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為皇後娘娘做供餅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嬤嬤快快請坐。木青,快給嬤嬤上茶。”
顧錦行接到消息之後,對東宮的婆子不敢有絲毫怠慢,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守在宅門前迎接。
等馬車一到,她就親自把人接下來,迎進了如意園,請到堂屋裏坐下喝茶。
“請問嬤嬤貴姓?”顧錦行問。
木青端著泡好的茶走進來,顧錦行又接過茶,親手斟了一杯,雙手端起遞了過去。
“老奴姓徐,原是皇後娘娘身邊的管事嬤嬤,如今在東宮裏當差。”徐嬤嬤接過顧錦行遞上來的茶,隨口回答。
“原來是徐嬤嬤,民女失敬了!”
聽見徐嬤嬤自報家門,顧錦行顯得並不意外。但她也沒有刻意地奉承巴結,隻是麵對著徐嬤嬤,鄭重地行了一個晚輩禮。
徐嬤嬤坐在椅子上,安然受了這一禮。
顧錦行見她麵相隨和,既不拿喬,也不端架子,稍微放下心來。
徐嬤嬤也在借著喝茶,仿佛不經意似的打量顧錦行。她看見顧錦行禮儀不差分毫,且舉止沉穩,進退有度,不由得暗自點頭。
“顧小姐客氣了!老奴今日前來,是替太子殿下有一事相求。”徐嬤嬤放下手中的茶盞,看著顧錦行道。
“徐嬤嬤言重了,民女何德何能,哪裏當得起‘相求’二字。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吩咐?嬤嬤盡管直言,但凡民女做得到,必當竭盡全力。”顧錦行不卑不亢地回答。
對顧錦行的從容淡定,徐嬤嬤心中稱奇,忍不住高看她兩分。
“不瞞顧小姐,皇後娘娘千秋在即。按照往年的慣例,娘娘每逢千秋之前,都要前往報恩寺上香禮佛。今年亦不例外。
太子殿下仁孝,得知錦味軒中的鮮花餅乃是京城一絕,遂特地遣老奴前來,向顧小姐訂五百個鮮花餅,五日後送到報恩寺供佛。待供佛完畢,再送去善堂周濟孤兒。”
顧錦行這才明白東宮要五百個鮮花餅的原因。
“皇後娘娘仁善,太子殿下仁善!敝店得蒙太子殿下青眼惠顧,乃是民女之榮幸!萬不敢推辭!”顧錦行說。
徐嬤嬤很滿意顧錦行的表現,正要開口,顧錦行又說:“隻是五百個餅,五日後就要,恐有些倉促。民女擔心萬一不能如數做出來,恐誤了皇後娘娘的事。”
“不妨!不妨!”徐嬤嬤笑道,“雖然太子殿下說是要五百個,但僅五日工夫確實太趕,故三、四百個也行,顧小姐盡力就好!”
顧錦行長籲一口氣,“既然嬤嬤這樣說,那民女就盡力而為,定會讓皇後娘娘、太子殿下和嬤嬤滿意!”
徐嬤嬤點點頭,“既如此,那老奴就放心了!”
隨後,徐嬤嬤重新取出五百兩銀票放在桌上,“太子殿下說,這是給顧小姐的酬勞,請顧小姐收下。”
“不敢!”顧錦行忙道:“皇後娘娘千秋,民女本該備上賀儀,隻是民女身無長物,亦不知娘娘所喜。故願替娘娘獻餅禮佛!”
徐嬤嬤倒是愣了一下,“顧小姐開門做生意也不容易,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哪能讓你破費?”
