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作為一個大城,本身城門就多,城牆也高。尤其在經過朱棣數十年的苦心經營,現在的北平城甚為堅固。


    平安看著眼前這座城池,眉頭微蹙。在第一次與北軍交鋒後,他已經損失了近萬人。說是八萬大軍,實際上現在能戰的也隻有七萬過一點。


    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平安沒得選擇,藍玉已經下發帥令,整個戰局能否破解,就看他這邊何日攻下北平。


    藍玉也深知這點,因此將軍中用來攻城拔寨的火炮都配備給前軍,以增加戰力。


    隨著平安一聲令下,數十門火炮齊發,濃煙滾滾。巨大的炮響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眼前這個堡壘淹沒。


    城上的守軍躲在城牆根下,忍受著炮火的糙磨。一些倒黴蛋或許是平日裏沒有做扶老太太過馬路之類的好事,被炸毀的碎石屑擊中或者掩埋,痛苦呻吟。


    與平安大軍的密集炮火相反,城上寂靜無聲。北平城在朱棣的布置下,也布有多門火炮,而且居高打下,應該對轟才是。


    不過卻有一人命令暫不許開炮,令人想不到的是發布這個命令的人是朱高煦。要是平時,就算朱棣不在,那些大將也不會聽從他的。


    在酣暢淋漓的轟了幾輪後,南軍開始進攻。數萬人攻城絕不是開玩笑的,他們像螞蟻一樣順著城牆往上爬。


    城內守軍雖有心理準備,可還是被這一幕嚇壞了,一愣神的功夫,南軍已經抬著雲梯向城牆奔赴而來。


    此時,朱高煦將旗一指,城上的大炮開始發威。衝鋒的南軍將士無處可躲,被炮火炸的飛起,重重摔落在地上,沒了生機。


    當然了,這種情況隻是少數,大多數士兵還是衝了過來,距離城牆三十米時。城牆上早已準備好的弓箭手上場。


    一支支箭矢密密麻麻從城牆上飛泄而下,造成的殺傷力竟然比大炮要強得多。讓南軍進攻的速度延緩。


    平安看著北軍防禦的有條不紊,不禁疑惑道:“探子明明說城中並無守將,這種防禦指揮是何人?”


    “看城上的將旗,寫的是‘朱’字,難道是燕王?”王弼道。


    “應該不會,我跟過燕王,以他的作戰風格,可大可能是與藍帥正麵抗衡,而不是被動防守。派人看看吧,到底是誰在指揮。”平安道。


    不一會兒,就有斥候回報,城牆上的守將是燕王次子朱高煦。


    平安與王弼看著彼此,眼中皆露出驚訝神色。燕王次子他們知道,此人年紀輕輕心浮氣躁,平日裏不學無術,咋咋呼呼,沒少受他爹責罵。戰鬥次數也是寥寥無幾,經驗幾乎為零。怎麽能有如此優秀老道的指揮,就算是一些大將也不見得能有這樣的防守指揮。


    可事實就是如此,這個沒上過幾次戰場的孩子,竟然抗衡了平安、王弼兩位名將,有些人還真是天生的大將材料。


    不過傷亡雖有,但戰場形勢依然向著正常軌跡發展。不出片刻,南軍士卒已經接近城牆。弓弩手向著城牆開始點射,登城士兵架起雲梯,扛著盾牌向上爬去。


    城牆上的士卒為了躲避箭矢,不敢露頭,在守城將領的一聲聲呐喊中,他們回過神來,急忙依照戰前的安排進行反擊。


    一塊塊石頭從城牆上落下,砸在進攻的南軍身上,掉落下去。一支支箭矢射出,紮在不斷湧來的南軍士卒身上,雙方都殺紅了眼。


    就這樣南軍一波接一波向上攻,北軍在朱高煦的指揮下帶著緊張又疲憊的身軀不斷阻擋。這樣的戰爭是全憑蠻力,沒有絲毫技術可言的。


    平安看著現場,他見時機成熟,吩咐攻城門的士卒開始上。


    一群人推著攻城車衝了上去,對準城門衝撞過去。這是平安留的一手,在雙方攻防進入白熱化期間進攻城門,可以短時間內造成敵人的慌亂。


    果不其然,見到城門被撞,朱高煦急忙親自帶領數十人由內進行反推。這也就是戰前已經在城門後進行了加固封堵,要不然經不住幾下撞擊怕是已經破開。


    而城中的百姓也充分發揚了‘保家衛國’的精神,紛紛加入守城大軍。他們沒有武器,便撿拾石塊、瓦片等向下扔。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婦女們也衝上城頭,攻擊攻城的南軍。


    攻城不是長時間的戰爭,平安與朱高煦都明白,因此一個舉全力進攻,一個拚盡全力防守。


    見己方攻城不利,士氣已有所下降後,平安及時命人鳴金收兵,暫時停止進攻。攻城士兵如退潮般紛紛撤回,慶幸自己再一次存活下來。


    守城的北軍更加慶幸,他們終於擋住了南軍的進攻,看著城牆上同伴的屍首,每個人都沒有擊退敵人的喜悅,他們明白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死亡考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在狂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在狂奔並收藏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