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做新衣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雲院的祺暉堂裏,顧錦行依偎著嚴二夫人:“姨母,多謝您替錦兒解圍!”
“姨母維護你是應當的,”嚴二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哎,都是你爹鬧出來的糟心事,跟著你那扶不起的爹,你和你娘都受苦了,當年若不是……”
嚴二夫人說到這裏歎息一聲,顧錦行豎起耳朵,以為能聽到黃氏和顧之衍的一些秘聞,不料嚴二夫人就此打住,沒再繼續往下說,顧錦行的那顆八卦之心不由得有些失望。
這時候,玉歌走了進來:“夫人,玲瓏閣和綺繡坊的管事嬤嬤都到了,正候著呢,夫人現在要見嗎?”
“不必了,我就不去了,”嚴二夫人說,“你帶著表小姐去,讓他們比照著好生選幾匹衣料給表小姐裁衣裳,四季衣裳各做兩套,再配著衣料顏色好生打幾件首飾。”
“是,夫人!”玉歌應道。
嚴二夫人又對顧錦行說:“去吧,你自己也看一看,喜歡什麽布料哪種顏色都跟玉歌說,多做幾身也無所謂。小姑娘就該打扮得光鮮一些。”
顧錦行見嚴二夫人要給自己做新衣,打首飾,稍微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知道這是嚴二夫人對她的一番心意,如若推辭反倒會讓嚴二夫人多心,連忙道謝:“謝謝姨母。”
嚴二夫人見顧錦行開心的模樣,很是受用。“隨玉歌去吧,選完衣料,量完尺寸,你自己玩,讓丫鬟跟著,我也想歇一會兒!”
嚴二夫人說著,露出疲憊的神色。顧錦行起身福了福,“姨母先歇著,等姨母歇好了,錦兒再來陪您說話。”
嚴二夫人笑了笑,揮了揮手,“去吧。”一直在旁邊伺候著的玉琴忙上前扶著她往內室走去。
“表小姐,請隨奴婢來!”嚴二夫人對顧錦行的維護和喜愛,下人們都看在眼裏,玉歌自然也不敢怠慢。
於是,顧錦行隨玉歌走出祺暉堂,經過曲折的回廊,走進主院旁邊一間敞亮的抱廈中。
抱廈裏正坐著兩名中年管事嬤嬤,俱是綾羅錦繡,滿頭珠翠,在其舉止與眉目間,不經意地流露出幾分屬於商人的幹練與精明。
管事嬤嬤的身側,分別站著幾個年約十一、二歲的小廝。小廝們的麵前,整齊有序地碼放著十來匹布料和一排首飾盒,還放著幾本畫有首飾和衣裳式樣的冊子。
看見玉歌,兩個管事嬤嬤急忙從座椅上站起來,殷勤諂媚地和玉歌打招呼。
玉歌笑著對顧錦行說:“這位是綺繡坊的管事湯嬤嬤,這位是玲瓏閣的管事李嬤嬤,湯嬤嬤和李嬤嬤帶了些衣料首飾過來,表小姐可以自個兒挑,喜歡哪種顏色樣式,都給嬤嬤們說。”
顧錦行的目光掃過湯嬤嬤和李嬤嬤,微微頷首,目光隨後停在衣料上。
玉歌又看著兩名管事嬤嬤:“湯嬤嬤、李嬤嬤,這是我家表小姐。夫人吩咐,給表小姐各做兩套四季衣裳,選些衣料顏色鮮嫩的做,再配著衣裳式樣和顏色打四套首飾。表小姐如果有自己喜歡的也可以多做一些。”
“是,玉歌姑娘,您放心,小的們一定盡心盡力把給表小姐的衣裳做好!”湯嬤嬤連忙表態。
李嬤嬤也忙不迭地低頭哈腰,“玉歌姑娘放心,小的們一定會按照夫人的吩咐做,必定不會讓夫人失望。”
然後,湯嬤嬤和李嬤嬤親自為顧錦行挑選了衣料和首飾。因為得了嚴二夫人的吩咐,兩人無不盡心,選出來的衣料和首飾的顏色、式樣,均讓顧錦行很滿意。
“兩位嬤嬤,就這些吧。”顧錦行說。
湯嬤嬤和李嬤嬤轉頭看玉歌。
玉歌笑著開口道:“表小姐再看一看,可還有喜歡的?不妨再選幾樣。”
