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謝家壽宴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太傅的壽宴,顧錦行穿了一身杏色衣裙,頭上挽了回心髻,隻插了式樣簡單的珠釵,搭配了珍珠耳墜和珍珠手鏈。
雖說謝府是單獨給她下的請帖,不過,顧錦行也不好獨自一人貿然前去。
因此,得知安定侯夫人明氏、嚴二夫人,以及三房的陸氏也會一同前去時,顧錦行穿戴完畢便先來了侯府,準備隨嚴二夫人同行。
如今,安定侯府同謝太師府也是有一層姻親關係的,三房陸氏的嫡女嚴嫿就嫁進了謝家,做了謝雲景的嫡妻,成了謝太師的長孫媳婦。
大皇子蒼舒被立為太子,謝家大房嫡女謝雲瑤成了太子妃,家族得勢,連帶著嫁進謝家,做了謝家長房少夫人的嚴嫿也跟著水漲船高,不管在哪裏都要被人高看一眼,這自然是陸氏樂意見的。
今日,陸氏就穿了一件用織金雲緞裁製的衣裳,這織金雲緞是宮中淑妃娘娘賞賜下來的;發髻上插著一支孔雀開屏的金釵,耳墜上綴著兩粒東珠,風頭竟蓋過侯夫人明氏。
“大嫂、二嫂,今日謝府繁忙,嫿兒已經有了身子,不宜太過操勞,我先行一步,過去看看能不能插把手,替嫿兒幫一下忙,就不等你們了。”
陸氏說完,也不等明氏和嚴二夫人回應,就直接帶丫鬟上了馬車,驅車而去。
明氏的麵色極為不虞,不過倒也沒說什麽。嚴二夫人隻是攜著顧錦行的手,仿佛沒有聽見一般。
“姨母,幾位嫂嫂今日不去嗎?”顧錦行問。
“你大嫂要掌家,你二嫂要陪丫丫,你四嫂已經有了身子,她們今日都不得空去。”嚴二夫人說。
安定侯府三房總共四名嫡子:長房世子嚴碩,二房嚴鈺、嚴京,三房嚴江。
如今,侯夫人明氏已經在逐漸將侯府的中饋移交給世子妃王氏,明氏開始清閑下來,王氏卻一日比一日忙碌。
不過,王氏到底是被琅琊王家精心教養大的嫡女,打小也是被視作宗婦培養的,因此,忙雖忙,處理起侯府事宜倒也遊刃有餘。明氏對這個兒媳極為滿意。
嚴鈺在侯府排行第二,他和小明氏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小女兒丫丫剛一周歲,正是黏人的時候。雖然一直都是奶娘在帶著,但奇怪的是這孩子並不親奶娘,反而處處纏著小明氏。
三房陸氏的嫡子嚴江在侯府排行第四,娶的是禮部尚書薛大人的嫡幼女。
薛氏性情潑辣,心眼極小,又仗著親姐和妃受寵,還生了十皇子,更沒把自個兒的婆婆陸氏放在眼裏,而且還經常作威作福,稍不如意就打罵下人。
顧錦行可沒有忘記過,顧安鴻和顧安飛兄弟就受過她和她那貼身丫鬟的欺負。
想到這裏,顧錦行就記起似乎還有“仇”沒有報,隻是礙於侯府,她既不好直接出手,更不好明著出手。
不過,或許正應了那句“惡人自有惡人磨”的話,嚴京抬了一房姨娘,姓孔,性子竟比薛氏更為強悍。
薛氏初次懷上身孕後,不方便伺候嚴江,嚴江就日日宿在這位孔姨娘的房裏。薛氏自然不快,整日作天作地,找孔姨娘的茬,結果反而把自己肚裏的那塊肉作沒了。
再後來,薛氏就一直沒有懷上過。反倒是孔姨娘連生兩胎,庶長子已經三歲了,同嚴鈺的長子穀哥兒一邊兒大。
薛氏眼下的這一胎想必是極不容易懷上的。因此,自診出喜脈之後,薛氏就幾乎日日待在自己的院子裏,養得極為精心。
“錦兒,快上車!”嚴二夫人喚了一聲,打斷了顧錦行的思緒。
顧錦行這才注意到明氏已經坐上了前一輛馬車,嚴二夫人也上了第二輛馬車。顧錦行立刻斂了斂神,鑽進了嚴二夫人的馬車裏。
今日,謝宅門前車水馬龍,各府的馬車挨著停放,占據著道路的兩側,已經停滿了整整一條約二十米長的胡同。
安定侯府的馬車在謝宅門前停下,立刻有謝家的婆子迎上前來,在車門的下方擺上供踩踏的腳凳,又殷勤地掀起車簾。
侯夫人明氏、嚴二夫人、顧錦行依次從車上下來。這邊,婆子引著眾人往內宅走去;另一邊,謝家的小廝引著馬車前去胡同裏預留出來的空位上停放。
謝家的裏裏外外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好不熱鬧。顧錦行還毫不意外地看見那一幅幅被掛在樹杈上、房簷上隨風擺動的“壽”字結和“福”字結。
