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遠航,必然得有經得起風浪的大船,當初朱允炆在浙地處理白*教事宜時,那幾艘弗朗機人的船自然就被扣押了,人也被錦衣衛扔到海裏喂魚了。


    此時全球並沒有關聯,不會因為此事再鬧個外交矛盾。再說不遠萬裏滿世界亂跑的弗朗機人,手中又能有多幹淨?說白了這些人也是幹的殺人越貨的勾當。


    但是光有那幾艘船也是遠遠不夠的,既然是有目的的遠航,起碼要讓船員有自保能力,而且還要可以載得下糧食、禮物等。


    兵卒、船員、糧食、武器,當然了還有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這些人和物所需的空間是相當大的,因此少說也得幾十艘大船。


    要是造船,朱允炆對遠航想都不敢想,他沒錢。朝廷府庫中的錢必然會全部搭進去,先不說朱元璋同不同意,就是朝中大臣也必定會反對。


    不過朱允炆不必重新開始建造船隻,因為現成的船就有。


    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時,所有船隻加起來能容納近百萬人,還包括糧草輜重。


    當時的戰爭可沒有厲害的大炮或者魚雷啥的,因此人死的數以萬計,船大多都保存完好,有個別的因為碰撞有了損傷,不過就跟開車刮蹭一樣,隻是表麵受損,基礎還是好的,稍加維修就能利用。


    朱允炆派人去驗看了船,顯然與弗朗機人的船相比要遜色一些。


    弗朗機人的船舷與底部都被堅硬鐵皮包裹,甲板上還設置了了望杆,上麵可容納兩人進行遠望,觀察四周環境。


    船體分好幾層,在中間一層加裝了一些小型大炮,頗有些重火力的感覺。至於生活區,當然沒有多麽豪華,更比不上花船中的安樂窩,不過所需物品倒也齊全。


    朱允炆調動宮中能工巧匠,仔細研究了弗朗機人的船,而後讓他們仿照著對鄱陽湖邊停放的大船進行改造升級。


    這時候就顯示出老丈人的重要性,李善長是工部尚書,全力支持配合朱允炆的船舶改造計劃,朝中大臣們對此事不知情,要不然那些嘴碎的禦史們定會講一大堆廢話來阻止皇太孫挪用工匠。


    別看朱允炆是皇太孫,就算是皇上,想要用朝廷的資源來做一些大臣們不認可的事,在明朝也是極其困難的。當然,奸臣那就另當別論,他們往往都是投皇帝所好。


    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很快一批大船就完工了,巨大的船體壓在水麵上,激起巨大的水波,掙紮著衝向兩邊。


    高大的桅杆上麵掛著遮天蔽日的風帆,猶如戰旗般迎風招展,觀看的人無不讚歎。


    匠人們仿造的技能爐火純青,他們看著自己的傑出成果甚為滿意,現在這艘船與弗朗機人的大船相比,幾乎沒有什麽差距,唯一不足的是他們的船上配有小型火炮,而火炮的研究卻還在進展中,不是這些匠人們能解決的。


    幾乎所有人都對大船很滿意,一般的大風大浪也奈何不了這艘龐然大物。


    但是朱允炆卻有些遺憾,不是對船舶的質量以及空間,這些都已經很可以了,而是對動力。


    現在大明,包括大多數國家的船隻都還是依靠風能,也就是說他隻有不斷調整風帆的角度來驅使船前行,這必然對航行的速度會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遇到大風,或許還要隨波逐流。


    要是能裝有蒸汽動力就好了,朱允炆心中想著。他也不敢奢求其他更先進的動力機器。


    當然了,蒸汽機朱允炆可不會發明蒸汽機,他也隻能想想而已,不過這也給他提了一個醒,自己何不召集一批工匠,將他所了解的東西提供給他們,說不準大明還真能研究出工業機械,那就能領導全球工業革命了。


    不過相對於朱允炆的遺憾,鄭和卻是滿意至極。他本來對船舶沒有多大期望,隻要能將鄱陽湖上的一些中型船隻給他幾艘就可,卻沒想到朱允炆竟然直接將那數十艘大船修繕改造了。


    尤其是弗朗機人那幾艘大船,更讓他看的熱血澎湃,仿佛它們就是為自己而造的。


    尤其船上配裝的火炮,隻要他們不上岸,幾乎沒有人能奈何得了。


    他這時才真正體會到皇太孫對他這次遠航的重視,他也認識到自己肩上扛著的責任。皇恩浩蕩,一切都能給他的皇太孫都盡量給他最好的,自己定要完成使命。


    鄭和迫不及待的找到朱允炆,表示他現在就可以出發。


    “先不要急,你是第一次航海,孤得給你準備齊全。弗朗機人船上的火炮你也看到了,孤準備給所有作戰的船上都裝上火炮,到時候遇到危機,你也可自保。”朱允炆道。


    “可是火炮咱們沒有,殿下,臣覺得已經足夠了,如此規模,就算遇襲臣也有信心戰勝。”鄭和道。


    “不,先等等看,開春後如果還沒有火炮,那孤也不留你,你就出發吧。”朱允炆將希望都寄於他的秘密軍事研究所,好些時候沒去了,也不知道那邊的研究如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在狂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在狂奔並收藏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