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平康王入套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州知府胡運春出身寒門,德昭七年進士,入翰林院。後依附於湯太師和三皇子,逐漸受到重用。
德昭十五年被外放,先後在魯州、豫州、泰州等地做官,德昭二十五年任康州知府,正四品官職。
儲位之爭,湯太師和三皇子一黨落敗之後,朝中三皇子一黨均被牽連。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的胡運春見勢不好,迅速倒向東宮,向太子蒼舒投誠,得以保全官職,沒有受到波及。
平康王蒼惲在康州的所作所為,身為知州的胡運春倒也並非全不知情。
尤其在十餘名當地十四、五歲的民間女子連續失蹤之後,家人擂鼓告至官府,胡運春也曾查到一些蛛絲馬跡,而所有線索無一不指向平康王府。
隻是他的為官之道向來是明哲保身。麵對實力不可測的當朝王爺,且又聖意不明,胡運春果斷壓下自己查到的線索,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胡運春到底不蠢。焦丞相和禦史台對平康王的彈劾,以及德昭帝派出欽差一事,早已通過東宮傳至他的耳中。
胡運春揣測著聖意,在想著對策。對他來說,如何迎合聖心,抱緊東宮的大腿,保住現有的官位,最好能在官場上更進一步,這才是最重要的。
胡運春一連三晚,都宿在了白姨娘的房裏。他有一妻兩妾,而這位白姨娘,是平康王府側妃白氏的庶妹,
白氏之父原是京城一個六品小官,白氏貌美被蒼惲看中,先帝見兒子喜歡,允他納為側妃。
德昭帝繼位後,蒼惲一家遷往康州。德昭二十四年,白氏之父得罪同僚,被人構陷。
原本是一件冤案,但是被一直在暗中想要打壓平康王的德昭帝得知後,直接坐實了白氏父親罪證。
白氏之母早已過世。白父被斬首,白家男丁都被流放之後,白府隻剩下一個姨娘和庶女。白父的姨娘便帶著庶女和白父的遺信,去康州投奔了平康王府的白側妃。
胡運春到康州上任的第一天,蒼惲就命人把白側妃的庶妹白月送進了他的府邸。胡運春不能拂了平康王的麵子,收白月做了姨娘。
“月娘,你明日帶上禮物,去一趟平康王府。”一番雲雨之後,胡運春摟著白姨娘說。
白姨娘心下了然。胡運春每回讓她去平康王府的用意,無外乎就是打探和平康王蒼惲有關的消息。
“老爺放心,妾明日就去王府探望姐姐。說起來,妾已經有一段日子沒見著嫡姐了,怪想她的。”白姨娘依偎在胡運春的懷裏,軟語溫聲道。
對於白姨娘的上道,胡運春很是滿意,“聽說王爺一心修道,不問世事,我自從來康州上任,也未曾見過王爺幾麵。你明日去王府,替我細細打探王爺平日在府裏都做些什麽。”
“老爺,難不成你也想去修道?你若是要拋下妾,妾可是不依!”白姨娘嬌嗔道。
“哈哈哈!你老爺我隻是一大俗人,自然隻喜歡你這樣的!”胡運春邊說邊又朝白姨娘動手,兩人又是一番幹柴烈火。
第二日,胡運春剛在白姨娘的房中醒來,就聽見了屋外院子裏傳來的下人婆子和丫鬟的尖叫聲。
“外麵何事?”胡運春驀地從床上坐起。白姨娘也被驚醒了,趕緊起來服侍他穿衣。
胡運春穿好衣,束好發後,推門走進院子,入目的竟是一堆散發著腥臭的骨頭,熏得他惡心不已,直想嘔吐。
再一細看,隻見這堆骨頭中竟有明顯的手骨、腿掌骨和頭顱骨,分明就是人的骨頭。
胡運春眼前一黑,渾身發軟,險些暈倒,幸好一直守在院內不敢離開的管家伸手扶了他一把。
胡運春回過神來,又才注意到在人骨旁邊,還跪著兩個被繩子捆綁著的道童。
“這……這……這是怎麽回事?”胡運春顫抖著聲音問。
管家也是驚駭不已,早已被嚇得麵色蒼白,如若不是看在每月五兩銀子的工錢上,為了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飯碗,他早就想跑路了。
“老……老爺,這……這是半……半夜被人扔進來的,還……還留下了一封信!”管家一邊說,一邊顫顫巍巍地把捏在手中的一張紙遞到胡運春麵前。
胡運春看見寫在紙上的字,險些背過氣去,再也沒能控製住,一屁股跌坐到地上。
這時,師爺滿頭大汗地奔進來,“老爺,欽差大人來了,正在府衙等您呢!”
