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生意(下)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錦行在晏氏的別院裏歇了半晌後,帶著木鳳和木青到旁邊的燒窯裏去看了看。
燒窯不小,但也不算大,隻是中等規模,一共有十名窯工。
顧錦行又特地看了一眼那些已經燒製好的器物,大多都是各種大小不等的碗碟,各種茶具,還有一些陶罐、陶缸。
看見這些古樸的原生態陶罐,顧錦行就忍不住想起自己在前一世的時候,家中母親用來做泡菜、醃鹹蛋的那些罐子。
“等我們回去的時候,把這種罐子一起帶兩個回去,”顧錦行指著幾個口小腹大的圓形陶罐對木鳳和木青說。
然後,顧錦行的目光落到幾個白色的陶碗上。她走近去拿起一個來細瞧,沒錯,是白陶。
白陶主要是用瓷土製作而成。純粹的瓷土由於礦物質的流失,雲母和長石變質,因此呈白色或者灰白色,用這種瓷土製作出來的陶器就是白色的,稱為白陶。
看著手中白色的陶碗,顧錦行的心念不由得又動了動。
旋即,她召來管事,把畫著十二生肖動物圖案的紙頁遞到管事麵前,問道:“像這樣的物件,能夠做出來嗎?”
管事拿起圖樣仔細看了看,語氣略微有些猶疑,“這樣的東西倒是沒有做過,不過小的可以讓人試一試,”
顧錦行點頭,“行,按照這個圖樣和上麵標注的尺寸,先各做一件出來看看。”
“不過,小的不敢保證今日就能做出來。”管事又說。
“不妨事,明日或者後日做出來也行。”顧錦行說。
她畫的十二生肖動物圖都是彩圖,自然是要做成彩陶。
顧錦行並不是特別懂陶器和瓷器,但是在前一世裏,她做圖書編輯的時候,曾經負責過一本彩陶工藝圖書的項目,因此對彩陶的製作過程倒是大致有一些了解。
製作彩陶,要先選擇黏土,並將黏土加工成合格的泥料,再通過拉坯等手藝製作成陶坯。待陶坯半幹時上陶衣,然後烘幹,再用天然顏料進行彩繪上色,最後通過高溫燒烤成彩陶。
這個過程雖然聽起來簡單,但是要想製作出一件品質上好的彩陶,對每一道工序的製作要求都極其嚴格,尤其在經過高溫燒烤時。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類似溫度計之類的測溫工具,所以窯工在燒製的時候,對溫度的把控都是憑經驗,而烤製陶器時的溫度要恰到好處。
管事拿著圖樣剛要離開,顧錦行又叫住他,指著圖樣上的狗和豬說,“這兩樣,照這個圖樣單燒兩件白陶。不用上色。”
因為顧錦行有晏氏的令牌,因此窯工們得到吩咐後,做起事來也盡心盡力。
第二日下午,顧錦行要求的十二生肖動物彩陶就燒製好了,連同兩件沒有上色的豬和狗的白陶作品一起送到了別院中來。
顧錦行看著栩栩如生的彩陶動物,不由得眉開眼笑。她又看著兩件白陶,讓木鳳和木青去給她找顏料。
顏料找回來後,顧錦行便拿著毛筆,開始在兩件白陶作品上塗顏色,進行彩繪創作,白色的小豬和小狗立刻變得活靈活現。
伺候在一旁的木鳳和木青眼睛都看直了。
“小姐,您的手真是太巧了!”木鳳讚歎道。
“是呀,奴婢還是第一次見到!”木青也說。
顧錦行笑了,“喜歡嗎?喜歡就送給你們。你倆一人一隻。”
“喜歡!當然喜歡!謝謝小姐!”木鳳和木青連忙說。
於是,顧錦行回到內院繼續畫十二生肖動物圖。不過,她每次畫出來的動物,動作、姿勢、神態,又都和前麵畫的同一種動物都不一樣。一直畫了三個多時辰,一共畫了三十六張十二生肖的動物圖稿。
她把圖稿拿給管事,“按這三十六張圖樣,各做一件。總共是三十六件。”
木青和木鳳不解,“小姐,你畫得這樣辛苦,每張圖稿何不多做幾件?”
