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赴宴(2)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商郡王妃在瑞陽堂迎客。
商郡王府的府邸很大,堪比一個半的安定侯府,不過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練武場。
主院除了玉麟堂和月華院,就數瑞陽堂最大最氣派。
瑞陽堂的旁邊就是郡王府花園,花園中還搭了一處約百多平方米的暖棚,許多名貴的花種都養植在暖棚之中。
此時,瑞陽堂裏很熱鬧。凡是接到了帖子的各家府邸的當家主母都帶著自家尚未定親的適齡女兒來了。
顧錦行還是初次參加這樣的大型宴會。她謹慎地跟在嚴二夫人身後,提醒自己不要行差踏錯。
來到瑞陽堂,明氏、嚴二夫人和嚴碩的妻子,世子妃王氏依次上前向商郡王妃見禮。商郡王妃含笑著讓身邊的嬤嬤給她們安排了座位。
隨後,顧錦行看見了嚴二夫人對她的示意。於是,她走到商郡王妃麵前,行了一個晚輩禮。
“顧錦行見過郡王妃!”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瑞陽堂裏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用各色的目光打量著她,
“喲,你就是那個顧家大房的丫頭?快過來讓我瞧瞧!“商郡王妃很和善。
顧錦行便依言上前,靠近商郡王妃。商郡王妃伸出手拉起她的手,問道:“你今年幾歲了?”
“回稟郡王妃,小女今年十四歲。”顧錦行又屈膝行了一禮。
見她進退有度,知禮識趣,商郡王妃不由得暗自點了點頭。
“我聽說織錦坊和畫眉閣都是你開的?如意坊裏也有你的股份?這幾家可都是如今京城裏最賺錢的鋪子!你確實有能耐!”商郡王妃笑道。
“郡王妃過獎了,小女愧不敢當!”顧錦行顯得有些誠惶誠恐。
有著上一世的記憶和經驗,顧錦行更懂得人性。她知道錢財多容易招人惦記,受人忌恨,讓人眼紅的道理,見瑞陽堂中眾人的目光都聚在自己身上,便斟酌著道:
“其實外麵的傳言都有些言過其實了。如意坊的大東家是汪家,小女隻是借著汪家的光賺一點兒小錢;織錦坊的大東家是歐陽七公子,承蒙七公子不嫌棄,小女才能借光再多賺一點兒銀子。”
說到這裏,顧錦行靦腆一笑,“至於畫眉閣,那隻是小女瞎鼓搗著玩的,原本也沒想著要成事兒,能做到如今也隻是靠著運氣好,還有郡王妃和在場的各位夫人、小姐捧場!”
接著,顧錦行又看著商郡王妃說:“承蒙郡王妃看得起小女,邀請小女來參加這賞花宴。小女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禮物,隻帶了一些我自己親手做的胭粉和香露送給郡王妃聊表心意,還望郡王妃不要嫌棄!”
顧錦行說完,便回頭看向一直跟著她的木青。木青便將手中捧著的一個匣子遞到顧錦行的手中。
顧錦行接過匣子,呈給商郡王妃。
商郡王妃饒有興趣地看著匣子,見周圍的一眾高門貴婦、貴女都看著,便示意心腹嬤嬤將匣子打開。
匣子剛一打開,眾人就聞見一股清洌的香氣,初始似蘭香,接著似桂香,隨後又有月季香,還有橘香、果香……
香氣由淡到濃,又由濃到濃,最後濃淡似乎暈染開來,繚繞著向空中而去。
商郡王妃聞著這香氣時,頓感迷醉不已。周圍眾人也和商郡王妃一樣,臉上也同樣呈現出迷醉之色。
“好香啊……”
“真好聞!我還從來沒有聞過這麽好聞的香氣!”
“這是畫眉閣的新品種吧?我前兩日去畫眉閣,把那裏的香露都聞遍了,沒有聞見過這樣的香味!”
“你剛才沒聽顧小姐說嗎,這是她親手調製的!”
……
貴女們竊竊私語。
看著顧錦行,商郡王妃難掩笑意地問:“這是什麽香?”
“回稟郡王妃,這是小女前兩日親手調製出來的香露,一時半會兒也沒能給它想出合適的名字來,不知小女能否榮幸地請郡王妃賜名?”顧錦行的麵上波瀾不興。
看著顧錦行的鎮定從容,周圍一眾貴婦都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稱奇。
商郡王妃發自真心地笑了,“我聞著這香氣裏竟有蘭香、桂香、茉莉香、梔子香、月季香……真難為你心思剔透,竟不知你是如何製出來的。依我看,不如就叫它‘百花香’如何?”
