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國公府之禍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德昭十八年的這年秋天,宋夏朝腥風血雨,朝堂上人人自危。
八皇子蒼玟倒賣朝堂消息,還把兵部輿圖偷出高價賣給番邦,致使番人攻城掠地,宋夏軍隊連吃敗仗。德昭帝震怒,下旨拘禁八皇子,申斥其生母麗妃,麗妃被貶為嬪,奪封號。
德昭帝餘怒難消,繼續申斥了八皇子的外祖宋國公。
沒過幾日,禦史彈劾宋國公府,舉證宋國公結黨營私,蓄養私兵;世子侵人田產,強奪人妻;庶子恃強鬧事,殘害人命,件件樁樁皆有實證,德昭帝命大理寺、刑部徹查。
農曆九月初十,在鄧太夫人七十三歲壽辰剛過完的第二日,又一道聖旨自太極殿發出,禦前侍衛長手持聖旨,策馬直奔宋國公府,身後百名禦林軍隨行,個個身著盔甲,手持槍戟,冷麵肅然,從宮門處至國公府門前,長街一路,路人噤若寒蟬。
此時,宋國公府已得知被下旨抄家的消息,府內亂作一團。
鄧太夫人得知消息後,雖未暈厥過去,轉瞬之間,卻已是麵色灰敗,形容枯槁。
“除了抄家,可還有其他消息?”鄧太夫人無力地倚坐在榻上,詢問站立在下首處的管家。
“國公爺、世子已被下了大獄,聖上的旨意是……”管家偷偷看了鄧太夫人一眼,想到傳來的消息,不敢再往下說!
“說!老身還受得住!”鄧老夫人緊握手中的龍頭拐,往地麵上重重杵了幾下。
管家咽下一口唾沫,繼續開口,隻是聲音小如蚊蚋。
“老奴聽到的消息是……是……聖上下旨,國公爺和世子明日午時斬首,府中除了幾位尚未成年的孫少爺和孫小姐,其餘公子皆流放邊疆,所有女眷充作官奴,下人發賣……”
鄧太夫人閉了閉眼睛,兩行濁淚流下:“還好,聖上總算有些顧念,算是給我鄧家留下了根!”
旋即,鄧太夫人睜開雙眼,拿起桌麵上的幾張身契向管家遞過去,“這是你一家子的身契,去吧,趕緊收拾些細軟趁官兵來前走吧。”
“老夫人——”管家猶豫幾秒後,還是接過了身契,順勢跪到地上給鄧太夫人用力磕了幾個頭,“老奴這就攜家人去了,太夫人多保重!”
“去吧,日後若是有緣能見到我那些活著的孫兒,就煩請你多照拂兩分!”鄧太夫人衝他揮了揮手。
管家站起來,抹了抹眼角,緊緊拽著手中的身契快步走了出去。
管家走後,一個滿頭花白,年紀與鄧太夫人相差無幾的嬤嬤抱著一個匣子從內室中走出來。
嬤嬤把匣子放在鄧太夫人麵前,“小姐,所有的銀票和值錢的首飾都放在這裏麵了。”
鄧太夫人點點頭,看著麵前的忠仆,一字一句地說:“吳嬤嬤,你跟了我幾十年,我信得過你,現在,我要把身後事托付給你!”
吳嬤嬤忙跪到地上,“小姐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這輩子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報答小姐!”
