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者往往比被動者要更快一些,尤其是劣勢的主動者,他必須要搶占先機,以更可能奪取資源來壯大自己。


    在朝廷還在為抵抗朱棣的北軍作準備之時,朱棣已經開始掃平北平周圍,他必須要確保大本營的安全。


    他的第一站是懷來。此地是緊臨北平的一座小城,卻是一個戰略要塞,因為其旁邊就是居庸關。北軍中許多人都是懷來的。


    懷來的守將叫宋忠,這個名字在平時沒什麽問題,但放在這裏卻很惹人嫌棄。隻因為它聽起來不吉利。


    自從北平被燕王控製,北平附近的朝廷散兵全部湧向懷來,一座小城瞬間被擁擠的混亂不堪。


    關鍵時刻,宋忠與他的名字一樣,表現出對朝廷的忠義。短時間內收容和安排了許多士兵,並將他們重新編隊。


    不過人可以控製,人心的慌亂卻無法平息。任憑他滿口忠義,苦口婆心的勸說、煽動,南軍的氣勢還是不高。


    平息慌亂不僅僅是安撫,有時候刺激遠比安撫更有用。宋忠無奈之下刺激了一把,效果確實不錯。


    不過刺激往往是把雙刃劍,宋忠的刺激最終也為他送終。


    怎麽個刺激法呢,宋忠見這些湧入懷來的士卒慌亂不堪,士氣低迷,因此他撒了一個謊,這個謊話比較容易被打。


    他告訴這些士卒,因為他們的逃跑,燕王已將他們在北平的家屬全部殺害。


    這個謊言一出,士卒們群情激憤,媽的,老子就是不願意當反賊,你她媽就殺我家人,這還是人嗎,老子跟你拚啦!


    很快,懷來的士卒們就不再逃跑,他們放下一切,準備殊死一搏,以報家人被殺的不共戴天仇恨。


    宋忠也很欣慰,他長出一口氣,修築工事、安排人員,想著能抵抗北軍幾日,等到朝廷大軍一到,懷來之危自然解除。


    現實告訴我們,謊言是容易被拆穿的,尤其是這種眾人皆知的謊話。


    朱棣這邊也聽說了宋忠的謊話,他笑了,笑得特別開心。


    “宋忠助我,懷來將不攻自破!”朱棣發出感歎。


    宋忠在城牆上看到了北軍,他命令守城士卒做好準備,等待著朱棣的進攻。


    可等了許久卻沒有見到北軍發起進攻,而是從軍中走出一群又一群的普通百姓,他們在北軍盾牌兵的保護下靠近城牆。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有士卒已經大驚失色,那不是我哥哥嗎?他不是被北軍殺了嗎,怎麽到這裏了。


    “猴子!我是你爹,咱們家好好的,燕王還給了糧食,你快下來吧。”


    “相公,你在哪?”


    “爹,娘讓我來找你,你跟我回家吧。”


    “兄弟,咱們活的好好的,你不要聽別人瞎說。”……


    不斷的叫喊聲從下麵傳來,就如今天的火車站接人,堪比大型認親現場。城牆上的士卒們爭相確認,有的還回喊幾句,以驗證真假。


    這下不管有沒有找到親人的士卒,都知道上了宋忠的當。憤怒不已,紛紛扔下兵器逃走。


    宋忠也慌亂了,他本想砍殺幾人以震懾,可看著士卒們憤怒的眼神,沒有對他下手已經不錯了,他自知大勢已去。


    不過宋忠雖普通,卻如他的名字一樣忠心耿耿。他親自登上城牆,與為數不多的忠義之士撥出刀劍,抵抗北軍的進攻。


    結果可想而知,宋忠全軍覆沒,懷來易主。


    朱棣感歎宋忠的忠義,他看到受傷的宋忠,本想勸降他。


    可宋忠嚴詞拒絕,並且憤怒斥責了朱棣的行為,最後慷慨赴死。


    如果說懷來之戰,朱棣借力打力,巧妙利用了宋忠的謊言達到了動搖南軍根基的目的,那麽接下來的這場戰爭,將徹底奠定他在這個時代頂尖軍事將才的地位。


    懷來後麵就是居庸關。既然是“關”,那必然是重兵把守、易守難攻。


    居庸關的守將叫俞真,此人中規中矩,守在此關已經近十年。如耿炳文那樣,善守不善攻。


    朱棣大軍到達居庸關,看著麵前這座古老的關隘,不禁心中感歎。


    曾經他率領戍邊士卒,多次從此出關,在草原上與元人拚殺,累了就入關修整,可以說這是朱棣曾經作戰的後方依靠。


    現在,他要攻下這座熟悉的堡壘,讓它成為自己的防禦盾牌,感覺自然談不上有多美妙。


    硬攻,這是朱棣最壞的打算。因為他本就兵力少。


    手下大將張玉、朱能又分別帶領兩支人馬攻其他地方,留給他的兵力也就五萬。


    當然,這個數字對於居庸關守軍來說,還是特別恐怖的,因為這個關卡日常守軍也就八千餘人。


    如果朱棣硬攻,自然可以攻下,傷亡比例當然最少一比二。這點朱棣無法接受,就是一比一他也不能接受。


    於是,朱棣想了一個辦法,一個看似笨拙,卻及其有效的方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在狂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在狂奔並收藏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