顧錦行搖搖頭,“不了,玉歌姐姐,這些已經足夠多了。因為我還要長個子呢,等我長高了再做。”
大家都笑了,顧錦行的臉也微微泛紅,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卻不得不故意扮孩子的天真,多少讓她有些不習慣。
“表小姐說得對,”湯嬤嬤接話道,“表小姐還要長個子,年紀越小個子長得越快,小的們會把衣裳稍微裁大裁長一寸,表小姐能多穿上一兩年。”
“謝謝湯嬤嬤!”顧錦行歡喜道。
綺繡坊專門給大戶人家的女眷做衣裳,常年遊走於各府內宅,消息極為靈通,對各府的姻親人脈也是了如指掌,對顧家的情況自然清楚。
湯嬤嬤知道,雖然顧錦行是顧家長房嫡女,但是以顧家如今的狀況,哪裏輪得上顧錦行用如此好的衣料裁製衣裳。何況顧錦行也隻是嚴二夫人的姨侄女,暫時在侯府小住。雖得嚴二夫人愛護,但是為避人言,嚴二夫人也總不好每年都替顧錦行做衣裳、打首飾。
因此,精明的湯嬤嬤自然想到要把衣裳稍微裁大一些,方便顧錦行能多穿上兩年。
“那就照嬤嬤說的去做吧,”見顧錦行不反對,玉歌爽快應下。
於是,湯嬤嬤親自給顧錦行量了尺寸,一一記錄下來,然後接了玉歌遞上來的訂金。
“請表小姐耐心等幾天,大約十日後,小的就將表小姐的衣裳送過來。”湯嬤嬤說。
“嬤嬤,不用心急,我不急著穿。”顧錦行說。
湯嬤嬤看著眼前長相精致的小女娃,想著從顧家傳出的那些流言,心裏不免歎息兩聲,對顧錦行也多了幾分愛憐。
湯嬤嬤帶著小廝收拾好一堆布料,便告辭離去。
湯嬤嬤走後,李嬤嬤站在顧錦行和玉歌麵前,恭謹地笑道:“小的建議把手鐲和瓔珞的口徑稍微做大一些,表小姐晚幾年也能戴,表小姐您看可好?”
“極好,就照嬤嬤說的做。”顧錦行回答。
玉歌也點點頭,“嬤嬤知道侯府裏的規矩,表小姐的首飾嬤嬤看著打造就好,隻是夫人交代,用料一定要好,做得精細一些,即使表小姐將來用不上,也不至於浪費了。”
玉歌說得婉轉隱晦,但是李嬤嬤和顧錦行都聽懂了。
“請夫人和玉歌姑娘放心,小的已經打算好了,給表小姐做四對不同式樣的純金耳墜,打四隻不同式樣的金簪,再做上四對不同式樣的金手鐲,瓔珞也用純金的,選不同式樣,”李嬤嬤頓了頓,又說,“感謝夫人和玉歌姑娘照顧玲瓏閣的生意,玲瓏閣再贈送給表小姐一套銀首飾。”
顧錦行聽得眼皮直跳。她懂了嚴二夫人的心意,在關鍵時刻,純金首飾也是可以兌換銀兩的。嚴二夫人這是在變相貼補顧錦行和黃氏。
這一刻,顧錦行的心裏充滿了暖意,也讓她更為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和顧家的處境。
其實,對顧家,對顧大爺,顧錦行並沒有多少在意,她在意的隻有自己和黃氏。但是,要讓自己和黃氏過得好,首先得讓顧家好起來。畢竟,在這個時代,活著的人都需要依附家族,更遑論女子。
顧家好了,她和黃氏好了,才有機會報答嚴二夫人的恩,報答那些對她友善的人。
於是,在李嬤嬤帶著小廝離開後,顧錦行便回到了暖閣。
“姨母維護你是應當的,”嚴二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哎,都是你爹鬧出來的糟心事,跟著你那扶不起的爹,你和你娘都受苦了,當年若不是……”
嚴二夫人說到這裏歎息一聲,顧錦行豎起耳朵,以為能聽到黃氏和顧之衍的一些秘聞,不料嚴二夫人就此打住,沒再繼續往下說,顧錦行的那顆八卦之心不由得有些失望。
這時候,玉歌走了進來:“夫人,玲瓏閣和綺繡坊的管事嬤嬤都到了,正候著呢,夫人現在要見嗎?”
