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7.com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作者:瘋子在狂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乃爾不花出列後,以他為首的人都紛紛出口,請求兀良哈木放棄帶兵的打算。
兀良哈木不出聲,隻是冷漠地看著他麵前的這些人,看似跪地,卻一個個臉上沒有絲毫尊敬的神色,他們這是在逼迫自己放下軍權,一旦他不帶兵,定然是乃爾不花為帥,屆時自己的兵都歸他所有,在戰爭中充當炮灰,不斷削弱自己的實力,壯大他的軍隊。
“太尉,眾位將軍,先起身吧,此事還得再議,漢人出征都是三五個月準備,我們不可倉促行事,皇上親征也好、派帥也罷,都是為了咱們大元的崛起,太尉忠心為主,擔心皇上安危,此乃忠義之舉,還請起身議事。”脫脫見兩方僵持,心裏暗歎一聲出麵緩和。
地下眾人有了台階,也就謝恩起身,乃爾不花看了兀良哈木一眼,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的時候,權衡利弊後起身入座。
兀良哈木也順勢誇獎了乃爾不花的忠心,可是他麵上的笑容皮笑肉不笑,牽強的很,足以看出他心裏的真實想法。
要說在場的眾人誰沒有私心,怕也就是脫脫了,他是真心想恢複昔日的元朝,讓草原的雄鷹再次翱翔在中原大地,隻可惜他們的王朝這幾年內鬥越來越頻繁,他不僅要考量如何複興大元,更多的時候是在勸架。
沒錯,就是勸架,自黃金家族衰落後,各部落之間再無人能統領和約束,有時候為了草場或者牲畜,經常會刀兵相向。就連現在苟延殘喘的北元朝廷,也是人心渙散,為了一些利益相互鬥爭。
他不禁想到,當年他的先輩們踏入中原,做了那片土地的主人,幾十年過去了,他們的後代不僅沒有守住家業,反而從漢人那裏學會了自家爭鬥,這跟當年他們嘲笑軟弱無能的南宋又有何區別呢。
罷了罷了,如果容易,還要我脫脫幹什麽。每當他精疲力竭的時候,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繼而調整狀態,重新投入到複興大元的事業中。
“諸位,現在咱們的處境很艱難,這場仗我們要主動出擊,而且要勝,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出兵的目的,迫使明朝答應與我們貿易,換取物資。”脫脫將眾人的思維從剛才的內鬥轉向對明朝的作戰,不得不說,轉移矛盾這招挺實用。
“丞相,那按你的意思是我們隻是小打小鬧,到頭來還是要跟朱元璋換東西?”乃爾不花用刀一邊割桌上的羊肉,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
“嗬嗬,太尉不要急,老夫的意思並不是要小打小鬧,畢竟明朝的邊防擺在那。要打咱們就要打出氣勢,打出出路,如果能攻下江北城池,直逼金陵最好。”脫脫道。
“哼,要是能打到金陵,還用跟姓朱的換啥東西,到時候怕是他會乖乖送來乞求活命吧,哈哈。”一武將笑道。
“直逼金陵?丞相不領兵,倒是看的開,你可知道邊塞九大藩王,都是那朱元璋的兒子,先不說我們能不能攻下這些防線,就是攻下進去了,他們也會從後包圍,斷我軍糧路,一旦失去草原,我們想再回來就難了。”說到軍事,乃爾不花才起了精神,他雖然猖狂,卻並不自大,這些年與明軍打交道,他也深知明軍的厲害,因此對脫脫的想法嗤之以鼻。
“太尉說的是,老夫不帶兵,確實不知作戰事宜,不過想必大家都認為咱們不可能打的那麽深吧。”脫脫也不生氣,看著眾人說道。
“是啊,我們能打到河南都夠好了。”
“打金陵,那得死多少人,再說漢人都狡猾的很,那邊還是水路,咱們還沒渡江,就暈進水裏了。”眾人紛紛附和,明顯對脫脫說的不敢苟同。
“是了,所以我們就要確定目標,要知道我們目前想要什麽。各位,當前的處境對我們很不利,不僅牧民沒有吃的,就連軍中也沒有餘糧了,所以,我們就是要把大明打痛、打疼,打的他們的朝廷同意與我們貿易,這樣我們就達到了目的,這幾年再平穩發展,等到我大元恢複元氣,兵強馬壯之時,鐵騎踏破金陵才與希望。”脫脫這才說出他的真實想法。
