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如道衍和藍玉預料的那般,北平不可攻下,不過平安與王弼直取通州倒是出乎預料。


    現在的固安真正陷入了包圍之中,如果沒有意外,破城是遲早的事。


    事情的發展往往會出現意外,尤其是戰爭。更別說燕王朱棣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已經被忽略了。


    朱棣此時正在快馬加鞭的向著北平趕來,當然了,還有作為俘虜的寧王。


    他們並沒有走直線,而是選擇繞道而行,朱棣此舉是避免暴露行蹤,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各地的州府衛所官員可還是聽命朝廷的。


    因為朱棣對行蹤保密,所以現在北平戰場的情況他並不了解。而南軍也對他的行蹤不得而知。


    此時,藍玉依然沒有忘記朱棣,他一個人對著桌上的地圖,百思不得其解,朱棣此舉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不怕明處的猛虎,就怕暗中的惡狼,因為它往往在獵物放鬆警惕,甚至遺忘危險時忽然躍出,給獵物致命一擊。


    不知不覺,藍玉的右眼皮跳了跳,一種不安的感覺湧上心頭。他再次查看地圖,對戰場局勢進行假設性猜想。


    如果北軍此時有一支力量,進攻通州,平安所在的通州猶如之前北軍所麵臨的局勢一樣,自己救都救不了。因為固安的北軍不會讓他輕易過去,以通州為誘餌,圍點打援。


    不好!藍玉突然意識到,通州危矣。


    “來人!傳我軍令,前軍速撤出通州,與我匯合。”藍玉喊道。


    “遵令!”傳令兵領命離去。


    不一會兒,軍中將領們聽到消息,紛紛來到藍玉帥帳。


    “藍帥,我們才形成夾擊之勢,北軍有生力量都在固安,消滅他們指日可待,為何又要放棄通州?”常茂忍不住問道。


    “小子,你現在也是副將,就不能動動腦子,捕鱉的自己也有可能變成甕中之鱉。”藍玉不滿道。


    曹震此時說道:“北平已經探得虛實,盡管兵力沒有多少,不過士氣高漲,百姓擁護,想要憑前軍拿下不切實際。固安又聚集了北軍大部,輕易攻不下來,隻得圍困以斷絕糧草。這些都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不過我軍若是放棄通州,等同於北平、通州、固安連成一條線,再要圍困住怕是難了,我也覺得有些可惜。”耿炳文也附和道。


    “那如果現在插入一支大軍,聯合北平守軍進攻通州,我們又該當如何?”藍玉指出問題的關鍵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前軍可就被孤立了,我軍進不得,隻能眼睜睜看著通州的戰事。不過北軍不是都在固安嗎,哪裏還有精兵?”曹震道。


    藍玉看著這些部下,說道:“我們看不見不代表沒有,這些天來,我一直思考燕王的行蹤。不過就算北平危機時也不見他出現,甚至固安城中的北軍也沒有支援意思。你們說說,這尋不尋常。”


    眾將這才明白原來藍玉是擔心朱棣耍詐,這個問題開始他們就討論過,北軍就那麽些人,至於朱棣在不在又有什麽關係,他再厲害也不可能一人代替千軍萬馬吧。人家沒出現,咱們自己就嚇的放棄大好局麵,這不是怯戰嗎。


    “藍帥,末將明白了。為以防萬一,末將請命,帶一萬人馬與平將軍匯合,末將擔心我們已經慢了。”一直沒有說話的盛庸此時出聲道。


    盛庸在這次出征中一直沒有多少存在感。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皇上推薦的,也就是說他是跟著來學習的,一個學習的人能有多少發言權。


    況且,這種走皇上後門的人,尤其是武將,可不怎麽招人待見,說白了就是這一幫人看不起盛庸。


    盛庸這一句話說的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他們不可置信的看著站在後麵的年輕人,麵上表情不善,我們淮西武將商討軍事,你插什麽嘴?


    藍玉則不同,他驚訝的看著這個被他遺忘的後軍副將,說道:“說說你的想法。”


    盛庸客觀的將自己的判斷進行了敘述:“回藍帥,剛才您說了,在我軍進攻北平的關鍵時刻,燕王都未曾露麵,這是不同尋常的。按理說不管我軍能否拿下北平,燕王與固安北軍都應該著急做出反應。可他們按兵不動,背後定是有計劃。”


    “末將鬥膽試想了一下,假如北軍,末將說的是假如,圍攻了京師,咱們無論如何都會在第一時間回師救援,不管付出怎樣的代價。”


    “同樣的,對北軍來說,北平就是他們的根基。毫無動作、牽製我軍主力,這必然再等待著什麽。燕王又下落不明,很顯然,他是在對我軍進行分割,一口一口吃掉。”


    藍玉聽完說道:“不錯,本帥也是這樣想的。你們啊,這幾年都太安逸了,忘記了戰爭大忌,不要把希望放在敵人身上。”


    “雖不知燕王有什麽招,不過我敢肯定,平安再不撤,將全軍覆沒。盛庸!本帥給你一萬精兵,接應前軍。切記,如遇敵軍,無論數量多少,不可戀戰。”藍玉道。


    “末將遵令!”盛庸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在狂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在狂奔並收藏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