顧錦行聽了立刻歡喜道:“多謝郡王妃賜名。郡王妃想的這名兒極好,日後這款香露就叫做‘百花香’。”
顧錦行的話讓商郡王妃樂不可支。
“嬤嬤,你快去把我妝奩裏的那支玉鐲取來,我要賞這丫頭。”商郡王妃忙吩咐道。
嬤嬤很快就拿來了玉鐲。商郡王妃親手把玉鐲套在顧錦行的手腕上,又扭頭看著明氏和嚴二夫人說:“這丫頭心思剔透,極得我心。她頭一次來商郡王府,這隻玉鐲權當是給她的見麵禮。”
明氏和嚴二夫人一看,玉鐲已經戴在了顧錦行的手腕之上,而且鐲子的品相和成色皆是上乘,便知價值不菲,忙謝過了商郡王妃,嚴二夫人又叮囑顧錦行仔細保管好玉鐲。
“這丫頭模樣長得倒是不錯,很有她娘當年的影子,眼睛尤其像黃氏!”這時,坐在商郡王妃右側的一位夫人突然開口道。
顧錦行很是意外,循著聲音看過去,見說話的是一個年約四十來歲的婦人。婦人身上穿的、戴的無一不是精品,隻可惜麵相顯得有些刻薄。顧錦行並不認識她。
“錦兒,快去見過秦國公夫人!”嚴二夫人忙提醒她。
顧錦行心下了然,向秦國公夫人施了一禮,開口道:“敢問夫人認識我娘麽?”
秦國公夫人沒有料到顧錦行會反問她,一時有些口結,半晌方說,“我同黃氏倒是見過幾次。隻是她後來嫁去了顧家,就斷了音信。”
聽了秦國公夫人的話,周圍的陳國公夫人、臨江侯夫人,還有謝夫人、湯夫人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閃了閃。
顧錦行察言觀色,心下便明白她們曾經都是認識黃氏的。
“我娘已經故去五年,難為秦國公夫人和眾位夫人都還記得。我娘若是泉下有知,心中必定感激。”顧錦行的臉上流露出一抹悲色。
瑞陽堂內的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今日是郡王府的賞花宴,我等皆是受郡王妃之邀而來,姐姐怎可如此敗郡王妃的雅興。”這時,又有一個聲音在瑞陽堂中突兀地響起。
商郡王府的府邸很大,堪比一個半的安定侯府,不過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練武場。
主院除了玉麟堂和月華院,就數瑞陽堂最大最氣派。
瑞陽堂的旁邊就是郡王府花園,花園中還搭了一處約百多平方米的暖棚,許多名貴的花種都養植在暖棚之中。
此時,瑞陽堂裏很熱鬧。凡是接到了帖子的各家府邸的當家主母都帶著自家尚未定親的適齡女兒來了。
顧錦行還是初次參加這樣的大型宴會。她謹慎地跟在嚴二夫人身後,提醒自己不要行差踏錯。
來到瑞陽堂,明氏、嚴二夫人和嚴碩的妻子,世子妃王氏依次上前向商郡王妃見禮。商郡王妃含笑著讓身邊的嬤嬤給她們安排了座位。
隨後,顧錦行看見了嚴二夫人對她的示意。於是,她走到商郡王妃麵前,行了一個晚輩禮。
“顧錦行見過郡王妃!”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瑞陽堂裏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用各色的目光打量著她,
“喲,你就是那個顧家大房的丫頭?快過來讓我瞧瞧!“商郡王妃很和善。
顧錦行便依言上前,靠近商郡王妃。商郡王妃伸出手拉起她的手,問道:“你今年幾歲了?”
“回稟郡王妃,小女今年十四歲。”顧錦行又屈膝行了一禮。
見她進退有度,知禮識趣,商郡王妃不由得暗自點了點頭。
“我聽說織錦坊和畫眉閣都是你開的?如意坊裏也有你的股份?這幾家可都是如今京城裏最賺錢的鋪子!你確實有能耐!”商郡王妃笑道。
“郡王妃過獎了,小女愧不敢當!”顧錦行顯得有些誠惶誠恐。
有著上一世的記憶和經驗,顧錦行更懂得人性。她知道錢財多容易招人惦記,受人忌恨,讓人眼紅的道理,見瑞陽堂中眾人的目光都聚在自己身上,便斟酌著道:
“其實外麵的傳言都有些言過其實了。如意坊的大東家是汪家,小女隻是借著汪家的光賺一點兒小錢;織錦坊的大東家是歐陽七公子,承蒙七公子不嫌棄,小女才能借光再多賺一點兒銀子。”
說到這裏,顧錦行靦腆一笑,“至於畫眉閣,那隻是小女瞎鼓搗著玩的,原本也沒想著要成事兒,能做到如今也隻是靠著運氣好,還有郡王妃和在場的各位夫人、小姐捧場!”