胡運春聽了,又是一愣,不敢有絲毫怠慢,隻得強打起精神從地上爬起來,忍著惡心,指著道童:“帶走,把他們都給本官帶走!”
天一茶樓的掌櫃帶著歐陽澄溪交給他的信,親自去了平康王府。
蒼惲在愉太妃的床榻前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愉太妃醒來繼續喝了碗安神湯,吃了盞燕窩,又讓府醫診脈,確定無事之後,蒼惲才離開。
蒼惲正要往仙鶴堂去,就見管家走過來。
“王爺,天一茶樓的掌櫃來了,說是奉他主子之命,有一封了空道長的信要親手交給您。”管家稟道。
對於天一茶樓背後的東家歐陽澄溪,以及歐陽澄溪和歐陽燦之間的關係,蒼惲自然知曉。
“帶他進來吧!”蒼惲說完,就背著雙手往岑安堂走去。岑安堂位於平康王府的前院,是蒼惲處理日常事務之所。
掌櫃被帶進了岑安堂。
“小人見過王爺!”掌櫃對著蒼惲,畢恭畢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起來說話!”
“謝王爺!”掌櫃站起來,然後從懷裏拿出信,雙手遞到蒼惲麵前:“王爺,我家主子自靈居觀來,順帶捎了一封了空道長的親筆信,囑咐小的一定要親手交給王爺!”
蒼惲接過信,展開掃了一眼,見確實是歐陽燦的筆跡,心裏略微放鬆了幾分警惕,盯著掌櫃,“你家主子現在康州?”
掌櫃搖了搖頭,他早已得了歐陽澄溪的吩咐,知曉該如何回答。
“主子原本是想親自登門拜訪王爺,親自把了空道長的信交予王爺。卻在臨出門前接到京裏的飛鴿傳書,急召主子回京。主子無法,才千叮嚀萬囑咐讓小人把信轉交給王爺。”
蒼惲聽不出破綻,朝管家看了一眼。管家當即明白,拿出賞銀打賞了掌櫃,再親自把人送出了王府。
送走掌櫃後,管家回到岑安堂,“王爺,需要小的派人去靈居觀打探一下虛實嗎?”
蒼惲又拿起信看了一眼,“不用!了空的信不會作假。你去準備一下吧,本王半個時辰後啟程去靈居觀。”
“王爺,小的昨日聽長史大人說,朝廷已經派出了欽差,腳程快的話,估計這一兩日就該到了!”
“哼,本王才不想見那勞什子欽差!正好上靈居觀避一避!欽差若是到了,你們且看著安排就是。”蒼惲不以為意。
“那王爺的身邊可得多帶些人!”管家不無擔憂。他自幼跟著蒼惲,既是蒼惲的心腹親信,也是蒼惲的左膀右臂,自然不願蒼惲出事。
“放心,沒人膽敢把本王怎樣!”
