才知自己失言,不是很情願地把紙條遞給了顧錦行。


    顧錦行看完紙條後,不以為意,“既然林先生約我見麵,那就去一趟吧!”


    “可是小姐,他是安襄王的人!”木青不放心,想要勸阻。


    “無事!他若是對我有惡意,定不會約我前去蓮池邊上的四方亭裏見!再說了,不是還有你們兩人跟著我嗎!”


    顧錦行的神色泰然自若,絲毫不見慌亂。她來時已經觀察過,丹華寺的那處放生蓮池總有僧人、知客經過,並不避人。林恩約她在此處見麵,想來不會對她做什麽。


    此外,她和林恩並無交集。而林恩卻在蒼琨手下做幕僚。林恩能夠以這種方式約她見麵,想必是確有要事和她相談。


    因此,顧錦行也就打定了主意。


    “走吧,去會一會這位林先生。”顧錦行一邊說一邊站起來。


    木鳳和木青見此,也不再阻攔,轉身拿起披風替她披上,然後一起出了屋子,往蓮池方向走去。


    此刻,林恩正佇立在四方亭內,麵朝蓮池。蓮池的水麵上,波光瀲灩,春日的暖風熏得人微醉。但是林恩卻無比清醒。


    他想起自己經曆過的前半生。


    林恩幼時父親亡故,寡居的母親靠給人縫洗漿補維持家中生計,供他讀書。林恩天資聰穎,讀書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未及弱冠就已先後考過了鄉試、縣試、府試,被人讚為神童。


    到了及冠之年後,他帶著母親的期望,滿懷豪情地上京趕考。


    林恩原本以為科考對他來說無異於囊中取物。然而,第一次應考卻落了榜。他不服輸,便客居在京城的一家寺院之中,一邊苦讀,一邊靠給人寫信寫字賺錢度日。


    但是,林恩連續考了多次,卻每次都名落孫山。後來,直到一樁科場舞弊案被人揭發出來,他這才知道自己每一次的科考成績都名列前矛,卻都被人頂了包。


    原來,先後有權貴之子賄賂科考官員。林恩在考試中作的文章引起主試官的注意。


    主試官讓人查探了他的底細,見林恩來自偏遠地方,無權無勢,在京城沒有人脈,無人為他出頭撐腰,就直接把他踢出了局,讓權貴之子頂替了他的成績和名次。


    得知真相的林恩對科考驟失信心,心灰意冷、滿懷悲憤之下沮喪離京,回到了家鄉。但是,他回鄉後不久,母親就亡故了,兩個妹妹也已經出嫁,家中再無旁人。


    於是,林恩再次離開家鄉,這一次,他開始四處遊曆。


    林恩記憶力好,讀的書多,所獵甚雜,尤其對術數有著極高的天份。在京城寺院客居時,寺院的主持看中了他的天分,暗中收了他做弟子,將自己在術數上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因此,林恩在遊曆時,就以給人卜卦相麵為生。


    有一年,他遊曆到襄州城外,在給人卜卦時,竟被人訛上,以殺他來威脅。林恩不願受人脅迫,情急之下試圖跳江逃生。


    然而,當時是夏季,江中正在漲水,原本不深不寬的河流,此時水勢湍急。林恩一時大意,竟被湍急的急流卷走,幸得安襄王妃柳氏相救。


    彼時,安襄王妃柳氏正帶著年幼的世子蒼琨和一隊侍衛出行,臨時在江邊歇腳,結果就看見了一個被江水衝上岸的不省人事的書生。


    安襄王妃遂命王府的侍衛將他救起。林恩醒來之後,得知是安襄王妃救了自己,遂去向柳氏磕頭致謝。


    柳氏在柳家接受過精心的教育,通曉文墨,與林恩略一交談,便驚歎於他的才華,瞬即又想到自己的兒子蒼琨,遂起了惜才之心。


    那年,蒼琨五歲,正是貓嫌狗嫌的年齡。蒼琨不喜讀書,已經先後把柳氏為他請的多名先生趕走。安襄王妃正在為給他請新的老師頭疼著。


    給王府世子當老師,這原本是一份受人喜歡的工作,因為報酬高,福利好。王府除了給束修,還管吃管住。


    可是,蒼琨早已經惡名在外,襄州城的讀書人都知道,這位世子不待見老師,時常捉弄老師,令老師苦不堪言。


    因此,當他們聽說王府又要為世子請一位老師時,都不約而同地想逃走,唯恐避之不及,擔憂不僅教不好世子,反而會惹來世子厭煩,既苦了自己,也累及家人。


    所以,柳氏見林恩學富五車,當即就在心裏打上了主意。當問及林恩的父母均已過世,自己在江湖中靠給人卜卦為生時,安襄王妃柳氏遂又起了惻隱之心。


    於是,柳氏就問林恩願不願意進王府教世子讀書。


    林恩起初也遲疑,後來,心裏轉念一想,與其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倒不如從此依附於王府生活,至少三餐有繼。林恩就答應了下來,跟著安襄王妃一行人直接去了王府。


    說來也奇怪,林恩做了蒼琨的老師後,竟然對了蒼琨的眼。蒼琨不僅不故意為難他,反而對他執師禮,頗為恭敬。


    在林恩的引導下,蒼琨也收了心,專注於讀書。林恩就這樣在安襄王府待了下來。


    蒼琨幼時,林恩教他讀書;蒼琨及冠之後,林恩開始給他出謀劃策。蒼琨繼承爵位,做了安襄王後,林恩自請成為蒼琨的幕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涵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涵宸並收藏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