顧錦行隨侯夫人明氏和嚴二夫人先去見老壽星謝太傅。
謝太傅今日隻是穿著喜慶的常服,也沒有端著太傅的架子,整個人看上去慈眉善目。
顧錦行上前行禮問安,呈上了一支人參和一尊壽星玉雕作為賀壽之禮。
除了明氏和嚴二夫人,周圍眾人看清顧錦行拿出的壽禮後,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人參有近百年的年份,這可是極其的難得;而那尊壽星,是用一塊整玉雕琢出來的,且不說玉質通透,玉色純淨,就連壽星額上和眼角的每一絲皺紋都清晰可見,神態栩栩如生,可見雕工之精湛。
謝太傅和旁邊謝家的人看見眼前的壽禮也是驚訝了一把。
起初,謝家的人以為這些是整個侯府的壽禮,及至看見明氏和嚴二夫人也分別呈上了壽禮,便知道人參和壽星玉雕都來自顧錦行,便不由得收起目光中對她的輕視。
謝雲景上前一步,向顧錦行躬身作了一個揖:“景代祖父感謝顧小姐今日光臨!感謝顧小姐送的這份厚禮。”
“謝公子客氣了!錦行在此祝太傅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顧錦行禮貌地回答。
謝太傅笑眯眯地打量著顧錦行,越看心裏越是滿意。
“雲景,你去我的書房,把那個檀木匣子取來。”謝太傅開口道。
謝雲景很快就取來了匣子,恭敬地呈遞到謝太傅麵前。
謝太傅打開匣子,眾人一看,又是一陣訝然!隻見匣子裏放著一掛五色琉璃珠串,琉璃天成,流光四溢,精美不可方物。
隨著,謝太傅示意謝雲景把匣子遞到顧錦行的麵前。
“顧丫頭,這掛琉璃珠串還是先皇太後賞賜下來的,老夫今日將它作為見麵禮贈予你。”
謝太傅的話音剛落下,周圍就響起一絲絲吸氣聲。眾人望著琉璃珠串和顧錦行的目光都很複雜,有羨慕,有嫉妒,有不滿,有憤恨,有委屈,有惱怒……
不滿、憤恨、委屈、惱怒的目光自然是來自謝家之人;羨慕和嫉妒的目光自然是來自其他人。
顧錦行哪裏敢接,推辭不受。
謝太傅卻不容她拒絕,示意謝雲景直接把匣子和珠串呈到明氏和嚴二夫人麵前。
嚴二夫人麵有難色,看了看明氏。明氏衝她微微點點頭,嚴二夫人才伸手接過。
“妾身代錦行多謝太傅大人!”
雖說謝府是單獨給她下的請帖,不過,顧錦行也不好獨自一人貿然前去。
因此,得知安定侯夫人明氏、嚴二夫人,以及三房的陸氏也會一同前去時,顧錦行穿戴完畢便先來了侯府,準備隨嚴二夫人同行。
如今,安定侯府同謝太師府也是有一層姻親關係的,三房陸氏的嫡女嚴嫿就嫁進了謝家,做了謝雲景的嫡妻,成了謝太師的長孫媳婦。
大皇子蒼舒被立為太子,謝家大房嫡女謝雲瑤成了太子妃,家族得勢,連帶著嫁進謝家,做了謝家長房少夫人的嚴嫿也跟著水漲船高,不管在哪裏都要被人高看一眼,這自然是陸氏樂意見的。
今日,陸氏就穿了一件用織金雲緞裁製的衣裳,這織金雲緞是宮中淑妃娘娘賞賜下來的;發髻上插著一支孔雀開屏的金釵,耳墜上綴著兩粒東珠,風頭竟蓋過侯夫人明氏。
“大嫂、二嫂,今日謝府繁忙,嫿兒已經有了身子,不宜太過操勞,我先行一步,過去看看能不能插把手,替嫿兒幫一下忙,就不等你們了。”
陸氏說完,也不等明氏和嚴二夫人回應,就直接帶丫鬟上了馬車,驅車而去。
明氏的麵色極為不虞,不過倒也沒說什麽。嚴二夫人隻是攜著顧錦行的手,仿佛沒有聽見一般。
“姨母,幾位嫂嫂今日不去嗎?”顧錦行問。
“你大嫂要掌家,你二嫂要陪丫丫,你四嫂已經有了身子,她們今日都不得空去。”嚴二夫人說。
安定侯府三房總共四名嫡子:長房世子嚴碩,二房嚴鈺、嚴京,三房嚴江。
如今,侯夫人明氏已經在逐漸將侯府的中饋移交給世子妃王氏,明氏開始清閑下來,王氏卻一日比一日忙碌。
不過,王氏到底是被琅琊王家精心教養大的嫡女,打小也是被視作宗婦培養的,因此,忙雖忙,處理起侯府事宜倒也遊刃有餘。明氏對這個兒媳極為滿意。
嚴鈺在侯府排行第二,他和小明氏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小女兒丫丫剛一周歲,正是黏人的時候。雖然一直都是奶娘在帶著,但奇怪的是這孩子並不親奶娘,反而處處纏著小明氏。
