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襄州布局(2)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日的襄州城,草長鶯飛,光線明媚,就連空氣也是暖融融的。寧香帶著下人,在宅子裏麵的小花園的旁邊,擺上了一張貴妃椅和一張方形小幾。
貴妃椅上鋪著厚厚的軟墊。小幾上麵擺放著熱熱的茶水和剛做出來的點心。
顧錦行靠坐在貴妃椅上。為了讓她坐得更舒服一些,寧香在她的背後也放上了軟墊。
顧錦行的手中正拿著兩遝紙頁,紙頁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這些都是嚴壯和嚴大山他們各自打探得來的有關於柳家和許家的所有信息。
嚴壯和嚴大山站立在她的身側。
顧錦行仔細翻看著手裏拿的紙頁,時不時地向嚴壯和嚴大山問幾句話。
這時,顧錦行聽見了幾聲從腹腔裏麵傳出來的響聲。她轉頭看見嚴大山滿麵通紅,嚴壯的麵色也有些不自在。
顧錦行微微一笑,看了看立在花圃邊上的日晷,時辰已經近晌午了。她吩咐寧香,“去搬兩張圓凳來。”
寧香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即帶著另外一名下人搬來了兩張圓凳,放在嚴壯和嚴大山的旁邊,招呼他們坐下。
“你再去廚房裏看看,囑咐他們多做幾道菜,順便再倒兩杯熱茶,取些點心過來!”顧錦行又說。
於是,寧香又帶著另一名丫鬟,先去了廚房,接著給嚴壯和嚴大山端來熱茶,又送來了一些點心。
“辛苦你們了。一會兒午膳就在這裏吃。先用些點心墊墊肚子。”顧錦行說。
嚴壯和嚴大山知道顧錦行性子隨意,對下人從無苛待,對禮儀規矩的要求也並不苛刻,倒也不拘束,各自取了點心,就著熱茶就先吃起來。
顧錦行耐心地等著二人吃完點心,喝了茶,才開口道:“再給我詳細說一說柳家和許家的矛盾,他們兩家是一直都針鋒相對嗎?”
“是!二十年前,襄州城裏最大的商戶其實是許家。後來,柳家也不知怎麽就和安襄王府搭上了線,先是柳家長房嫡女嫁進王府做了王妃;後來,二房庶女又進了王府為側妃。
自此以後,柳家得到了安襄王府的庇佑,接連搶走了幾樁在許家手中的大生意。許柳兩家的梁子就這樣結下了。
後來,柳家在王府的支持下買賣糧食、布匹、藥材。安襄王府還在私底下通過柳家倒賣私鹽和鐵器,柳家就這樣發了家。”
嚴壯一口氣說完後,嚴大山又接過他的話頭,
“許家抗衡不了安襄王府,在襄州城裏的生意逐漸被柳家蠶食。此後許家就一直隱忍,並不與柳家交鋒。直到去年,許家和襄州知府杜濱山聯姻,許家二房的嫡女嫁給了杜家長子。”
“杜家能夠為了許家得罪安襄王府?”顧錦行問。
“杜知府的原配嫡妻舒氏出自京城禮國公府。杜知府是禮國公的門生。禮國公是當今聖上的叔父,與安襄王府也有幾分牽扯。安襄王大約也得顧忌著杜家背後的禮國公府。”
“這關係七繞八繞的!”顧錦行感歎了一句。
“屬下還打聽到了一件事情,昨日安襄王府的師爺暗中去了許家。”嚴大山滿臉嚴肅。
顧錦行正要問話,嚴壯卻突然插話道:“小姐,您知道安襄王府的師爺是誰嗎?說起來,這個人您還見過。”
顧錦行有些愕然,“哦?我認識?是誰?”
“小姐,您可還記得咱們在去梅州路上遇見的那位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顧錦行想了半天,腦海裏終於閃現出來一張臉,“你是說林恩?原來是他呀!”
顧錦行很驚訝,她想了想,又問嚴大山,“你可打聽到了林恩去許家是為了何事?”