“嬤嬤客氣了。雖說民女的鮮花餅售價確實不低,但區區四、五百個卻也不值五百兩銀子。嬤嬤且把這張銀票收回去,就當全了民女對娘娘的一份心意。”顧錦行再次推辭。
徐嬤嬤的眼裏閃過一道精光,暗想這真是個聰明的,難怪太子殿下要為她大費周章。
不過,徐嬤嬤並不敢擅自作主收回銀票。畢竟在來之前,太子殿下再三交待,要她對顧錦行笑臉相待,不可得罪,更不能白拿她的東西。
所以,借給徐嬤嬤一百個膽子她都不敢。
“老奴來之前,太子殿下再三交待過,顧小姐一定要收下銀票,否則老奴回去不好交待。”徐嬤嬤說完,拿起銀票,硬塞到了顧錦行的手上。
見徐嬤嬤堅持要給她銀票,顧錦行隻好收下,“既然嬤嬤這樣說,那民女就腆著臉收下了。還請嬤嬤替民女謝過太子殿下。”
“好,顧小姐收下就好,這樣老奴回去也好交待。”徐嬤嬤笑眯眯地說。
“哎,才區區幾百個餅,太子殿下就給了我五百兩銀票,倒是民女占了大大的便宜!讓殿下吃虧了!”顧錦行又說。
徐嬤嬤心裏又是一陣驚歎,瞧這話說得多有水平!難怪小小年紀做起生意來竟能夠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就這副玲瓏心腸,怕這京城裏還真沒有幾個閨秀比得上。
“顧小姐,還有一事,”徐嬤嬤又說。
“嬤嬤請講。”
“太子殿下讓老奴給你帶個話,五日後,殿下親自陪同皇後娘娘前往報恩寺上香,殿下希望能夠在報恩寺中見顧小姐一麵。”
顧錦行的心裏頓時生起了警惕,“哦?殿下要見我?嬤嬤可知所為何事?”
“老奴不知。不過殿下讓老奴轉告你,殿下他沒有惡意,顧小姐安心就是。”
把該說的事情說完之後,徐嬤嬤稍稍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
等徐嬤嬤離開之後,顧錦行才看著聶嬤嬤道,“嬤嬤,你去安排一下吧,替皇後娘娘做的供餅,若是數量太少也不好看,能做五百個就做五百個,若是不能就隻做三百個。”
“是,小姐。”
聶嬤嬤也走後,顧錦行滿腹心事地回到書房。
她有一種不是特別好的直覺,太子蒼舒突然借皇後娘娘到報恩寺上香禮佛之機,向她訂鮮花餅供佛,還要她親自前往報恩寺見上一麵,恐怕沒有表麵這麽簡單。
隻是會有什麽事?顧錦行卻又暫時參不透。
顧錦行接到消息之後,對東宮的婆子不敢有絲毫怠慢,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守在宅門前迎接。
等馬車一到,她就親自把人接下來,迎進了如意園,請到堂屋裏坐下喝茶。
“請問嬤嬤貴姓?”顧錦行問。
木青端著泡好的茶走進來,顧錦行又接過茶,親手斟了一杯,雙手端起遞了過去。
“老奴姓徐,原是皇後娘娘身邊的管事嬤嬤,如今在東宮裏當差。”徐嬤嬤接過顧錦行遞上來的茶,隨口回答。
“原來是徐嬤嬤,民女失敬了!”
聽見徐嬤嬤自報家門,顧錦行顯得並不意外。但她也沒有刻意地奉承巴結,隻是麵對著徐嬤嬤,鄭重地行了一個晚輩禮。
徐嬤嬤坐在椅子上,安然受了這一禮。
顧錦行見她麵相隨和,既不拿喬,也不端架子,稍微放下心來。
徐嬤嬤也在借著喝茶,仿佛不經意似的打量顧錦行。她看見顧錦行禮儀不差分毫,且舉止沉穩,進退有度,不由得暗自點頭。
“顧小姐客氣了!老奴今日前來,是替太子殿下有一事相求。”徐嬤嬤放下手中的茶盞,看著顧錦行道。
“徐嬤嬤言重了,民女何德何能,哪裏當得起‘相求’二字。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吩咐?嬤嬤盡管直言,但凡民女做得到,必當竭盡全力。”顧錦行不卑不亢地回答。
對顧錦行的從容淡定,徐嬤嬤心中稱奇,忍不住高看她兩分。
“不瞞顧小姐,皇後娘娘千秋在即。按照往年的慣例,娘娘每逢千秋之前,都要前往報恩寺上香禮佛。今年亦不例外。
太子殿下仁孝,得知錦味軒中的鮮花餅乃是京城一絕,遂特地遣老奴前來,向顧小姐訂五百個鮮花餅,五日後送到報恩寺供佛。待供佛完畢,再送去善堂周濟孤兒。”
顧錦行這才明白東宮要五百個鮮花餅的原因。
“皇後娘娘仁善,太子殿下仁善!敝店得蒙太子殿下青眼惠顧,乃是民女之榮幸!萬不敢推辭!”顧錦行說。
徐嬤嬤很滿意顧錦行的表現,正要開口,顧錦行又說:“隻是五百個餅,五日後就要,恐有些倉促。民女擔心萬一不能如數做出來,恐誤了皇後娘娘的事。”
“不妨!不妨!”徐嬤嬤笑道,“雖然太子殿下說是要五百個,但僅五日工夫確實太趕,故三、四百個也行,顧小姐盡力就好!”
