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江二夫人(下)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二夫人身邊的秦嬤嬤,和從前黃氏身邊的劉嬤嬤,都是從主子幼時就跟起。秦嬤嬤一直在嚴二夫人身邊伺侯,先在黃家,後來陪嫁到安定侯府;劉嬤嬤一直跟在黃氏身邊,也隨黃氏陪嫁到顧府。
說起來,秦嬤嬤和劉嬤嬤也是沾親帶故的,秦嬤嬤的姑母便是劉嬤嬤的母親,因此兩人自小交好。
劉嬤嬤陪黃氏出嫁進顧府後,幫著黃氏打理顧府,成為黃氏的左膀右臂。顧府的日子表麵光鮮,實則一天不如一天,主仆二人的日子自不必說。沒料到,劉嬤嬤最後卻還落得被打死的下場。
隻要一想到劉嬤嬤,秦嬤嬤的心裏就極不好受,更是把這一切都推給了始作俑者,當年促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所以,同嚴二夫人一樣,秦嬤嬤也在心裏恨毒了那位庶出的黃二小姐,如今的臨江侯府江二夫人。
但是顧錦行不知道這裏麵的官司,她隻是憑直覺感到黃氏同顧之衍的親事是有貓膩的。如今聽秦嬤嬤說出來的這番話,她心裏的猜想也就被大致證實了個七七八八。
“嬤嬤,你同我仔細說說,母親當年嫁給父親,究竟是怎麽回事?”顧錦行仰著臉瞅著秦嬤嬤問。
可是秦嬤嬤卻不再說了。
顧錦行便想,這件事日後還是得想辦法讓人去查查。如若黃氏這一生的悲劇皆是因江二夫人引起,而江二夫人卻還過得好好的,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氣出手了。
天道昭昭,沒有道理讓被害的人命運悲苦,而害人的人卻過得順遂逍遙,就算為了回報黃氏給予她的母愛,她也勢必要替黃氏討回那份公道,以慰告黃氏的在天之靈。
顧錦行的眼睛眨了眨,心中有了盤算,並暗自將這件事壓在心中。她打算在這圓通寺裏暫時先避開江二夫人。
然而,當顧錦行帶著秦嬤嬤離開禪房,準備去尋顧安鴻與顧安飛二人時,卻還是和江二夫人打了一個照麵。
顧錦行立刻察覺到了身後秦嬤嬤的恨意。她暗中拽了拽秦嬤嬤的袖子,朝眼前的母女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就帶著秦嬤嬤快速離開。
江二夫人怔了怔,轉身朝顧錦行和秦嬤嬤的背影望去,兩人卻已經消失在禪院牆後。
江二夫人有一瞬間的失神。她沒有看清楚顧錦行的相貌。二十年過去,秦嬤嬤的身形容貌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是江二夫人總覺得對她們很熟悉,似乎在哪裏見過。
“母親?母親?”見江二夫人發愣,旁邊的江二小姐輕聲喚道。
江二夫人回過神來,朝女兒看了一眼,這才想起自己正在教導女兒。
“妤兒,你應當知道今日我們來圓通寺的目的,且不說那歐陽家族勢大財大,富貴流油,還有靜妃娘娘和兩位皇子作依仗,單說那位歐陽七公子,縱然是和這京城裏的世家公子、皇子皇孫們相比,那也是數一數二的人才。更為難得的是,娘打聽到,歐陽七公子的身邊還幹淨,侍侯的都是小廝,至今連一個通房丫鬟都沒有。妤兒,這可是你的機會,你可得好好抓住這次機會!”
江二小姐聽著母親的“提點”,不禁羞紅了臉,低聲應道:“母親,女兒知曉怎麽做。”
打量著江二小姐的模樣,江二夫人的心裏滿意極了。
臨江侯府的江老太太尚健在,因此在老侯爺去世後,世子江一清襲了爵,臨江侯府卻並未分家。如今,江二夫人是侯府二房的當家夫人,她的夫君便是臨江侯江一清的同胞兄弟江一山。
二十年前,臨江侯府的老侯爺和江老太太為嫡次子江一山定了一門親事,便是黃家的三小姐。
當年,黃家有三個姑娘,大小姐和三小姐都是嫡出,隻有二小姐是庶出。大小姐嫁進了安定侯府,三小姐被許給了臨江侯府,黃夫人打算把庶女嫁給顧家的庶子。
當時,京城的權貴圈子中,誰不知道顧家因為在奪嫡中站錯了隊被聖上厭棄,顧家為求自保捐出大半家業,家境已趨於落魄,這讓黃二小姐如何甘心?
