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開戰3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作者:瘋子在狂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負責穩住軍陣的主將平安也聽到了瓦剌的號角聲,與元人打了多年交道,他知道這是瓦剌大軍全出的命令。
隻見平安令旗一打,喊道:“換防!”
立即就有提前安排好的士卒衝出,將一直向前推進的瓦剌軍擋住,雙方展開廝殺。僥幸活下來的明軍士卒暗自慶幸,終於有人支援了。
這次瓦剌軍遇到了硬茬,隻見明軍不再如先前那般傷殘後撤、殊死抵抗。而是如同病虎換了雄獅般開始反擊,竟然讓他們一時招架不住。
此時瓦剌大軍已傾巢而出,跑的快的已經下了坡,在平地上奔跑。如不加以阻擋,再有四五百米,他們就能衝到明軍陣前。
隻見朱棣長舒了一口氣,他等的就是現在。馬哈木遲遲不願大軍出擊,這半天打的他也很難受。
傳令兵在朱棣下令後揮動令旗傳令。親自負責後軍的副帥朱權看到令旗揮動,立即命令將領柳生掀開用布包裹著的大物件。
隻見一門門黝黑發亮的大炮露了出來,兩邊如馬車般有車輪支撐。這是朱允炆令研究所研發的大炮,之前由於技術限製和運輸不便,一直沒有在戰場上使用。
當然朱棣起兵靖難那次,本可以用炮火。但朱允炆一直認為,自己人的內部矛盾不宜使用如此大殺傷力的火器,況且大炮所指,難免造成百姓傷亡,於心不忍。
此次深入荒野草原,朱允炆令人專門調配了五十門大炮,就是要給瓦剌痛擊,讓他們為自己的侵略行為付出慘重代價。
因為先前這批大炮一直用麻布包裹,混合在糧草物資中,因此不被外人所察覺。
況且此事重大,萬一泄露風聲瓦剌就有可能避而不戰。所以整個明軍知道的人也寥寥無幾。
瓦剌既然已經全軍出擊,馬哈木本就是武將出身,此次押上所有賭注,為了提升士氣,他也抽出腰刀,跟在士卒後麵一起衝鋒。
納哈出作為投誠者,自然不能落於人後。況且自己被明軍先前打的狼狽不堪,小命差點都沒了,這個仇怎能不報。
此時明軍大炮在士卒們熟練的操作下,已經填彈上膛。
隨著柳生的一聲‘放!’,旗令兵舉起的旗子猛地揮下。負責拉線的士卒使勁拉動炮栓。
‘咚!’的一聲巨響,第一門炮發出怒吼,將數斤重的炮彈射出,飛快的向瓦剌大軍射去。未等落地,其餘大炮也均開始齊射,一顆顆炮彈呼嘯而出,從明軍士卒的頭頂飛過。
如此大的響聲戰場上所有人都注意到了,稍一愣神便看到衝鋒的瓦剌軍中炸響,巨大的威力將附近五米以內的人掀翻在地。
炮彈炸裂的威力遠不及此,濺起的砂礫石塊以及炮彈本身所含的鐵片等物,更是將周圍十米左右的士卒擊傷,生死不明。
突如其來的打擊令衝鋒的瓦剌士卒一時間停下腳步不知所措,就連明軍士卒看著遠方的這一幕,都張大了嘴巴。
朱棣雖早已知曉大炮的存在,但他也不曾使用,對其威力尚不了解。看著眼前的慘狀,他一時間驚訝不已,朝廷什麽時候製造出如此威力巨大的大炮啊。
他不由想到自己當初起兵,妄想與朱允炆爭位。這麽多大炮定然早已製造出,倘若當時朱允炆用此炮攻擊,自己的北平城能經得住幾炮?隻怕是三五炮下去,城牆就得轟出一個大缺口。
若是用在軍中,那自己麾下的將士必會十不存一、死傷殆盡。
想到此,朱棣心裏對朱允炆在認可服氣的基礎上又有了感激之情。很明顯當初朱允炆對他手下留情了,況且後來為了照顧他的情緒,一直未提此事。
‘唉,悔不該當初啊。都是那老和尚數年煽動,要不是他,自己還真不願與侄兒刀兵相見,差點釀成大禍。’朱棣心中暗道。
不提朱棣的驚訝與心思,就是朱權也被嚇了一跳。他可是站在大炮跟前,那聲響以及發射時的震動,可把他驚的差點站立不穩。
當初朱允炆任他為副帥時特別安排交代的,務必讓他這個副帥看管好這批火炮。
本來他還奇怪,幾門破跑而已,大明又不是沒有,用得著自己親自盯著嗎,隨便安排個將領看管不就行了。
不過這些話他隻能在心裏誹腹,對於皇帝的命令還是不敢違抗。反正也不礙事,看就看吧。
現在看著眼前物件的威力,他忽然明白為什麽皇上讓他親自看管了。就這殺器,若是被他人得到,反過來對付明軍,五十萬大軍必死傷慘重。
還有一點其實就是提防著朱棣,雖說他已無反叛之心,可朱允炆還是需要留神一下,畢竟皇位太誘人了。
不過以朱棣主帥的身份,軍中之事繁雜,就是讓他看管也無精力。倒也名正言順給了朱權機會。
隻見平安令旗一打,喊道:“換防!”