顧錦行搖了搖頭,“這些我要裝在盒子裏賣,若是重複了,那就沒有意思了。”
接著,顧錦行又對管事說,“這些動物圖稿,你看看哪些好,隨意挑出二十張,先做二十件白陶。”
隨後,顧錦行又讓木青去把窯工們都叫了過來,讓木鳳取出一百二十兩銀子,給十名窯工每人十兩銀子。
“這幾日要辛苦大家了!”顧錦行說。
窯工們接了銀子自然高興,連說自己不辛苦。
待窯工們退下後,顧錦行單獨給了管事二十兩銀子,並交待他說:“這幾十件彩陶和白陶一定要做好,盡量不要有瑕疵。”
“小姐放心,小的一定盡心盡力盯著,絕不容許有一絲錯漏!”管事捧著銀子點頭哈腰地說。
顧錦行點點頭,“那你去吧!若是做得好,自會有賞。”
管事聽了更是心花怒放。
顧錦行剛把這邊的事情吩咐完,就看見木乙臉色不好地出現在她的麵前。
顧錦行的心裏咯噔了一下,一股強烈的不安感瞬間就竄上了她的心頭。
“出了什麽事情?”顧錦行看著他問。
“小的得到消息,三皇子妃大鬧畫眉閣,砸了鋪子。”木乙向顧錦行拱了拱手,稟報道。
顧錦行一聽就黑了臉,三皇子妃?諸葛蓉?她發什麽神經?
“諸葛蓉為何要砸我的鋪子?”顧錦行生氣地問。
“小的不知!前來傳話的人要小姐速回,別的沒有說。”
“傳話的人呢?”
“他又趕回去了!”
顧錦行想了想,對木乙說,“你先回去,先去安定侯府請我姨母和大伯母,再去都軍侯府請晏夫人,我隨後就回。”
木乙領命而去。
待木乙走後,顧錦行轉頭看向木鳳和木青,“木鳳收拾東西,先隨我回去。木青,你暫且留在這裏,待東西都做出來後你再帶回去。”
木鳳立刻就去叫劉德套馬車,自己把東西收拾一番後,就和顧錦行一起坐上馬車,匆忙往城裏趕。
燒窯不小,但也不算大,隻是中等規模,一共有十名窯工。
顧錦行又特地看了一眼那些已經燒製好的器物,大多都是各種大小不等的碗碟,各種茶具,還有一些陶罐、陶缸。
看見這些古樸的原生態陶罐,顧錦行就忍不住想起自己在前一世的時候,家中母親用來做泡菜、醃鹹蛋的那些罐子。
“等我們回去的時候,把這種罐子一起帶兩個回去,”顧錦行指著幾個口小腹大的圓形陶罐對木鳳和木青說。
然後,顧錦行的目光落到幾個白色的陶碗上。她走近去拿起一個來細瞧,沒錯,是白陶。
白陶主要是用瓷土製作而成。純粹的瓷土由於礦物質的流失,雲母和長石變質,因此呈白色或者灰白色,用這種瓷土製作出來的陶器就是白色的,稱為白陶。
看著手中白色的陶碗,顧錦行的心念不由得又動了動。
旋即,她召來管事,把畫著十二生肖動物圖案的紙頁遞到管事麵前,問道:“像這樣的物件,能夠做出來嗎?”