眾人沉默,思考之下確實如此,他們而今是要解決當下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推翻明朝。
“說了這麽多,丞相的意思我們都聽明白了,也認同,但你還沒說由誰掌帥,這才是今天議事的重點吧。”乃爾不花眼看眾人跟著脫脫的思維走,就連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對,可他就是感覺不對勁,趕忙將話題拉回來。
“太尉勿急,依老夫之見,我們打的是氣勢,那就兵分三路,分別從大寧、宣府、寧夏進攻,三路軍隊各選一名主帥,皇上坐庭於後方壓線,如此可好?”脫脫道。
其實脫脫本欲支持兀良哈木親征,如此也可壯聲勢,不過這樣一來必然導致乃爾不花不滿,到時候出兵不出力,不說打疼大明,就是連長城都過不去。要知道,兀良哈木雖是北元名義上的皇帝,可他領兵打仗著實不行,一旦乃爾不花磨洋工,他們此舉必將失敗。
但是,如果要將兵權都歸於乃爾不花,這是萬萬不可,那人已經有了二心,不論戰果如何,到時候草原上必將血雨腥風,這也是脫脫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脫脫便想到了分兵的路子,一來既可以壯大聲勢,令明朝收尾不相顧,足以迷惑明朝,讓他們以為大舉進攻,給他們的朝廷施加壓力。
二來集中進攻一處,明軍自然也是集中防守,如此久攻不下,對己方士氣影響頗大,就算可以攻下,至少也得數月,可即將到來的冬天允許堅持到那會兒嗎?
最後就是分兵三路,也打消了兀良哈木的擔憂,畢竟乃爾不花隻能統領一路,其他兩路兀良哈木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分開作戰,如此也可避免二者猜忌。
脫脫啊,不得不說你確實是個人才,隻可惜生不逢時,如今的北元內鬥遠比他想象的要厲害,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引起連鎖反應,我們拭目以待吧。
兀良哈木不出聲,隻是冷漠地看著他麵前的這些人,看似跪地,卻一個個臉上沒有絲毫尊敬的神色,他們這是在逼迫自己放下軍權,一旦他不帶兵,定然是乃爾不花為帥,屆時自己的兵都歸他所有,在戰爭中充當炮灰,不斷削弱自己的實力,壯大他的軍隊。
“太尉,眾位將軍,先起身吧,此事還得再議,漢人出征都是三五個月準備,我們不可倉促行事,皇上親征也好、派帥也罷,都是為了咱們大元的崛起,太尉忠心為主,擔心皇上安危,此乃忠義之舉,還請起身議事。”脫脫見兩方僵持,心裏暗歎一聲出麵緩和。
地下眾人有了台階,也就謝恩起身,乃爾不花看了兀良哈木一眼,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的時候,權衡利弊後起身入座。
兀良哈木也順勢誇獎了乃爾不花的忠心,可是他麵上的笑容皮笑肉不笑,牽強的很,足以看出他心裏的真實想法。
要說在場的眾人誰沒有私心,怕也就是脫脫了,他是真心想恢複昔日的元朝,讓草原的雄鷹再次翱翔在中原大地,隻可惜他們的王朝這幾年內鬥越來越頻繁,他不僅要考量如何複興大元,更多的時候是在勸架。
沒錯,就是勸架,自黃金家族衰落後,各部落之間再無人能統領和約束,有時候為了草場或者牲畜,經常會刀兵相向。就連現在苟延殘喘的北元朝廷,也是人心渙散,為了一些利益相互鬥爭。
他不禁想到,當年他的先輩們踏入中原,做了那片土地的主人,幾十年過去了,他們的後代不僅沒有守住家業,反而從漢人那裏學會了自家爭鬥,這跟當年他們嘲笑軟弱無能的南宋又有何區別呢。
罷了罷了,如果容易,還要我脫脫幹什麽。每當他精疲力竭的時候,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繼而調整狀態,重新投入到複興大元的事業中。
