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有鬼啊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作者:瘋子在狂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想著這種有些屈辱的條件,對方或許會討價還價。豈料東王聽後竟然覺得這個條件根本簡直不要太好了。
他生怕這些人跟他要錢要物,不就是那一個破港口嘛,拿走拿走,還說什麽租,竟然主動送給了明朝。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鄭和等人剛開始接到這個消息時,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明朝的理念一直都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對於這種割地賣國的行為,明朝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沒有人會同意這種條件,這是會被釘在恥辱柱上,遺臭萬年的。
但是咱們客觀的說,你不能拿我泱泱大國跟這群猴子相比,我們古老民族、千年文化,一直領先世界。他們連民族文化都沒有多少積澱,與他們談愛國,就好比對牛彈琴,不理解。
不過東王的這一番騷操作,正好符合鄭和的目的,兩位決策者很快簽好了條約,明人幫他打仗,他給明人港口,各取所需。
似乎有些對西王不尊重,畢竟人家手裏好歹握有七萬大兵。這還打都沒打,你兩就簽協議,分戰果,實在是欺人太甚。
東王在拿到秘密的協議後,立即組織人大張旗鼓的準備戰爭,並且邀請明人支援。
為此還專門找鄭和的人為他們寫了討伐書。為什麽找明人呢?因為以他們的文化水平,要寫出一份占理的討伐書還真是為難他們了。
在鄭和與東王兩方麵的大力宣傳下,整個爪哇島以及周邊其他島國都知道了西王的暴虐,以及對和平的明使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們都為明人與東王的遭遇表示同情,對即將發生的戰爭表示理解。
見時機成熟,鄭和不再等待,他已經為此事耽擱了許久。在他的命令下,戰船緩緩移動到岸邊,船上的大炮對準了西王麾下的城池。
並且帳下大將李廣率一萬精兵登岸,與東王的兩萬人匯合,共同向西王占領的地區進攻。
剛開始的兩次交戰,西王的幾千人仗著以前攻打東王的弓箭,負隅頑抗了幾個時辰。
他們看到明人手裏既沒有刀,也沒有箭,而是握著跟燒火棍一樣的黑杆子,俱都沒當回事,看來明人也就那樣,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
就連東王這邊的人都對他們的盟友產生了懷疑態度,這也太寒酸了吧,自己窮,起碼也有大鐵刀,明人不是聽說挺富的嗎,咋還不如自己呢。
不過在首戰之後,他們才知道這些東西的恐怖,明朝的天威讓他們震撼到了。
先是東王的兩萬人發起進攻,本就低矮的城牆卻阻擋了他們的步伐,一群人毫無章法的緩慢衝刺,在遇到密集的箭矢後,又迅速的向後退,根本沒有作戰的勇氣,徒留下幾十具屍體以及百十來號傷員趴在地上哀嚎。
李廣看的直搖頭,這哪是戰爭,簡直就是一盤散沙,就算前期被打怕了,兩萬人打幾千人,不畏的衝鋒,也能很快拿下這座小城。
得讓他們見識一下真正的戰爭了。
在李廣的命令下,一將領隻帶兩千人出列,向前移動,整齊地步伐、蕭肅的殺氣,與他們手中的‘燒火棍’完全不同。
在到達據城五十米的距離,隊伍列隊停下。這個距離是李廣通過剛才的戰鬥所得出的箭矢射程剛好夠不著的,他們的箭矢頂多也就四十餘米。
在領隊將領的命令下,明軍兩千人紛紛舉槍,瞄準城上的敵人。
西王這邊的守軍,剛才輕鬆就擊退了東王進攻,正是士氣高漲。看著明人拿著‘燒火棍’對著他們,一個個都不屑嘲諷,難道要用神靈、魔法來打敗自己嗎?有些甚至還跳起了奇怪的舞蹈。
不過隨著明軍將領的‘發射’命令,西王的守軍就由大笑、傲慢變成一片哀嚎。
隻聽密集的槍聲響起,槍口冒出一陣青煙。城上的西王軍一個個仿佛被施樂魔法般倒下去,有的頭部一個窟窿,當場死亡;有的身上不斷流出鮮血,倒地哀嚎。
東王帳下的士兵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聽到可怕的聲響過後,敵人就死亡或受傷,這可顛覆了他們的認知,難道說明人真的會魔法?