管家點點頭,“那小的去給王爺準備五百侍衛,暗衛王爺都帶走吧。”
蒼惲想了想,“也好!餘下的侍衛,讓他們輪班守好府裏。尤其鬆鶴堂給我看好了!萬一有變,拿著我的令牌去康山調軍。”
半個時辰後,一輛不起眼的馬車駛出了平康王府。隨後,五百名侍衛各個身著便衣,化整為零,陸續出了王府。
德昭十五年被外放,先後在魯州、豫州、泰州等地做官,德昭二十五年任康州知府,正四品官職。
儲位之爭,湯太師和三皇子一黨落敗之後,朝中三皇子一黨均被牽連。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的胡運春見勢不好,迅速倒向東宮,向太子蒼舒投誠,得以保全官職,沒有受到波及。
平康王蒼惲在康州的所作所為,身為知州的胡運春倒也並非全不知情。
尤其在十餘名當地十四、五歲的民間女子連續失蹤之後,家人擂鼓告至官府,胡運春也曾查到一些蛛絲馬跡,而所有線索無一不指向平康王府。
隻是他的為官之道向來是明哲保身。麵對實力不可測的當朝王爺,且又聖意不明,胡運春果斷壓下自己查到的線索,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胡運春到底不蠢。焦丞相和禦史台對平康王的彈劾,以及德昭帝派出欽差一事,早已通過東宮傳至他的耳中。
胡運春揣測著聖意,在想著對策。對他來說,如何迎合聖心,抱緊東宮的大腿,保住現有的官位,最好能在官場上更進一步,這才是最重要的。
胡運春一連三晚,都宿在了白姨娘的房裏。他有一妻兩妾,而這位白姨娘,是平康王府側妃白氏的庶妹,
白氏之父原是京城一個六品小官,白氏貌美被蒼惲看中,先帝見兒子喜歡,允他納為側妃。
德昭帝繼位後,蒼惲一家遷往康州。德昭二十四年,白氏之父得罪同僚,被人構陷。
原本是一件冤案,但是被一直在暗中想要打壓平康王的德昭帝得知後,直接坐實了白氏父親罪證。
白氏之母早已過世。白父被斬首,白家男丁都被流放之後,白府隻剩下一個姨娘和庶女。白父的姨娘便帶著庶女和白父的遺信,去康州投奔了平康王府的白側妃。
胡運春到康州上任的第一天,蒼惲就命人把白側妃的庶妹白月送進了他的府邸。胡運春不能拂了平康王的麵子,收白月做了姨娘。
“月娘,你明日帶上禮物,去一趟平康王府。”一番雲雨之後,胡運春摟著白姨娘說。
白姨娘心下了然。胡運春每回讓她去平康王府的用意,無外乎就是打探和平康王蒼惲有關的消息。
“老爺放心,妾明日就去王府探望姐姐。說起來,妾已經有一段日子沒見著嫡姐了,怪想她的。”白姨娘依偎在胡運春的懷裏,軟語溫聲道。
對於白姨娘的上道,胡運春很是滿意,“聽說王爺一心修道,不問世事,我自從來康州上任,也未曾見過王爺幾麵。你明日去王府,替我細細打探王爺平日在府裏都做些什麽。”
“老爺,難不成你也想去修道?你若是要拋下妾,妾可是不依!”白姨娘嬌嗔道。
“哈哈哈!你老爺我隻是一大俗人,自然隻喜歡你這樣的!”胡運春邊說邊又朝白姨娘動手,兩人又是一番幹柴烈火。
第二日,胡運春剛在白姨娘的房中醒來,就聽見了屋外院子裏傳來的下人婆子和丫鬟的尖叫聲。
“外麵何事?”胡運春驀地從床上坐起。白姨娘也被驚醒了,趕緊起來服侍他穿衣。
胡運春穿好衣,束好發後,推門走進院子,入目的竟是一堆散發著腥臭的骨頭,熏得他惡心不已,直想嘔吐。
再一細看,隻見這堆骨頭中竟有明顯的手骨、腿掌骨和頭顱骨,分明就是人的骨頭。
胡運春眼前一黑,渾身發軟,險些暈倒,幸好一直守在院內不敢離開的管家伸手扶了他一把。
胡運春回過神來,又才注意到在人骨旁邊,還跪著兩個被繩子捆綁著的道童。
“這……這……這是怎麽回事?”胡運春顫抖著聲音問。
管家也是驚駭不已,早已被嚇得麵色蒼白,如若不是看在每月五兩銀子的工錢上,為了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飯碗,他早就想跑路了。
“老……老爺,這……這是半……半夜被人扔進來的,還……還留下了一封信!”管家一邊說,一邊顫顫巍巍地把捏在手中的一張紙遞到胡運春麵前。
胡運春看見寫在紙上的字,險些背過氣去,再也沒能控製住,一屁股跌坐到地上。
這時,師爺滿頭大汗地奔進來,“老爺,欽差大人來了,正在府衙等您呢!”