“諸位,現在咱們的處境很艱難,這場仗我們要主動出擊,而且要勝,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出兵的目的,迫使明朝答應與我們貿易,換取物資。”脫脫將眾人的思維從剛才的內鬥轉向對明朝的作戰,不得不說,轉移矛盾這招挺實用。
“丞相,那按你的意思是我們隻是小打小鬧,到頭來還是要跟朱元璋換東西?”乃爾不花用刀一邊割桌上的羊肉,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
“嗬嗬,太尉不要急,老夫的意思並不是要小打小鬧,畢竟明朝的邊防擺在那。要打咱們就要打出氣勢,打出出路,如果能攻下江北城池,直逼金陵最好。”脫脫道。
“哼,要是能打到金陵,還用跟姓朱的換啥東西,到時候怕是他會乖乖送來乞求活命吧,哈哈。”一武將笑道。
“直逼金陵?丞相不領兵,倒是看的開,你可知道邊塞九大藩王,都是那朱元璋的兒子,先不說我們能不能攻下這些防線,就是攻下進去了,他們也會從後包圍,斷我軍糧路,一旦失去草原,我們想再回來就難了。”說到軍事,乃爾不花才起了精神,他雖然猖狂,卻並不自大,這些年與明軍打交道,他也深知明軍的厲害,因此對脫脫的想法嗤之以鼻。
“太尉說的是,老夫不帶兵,確實不知作戰事宜,不過想必大家都認為咱們不可能打的那麽深吧。”脫脫也不生氣,看著眾人說道。
“是啊,我們能打到河南都夠好了。”
“打金陵,那得死多少人,再說漢人都狡猾的很,那邊還是水路,咱們還沒渡江,就暈進水裏了。”眾人紛紛附和,明顯對脫脫說的不敢苟同。
“是了,所以我們就要確定目標,要知道我們目前想要什麽。各位,當前的處境對我們很不利,不僅牧民沒有吃的,就連軍中也沒有餘糧了,所以,我們就是要把大明打痛、打疼,打的他們的朝廷同意與我們貿易,這樣我們就達到了目的,這幾年再平穩發展,等到我大元恢複元氣,兵強馬壯之時,鐵騎踏破金陵才與希望。”脫脫這才說出他的真實想法。
眾人沉默,思考之下確實如此,他們而今是要解決當下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推翻明朝。
“說了這麽多,丞相的意思我們都聽明白了,也認同,但你還沒說由誰掌帥,這才是今天議事的重點吧。”乃爾不花眼看眾人跟著脫脫的思維走,就連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對,可他就是感覺不對勁,趕忙將話題拉回來。
“太尉勿急,依老夫之見,我們打的是氣勢,那就兵分三路,分別從大寧、宣府、寧夏進攻,三路軍隊各選一名主帥,皇上坐庭於後方壓線,如此可好?”脫脫道。
其實脫脫本欲支持兀良哈木親征,如此也可壯聲勢,不過這樣一來必然導致乃爾不花不滿,到時候出兵不出力,不說打疼大明,就是連長城都過不去。要知道,兀良哈木雖是北元名義上的皇帝,可他領兵打仗著實不行,一旦乃爾不花磨洋工,他們此舉必將失敗。
但是,如果要將兵權都歸於乃爾不花,這是萬萬不可,那人已經有了二心,不論戰果如何,到時候草原上必將血雨腥風,這也是脫脫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脫脫便想到了分兵的路子,一來既可以壯大聲勢,令明朝收尾不相顧,足以迷惑明朝,讓他們以為大舉進攻,給他們的朝廷施加壓力。
二來集中進攻一處,明軍自然也是集中防守,如此久攻不下,對己方士氣影響頗大,就算可以攻下,至少也得數月,可即將到來的冬天允許堅持到那會兒嗎?
最後就是分兵三路,也打消了兀良哈木的擔憂,畢竟乃爾不花隻能統領一路,其他兩路兀良哈木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分開作戰,如此也可避免二者猜忌。
脫脫啊,不得不說你確實是個人才,隻可惜生不逢時,如今的北元內鬥遠比他想象的要厲害,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引起連鎖反應,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