“不必了,我就不去了,”嚴二夫人說,“你帶著表小姐去,讓他們比照著好生選幾匹衣料給表小姐裁衣裳,四季衣裳各做兩套,再配著衣料顏色好生打幾件首飾。”
“是,夫人!”玉歌應道。
嚴二夫人又對顧錦行說:“去吧,你自己也看一看,喜歡什麽布料哪種顏色都跟玉歌說,多做幾身也無所謂。小姑娘就該打扮得光鮮一些。”
顧錦行見嚴二夫人要給自己做新衣,打首飾,稍微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知道這是嚴二夫人對她的一番心意,如若推辭反倒會讓嚴二夫人多心,連忙道謝:“謝謝姨母。”
嚴二夫人見顧錦行開心的模樣,很是受用。“隨玉歌去吧,選完衣料,量完尺寸,你自己玩,讓丫鬟跟著,我也想歇一會兒!”
嚴二夫人說著,露出疲憊的神色。顧錦行起身福了福,“姨母先歇著,等姨母歇好了,錦兒再來陪您說話。”
嚴二夫人笑了笑,揮了揮手,“去吧。”一直在旁邊伺候著的玉琴忙上前扶著她往內室走去。
“表小姐,請隨奴婢來!”嚴二夫人對顧錦行的維護和喜愛,下人們都看在眼裏,玉歌自然也不敢怠慢。
於是,顧錦行隨玉歌走出祺暉堂,經過曲折的回廊,走進主院旁邊一間敞亮的抱廈中。
抱廈裏正坐著兩名中年管事嬤嬤,俱是綾羅錦繡,滿頭珠翠,在其舉止與眉目間,不經意地流露出幾分屬於商人的幹練與精明。
管事嬤嬤的身側,分別站著幾個年約十一、二歲的小廝。小廝們的麵前,整齊有序地碼放著十來匹布料和一排首飾盒,還放著幾本畫有首飾和衣裳式樣的冊子。
看見玉歌,兩個管事嬤嬤急忙從座椅上站起來,殷勤諂媚地和玉歌打招呼。
玉歌笑著對顧錦行說:“這位是綺繡坊的管事湯嬤嬤,這位是玲瓏閣的管事李嬤嬤,湯嬤嬤和李嬤嬤帶了些衣料首飾過來,表小姐可以自個兒挑,喜歡哪種顏色樣式,都給嬤嬤們說。”
顧錦行的目光掃過湯嬤嬤和李嬤嬤,微微頷首,目光隨後停在衣料上。
玉歌又看著兩名管事嬤嬤:“湯嬤嬤、李嬤嬤,這是我家表小姐。夫人吩咐,給表小姐各做兩套四季衣裳,選些衣料顏色鮮嫩的做,再配著衣裳式樣和顏色打四套首飾。表小姐如果有自己喜歡的也可以多做一些。”
“是,玉歌姑娘,您放心,小的們一定盡心盡力把給表小姐的衣裳做好!”湯嬤嬤連忙表態。
李嬤嬤也忙不迭地低頭哈腰,“玉歌姑娘放心,小的們一定會按照夫人的吩咐做,必定不會讓夫人失望。”
然後,湯嬤嬤和李嬤嬤親自為顧錦行挑選了衣料和首飾。因為得了嚴二夫人的吩咐,兩人無不盡心,選出來的衣料和首飾的顏色、式樣,均讓顧錦行很滿意。
“兩位嬤嬤,就這些吧。”顧錦行說。
湯嬤嬤和李嬤嬤轉頭看玉歌。
玉歌笑著開口道:“表小姐再看一看,可還有喜歡的?不妨再選幾樣。”
顧錦行搖搖頭,“不了,玉歌姐姐,這些已經足夠多了。因為我還要長個子呢,等我長高了再做。”
大家都笑了,顧錦行的臉也微微泛紅,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卻不得不故意扮孩子的天真,多少讓她有些不習慣。