管事拿起圖樣仔細看了看,語氣略微有些猶疑,“這樣的東西倒是沒有做過,不過小的可以讓人試一試,”
顧錦行點頭,“行,按照這個圖樣和上麵標注的尺寸,先各做一件出來看看。”
“不過,小的不敢保證今日就能做出來。”管事又說。
“不妨事,明日或者後日做出來也行。”顧錦行說。
她畫的十二生肖動物圖都是彩圖,自然是要做成彩陶。
顧錦行並不是特別懂陶器和瓷器,但是在前一世裏,她做圖書編輯的時候,曾經負責過一本彩陶工藝圖書的項目,因此對彩陶的製作過程倒是大致有一些了解。
製作彩陶,要先選擇黏土,並將黏土加工成合格的泥料,再通過拉坯等手藝製作成陶坯。待陶坯半幹時上陶衣,然後烘幹,再用天然顏料進行彩繪上色,最後通過高溫燒烤成彩陶。
這個過程雖然聽起來簡單,但是要想製作出一件品質上好的彩陶,對每一道工序的製作要求都極其嚴格,尤其在經過高溫燒烤時。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類似溫度計之類的測溫工具,所以窯工在燒製的時候,對溫度的把控都是憑經驗,而烤製陶器時的溫度要恰到好處。
管事拿著圖樣剛要離開,顧錦行又叫住他,指著圖樣上的狗和豬說,“這兩樣,照這個圖樣單燒兩件白陶。不用上色。”
因為顧錦行有晏氏的令牌,因此窯工們得到吩咐後,做起事來也盡心盡力。
第二日下午,顧錦行要求的十二生肖動物彩陶就燒製好了,連同兩件沒有上色的豬和狗的白陶作品一起送到了別院中來。
顧錦行看著栩栩如生的彩陶動物,不由得眉開眼笑。她又看著兩件白陶,讓木鳳和木青去給她找顏料。
顏料找回來後,顧錦行便拿著毛筆,開始在兩件白陶作品上塗顏色,進行彩繪創作,白色的小豬和小狗立刻變得活靈活現。
伺候在一旁的木鳳和木青眼睛都看直了。
“小姐,您的手真是太巧了!”木鳳讚歎道。
“是呀,奴婢還是第一次見到!”木青也說。
顧錦行笑了,“喜歡嗎?喜歡就送給你們。你倆一人一隻。”
“喜歡!當然喜歡!謝謝小姐!”木鳳和木青連忙說。
於是,顧錦行回到內院繼續畫十二生肖動物圖。不過,她每次畫出來的動物,動作、姿勢、神態,又都和前麵畫的同一種動物都不一樣。一直畫了三個多時辰,一共畫了三十六張十二生肖的動物圖稿。
她把圖稿拿給管事,“按這三十六張圖樣,各做一件。總共是三十六件。”
木青和木鳳不解,“小姐,你畫得這樣辛苦,每張圖稿何不多做幾件?”
顧錦行搖了搖頭,“這些我要裝在盒子裏賣,若是重複了,那就沒有意思了。”
接著,顧錦行又對管事說,“這些動物圖稿,你看看哪些好,隨意挑出二十張,先做二十件白陶。”
隨後,顧錦行又讓木青去把窯工們都叫了過來,讓木鳳取出一百二十兩銀子,給十名窯工每人十兩銀子。
“這幾日要辛苦大家了!”顧錦行說。
窯工們接了銀子自然高興,連說自己不辛苦。
待窯工們退下後,顧錦行單獨給了管事二十兩銀子,並交待他說:“這幾十件彩陶和白陶一定要做好,盡量不要有瑕疵。”
“小姐放心,小的一定盡心盡力盯著,絕不容許有一絲錯漏!”管事捧著銀子點頭哈腰地說。
顧錦行點點頭,“那你去吧!若是做得好,自會有賞。”
管事聽了更是心花怒放。
顧錦行剛把這邊的事情吩咐完,就看見木乙臉色不好地出現在她的麵前。
顧錦行的心裏咯噔了一下,一股強烈的不安感瞬間就竄上了她的心頭。
“出了什麽事情?”顧錦行看著他問。
“小的得到消息,三皇子妃大鬧畫眉閣,砸了鋪子。”木乙向顧錦行拱了拱手,稟報道。
顧錦行一聽就黑了臉,三皇子妃?諸葛蓉?她發什麽神經?
“諸葛蓉為何要砸我的鋪子?”顧錦行生氣地問。
“小的不知!前來傳話的人要小姐速回,別的沒有說。”
“傳話的人呢?”
“他又趕回去了!”
顧錦行想了想,對木乙說,“你先回去,先去安定侯府請我姨母和大伯母,再去都軍侯府請晏夫人,我隨後就回。”
木乙領命而去。
待木乙走後,顧錦行轉頭看向木鳳和木青,“木鳳收拾東西,先隨我回去。木青,你暫且留在這裏,待東西都做出來後你再帶回去。”
木鳳立刻就去叫劉德套馬車,自己把東西收拾一番後,就和顧錦行一起坐上馬車,匆忙往城裏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