三房陸氏的嫡子嚴江在侯府排行第四,娶的是禮部尚書薛大人的嫡幼女。
薛氏性情潑辣,心眼極小,又仗著親姐和妃受寵,還生了十皇子,更沒把自個兒的婆婆陸氏放在眼裏,而且還經常作威作福,稍不如意就打罵下人。
顧錦行可沒有忘記過,顧安鴻和顧安飛兄弟就受過她和她那貼身丫鬟的欺負。
想到這裏,顧錦行就記起似乎還有“仇”沒有報,隻是礙於侯府,她既不好直接出手,更不好明著出手。
不過,或許正應了那句“惡人自有惡人磨”的話,嚴京抬了一房姨娘,姓孔,性子竟比薛氏更為強悍。
薛氏初次懷上身孕後,不方便伺候嚴江,嚴江就日日宿在這位孔姨娘的房裏。薛氏自然不快,整日作天作地,找孔姨娘的茬,結果反而把自己肚裏的那塊肉作沒了。
再後來,薛氏就一直沒有懷上過。反倒是孔姨娘連生兩胎,庶長子已經三歲了,同嚴鈺的長子穀哥兒一邊兒大。
薛氏眼下的這一胎想必是極不容易懷上的。因此,自診出喜脈之後,薛氏就幾乎日日待在自己的院子裏,養得極為精心。
“錦兒,快上車!”嚴二夫人喚了一聲,打斷了顧錦行的思緒。
顧錦行這才注意到明氏已經坐上了前一輛馬車,嚴二夫人也上了第二輛馬車。顧錦行立刻斂了斂神,鑽進了嚴二夫人的馬車裏。
今日,謝宅門前車水馬龍,各府的馬車挨著停放,占據著道路的兩側,已經停滿了整整一條約二十米長的胡同。
安定侯府的馬車在謝宅門前停下,立刻有謝家的婆子迎上前來,在車門的下方擺上供踩踏的腳凳,又殷勤地掀起車簾。
侯夫人明氏、嚴二夫人、顧錦行依次從車上下來。這邊,婆子引著眾人往內宅走去;另一邊,謝家的小廝引著馬車前去胡同裏預留出來的空位上停放。
謝家的裏裏外外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好不熱鬧。顧錦行還毫不意外地看見那一幅幅被掛在樹杈上、房簷上隨風擺動的“壽”字結和“福”字結。
顧錦行隨侯夫人明氏和嚴二夫人先去見老壽星謝太傅。
謝太傅今日隻是穿著喜慶的常服,也沒有端著太傅的架子,整個人看上去慈眉善目。
顧錦行上前行禮問安,呈上了一支人參和一尊壽星玉雕作為賀壽之禮。
除了明氏和嚴二夫人,周圍眾人看清顧錦行拿出的壽禮後,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人參有近百年的年份,這可是極其的難得;而那尊壽星,是用一塊整玉雕琢出來的,且不說玉質通透,玉色純淨,就連壽星額上和眼角的每一絲皺紋都清晰可見,神態栩栩如生,可見雕工之精湛。
謝太傅和旁邊謝家的人看見眼前的壽禮也是驚訝了一把。
起初,謝家的人以為這些是整個侯府的壽禮,及至看見明氏和嚴二夫人也分別呈上了壽禮,便知道人參和壽星玉雕都來自顧錦行,便不由得收起目光中對她的輕視。
謝雲景上前一步,向顧錦行躬身作了一個揖:“景代祖父感謝顧小姐今日光臨!感謝顧小姐送的這份厚禮。”
“謝公子客氣了!錦行在此祝太傅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顧錦行禮貌地回答。
謝太傅笑眯眯地打量著顧錦行,越看心裏越是滿意。
“雲景,你去我的書房,把那個檀木匣子取來。”謝太傅開口道。
謝雲景很快就取來了匣子,恭敬地呈遞到謝太傅麵前。
謝太傅打開匣子,眾人一看,又是一陣訝然!隻見匣子裏放著一掛五色琉璃珠串,琉璃天成,流光四溢,精美不可方物。
隨著,謝太傅示意謝雲景把匣子遞到顧錦行的麵前。
“顧丫頭,這掛琉璃珠串還是先皇太後賞賜下來的,老夫今日將它作為見麵禮贈予你。”
謝太傅的話音剛落下,周圍就響起一絲絲吸氣聲。眾人望著琉璃珠串和顧錦行的目光都很複雜,有羨慕,有嫉妒,有不滿,有憤恨,有委屈,有惱怒……
不滿、憤恨、委屈、惱怒的目光自然是來自謝家之人;羨慕和嫉妒的目光自然是來自其他人。
顧錦行哪裏敢接,推辭不受。
謝太傅卻不容她拒絕,示意謝雲景直接把匣子和珠串呈到明氏和嚴二夫人麵前。
嚴二夫人麵有難色,看了看明氏。明氏衝她微微點點頭,嚴二夫人才伸手接過。
“妾身代錦行多謝太傅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