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侯府立場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不其然,當顧錦行回到朝雲院,把如意坊中發生的事情如實向嚴二夫人稟告之後,嚴二夫人愣是被嚇了一大跳。
事關公主、縣主,況且公主和縣主在爭打中都帶了傷,嚴二夫人不敢怠慢,定了定神,就讓玉歌親自去瑤光院知會明氏一聲,自己則帶著阮嬤嬤直奔樂壽堂。
樂壽堂裏,嚴老夫人正靠坐在貴妃榻上,被喜嬤嬤和春嬤嬤兩人伺候著吃葡萄。
嚴二夫人一走進來,二話不說,直接就跪在嚴老夫人的榻前。
“母親,兒媳來向您請罪!”嚴二夫人垂著頭,態度畢恭畢敬。
嚴老夫人倒是被唬了一跳,“老二媳婦,這是為何?出什麽事了?”
“母親,都是兒媳不好,兒媳沒有看好錦丫頭,讓她闖禍了!兒媳生怕會牽連侯府,不敢隱瞞母親,特來向母親請罪!”
嚴老夫人不由得緊張起來。
她讓喜嬤嬤和春嬤嬤扶著自己慢慢坐直身子,皺眉看著嚴二夫人,一字一句地問:
“老二媳婦,你告訴老身,顧……顧家那個丫頭,她究竟做了什麽?”
於是,嚴二夫人便將福華公主和寶珠縣主在如意坊中打架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
“母親,原本這跟錦丫頭是沒有關係的,隻是如意坊中有她的股份,而且那些如意花結也都是從她這裏做出來的,兒媳實在是擔心陛下會遷怒……”
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嚴老夫人倒是鬆了一口氣。
“起來吧,老二媳婦,這不是啥了不得的大事,不過就是兩個不懂事的小丫頭信口雌黃,生出的口角罷了!要怪也該怪那些伺候的人,竟然連兩個小丫頭都拉不住!”嚴老夫人冷然道。
隨即,嚴老夫人話音一轉,又說,“福華公主身為金枝玉葉,無視宮規,私自出宮,還在大庭廣眾之下鬧出這種醜事,丟盡皇家顏麵,想必也是她母妃管束不嚴之過。”
嚴二夫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母親,難道就因此……”
“事情既然出了,就總得要有頂缸的!若不然,你希望誰去頂缸?顧家丫頭?還是我安定侯府?”
嚴老夫人神色冷漠,隨即吩咐春嬤嬤,“給婉如那邊遞個口信過去,芳妃那賤人,正好借這機會給些教訓!到底是上不了台麵的東西!”
芳妃出自劉家。劉家同顧家一樣,也是一個沒落世家。芳妃是庶出,其生母出身青樓。
劉家獲罪,家族女眷被充作官奴。芳妃因年少貌美,被選入宮中做了一名宮婢。後偶遇德昭帝,因其殊麗的長相被德昭帝驚為天人,收入後宮。
初始封寶林,後封美人、才人……誕下四公主福華後,晉封妃位。
芳妃仗持帝寵,在宮中對淑妃、德妃、靜妃等高位嬪妃一向不放在眼中。
嚴老夫人對這個屢屢給自家女兒使絆子的寵妃自是不喜,心裏充滿厭惡。
吩咐完春嬤嬤後,嚴老夫人又看著嚴二夫人說:“老身還當是出了什麽大事,原來竟是這點兒破事兒,看把你嚇的!”
見嚴老夫人根本沒當回事,嚴二夫人稍微鬆口氣。
“母親,兒媳聽說福華公主和寶珠縣主的臉上都帶了傷,不知會不會破相?若是陛下和長公主……”嚴二夫人小心翼翼地說。
嚴老夫人想了想,“雖說這事不打緊,不過涉及公主和縣主,這場架還打得不輕,咱們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還是得提前商議下對策,你來告訴老身是對的!”