“現在快帶著你的人衝鋒,他們不會有機會射箭了。”李廣見身旁的東王大將還在發呆,忍不住提了他一腳說道。
那大將被剛才的場麵已經完全震懾住了,此時對於李廣踢他完全沒有任何不滿,恭敬的不斷點頭應和。繼而踢了手下的人一腳,嘰裏呱啦的讓他帶人趕緊進攻。
東王的士兵再次衝了上來,果不其然,這次沒有了弓箭再射向他們。
因為那些準備拿著弓弩射箭的人,剛一冒頭聽‘燒火棍’發出響聲,自己莫名其妙就倒了下去,毫無生機。
其他想要用弓弩阻止的人吸取前任的經驗,不敢再露頭。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有鬼’之類的話,扔下弓弩,撒丫子就跑。剩下的西王軍全都反應過來,他們隻有幾千人,一旦城門被破,兩萬人的東王軍就會淹沒他們。
並且不接受投降,因為他們先前追殺這些人,可謂是殺雞宰牛,沒少沾血。兩方人的血仇已經不共戴天了。因此此時他們爭相逃命。
東王的人輕鬆就破門而入,那些跑的慢的,瞬間就被人群淹沒。
東王的士兵狠狠發泄著心中的憤怒和屈辱,以前他們的朋友、兄弟就是這樣被砍殺的。
他生怕這些人跟他要錢要物,不就是那一個破港口嘛,拿走拿走,還說什麽租,竟然主動送給了明朝。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鄭和等人剛開始接到這個消息時,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明朝的理念一直都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對於這種割地賣國的行為,明朝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沒有人會同意這種條件,這是會被釘在恥辱柱上,遺臭萬年的。
但是咱們客觀的說,你不能拿我泱泱大國跟這群猴子相比,我們古老民族、千年文化,一直領先世界。他們連民族文化都沒有多少積澱,與他們談愛國,就好比對牛彈琴,不理解。
不過東王的這一番騷操作,正好符合鄭和的目的,兩位決策者很快簽好了條約,明人幫他打仗,他給明人港口,各取所需。
似乎有些對西王不尊重,畢竟人家手裏好歹握有七萬大兵。這還打都沒打,你兩就簽協議,分戰果,實在是欺人太甚。
東王在拿到秘密的協議後,立即組織人大張旗鼓的準備戰爭,並且邀請明人支援。
為此還專門找鄭和的人為他們寫了討伐書。為什麽找明人呢?因為以他們的文化水平,要寫出一份占理的討伐書還真是為難他們了。
在鄭和與東王兩方麵的大力宣傳下,整個爪哇島以及周邊其他島國都知道了西王的暴虐,以及對和平的明使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們都為明人與東王的遭遇表示同情,對即將發生的戰爭表示理解。
見時機成熟,鄭和不再等待,他已經為此事耽擱了許久。在他的命令下,戰船緩緩移動到岸邊,船上的大炮對準了西王麾下的城池。
並且帳下大將李廣率一萬精兵登岸,與東王的兩萬人匯合,共同向西王占領的地區進攻。
剛開始的兩次交戰,西王的幾千人仗著以前攻打東王的弓箭,負隅頑抗了幾個時辰。
他們看到明人手裏既沒有刀,也沒有箭,而是握著跟燒火棍一樣的黑杆子,俱都沒當回事,看來明人也就那樣,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
就連東王這邊的人都對他們的盟友產生了懷疑態度,這也太寒酸了吧,自己窮,起碼也有大鐵刀,明人不是聽說挺富的嗎,咋還不如自己呢。
不過在首戰之後,他們才知道這些東西的恐怖,明朝的天威讓他們震撼到了。
先是東王的兩萬人發起進攻,本就低矮的城牆卻阻擋了他們的步伐,一群人毫無章法的緩慢衝刺,在遇到密集的箭矢後,又迅速的向後退,根本沒有作戰的勇氣,徒留下幾十具屍體以及百十來號傷員趴在地上哀嚎。
李廣看的直搖頭,這哪是戰爭,簡直就是一盤散沙,就算前期被打怕了,兩萬人打幾千人,不畏的衝鋒,也能很快拿下這座小城。
得讓他們見識一下真正的戰爭了。
在李廣的命令下,一將領隻帶兩千人出列,向前移動,整齊地步伐、蕭肅的殺氣,與他們手中的‘燒火棍’完全不同。
在到達據城五十米的距離,隊伍列隊停下。這個距離是李廣通過剛才的戰鬥所得出的箭矢射程剛好夠不著的,他們的箭矢頂多也就四十餘米。
在領隊將領的命令下,明軍兩千人紛紛舉槍,瞄準城上的敵人。
西王這邊的守軍,剛才輕鬆就擊退了東王進攻,正是士氣高漲。看著明人拿著‘燒火棍’對著他們,一個個都不屑嘲諷,難道要用神靈、魔法來打敗自己嗎?有些甚至還跳起了奇怪的舞蹈。
不過隨著明軍將領的‘發射’命令,西王的守軍就由大笑、傲慢變成一片哀嚎。
隻聽密集的槍聲響起,槍口冒出一陣青煙。城上的西王軍一個個仿佛被施樂魔法般倒下去,有的頭部一個窟窿,當場死亡;有的身上不斷流出鮮血,倒地哀嚎。
東王帳下的士兵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聽到可怕的聲響過後,敵人就死亡或受傷,這可顛覆了他們的認知,難道說明人真的會魔法?
“現在快帶著你的人衝鋒,他們不會有機會射箭了。”李廣見身旁的東王大將還在發呆,忍不住提了他一腳說道。
那大將被剛才的場麵已經完全震懾住了,此時對於李廣踢他完全沒有任何不滿,恭敬的不斷點頭應和。繼而踢了手下的人一腳,嘰裏呱啦的讓他帶人趕緊進攻。
東王的士兵再次衝了上來,果不其然,這次沒有了弓箭再射向他們。
因為那些準備拿著弓弩射箭的人,剛一冒頭聽‘燒火棍’發出響聲,自己莫名其妙就倒了下去,毫無生機。
其他想要用弓弩阻止的人吸取前任的經驗,不敢再露頭。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有鬼’之類的話,扔下弓弩,撒丫子就跑。剩下的西王軍全都反應過來,他們隻有幾千人,一旦城門被破,兩萬人的東王軍就會淹沒他們。
並且不接受投降,因為他們先前追殺這些人,可謂是殺雞宰牛,沒少沾血。兩方人的血仇已經不共戴天了。因此此時他們爭相逃命。
東王的人輕鬆就破門而入,那些跑的慢的,瞬間就被人群淹沒。
東王的士兵狠狠發泄著心中的憤怒和屈辱,以前他們的朋友、兄弟就是這樣被砍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