“表小姐說得對,”湯嬤嬤接話道,“表小姐還要長個子,年紀越小個子長得越快,小的們會把衣裳稍微裁大裁長一寸,表小姐能多穿上一兩年。”
“謝謝湯嬤嬤!”顧錦行歡喜道。
綺繡坊專門給大戶人家的女眷做衣裳,常年遊走於各府內宅,消息極為靈通,對各府的姻親人脈也是了如指掌,對顧家的情況自然清楚。
湯嬤嬤知道,雖然顧錦行是顧家長房嫡女,但是以顧家如今的狀況,哪裏輪得上顧錦行用如此好的衣料裁製衣裳。何況顧錦行也隻是嚴二夫人的姨侄女,暫時在侯府小住。雖得嚴二夫人愛護,但是為避人言,嚴二夫人也總不好每年都替顧錦行做衣裳、打首飾。
因此,精明的湯嬤嬤自然想到要把衣裳稍微裁大一些,方便顧錦行能多穿上兩年。
“那就照嬤嬤說的去做吧,”見顧錦行不反對,玉歌爽快應下。
於是,湯嬤嬤親自給顧錦行量了尺寸,一一記錄下來,然後接了玉歌遞上來的訂金。
“請表小姐耐心等幾天,大約十日後,小的就將表小姐的衣裳送過來。”湯嬤嬤說。
“嬤嬤,不用心急,我不急著穿。”顧錦行說。
湯嬤嬤看著眼前長相精致的小女娃,想著從顧家傳出的那些流言,心裏不免歎息兩聲,對顧錦行也多了幾分愛憐。
湯嬤嬤帶著小廝收拾好一堆布料,便告辭離去。
湯嬤嬤走後,李嬤嬤站在顧錦行和玉歌麵前,恭謹地笑道:“小的建議把手鐲和瓔珞的口徑稍微做大一些,表小姐晚幾年也能戴,表小姐您看可好?”
“極好,就照嬤嬤說的做。”顧錦行回答。
玉歌也點點頭,“嬤嬤知道侯府裏的規矩,表小姐的首飾嬤嬤看著打造就好,隻是夫人交代,用料一定要好,做得精細一些,即使表小姐將來用不上,也不至於浪費了。”
玉歌說得婉轉隱晦,但是李嬤嬤和顧錦行都聽懂了。
“請夫人和玉歌姑娘放心,小的已經打算好了,給表小姐做四對不同式樣的純金耳墜,打四隻不同式樣的金簪,再做上四對不同式樣的金手鐲,瓔珞也用純金的,選不同式樣,”李嬤嬤頓了頓,又說,“感謝夫人和玉歌姑娘照顧玲瓏閣的生意,玲瓏閣再贈送給表小姐一套銀首飾。”
顧錦行聽得眼皮直跳。她懂了嚴二夫人的心意,在關鍵時刻,純金首飾也是可以兌換銀兩的。嚴二夫人這是在變相貼補顧錦行和黃氏。
這一刻,顧錦行的心裏充滿了暖意,也讓她更為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和顧家的處境。
其實,對顧家,對顧大爺,顧錦行並沒有多少在意,她在意的隻有自己和黃氏。但是,要讓自己和黃氏過得好,首先得讓顧家好起來。畢竟,在這個時代,活著的人都需要依附家族,更遑論女子。
顧家好了,她和黃氏好了,才有機會報答嚴二夫人的恩,報答那些對她友善的人。
於是,在李嬤嬤帶著小廝離開後,顧錦行便回到了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