立即就有提前安排好的士卒衝出,將一直向前推進的瓦剌軍擋住,雙方展開廝殺。僥幸活下來的明軍士卒暗自慶幸,終於有人支援了。
這次瓦剌軍遇到了硬茬,隻見明軍不再如先前那般傷殘後撤、殊死抵抗。而是如同病虎換了雄獅般開始反擊,竟然讓他們一時招架不住。
此時瓦剌大軍已傾巢而出,跑的快的已經下了坡,在平地上奔跑。如不加以阻擋,再有四五百米,他們就能衝到明軍陣前。
隻見朱棣長舒了一口氣,他等的就是現在。馬哈木遲遲不願大軍出擊,這半天打的他也很難受。
傳令兵在朱棣下令後揮動令旗傳令。親自負責後軍的副帥朱權看到令旗揮動,立即命令將領柳生掀開用布包裹著的大物件。
隻見一門門黝黑發亮的大炮露了出來,兩邊如馬車般有車輪支撐。這是朱允炆令研究所研發的大炮,之前由於技術限製和運輸不便,一直沒有在戰場上使用。
當然朱棣起兵靖難那次,本可以用炮火。但朱允炆一直認為,自己人的內部矛盾不宜使用如此大殺傷力的火器,況且大炮所指,難免造成百姓傷亡,於心不忍。
此次深入荒野草原,朱允炆令人專門調配了五十門大炮,就是要給瓦剌痛擊,讓他們為自己的侵略行為付出慘重代價。
因為先前這批大炮一直用麻布包裹,混合在糧草物資中,因此不被外人所察覺。
況且此事重大,萬一泄露風聲瓦剌就有可能避而不戰。所以整個明軍知道的人也寥寥無幾。
瓦剌既然已經全軍出擊,馬哈木本就是武將出身,此次押上所有賭注,為了提升士氣,他也抽出腰刀,跟在士卒後麵一起衝鋒。
納哈出作為投誠者,自然不能落於人後。況且自己被明軍先前打的狼狽不堪,小命差點都沒了,這個仇怎能不報。
此時明軍大炮在士卒們熟練的操作下,已經填彈上膛。
隨著柳生的一聲‘放!’,旗令兵舉起的旗子猛地揮下。負責拉線的士卒使勁拉動炮栓。
‘咚!’的一聲巨響,第一門炮發出怒吼,將數斤重的炮彈射出,飛快的向瓦剌大軍射去。未等落地,其餘大炮也均開始齊射,一顆顆炮彈呼嘯而出,從明軍士卒的頭頂飛過。
如此大的響聲戰場上所有人都注意到了,稍一愣神便看到衝鋒的瓦剌軍中炸響,巨大的威力將附近五米以內的人掀翻在地。
炮彈炸裂的威力遠不及此,濺起的砂礫石塊以及炮彈本身所含的鐵片等物,更是將周圍十米左右的士卒擊傷,生死不明。
突如其來的打擊令衝鋒的瓦剌士卒一時間停下腳步不知所措,就連明軍士卒看著遠方的這一幕,都張大了嘴巴。
朱棣雖早已知曉大炮的存在,但他也不曾使用,對其威力尚不了解。看著眼前的慘狀,他一時間驚訝不已,朝廷什麽時候製造出如此威力巨大的大炮啊。
他不由想到自己當初起兵,妄想與朱允炆爭位。這麽多大炮定然早已製造出,倘若當時朱允炆用此炮攻擊,自己的北平城能經得住幾炮?隻怕是三五炮下去,城牆就得轟出一個大缺口。
若是用在軍中,那自己麾下的將士必會十不存一、死傷殆盡。
想到此,朱棣心裏對朱允炆在認可服氣的基礎上又有了感激之情。很明顯當初朱允炆對他手下留情了,況且後來為了照顧他的情緒,一直未提此事。
‘唉,悔不該當初啊。都是那老和尚數年煽動,要不是他,自己還真不願與侄兒刀兵相見,差點釀成大禍。’朱棣心中暗道。
不提朱棣的驚訝與心思,就是朱權也被嚇了一跳。他可是站在大炮跟前,那聲響以及發射時的震動,可把他驚的差點站立不穩。
當初朱允炆任他為副帥時特別安排交代的,務必讓他這個副帥看管好這批火炮。
本來他還奇怪,幾門破跑而已,大明又不是沒有,用得著自己親自盯著嗎,隨便安排個將領看管不就行了。
不過這些話他隻能在心裏誹腹,對於皇帝的命令還是不敢違抗。反正也不礙事,看就看吧。
現在看著眼前物件的威力,他忽然明白為什麽皇上讓他親自看管了。就這殺器,若是被他人得到,反過來對付明軍,五十萬大軍必死傷慘重。
還有一點其實就是提防著朱棣,雖說他已無反叛之心,可朱允炆還是需要留神一下,畢竟皇位太誘人了。
不過以朱棣主帥的身份,軍中之事繁雜,就是讓他看管也無精力。倒也名正言順給了朱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