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再見已是皇帝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作者:瘋子在狂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與二位弟弟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高熾三人跪地,對著桌案後的朱允炆行君臣之禮。
“自家人不必如此,起來吧。”朱允炆放下手中事務道。
“聽聞四叔身體不好,有傳言說患了瘋疾,到底怎麽回事?”朱允炆關心問道。
“皇上恕罪,吾父聽聞太祖皇帝駕崩,每日傷心落淚、茶飯不思,近幾日常說太祖皇帝與他在夢中相見,不知怎的,人就變得糊塗,後來就......”朱高熾哽咽道。
“唉,可憐的四叔,皇爺爺這一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朕這個做侄子的也有責任,這幾日忙於皇爺爺的葬禮,未能派人前去看看,這樣吧,朕這就派太醫去北平為四叔瞧瞧,希望能治好四叔。”朱允炆傷感的說道,同時暗中觀察朱高熾的反應。
朱高熾聞言心裏一緊,不過麵上帶著感激回道:“臣代父親謝皇上隆恩。”
朱高煦、朱高燧感激的看著朱允炆,跪地而謝。這兄弟兩不知道自己父親與大哥的計謀,也幸得朱棣瞞著他倆,因此在入京的路上並沒有再起什麽幺蛾子,始終愁眉苦臉。
朱允炆看著兄弟三人,不由得也是疑惑,難道說朱棣真的瘋了?
不!不可能,朱允炆忽然想到自己的目的。
這次的喪葬,朱允炆本就有與朱棣以及其他藩王攤牌的意思,當著眾藩王大臣的麵,他會承諾永不削藩。
不過他還準備了與各藩王的談話,到時將這些年的事兒放在明麵上,說出來,震懾一下別有用心的藩王,同時也給其他藩王提個醒,如果燕王真要反,他們可不要傻傻跟著。
在警告過後,他不會在京師動手,如果朱棣一意孤行,那麽他不介意讓朱棣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削的藩王。
現在想來,朱棣也是知道這次京師之行不會太平,與其節外生枝,倒不如不來。如此一來,朱允炆的這些計劃就徹底泡湯了。
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朱棣處理難題的方法,看似簡單,卻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有人會問,難道朱允炆不能扣下他的三個兒子嗎?
朱允炆不會這樣做,因為沒有理由。你是孫子,人家也是孫子,人家千裏迢迢來送老人家最後一程,你倒好,把人家扣了。
其他藩王怎麽想,他們隻會認為朝廷中傳的沸沸揚揚的削藩是真的。況且朱允炆這小子不厚道,人家孩子是無辜的,對自己的兄弟都下得去手,還有什麽幹不出來。
如此一來,燕王得知消息後振臂一呼,各藩王就算不擁護,也會袖手旁觀。有些腦子一熱,還有可能搭上對方的船。
最主要的是本來朱棣沒有造反的理由,現在卻不得不反了,這一切都是朱允炆逼的。百姓也會私下議論,原來新皇帝心胸狹隘,容不下他的叔叔、兄弟啊。
“都說了咱們是自家人,咱們幾人都是兄弟,一直這樣生分作何,趕緊起來,不準再跪。張震,看茶。”朱允炆吩咐道。
張震進得門來,端起茶壺,小心的為幾人倒了茶水,擦了擦本就纖塵不染的桌椅,退到旁邊。
朱允炆帶著三人落座。朱高熾未動,朱高煦倒是有些渴了,加之朱允炆表現的親近,不客氣的端起茶水飲了一杯。
不等吩咐,張震有眼色的再次斟滿。朱高燧看看大哥,又看看二哥,也喝了幾口。
“其實朕這兩年很累,皇爺爺年邁體衰,朝中事務紛雜,壓得朕都快喘不過氣了。很難擠出時間像咱們這樣自家人坐一起喝喝茶。”朱允炆歎口氣說道,語氣中盡帶疲憊之意。
“皇上日理萬機,為國事操勞,我們理解,隻恨不能為皇上分憂。”朱高煦忽然道。
“哎,兄弟到底是咱們自家人,不像那些臣子,每日想著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口口聲聲稱為君分憂,我看啊都是為君添憂。”朱允炆接著話茬道。
朱高熾此時心裏大罵自己的弟弟,他是多麽想把朱高煦的嘴封住,不過在這個地方顯然他不能有任何動作,隻能祈禱朱高煦不要再說話了。
“你是皇上,他們還敢不聽你的,要我說啊,誰敢炸刺你就弄他。”朱高煦道。
“這話聽著解氣,哈哈。”朱允炆笑道。
“皇上恕罪,朱高煦隻是一個莽夫,莫聽他胡說。”朱高熾坐不住了,忙打圓場道。
‘這個蠢貨,人家話裏話外都是再說燕地,再說自己的爹,你倒好,上趕著讓收拾你爹,要是爹在這裏,早都恨不得大嘴巴子抽你了 。’朱高熾心裏暗道。
“都說了不要拘束,咱們自家人,還一口一個恕罪,你們哪有罪。我看啊,高煦說的不錯,君有君威,臣有臣規,炸刺的還是要敲打,要不然還以為我朱家人好欺負不是。”朱允炆說道。
“就是,大哥你也太蓀了。皇上,不是我看不起他,他平常就這樣,一遇上個事兒愁的不行,顧頭顧尾的。”朱高煦很激動,想不到朱允炆跟他竟然是一個想法。
一時間,除朱高熾如坐針氈,不停地擦著冷汗外,其他二人與朱允炆相談甚歡,甚至還以茶代酒,推杯換盞。
“自家人不必如此,起來吧。”朱允炆放下手中事務道。
“聽聞四叔身體不好,有傳言說患了瘋疾,到底怎麽回事?”朱允炆關心問道。
“皇上恕罪,吾父聽聞太祖皇帝駕崩,每日傷心落淚、茶飯不思,近幾日常說太祖皇帝與他在夢中相見,不知怎的,人就變得糊塗,後來就......”朱高熾哽咽道。
“唉,可憐的四叔,皇爺爺這一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朕這個做侄子的也有責任,這幾日忙於皇爺爺的葬禮,未能派人前去看看,這樣吧,朕這就派太醫去北平為四叔瞧瞧,希望能治好四叔。”朱允炆傷感的說道,同時暗中觀察朱高熾的反應。
朱高熾聞言心裏一緊,不過麵上帶著感激回道:“臣代父親謝皇上隆恩。”
朱高煦、朱高燧感激的看著朱允炆,跪地而謝。這兄弟兩不知道自己父親與大哥的計謀,也幸得朱棣瞞著他倆,因此在入京的路上並沒有再起什麽幺蛾子,始終愁眉苦臉。
朱允炆看著兄弟三人,不由得也是疑惑,難道說朱棣真的瘋了?