顧錦行長籲一口氣,“既然嬤嬤這樣說,那民女就盡力而為,定會讓皇後娘娘、太子殿下和嬤嬤滿意!”
徐嬤嬤點點頭,“既如此,那老奴就放心了!”
隨後,徐嬤嬤重新取出五百兩銀票放在桌上,“太子殿下說,這是給顧小姐的酬勞,請顧小姐收下。”
“不敢!”顧錦行忙道:“皇後娘娘千秋,民女本該備上賀儀,隻是民女身無長物,亦不知娘娘所喜。故願替娘娘獻餅禮佛!”
徐嬤嬤倒是愣了一下,“顧小姐開門做生意也不容易,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哪能讓你破費?”
“嬤嬤客氣了。雖說民女的鮮花餅售價確實不低,但區區四、五百個卻也不值五百兩銀子。嬤嬤且把這張銀票收回去,就當全了民女對娘娘的一份心意。”顧錦行再次推辭。
徐嬤嬤的眼裏閃過一道精光,暗想這真是個聰明的,難怪太子殿下要為她大費周章。
不過,徐嬤嬤並不敢擅自作主收回銀票。畢竟在來之前,太子殿下再三交待,要她對顧錦行笑臉相待,不可得罪,更不能白拿她的東西。
所以,借給徐嬤嬤一百個膽子她都不敢。
“老奴來之前,太子殿下再三交待過,顧小姐一定要收下銀票,否則老奴回去不好交待。”徐嬤嬤說完,拿起銀票,硬塞到了顧錦行的手上。
見徐嬤嬤堅持要給她銀票,顧錦行隻好收下,“既然嬤嬤這樣說,那民女就腆著臉收下了。還請嬤嬤替民女謝過太子殿下。”
“好,顧小姐收下就好,這樣老奴回去也好交待。”徐嬤嬤笑眯眯地說。
“哎,才區區幾百個餅,太子殿下就給了我五百兩銀票,倒是民女占了大大的便宜!讓殿下吃虧了!”顧錦行又說。
徐嬤嬤心裏又是一陣驚歎,瞧這話說得多有水平!難怪小小年紀做起生意來竟能夠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就這副玲瓏心腸,怕這京城裏還真沒有幾個閨秀比得上。
“顧小姐,還有一事,”徐嬤嬤又說。
“嬤嬤請講。”
“太子殿下讓老奴給你帶個話,五日後,殿下親自陪同皇後娘娘前往報恩寺上香,殿下希望能夠在報恩寺中見顧小姐一麵。”
顧錦行的心裏頓時生起了警惕,“哦?殿下要見我?嬤嬤可知所為何事?”
“老奴不知。不過殿下讓老奴轉告你,殿下他沒有惡意,顧小姐安心就是。”
把該說的事情說完之後,徐嬤嬤稍稍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
等徐嬤嬤離開之後,顧錦行才看著聶嬤嬤道,“嬤嬤,你去安排一下吧,替皇後娘娘做的供餅,若是數量太少也不好看,能做五百個就做五百個,若是不能就隻做三百個。”
“是,小姐。”
聶嬤嬤也走後,顧錦行滿腹心事地回到書房。
她有一種不是特別好的直覺,太子蒼舒突然借皇後娘娘到報恩寺上香禮佛之機,向她訂鮮花餅供佛,還要她親自前往報恩寺見上一麵,恐怕沒有表麵這麽簡單。
隻是會有什麽事?顧錦行卻又暫時參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