“我不要你粉身碎骨,我隻要你好好活著,努力活下去,盡量多活幾年,替我看顧好兩個孫兒。”鄧太夫人伸手扶起她。
“小姐……”吳嬤嬤淚流滿麵。
“你的奴籍我前幾年就已經讓人去官府替你消了,你已經是良民,隻是因我的私心私念一直沒有告訴你。這是你的戶籍。”鄧太夫人說完,又從身側的幾案上拿起幾頁薄薄的文書遞到吳嬤嬤手中。
鄧太夫人繼續說,“這場禍事我是躲不過去的,但是不會牽連到你。”
“小姐……”吳嬤嬤泣不成聲。
“好在聖上放過了我那幾個孫兒。等這府裏事畢,你把三個孫小姐分別送去她們的外祖家,托付給她們的外祖和母舅看顧;你帶著兩個孫少爺去安定侯府找我那親妹子嚴太夫人,她同我一向親厚,自會收留你們。”
“小姐……”吳嬤嬤嚎啕大哭。
“莫哭,莫要哭!你替我把兩個孫兒照顧好,九泉之下我也瞑目。”鄧太夫人喘了口氣。
想了想,鄧太夫人又接著說:“這盒匣子裏的東西,首飾分給三個孫小姐,銀票都留下來給孫少爺。記住,去安定侯府莫要聲張,在侯府裏行事都要謹慎,千萬莫要連累侯府,如今也隻有侯府才護得住你們。”
“小姐,兩位孫少爺還有外家……”
鄧太夫人直搖頭,“那兩家都是靠不住的,你聽我的話便是!”
“如果三位孫小姐在外家受了委屈,奴婢……”
“她們你不要管,老身也顧不了那麽多,是福是禍,是苦是甜,端看三個丫頭自己的造化吧,再不濟也總比流落街頭,被人賣入那些下九流之地要好,都是命啊!”鄧太夫人無可奈何地歎口氣!
“是,奴婢記住了!”吳嬤嬤含淚應道。
“你去把柘兒和柢兒叫來,我再和兩個孩子說幾句話。”
很快,吳嬤嬤就牽著鄧柘和鄧柢的手走進福華苑,來到鄧太夫人麵前。
宋國公世子娶妻盧氏,生嫡子鄧柘和嫡女鄧玉;宋國公嫡次子娶妻秦氏,生嫡子鄧柢。
鄧太夫人把兩個孫兒攬在懷裏,止不住熱淚盈眶,“我的孫兒,日後你們兄弟倆好生跟著吳嬤嬤,好好讀書做人,太祖母不求你們富貴,隻要你們平平安安。”
“太祖母,您要離開我們嗎?”四歲的鄧柘仰起小臉望著鄧太夫人,神色很是困惑,“可是柘兒還有娘親和爹爹,柘兒要跟著娘親、爹爹,不要吳嬤嬤。”
鄧太夫人忍住難過,輕輕拍了拍兩個孩子的後背,“乖孫兒,咱們家裏出了些變故,你們的爹爹、娘親,還有祖母、祖父,都要去一個很遠地兒,不能帶著你們。你們乖乖地跟著吳嬤嬤去夏太祖母家,好生侍奉夏太祖母,就跟侍奉太祖母一樣。”
“可是,太祖母,孫兒還是不懂……”
鄧太夫人的眼淚撲簌而下,“柘兒,等你長大就懂了。你是兄長,你弟弟才兩歲,你要多照顧他。還有,在侯府莫再把自個兒當主子,做人要謙和,日子要節儉著過……好好念書,好生聽侯爺和侯夫人教誨,遇事有夏太夫人作主,你們兄弟倆好好的,太祖母、祖父、祖母,還有你們的爹娘就放心了。”
鄧太夫人說完,雖心中悲慟,萬般不舍,但終是狠著心腸把兩個孩子推給了吳嬤嬤,“帶他們去吧。”
吳嬤嬤含著淚,帶著鄧柘和鄧柢跪到地上,向鄧太夫人行了一個大禮,才艱難地離去。
