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這件事中,也可以側麵的襯托蘋果4的牛逼。


    當時為了蘋果手機,真的發生了太多太多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甚至柳凡買來送給妹妹的蘋果4s,就在大白天跟他打著電話的時候被人搶了,一個個的,都瘋了。


    首批蘋果4在全球88個國家上市,其中卻沒有我們國家在,這並不是蘋果公司不重視我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太重視,為了取得開門紅,蘋果公司采用了非常著名的“饑餓營銷”,故意壓縮產量,造成產品暢銷的景象。


    直到明年在我國上市銷售後,如果你是一個沒有“關係”的普通人,想要立即買到一款新潮的蘋果4手機將困難重重——蘋果直營店已經不直接銷售蘋果4手機了,剛開張的線上商店很快顯示“暫無供應”,即使購買打包話費的“合約版”,聯通和蘇寧電器的工作人員也會客氣地告訴你需要等待。


    那麽,你隻有兩種選擇,要麽從“黃牛”手中加價購買,要麽同樣加價購買水貨。一款智能手機刮起了突如其來的時尚品銷售旋風,斷貨成了它的代名詞。


    這一方麵可以促使人們購買,保持市場熱度,穩定售價,保證利潤。


    另一方麵也能減少存貨壓力。


    蘋果就是抓住了顧客的購買欲望,想買卻買不到,帶動了更多的消費者來關注蘋果4手機,將蘋果4手機在我國炒得沸沸揚揚的。


    以柳凡現在的財勢,哪怕蘋果4才剛剛上市,而且國內沒得買,但他要購買十部八部蘋果4自然不是什麽難事。


    因此,在蘋果4上市的當天,柳凡就托人購買了足足數十台,用來送給親朋。


    雖然柳凡很想支持國產手機,但不可否認當下真的沒有哪款手機能跟蘋果4比,他也不會為了支持國產就拒絕用蘋果。


    就不說別的,連華為的任總,都在用蘋果手機呢!


    ….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


    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習俗主要有劃龍舟、祭龍、采草藥、趕藥市、掛艾草與菖蒲、打午時水、洗草藥水、貼午時符、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食粽子、薰蒼術、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內涵。


    其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經》九五爻:“飛龍在天”。古人在“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以及舉辦一些喜慶的活動,特別是與“龍”相應的活動元素,如劃龍舟這類活動,或是藉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動等。端午是“龍的節日”,龍及龍舟文化貫穿在端午節的曆史傳承中。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午”為“中”。“端午”,“中正”也,這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仲夏午月午日飛龍在天,此時龍星處在正南中央,為全年周天運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曆來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個午日,亦謂端午。


    端午節最初是午月午日,有時還突出它的正時是在午時,所以也叫重午節:午月為鬥柄指午之月;午日即十二支紀日的第一個午日。經曆史發展,後來被定在五月初五。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躲午節、屈原日、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解粽節、端禮節等。


    端午節官方定的是農曆五月初五,全國絕大多數地方,都是這一天過端午節,但是柳家村柳氏卻是例外的,柳家村柳氏的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四。


    柳家村是以柳姓為主,另外還有江姓等其它姓氏,結果同一條村,村民們過端午節的日子卻不相同,確實是全國罕見。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發生,據傳是當年柳家村“鬧賊”的時候,柳氏祖先為了躲賊,便提前一天把端午節過了,然後跑路。


    從此以後,為了牢記那個特殊的日子,柳氏祖先每年的端午節都是提前一天過,漸漸就形成了柳家村柳氏五月初四過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有一樣必不可少的東西,那就是粽子。


    而提到粽子,甜黨跟鹹黨就有話說了。


    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鹹黨們則說,蛋黃火腿五花肉遠比你一顆棗子來的豐富。


    以前,那是甜粽的天下。


    它曾經被人稱為“仙人之食”,在史料中,甜粽最早可見於北魏,《食次》有記,“用秫稻米末,絹羅,水、蜜溲之……以棗、栗肉上下著之遍……”


    此時的粽子是甜的,明顯可以看到是用蜜和棗一起做餡料。


    到了唐朝,甜粽更是宮廷佳品,地位極高。唐朝人燒尾宴(敬獻唐皇的宴席)裏有一道菜:“賜緋含香粽”,食用時用蜂蜜淋上。


    宋朝各種史料裏,紅棗、柿子幹、胡桃仁、紅豆都能入粽……蘇東坡寫過:“時於粽裏得楊梅”,粽子裏有楊梅,甜酸相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2001:首富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是一個取名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是一個取名廢並收藏2001:首富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