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忍著內心巨大的痛苦,把他的師父和師哥給埋了起來,他自己在路上遊蕩,就像是一個沒有跟的浮萍一樣,漫無目的的晃蕩著,他雖然現在年齡還不大,但是他所經曆的事情,足以讓他成熟了好多,他已經有了這個年齡的孩童,不該有的那種心態。


    他在外邊晃蕩了幾天之後,他開始回到他師父的出租屋中 ,他收拾了下師父留下來的那些雜耍用的家夥式,他決定以後就依仗這些來混飯吃了。


    他這些日子和師父也學了不少東西,他的師父本來就是善良的人,教授他的時候,也沒有有所保留,幾乎是傾囊相授,隻不過他這個任資質一般,短期內沒有領會其中的真意,他現在重新回憶自己師父教授給自己的那些手藝,他慢慢的研究和琢磨。


    漸漸的他的這個雜耍的技藝越來越高超,大有超過他師父的苗頭,就這樣,他繼承了他師父的衣缽,靠著這一身的技藝,走南闖北,由一開始的一天饑一頓,飽一頓,到能吃飽飯,到後來手裏有點錢了。


    他就開始考慮,他這一生,之所以這麽難過,還不是吃了不識字,沒文化的虧了,所以他在外邊闖蕩了二十年之後,帶著自己這麽多年在外邊賺的這些錢,回到了他的家鄉,他決定要用自己賺的這些錢,開辦一個學校,讓和自己一樣,家裏沒錢的窮苦孩子,能有學上,不讓這些孩子像他一樣,有那麽痛苦的童年,青年,中年,甚至是老年,都非常淒慘,有的甚至都不能活到老年,在這人生的某一段時間,就因為種種苦難,給壓垮了,早早的就結束了年紀輕輕的生命。


    張義覺得每一個生命來到人家,都是值得尊敬的,都是值得珍惜的,每一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絕對不像像是那些有錢的地主鄉紳認為的那樣,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的命就好小雞小鴨一樣,這些孩子的命運前途,不應該掌握在他們的手中,這些孩子的命應該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裏,至於如何掌握在他們的手中,這還得讓他們懂文化,學知識,知道道理。


    而不是懵懵懂懂的在無知的父母的操控下,剛會幹活,就送到地主和鄉紳家裏去當長工,讓那些沒心肝兒的人肆意的蹂躪和踐踏,他們家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在他們家打工,就不是人,就當牛馬一樣看待,稍微犯一點錯誤就往死裏打,反正打死他們也不會償命。


    這些孩子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是人,張義決定把這些年自己在外邊賺的錢,雖然這些錢多是辛苦錢,都是他一分一分的攢下來的,有的錢甚至還是他乞討時候攢下來的,就是那種“大哥大姐,大老爺,行行好, 可憐可憐我吧。”


    還有自己這麽多年,在江湖上當牛馬,給別人騎換來的辛苦錢,他一直都舍不得花,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有了點錢,就開始揮霍,把自己這麽多年沒吃過的,都吃個遍,沒玩過的,都玩一遍,他都舍不得大手大腳,他不浪費每一分錢,其目的就是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家鄉,用他賺的每一分錢,創辦一所學堂,讓那些貧苦的孩子都有學上。


    於是他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城西買了一大片地,然後花錢請人蓋起了學堂,這鄉鄰們都議論紛紛,以為他這是要幹啥呢,怎麽還有私人蓋學堂的,等學堂蓋好了,這用來請教書先生的錢,他就沒了,於是他開始去城裏找那些有名的,有文化的那些讀書人,他到了人家那裏都是第一時間就跪在地上給人家磕頭,祈求人家去他學堂教書。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為了錢,有些讀書人還是很有氣節的,有那讀書人的那種教書育人的精神,再加上張義如此的虔誠的聘請,很快教書先生也都要著落了。學堂有了教室,又有了老師,剩下的就是招生了。


    張義所創建的這所義學堂,有個規定,來這裏上學的學生必須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對於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他是不收的,本來教育資源就有限,再讓那些有錢的孩子來這裏上學,那麽貧苦人家的孩子不就更沒機會了嗎。


    另外人家有錢人家孩子也不願意來,他們不願意和這些貧苦人家的孩子做同學,因為他們覺得這些人和他們不是一個檔次的,他們都是屬於低端人群,他們才不想自家的孩子和這些低端人的孩子有任何瓜葛呢,他們認為他們都是高高在上的高貴出身。


    其實他們想多了,這世上,本來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根本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是有錢人家如此想,本來張義以為自己做了這個福利之後,給窮苦孩子辦學堂了之後,那些貧苦人家的孩子會擠滿學堂的大門,那些家長會主動把孩子送過來,沒想到這告示貼出去了之後,來詢問的寥寥無幾,有的甚至懷疑這是騙子學堂,是來騙他們錢的。


    李所家有三個孩子,都沒讀過書,大的都十五歲了,最小的也都十歲了,他有點想法,覺得自己這三個孩子一點字都不識也不行,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即便他自己名字也寫不利索,但是他並不想讓自己孩子步自己的後塵。


    於是他拉著鄰居柳三一起去義學堂打探。


    李所“柳三哥,你聽說了嗎?咱們這城西開辦了個義學堂,聽說可以讓孩子免費上學,我家有三個孩子,你家也有四個,咱們去那看看啊。”


    柳三“去看那作甚?肯定是騙子,我都活了這麽大歲數了,從來沒聽過還有這種好事,別說我了,我爹都沒聽過這種好事,你就別想了,這天上從來就沒有掉餡餅的好事,要是真有,你放心,也不會砸到咱們頭上來了,那砸到咱們哥們兒頭上的不是陷阱,就是石頭。”


    聽了柳三的話之後,李所嘿嘿一笑“柳三哥說的也是啊。”


    柳三“那是啊,有那功夫,還不如看看地主王燦家還缺不缺長工呢,琢磨著把我家大毛給送去那裏當長工,好給家裏減輕些負擔,你說這家裏好幾張嘴,馬上都要吃不上飯了 ,聽說這想到地主王燦家的當長工的人,隊伍都排出二裏地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我祖父是亡國之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爆炸的蒼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爆炸的蒼耳並收藏大宋:我祖父是亡國之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