巳時三刻,旨意和抄家的禦林軍尚未抵達,宋國公府就傳出鄧太夫人自縊的消息。緊隨其後,國公夫人歐陽氏、世子夫人盧氏、二少夫人秦氏、三少夫人魯氏先後自縊。
待禦林軍趕到,盧氏的嫡子嫡女鄧柘、鄧玉,秦氏的嫡子鄧柢,魯氏的嫡女鄧瑩、鄧碧正跪在太祖母、祖母和母親的屍身前大哭不已。
八皇子蒼玟倒賣朝堂消息,還把兵部輿圖偷出高價賣給番邦,致使番人攻城掠地,宋夏軍隊連吃敗仗。德昭帝震怒,下旨拘禁八皇子,申斥其生母麗妃,麗妃被貶為嬪,奪封號。
德昭帝餘怒難消,繼續申斥了八皇子的外祖宋國公。
沒過幾日,禦史彈劾宋國公府,舉證宋國公結黨營私,蓄養私兵;世子侵人田產,強奪人妻;庶子恃強鬧事,殘害人命,件件樁樁皆有實證,德昭帝命大理寺、刑部徹查。
農曆九月初十,在鄧太夫人七十三歲壽辰剛過完的第二日,又一道聖旨自太極殿發出,禦前侍衛長手持聖旨,策馬直奔宋國公府,身後百名禦林軍隨行,個個身著盔甲,手持槍戟,冷麵肅然,從宮門處至國公府門前,長街一路,路人噤若寒蟬。
此時,宋國公府已得知被下旨抄家的消息,府內亂作一團。
鄧太夫人得知消息後,雖未暈厥過去,轉瞬之間,卻已是麵色灰敗,形容枯槁。
“除了抄家,可還有其他消息?”鄧太夫人無力地倚坐在榻上,詢問站立在下首處的管家。
“國公爺、世子已被下了大獄,聖上的旨意是……”管家偷偷看了鄧太夫人一眼,想到傳來的消息,不敢再往下說!
“說!老身還受得住!”鄧老夫人緊握手中的龍頭拐,往地麵上重重杵了幾下。
管家咽下一口唾沫,繼續開口,隻是聲音小如蚊蚋。
“老奴聽到的消息是……是……聖上下旨,國公爺和世子明日午時斬首,府中除了幾位尚未成年的孫少爺和孫小姐,其餘公子皆流放邊疆,所有女眷充作官奴,下人發賣……”
鄧太夫人閉了閉眼睛,兩行濁淚流下:“還好,聖上總算有些顧念,算是給我鄧家留下了根!”
旋即,鄧太夫人睜開雙眼,拿起桌麵上的幾張身契向管家遞過去,“這是你一家子的身契,去吧,趕緊收拾些細軟趁官兵來前走吧。”
“老夫人——”管家猶豫幾秒後,還是接過了身契,順勢跪到地上給鄧太夫人用力磕了幾個頭,“老奴這就攜家人去了,太夫人多保重!”
“去吧,日後若是有緣能見到我那些活著的孫兒,就煩請你多照拂兩分!”鄧太夫人衝他揮了揮手。
管家站起來,抹了抹眼角,緊緊拽著手中的身契快步走了出去。
管家走後,一個滿頭花白,年紀與鄧太夫人相差無幾的嬤嬤抱著一個匣子從內室中走出來。
嬤嬤把匣子放在鄧太夫人麵前,“小姐,所有的銀票和值錢的首飾都放在這裏麵了。”
鄧太夫人點點頭,看著麵前的忠仆,一字一句地說:“吳嬤嬤,你跟了我幾十年,我信得過你,現在,我要把身後事托付給你!”
吳嬤嬤忙跪到地上,“小姐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這輩子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報答小姐!”