接著,顧錦行又看著商郡王妃說:“承蒙郡王妃看得起小女,邀請小女來參加這賞花宴。小女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禮物,隻帶了一些我自己親手做的胭粉和香露送給郡王妃聊表心意,還望郡王妃不要嫌棄!”
顧錦行說完,便回頭看向一直跟著她的木青。木青便將手中捧著的一個匣子遞到顧錦行的手中。
顧錦行接過匣子,呈給商郡王妃。
商郡王妃饒有興趣地看著匣子,見周圍的一眾高門貴婦、貴女都看著,便示意心腹嬤嬤將匣子打開。
匣子剛一打開,眾人就聞見一股清洌的香氣,初始似蘭香,接著似桂香,隨後又有月季香,還有橘香、果香……
香氣由淡到濃,又由濃到濃,最後濃淡似乎暈染開來,繚繞著向空中而去。
商郡王妃聞著這香氣時,頓感迷醉不已。周圍眾人也和商郡王妃一樣,臉上也同樣呈現出迷醉之色。
“好香啊……”
“真好聞!我還從來沒有聞過這麽好聞的香氣!”
“這是畫眉閣的新品種吧?我前兩日去畫眉閣,把那裏的香露都聞遍了,沒有聞見過這樣的香味!”
“你剛才沒聽顧小姐說嗎,這是她親手調製的!”
……
貴女們竊竊私語。
看著顧錦行,商郡王妃難掩笑意地問:“這是什麽香?”
“回稟郡王妃,這是小女前兩日親手調製出來的香露,一時半會兒也沒能給它想出合適的名字來,不知小女能否榮幸地請郡王妃賜名?”顧錦行的麵上波瀾不興。
看著顧錦行的鎮定從容,周圍一眾貴婦都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稱奇。
商郡王妃發自真心地笑了,“我聞著這香氣裏竟有蘭香、桂香、茉莉香、梔子香、月季香……真難為你心思剔透,竟不知你是如何製出來的。依我看,不如就叫它‘百花香’如何?”
顧錦行聽了立刻歡喜道:“多謝郡王妃賜名。郡王妃想的這名兒極好,日後這款香露就叫做‘百花香’。”
顧錦行的話讓商郡王妃樂不可支。
“嬤嬤,你快去把我妝奩裏的那支玉鐲取來,我要賞這丫頭。”商郡王妃忙吩咐道。
嬤嬤很快就拿來了玉鐲。商郡王妃親手把玉鐲套在顧錦行的手腕上,又扭頭看著明氏和嚴二夫人說:“這丫頭心思剔透,極得我心。她頭一次來商郡王府,這隻玉鐲權當是給她的見麵禮。”
明氏和嚴二夫人一看,玉鐲已經戴在了顧錦行的手腕之上,而且鐲子的品相和成色皆是上乘,便知價值不菲,忙謝過了商郡王妃,嚴二夫人又叮囑顧錦行仔細保管好玉鐲。
“這丫頭模樣長得倒是不錯,很有她娘當年的影子,眼睛尤其像黃氏!”這時,坐在商郡王妃右側的一位夫人突然開口道。
顧錦行很是意外,循著聲音看過去,見說話的是一個年約四十來歲的婦人。婦人身上穿的、戴的無一不是精品,隻可惜麵相顯得有些刻薄。顧錦行並不認識她。
“錦兒,快去見過秦國公夫人!”嚴二夫人忙提醒她。
顧錦行心下了然,向秦國公夫人施了一禮,開口道:“敢問夫人認識我娘麽?”
秦國公夫人沒有料到顧錦行會反問她,一時有些口結,半晌方說,“我同黃氏倒是見過幾次。隻是她後來嫁去了顧家,就斷了音信。”
聽了秦國公夫人的話,周圍的陳國公夫人、臨江侯夫人,還有謝夫人、湯夫人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閃了閃。
顧錦行察言觀色,心下便明白她們曾經都是認識黃氏的。
“我娘已經故去五年,難為秦國公夫人和眾位夫人都還記得。我娘若是泉下有知,心中必定感激。”顧錦行的臉上流露出一抹悲色。
瑞陽堂內的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今日是郡王府的賞花宴,我等皆是受郡王妃之邀而來,姐姐怎可如此敗郡王妃的雅興。”這時,又有一個聲音在瑞陽堂中突兀地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