黃二小姐的生母梅姨娘是黃老爺的寵妾。於是,在父親的默許下,黃二小姐母女設了一計,構陷了三小姐,最終促使黃三小姐被迫嫁給顧之衍。
黃二小姐則被記在嫡母名下,充作嫡女代替黃三小姐嫁進臨江侯府,做了江一山的正室夫人。
當年參與過此事,知道內情的幾個下人都先後被梅姨娘和黃二小姐尋了各種錯處由頭打殺,那件事情就如同一個小水波,微微激起幾縷浪花之後便消聲匿跡,想必許多人都早已經忘記了,就連江家對此事也並不清楚其中內情。
嫁進江家後,江二夫人的日子過得一帆風順。江老夫人為人和善,心胸豁達,不是那種喜歡磋磨折騰兒媳的惡婆婆,江一山也是溫軟敦厚的性子,對江二夫人始終一心一意,竟沒有收過一個姨娘妾室。再加上妯娌和睦,手中不缺銀錢,江二夫人的日子簡直不要太好。
在禪院偶遇顧錦行和秦嬤嬤,江二夫人雖然沒有認出來,卻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也不知為何,竟勾著她情不自禁地回憶起當年那樁隱秘的往事。
想到這裏,江二夫人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她安慰自己,知內情的人都已經死了,縱然有心人想要查探,又能上哪裏去查?這麽想著,江二夫人微微鬆了口氣。
如今,江二夫人操心的也就是兒女的親事。
臨江侯府隻有兩位姑娘。大小姐江嫵是大房江一清和嫡妻陳氏所出,同諸葛家聯姻,嫁給了諸葛家的嫡三子諸葛禮,如今是諸葛家的三少奶奶;二小姐江妤正是江二夫人所出。
江妤十六歲,繼承了母親的美貌。
一個月前,歐陽澄溪來到京城,就傳出了歐陽家的這位七公子要同世家聯姻的消息。因著江家比歐陽家的底蘊還差遠遠一截,又聽說歐陽家有意在皇家公主、郡主中求娶,而諸葛家、琅琊王家、謝家等世家也有同歐陽家聯姻之意,所以當時江二夫人倒也不敢奢望。
但是在半個月前峰回路轉,宮中竟傳出德昭帝有意在秦國公府和臨江侯府中擇一位小姐為歐陽澄溪賜婚的消息,江二夫人便怦然心動了。
秦國公府的門楣自然比臨江侯府高,底蘊也比臨江侯府深厚,秦國公府的嫡小姐更是從小被精心教養,視作當家主母和宗婦培養,才情名滿京城。
對上秦國公府和秦家小姐,江二夫人著實底氣不足,這才想著劍走偏鋒,套用當年使在嫡妹身上的手段,將同樣的法子稍作改動,竭力促成江二小姐與歐陽澄溪的好事。
想到這裏,江二夫人就對身邊的心腹婆子使了個眼色,讓婆子出去打探歐陽澄溪的行蹤。
說起來,秦嬤嬤和劉嬤嬤也是沾親帶故的,秦嬤嬤的姑母便是劉嬤嬤的母親,因此兩人自小交好。
劉嬤嬤陪黃氏出嫁進顧府後,幫著黃氏打理顧府,成為黃氏的左膀右臂。顧府的日子表麵光鮮,實則一天不如一天,主仆二人的日子自不必說。沒料到,劉嬤嬤最後卻還落得被打死的下場。
隻要一想到劉嬤嬤,秦嬤嬤的心裏就極不好受,更是把這一切都推給了始作俑者,當年促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所以,同嚴二夫人一樣,秦嬤嬤也在心裏恨毒了那位庶出的黃二小姐,如今的臨江侯府江二夫人。
但是顧錦行不知道這裏麵的官司,她隻是憑直覺感到黃氏同顧之衍的親事是有貓膩的。如今聽秦嬤嬤說出來的這番話,她心裏的猜想也就被大致證實了個七七八八。
“嬤嬤,你同我仔細說說,母親當年嫁給父親,究竟是怎麽回事?”顧錦行仰著臉瞅著秦嬤嬤問。
可是秦嬤嬤卻不再說了。
顧錦行便想,這件事日後還是得想辦法讓人去查查。如若黃氏這一生的悲劇皆是因江二夫人引起,而江二夫人卻還過得好好的,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氣出手了。
天道昭昭,沒有道理讓被害的人命運悲苦,而害人的人卻過得順遂逍遙,就算為了回報黃氏給予她的母愛,她也勢必要替黃氏討回那份公道,以慰告黃氏的在天之靈。
顧錦行的眼睛眨了眨,心中有了盤算,並暗自將這件事壓在心中。她打算在這圓通寺裏暫時先避開江二夫人。
然而,當顧錦行帶著秦嬤嬤離開禪房,準備去尋顧安鴻與顧安飛二人時,卻還是和江二夫人打了一個照麵。
顧錦行立刻察覺到了身後秦嬤嬤的恨意。她暗中拽了拽秦嬤嬤的袖子,朝眼前的母女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就帶著秦嬤嬤快速離開。
江二夫人怔了怔,轉身朝顧錦行和秦嬤嬤的背影望去,兩人卻已經消失在禪院牆後。
江二夫人有一瞬間的失神。她沒有看清楚顧錦行的相貌。二十年過去,秦嬤嬤的身形容貌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是江二夫人總覺得對她們很熟悉,似乎在哪裏見過。
“母親?母親?”見江二夫人發愣,旁邊的江二小姐輕聲喚道。
江二夫人回過神來,朝女兒看了一眼,這才想起自己正在教導女兒。
“妤兒,你應當知道今日我們來圓通寺的目的,且不說那歐陽家族勢大財大,富貴流油,還有靜妃娘娘和兩位皇子作依仗,單說那位歐陽七公子,縱然是和這京城裏的世家公子、皇子皇孫們相比,那也是數一數二的人才。更為難得的是,娘打聽到,歐陽七公子的身邊還幹淨,侍侯的都是小廝,至今連一個通房丫鬟都沒有。妤兒,這可是你的機會,你可得好好抓住這次機會!”