“我不要你粉身碎骨,我隻要你好好活著,努力活下去,盡量多活幾年,替我看顧好兩個孫兒。”鄧太夫人伸手扶起她。
“小姐……”吳嬤嬤淚流滿麵。
“你的奴籍我前幾年就已經讓人去官府替你消了,你已經是良民,隻是因我的私心私念一直沒有告訴你。這是你的戶籍。”鄧太夫人說完,又從身側的幾案上拿起幾頁薄薄的文書遞到吳嬤嬤手中。
鄧太夫人繼續說,“這場禍事我是躲不過去的,但是不會牽連到你。”
“小姐……”吳嬤嬤泣不成聲。
“好在聖上放過了我那幾個孫兒。等這府裏事畢,你把三個孫小姐分別送去她們的外祖家,托付給她們的外祖和母舅看顧;你帶著兩個孫少爺去安定侯府找我那親妹子嚴太夫人,她同我一向親厚,自會收留你們。”
“小姐……”吳嬤嬤嚎啕大哭。
“莫哭,莫要哭!你替我把兩個孫兒照顧好,九泉之下我也瞑目。”鄧太夫人喘了口氣。
想了想,鄧太夫人又接著說:“這盒匣子裏的東西,首飾分給三個孫小姐,銀票都留下來給孫少爺。記住,去安定侯府莫要聲張,在侯府裏行事都要謹慎,千萬莫要連累侯府,如今也隻有侯府才護得住你們。”
“小姐,兩位孫少爺還有外家……”
鄧太夫人直搖頭,“那兩家都是靠不住的,你聽我的話便是!”
“如果三位孫小姐在外家受了委屈,奴婢……”
“她們你不要管,老身也顧不了那麽多,是福是禍,是苦是甜,端看三個丫頭自己的造化吧,再不濟也總比流落街頭,被人賣入那些下九流之地要好,都是命啊!”鄧太夫人無可奈何地歎口氣!
“是,奴婢記住了!”吳嬤嬤含淚應道。
“你去把柘兒和柢兒叫來,我再和兩個孩子說幾句話。”
很快,吳嬤嬤就牽著鄧柘和鄧柢的手走進福華苑,來到鄧太夫人麵前。
宋國公世子娶妻盧氏,生嫡子鄧柘和嫡女鄧玉;宋國公嫡次子娶妻秦氏,生嫡子鄧柢。
鄧太夫人把兩個孫兒攬在懷裏,止不住熱淚盈眶,“我的孫兒,日後你們兄弟倆好生跟著吳嬤嬤,好好讀書做人,太祖母不求你們富貴,隻要你們平平安安。”
“太祖母,您要離開我們嗎?”四歲的鄧柘仰起小臉望著鄧太夫人,神色很是困惑,“可是柘兒還有娘親和爹爹,柘兒要跟著娘親、爹爹,不要吳嬤嬤。”
鄧太夫人忍住難過,輕輕拍了拍兩個孩子的後背,“乖孫兒,咱們家裏出了些變故,你們的爹爹、娘親,還有祖母、祖父,都要去一個很遠地兒,不能帶著你們。你們乖乖地跟著吳嬤嬤去夏太祖母家,好生侍奉夏太祖母,就跟侍奉太祖母一樣。”
“可是,太祖母,孫兒還是不懂……”
鄧太夫人的眼淚撲簌而下,“柘兒,等你長大就懂了。你是兄長,你弟弟才兩歲,你要多照顧他。還有,在侯府莫再把自個兒當主子,做人要謙和,日子要節儉著過……好好念書,好生聽侯爺和侯夫人教誨,遇事有夏太夫人作主,你們兄弟倆好好的,太祖母、祖父、祖母,還有你們的爹娘就放心了。”
鄧太夫人說完,雖心中悲慟,萬般不舍,但終是狠著心腸把兩個孩子推給了吳嬤嬤,“帶他們去吧。”
吳嬤嬤含著淚,帶著鄧柘和鄧柢跪到地上,向鄧太夫人行了一個大禮,才艱難地離去。
巳時三刻,旨意和抄家的禦林軍尚未抵達,宋國公府就傳出鄧太夫人自縊的消息。緊隨其後,國公夫人歐陽氏、世子夫人盧氏、二少夫人秦氏、三少夫人魯氏先後自縊。
待禦林軍趕到,盧氏的嫡子嫡女鄧柘、鄧玉,秦氏的嫡子鄧柢,魯氏的嫡女鄧瑩、鄧碧正跪在太祖母、祖母和母親的屍身前大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