胡運春聽了,又是一愣,不敢有絲毫怠慢,隻得強打起精神從地上爬起來,忍著惡心,指著道童:“帶走,把他們都給本官帶走!”
天一茶樓的掌櫃帶著歐陽澄溪交給他的信,親自去了平康王府。
蒼惲在愉太妃的床榻前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愉太妃醒來繼續喝了碗安神湯,吃了盞燕窩,又讓府醫診脈,確定無事之後,蒼惲才離開。
蒼惲正要往仙鶴堂去,就見管家走過來。
“王爺,天一茶樓的掌櫃來了,說是奉他主子之命,有一封了空道長的信要親手交給您。”管家稟道。
對於天一茶樓背後的東家歐陽澄溪,以及歐陽澄溪和歐陽燦之間的關係,蒼惲自然知曉。
“帶他進來吧!”蒼惲說完,就背著雙手往岑安堂走去。岑安堂位於平康王府的前院,是蒼惲處理日常事務之所。
掌櫃被帶進了岑安堂。
“小人見過王爺!”掌櫃對著蒼惲,畢恭畢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起來說話!”
“謝王爺!”掌櫃站起來,然後從懷裏拿出信,雙手遞到蒼惲麵前:“王爺,我家主子自靈居觀來,順帶捎了一封了空道長的親筆信,囑咐小的一定要親手交給王爺!”
蒼惲接過信,展開掃了一眼,見確實是歐陽燦的筆跡,心裏略微放鬆了幾分警惕,盯著掌櫃,“你家主子現在康州?”
掌櫃搖了搖頭,他早已得了歐陽澄溪的吩咐,知曉該如何回答。
“主子原本是想親自登門拜訪王爺,親自把了空道長的信交予王爺。卻在臨出門前接到京裏的飛鴿傳書,急召主子回京。主子無法,才千叮嚀萬囑咐讓小人把信轉交給王爺。”
蒼惲聽不出破綻,朝管家看了一眼。管家當即明白,拿出賞銀打賞了掌櫃,再親自把人送出了王府。
送走掌櫃後,管家回到岑安堂,“王爺,需要小的派人去靈居觀打探一下虛實嗎?”
蒼惲又拿起信看了一眼,“不用!了空的信不會作假。你去準備一下吧,本王半個時辰後啟程去靈居觀。”
“王爺,小的昨日聽長史大人說,朝廷已經派出了欽差,腳程快的話,估計這一兩日就該到了!”
“哼,本王才不想見那勞什子欽差!正好上靈居觀避一避!欽差若是到了,你們且看著安排就是。”蒼惲不以為意。
“那王爺的身邊可得多帶些人!”管家不無擔憂。他自幼跟著蒼惲,既是蒼惲的心腹親信,也是蒼惲的左膀右臂,自然不願蒼惲出事。
“放心,沒人膽敢把本王怎樣!”
管家點點頭,“那小的去給王爺準備五百侍衛,暗衛王爺都帶走吧。”
蒼惲想了想,“也好!餘下的侍衛,讓他們輪班守好府裏。尤其鬆鶴堂給我看好了!萬一有變,拿著我的令牌去康山調軍。”
半個時辰後,一輛不起眼的馬車駛出了平康王府。隨後,五百名侍衛各個身著便衣,化整為零,陸續出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