不!不可能,朱允炆忽然想到自己的目的。
這次的喪葬,朱允炆本就有與朱棣以及其他藩王攤牌的意思,當著眾藩王大臣的麵,他會承諾永不削藩。
不過他還準備了與各藩王的談話,到時將這些年的事兒放在明麵上,說出來,震懾一下別有用心的藩王,同時也給其他藩王提個醒,如果燕王真要反,他們可不要傻傻跟著。
在警告過後,他不會在京師動手,如果朱棣一意孤行,那麽他不介意讓朱棣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削的藩王。
現在想來,朱棣也是知道這次京師之行不會太平,與其節外生枝,倒不如不來。如此一來,朱允炆的這些計劃就徹底泡湯了。
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朱棣處理難題的方法,看似簡單,卻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有人會問,難道朱允炆不能扣下他的三個兒子嗎?
朱允炆不會這樣做,因為沒有理由。你是孫子,人家也是孫子,人家千裏迢迢來送老人家最後一程,你倒好,把人家扣了。
其他藩王怎麽想,他們隻會認為朝廷中傳的沸沸揚揚的削藩是真的。況且朱允炆這小子不厚道,人家孩子是無辜的,對自己的兄弟都下得去手,還有什麽幹不出來。
如此一來,燕王得知消息後振臂一呼,各藩王就算不擁護,也會袖手旁觀。有些腦子一熱,還有可能搭上對方的船。
最主要的是本來朱棣沒有造反的理由,現在卻不得不反了,這一切都是朱允炆逼的。百姓也會私下議論,原來新皇帝心胸狹隘,容不下他的叔叔、兄弟啊。
“都說了咱們是自家人,咱們幾人都是兄弟,一直這樣生分作何,趕緊起來,不準再跪。張震,看茶。”朱允炆吩咐道。
張震進得門來,端起茶壺,小心的為幾人倒了茶水,擦了擦本就纖塵不染的桌椅,退到旁邊。
朱允炆帶著三人落座。朱高熾未動,朱高煦倒是有些渴了,加之朱允炆表現的親近,不客氣的端起茶水飲了一杯。
不等吩咐,張震有眼色的再次斟滿。朱高燧看看大哥,又看看二哥,也喝了幾口。
“其實朕這兩年很累,皇爺爺年邁體衰,朝中事務紛雜,壓得朕都快喘不過氣了。很難擠出時間像咱們這樣自家人坐一起喝喝茶。”朱允炆歎口氣說道,語氣中盡帶疲憊之意。
“皇上日理萬機,為國事操勞,我們理解,隻恨不能為皇上分憂。”朱高煦忽然道。
“哎,兄弟到底是咱們自家人,不像那些臣子,每日想著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口口聲聲稱為君分憂,我看啊都是為君添憂。”朱允炆接著話茬道。
朱高熾此時心裏大罵自己的弟弟,他是多麽想把朱高煦的嘴封住,不過在這個地方顯然他不能有任何動作,隻能祈禱朱高煦不要再說話了。
“你是皇上,他們還敢不聽你的,要我說啊,誰敢炸刺你就弄他。”朱高煦道。
“這話聽著解氣,哈哈。”朱允炆笑道。
“皇上恕罪,朱高煦隻是一個莽夫,莫聽他胡說。”朱高熾坐不住了,忙打圓場道。
‘這個蠢貨,人家話裏話外都是再說燕地,再說自己的爹,你倒好,上趕著讓收拾你爹,要是爹在這裏,早都恨不得大嘴巴子抽你了 。’朱高熾心裏暗道。
“都說了不要拘束,咱們自家人,還一口一個恕罪,你們哪有罪。我看啊,高煦說的不錯,君有君威,臣有臣規,炸刺的還是要敲打,要不然還以為我朱家人好欺負不是。”朱允炆說道。
“就是,大哥你也太蓀了。皇上,不是我看不起他,他平常就這樣,一遇上個事兒愁的不行,顧頭顧尾的。”朱高煦很激動,想不到朱允炆跟他竟然是一個想法。
一時間,除朱高熾如坐針氈,不停地擦著冷汗外,其他二人與朱允炆相談甚歡,甚至還以茶代酒,推杯換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