“母親,兒媳就是擔心會給侯府惹來麻煩,畢竟……”
“二弟妹不用擔心,依我看,陛下聖明,長公主也是知理之人,這件事並不會牽涉侯府。”這時,明氏走了進來。
“大嫂……”嚴二夫人抬起頭。
嚴老夫人開口道:“老大媳婦,說說你的想法。”
明氏笑道:“母親、二弟妹,錦丫頭同咱們家是表親,她生母過世,顧大爺甩手不管,咱們憐惜才收留了她們姐弟三人。再說,顧家丫頭做生意也沒礙著誰,總不能因為她的東西好,引得公主和縣主爭搶,就要怪到她的頭上,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若真這樣,恐怕也沒人敢經商了。”
嚴老夫人點點頭,“老大媳婦說得在理。這些年,顧家丫頭住咱府上,老身瞧著她是個好的。這丫頭也是個有情義有自尊的,不願讓人說在侯府白吃白住,才去經營鋪子。這些年她也孝敬了我不少,也不容易!”
“豈止母親,兒媳也得了她不少孝敬!若是因這事責難她,咱們豈不成了背義之人!”明氏忙道。
嚴老夫人深以為然,“老二媳婦,你放寬心,若真有事,侯府自會護著她!”
嚴二夫人徹底鬆了口氣,也很是感動,“兒媳代錦丫頭謝謝母親,也謝謝大嫂!”
幾人正在說著,春嬤嬤從外麵奔了進來,“老夫人,宮中來人了,聖上宣表小姐即刻進宮。”
嚴二夫人聽了臉色一白,轉頭望向嚴老夫人。
嚴老夫人神色如常,對嚴二夫人道:“你先回去吧,給錦丫頭說一聲,叫她不必怕,如實稟告聖上就是。若有事,安定侯府自會替她兜著。”
嚴二夫人忙應了,辭了嚴老夫人和明氏就往朝雲院趕去。
嚴二夫人走後,嚴老夫人看著明氏,“讓人把四爺叫回來,說我找他。另外,給長公主府、商郡王府、秦國公府、馮禦史府遞帖子,準備些禮物,你親自去拜訪。”
明氏應了“是”,正要出去,嚴老夫人又叫住她。
“這件事可大可小,等老大回來,你細細同他說一遍。另外,碩兒、鈺兒、京兒幾個孩子那邊,也都打聲招呼,這些日子都謹慎些,讓他們在外都把嘴巴閉緊些,莫要輕易入了旁人的局。”
“母親放心,兒媳省得。”明氏說完,自去辦嚴老夫人交待的事。
事關公主、縣主,況且公主和縣主在爭打中都帶了傷,嚴二夫人不敢怠慢,定了定神,就讓玉歌親自去瑤光院知會明氏一聲,自己則帶著阮嬤嬤直奔樂壽堂。
樂壽堂裏,嚴老夫人正靠坐在貴妃榻上,被喜嬤嬤和春嬤嬤兩人伺候著吃葡萄。
嚴二夫人一走進來,二話不說,直接就跪在嚴老夫人的榻前。
“母親,兒媳來向您請罪!”嚴二夫人垂著頭,態度畢恭畢敬。
嚴老夫人倒是被唬了一跳,“老二媳婦,這是為何?出什麽事了?”
“母親,都是兒媳不好,兒媳沒有看好錦丫頭,讓她闖禍了!兒媳生怕會牽連侯府,不敢隱瞞母親,特來向母親請罪!”
嚴老夫人不由得緊張起來。
她讓喜嬤嬤和春嬤嬤扶著自己慢慢坐直身子,皺眉看著嚴二夫人,一字一句地問:
“老二媳婦,你告訴老身,顧……顧家那個丫頭,她究竟做了什麽?”
於是,嚴二夫人便將福華公主和寶珠縣主在如意坊中打架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
“母親,原本這跟錦丫頭是沒有關係的,隻是如意坊中有她的股份,而且那些如意花結也都是從她這裏做出來的,兒媳實在是擔心陛下會遷怒……”
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嚴老夫人倒是鬆了一口氣。
“起來吧,老二媳婦,這不是啥了不得的大事,不過就是兩個不懂事的小丫頭信口雌黃,生出的口角罷了!要怪也該怪那些伺候的人,竟然連兩個小丫頭都拉不住!”嚴老夫人冷然道。
隨即,嚴老夫人話音一轉,又說,“福華公主身為金枝玉葉,無視宮規,私自出宮,還在大庭廣眾之下鬧出這種醜事,丟盡皇家顏麵,想必也是她母妃管束不嚴之過。”
嚴二夫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母親,難道就因此……”
“事情既然出了,就總得要有頂缸的!若不然,你希望誰去頂缸?顧家丫頭?還是我安定侯府?”