“小姐,這我不知道,不過,屬下一直守在許府外,那位師爺在許府足足待了有兩個多時辰。”嚴大山回答。
這時,嚴壯再次插話,“小姐,屬下倒是聽說了一件事,有可能跟許家和王府都有關係。”
“說來聽聽!”顧錦行很感興趣。
嚴壯清了清嗓子道,“屬下聽說柳家的糧船在半路上被人攔截了下來,幾艘貨船全都沉沒,船上運載的十萬石糧食盡數沉江。”
“此事背後定然有蹊蹺!你去查,不要漏過任何細節!”顧錦行當機立斷,吩咐道。
“是,小姐!”
但是,顧錦行隱約覺得此事不同尋常,又特地叮囑嚴壯,“你去找鄭垚、鄭磊,向他們把歐陽澄溪的隱衛借兩個去幫忙。”
接著,顧錦行又看著嚴大山說:“你繼續盯緊許家。他們若是要做什麽對付柳家,不妨推一把,隻是別露了行蹤。”
嚴壯和嚴大山走後,顧錦行進了書房,提筆寫了幾封信。她把寫好的信分別用火漆封了後,喚來一名商翟留下的暗衛。
“火速送去京城。有一封給歐陽公子的信務必要親手交給他。”顧錦行邊說邊把信遞了過去。
暗衛接過信就閃身退去。
接著,顧錦行又喚來木鳳,“你去找顧青,替我準備一份禮,再以歐陽七公子的名義,給許家送去一份拜貼,明日我會親自去許家拜訪。”
交待完事情後,顧錦行親手焚上香,開始靜下心來,提筆抄寫《金剛經》。
嚴二夫人如今一心向佛。她的生辰還有半年時間就到了,顧錦行尋思著親手為她抄寫一部經書,再找個機會拿去廟裏供一供菩薩,作為生辰禮再好不過。
接著,顧錦行又想顧安鴻和顧安飛,也不知道兩個弟弟如今怎樣了?大約又長高了,長壯了吧!在曹先生的教誨下,學業大約也精進了吧!
哎,顧錦行有些想家了!想念那些她在意的親人!
貴妃椅上鋪著厚厚的軟墊。小幾上麵擺放著熱熱的茶水和剛做出來的點心。
顧錦行靠坐在貴妃椅上。為了讓她坐得更舒服一些,寧香在她的背後也放上了軟墊。
顧錦行的手中正拿著兩遝紙頁,紙頁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這些都是嚴壯和嚴大山他們各自打探得來的有關於柳家和許家的所有信息。
嚴壯和嚴大山站立在她的身側。
顧錦行仔細翻看著手裏拿的紙頁,時不時地向嚴壯和嚴大山問幾句話。
這時,顧錦行聽見了幾聲從腹腔裏麵傳出來的響聲。她轉頭看見嚴大山滿麵通紅,嚴壯的麵色也有些不自在。
顧錦行微微一笑,看了看立在花圃邊上的日晷,時辰已經近晌午了。她吩咐寧香,“去搬兩張圓凳來。”
寧香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即帶著另外一名下人搬來了兩張圓凳,放在嚴壯和嚴大山的旁邊,招呼他們坐下。
“你再去廚房裏看看,囑咐他們多做幾道菜,順便再倒兩杯熱茶,取些點心過來!”顧錦行又說。
於是,寧香又帶著另一名丫鬟,先去了廚房,接著給嚴壯和嚴大山端來熱茶,又送來了一些點心。
“辛苦你們了。一會兒午膳就在這裏吃。先用些點心墊墊肚子。”顧錦行說。
嚴壯和嚴大山知道顧錦行性子隨意,對下人從無苛待,對禮儀規矩的要求也並不苛刻,倒也不拘束,各自取了點心,就著熱茶就先吃起來。
顧錦行耐心地等著二人吃完點心,喝了茶,才開口道:“再給我詳細說一說柳家和許家的矛盾,他們兩家是一直都針鋒相對嗎?”