江二小姐聽著母親的“提點”,不禁羞紅了臉,低聲應道:“母親,女兒知曉怎麽做。”
打量著江二小姐的模樣,江二夫人的心裏滿意極了。
臨江侯府的江老太太尚健在,因此在老侯爺去世後,世子江一清襲了爵,臨江侯府卻並未分家。如今,江二夫人是侯府二房的當家夫人,她的夫君便是臨江侯江一清的同胞兄弟江一山。
二十年前,臨江侯府的老侯爺和江老太太為嫡次子江一山定了一門親事,便是黃家的三小姐。
當年,黃家有三個姑娘,大小姐和三小姐都是嫡出,隻有二小姐是庶出。大小姐嫁進了安定侯府,三小姐被許給了臨江侯府,黃夫人打算把庶女嫁給顧家的庶子。
當時,京城的權貴圈子中,誰不知道顧家因為在奪嫡中站錯了隊被聖上厭棄,顧家為求自保捐出大半家業,家境已趨於落魄,這讓黃二小姐如何甘心?
黃二小姐的生母梅姨娘是黃老爺的寵妾。於是,在父親的默許下,黃二小姐母女設了一計,構陷了三小姐,最終促使黃三小姐被迫嫁給顧之衍。
黃二小姐則被記在嫡母名下,充作嫡女代替黃三小姐嫁進臨江侯府,做了江一山的正室夫人。
當年參與過此事,知道內情的幾個下人都先後被梅姨娘和黃二小姐尋了各種錯處由頭打殺,那件事情就如同一個小水波,微微激起幾縷浪花之後便消聲匿跡,想必許多人都早已經忘記了,就連江家對此事也並不清楚其中內情。
嫁進江家後,江二夫人的日子過得一帆風順。江老夫人為人和善,心胸豁達,不是那種喜歡磋磨折騰兒媳的惡婆婆,江一山也是溫軟敦厚的性子,對江二夫人始終一心一意,竟沒有收過一個姨娘妾室。再加上妯娌和睦,手中不缺銀錢,江二夫人的日子簡直不要太好。
在禪院偶遇顧錦行和秦嬤嬤,江二夫人雖然沒有認出來,卻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也不知為何,竟勾著她情不自禁地回憶起當年那樁隱秘的往事。
想到這裏,江二夫人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她安慰自己,知內情的人都已經死了,縱然有心人想要查探,又能上哪裏去查?這麽想著,江二夫人微微鬆了口氣。
如今,江二夫人操心的也就是兒女的親事。
臨江侯府隻有兩位姑娘。大小姐江嫵是大房江一清和嫡妻陳氏所出,同諸葛家聯姻,嫁給了諸葛家的嫡三子諸葛禮,如今是諸葛家的三少奶奶;二小姐江妤正是江二夫人所出。
江妤十六歲,繼承了母親的美貌。
一個月前,歐陽澄溪來到京城,就傳出了歐陽家的這位七公子要同世家聯姻的消息。因著江家比歐陽家的底蘊還差遠遠一截,又聽說歐陽家有意在皇家公主、郡主中求娶,而諸葛家、琅琊王家、謝家等世家也有同歐陽家聯姻之意,所以當時江二夫人倒也不敢奢望。
但是在半個月前峰回路轉,宮中竟傳出德昭帝有意在秦國公府和臨江侯府中擇一位小姐為歐陽澄溪賜婚的消息,江二夫人便怦然心動了。
秦國公府的門楣自然比臨江侯府高,底蘊也比臨江侯府深厚,秦國公府的嫡小姐更是從小被精心教養,視作當家主母和宗婦培養,才情名滿京城。
對上秦國公府和秦家小姐,江二夫人著實底氣不足,這才想著劍走偏鋒,套用當年使在嫡妹身上的手段,將同樣的法子稍作改動,竭力促成江二小姐與歐陽澄溪的好事。
想到這裏,江二夫人就對身邊的心腹婆子使了個眼色,讓婆子出去打探歐陽澄溪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