嚴老夫人神色冷漠,隨即吩咐春嬤嬤,“給婉如那邊遞個口信過去,芳妃那賤人,正好借這機會給些教訓!到底是上不了台麵的東西!”
芳妃出自劉家。劉家同顧家一樣,也是一個沒落世家。芳妃是庶出,其生母出身青樓。
劉家獲罪,家族女眷被充作官奴。芳妃因年少貌美,被選入宮中做了一名宮婢。後偶遇德昭帝,因其殊麗的長相被德昭帝驚為天人,收入後宮。
初始封寶林,後封美人、才人……誕下四公主福華後,晉封妃位。
芳妃仗持帝寵,在宮中對淑妃、德妃、靜妃等高位嬪妃一向不放在眼中。
嚴老夫人對這個屢屢給自家女兒使絆子的寵妃自是不喜,心裏充滿厭惡。
吩咐完春嬤嬤後,嚴老夫人又看著嚴二夫人說:“老身還當是出了什麽大事,原來竟是這點兒破事兒,看把你嚇的!”
見嚴老夫人根本沒當回事,嚴二夫人稍微鬆口氣。
“母親,兒媳聽說福華公主和寶珠縣主的臉上都帶了傷,不知會不會破相?若是陛下和長公主……”嚴二夫人小心翼翼地說。
嚴老夫人想了想,“雖說這事不打緊,不過涉及公主和縣主,這場架還打得不輕,咱們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還是得提前商議下對策,你來告訴老身是對的!”
“母親,兒媳就是擔心會給侯府惹來麻煩,畢竟……”
“二弟妹不用擔心,依我看,陛下聖明,長公主也是知理之人,這件事並不會牽涉侯府。”這時,明氏走了進來。
“大嫂……”嚴二夫人抬起頭。
嚴老夫人開口道:“老大媳婦,說說你的想法。”
明氏笑道:“母親、二弟妹,錦丫頭同咱們家是表親,她生母過世,顧大爺甩手不管,咱們憐惜才收留了她們姐弟三人。再說,顧家丫頭做生意也沒礙著誰,總不能因為她的東西好,引得公主和縣主爭搶,就要怪到她的頭上,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若真這樣,恐怕也沒人敢經商了。”
嚴老夫人點點頭,“老大媳婦說得在理。這些年,顧家丫頭住咱府上,老身瞧著她是個好的。這丫頭也是個有情義有自尊的,不願讓人說在侯府白吃白住,才去經營鋪子。這些年她也孝敬了我不少,也不容易!”
“豈止母親,兒媳也得了她不少孝敬!若是因這事責難她,咱們豈不成了背義之人!”明氏忙道。
嚴老夫人深以為然,“老二媳婦,你放寬心,若真有事,侯府自會護著她!”
嚴二夫人徹底鬆了口氣,也很是感動,“兒媳代錦丫頭謝謝母親,也謝謝大嫂!”
幾人正在說著,春嬤嬤從外麵奔了進來,“老夫人,宮中來人了,聖上宣表小姐即刻進宮。”
嚴二夫人聽了臉色一白,轉頭望向嚴老夫人。
嚴老夫人神色如常,對嚴二夫人道:“你先回去吧,給錦丫頭說一聲,叫她不必怕,如實稟告聖上就是。若有事,安定侯府自會替她兜著。”
嚴二夫人忙應了,辭了嚴老夫人和明氏就往朝雲院趕去。
嚴二夫人走後,嚴老夫人看著明氏,“讓人把四爺叫回來,說我找他。另外,給長公主府、商郡王府、秦國公府、馮禦史府遞帖子,準備些禮物,你親自去拜訪。”
明氏應了“是”,正要出去,嚴老夫人又叫住她。
“這件事可大可小,等老大回來,你細細同他說一遍。另外,碩兒、鈺兒、京兒幾個孩子那邊,也都打聲招呼,這些日子都謹慎些,讓他們在外都把嘴巴閉緊些,莫要輕易入了旁人的局。”
“母親放心,兒媳省得。”明氏說完,自去辦嚴老夫人交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