“是!二十年前,襄州城裏最大的商戶其實是許家。後來,柳家也不知怎麽就和安襄王府搭上了線,先是柳家長房嫡女嫁進王府做了王妃;後來,二房庶女又進了王府為側妃。
自此以後,柳家得到了安襄王府的庇佑,接連搶走了幾樁在許家手中的大生意。許柳兩家的梁子就這樣結下了。
後來,柳家在王府的支持下買賣糧食、布匹、藥材。安襄王府還在私底下通過柳家倒賣私鹽和鐵器,柳家就這樣發了家。”
嚴壯一口氣說完後,嚴大山又接過他的話頭,
“許家抗衡不了安襄王府,在襄州城裏的生意逐漸被柳家蠶食。此後許家就一直隱忍,並不與柳家交鋒。直到去年,許家和襄州知府杜濱山聯姻,許家二房的嫡女嫁給了杜家長子。”
“杜家能夠為了許家得罪安襄王府?”顧錦行問。
“杜知府的原配嫡妻舒氏出自京城禮國公府。杜知府是禮國公的門生。禮國公是當今聖上的叔父,與安襄王府也有幾分牽扯。安襄王大約也得顧忌著杜家背後的禮國公府。”
“這關係七繞八繞的!”顧錦行感歎了一句。
“屬下還打聽到了一件事情,昨日安襄王府的師爺暗中去了許家。”嚴大山滿臉嚴肅。
顧錦行正要問話,嚴壯卻突然插話道:“小姐,您知道安襄王府的師爺是誰嗎?說起來,這個人您還見過。”
顧錦行有些愕然,“哦?我認識?是誰?”
“小姐,您可還記得咱們在去梅州路上遇見的那位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顧錦行想了半天,腦海裏終於閃現出來一張臉,“你是說林恩?原來是他呀!”
顧錦行很驚訝,她想了想,又問嚴大山,“你可打聽到了林恩去許家是為了何事?”
“小姐,這我不知道,不過,屬下一直守在許府外,那位師爺在許府足足待了有兩個多時辰。”嚴大山回答。
這時,嚴壯再次插話,“小姐,屬下倒是聽說了一件事,有可能跟許家和王府都有關係。”
“說來聽聽!”顧錦行很感興趣。
嚴壯清了清嗓子道,“屬下聽說柳家的糧船在半路上被人攔截了下來,幾艘貨船全都沉沒,船上運載的十萬石糧食盡數沉江。”
“此事背後定然有蹊蹺!你去查,不要漏過任何細節!”顧錦行當機立斷,吩咐道。
“是,小姐!”
但是,顧錦行隱約覺得此事不同尋常,又特地叮囑嚴壯,“你去找鄭垚、鄭磊,向他們把歐陽澄溪的隱衛借兩個去幫忙。”
接著,顧錦行又看著嚴大山說:“你繼續盯緊許家。他們若是要做什麽對付柳家,不妨推一把,隻是別露了行蹤。”
嚴壯和嚴大山走後,顧錦行進了書房,提筆寫了幾封信。她把寫好的信分別用火漆封了後,喚來一名商翟留下的暗衛。
“火速送去京城。有一封給歐陽公子的信務必要親手交給他。”顧錦行邊說邊把信遞了過去。
暗衛接過信就閃身退去。
接著,顧錦行又喚來木鳳,“你去找顧青,替我準備一份禮,再以歐陽七公子的名義,給許家送去一份拜貼,明日我會親自去許家拜訪。”
交待完事情後,顧錦行親手焚上香,開始靜下心來,提筆抄寫《金剛經》。
嚴二夫人如今一心向佛。她的生辰還有半年時間就到了,顧錦行尋思著親手為她抄寫一部經書,再找個機會拿去廟裏供一供菩薩,作為生辰禮再好不過。
接著,顧錦行又想顧安鴻和顧安飛,也不知道兩個弟弟如今怎樣了?大約又長高了,長壯了吧!在曹先生的教誨下,學業大約也精進了吧!
哎,顧錦行有些想家了!想念那些她在意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