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站位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作者:瘋子在狂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榮漫不經心的收拾著他的沙盤,書童沮喪的往外搬著東西,那些中榜的書生已經住到了客棧,或者被當地富貴人家搶走,等待著殿試,此地已沒有他的歸宿。
二人正準備離開,宅院的管家帶著人進來。見到楊榮後,管家躬身離去,隻留下那人和他的侍衛。
楊榮放下手中的東西,這人他認識,卻也不認識。二人隻是在那次詩會上見過,但並無瓜葛。
“莫公子。”楊榮拱了拱手,算是打過招呼。
“楊兄,這是準備去哪?”朱允炆打了招呼問道。
“還能去哪,回福建。莫公子是來尋我的嗎?”楊榮道。
“是的,我此次來是特意尋楊兄,想請楊兄幫個忙。”朱允炆道。
“哦?莫公子說笑了,楊某既沒有高中,也非本地人士,能有什麽幫的上莫兄的。”楊榮不以為然,他不相信這人找他能幫什麽。
“非也非也,在下認為,科舉乃是一種選拔人才的渠道,但卻非唯一識別天下之才的方法,許多有才之士並不能因此被發現,或者根本就不來參考。”朱允炆認真道,他這不是在安慰楊榮,而是真的這樣認為的,科舉選拔的人是人才,這是毋庸置疑的,可同樣的,並非所有人才都能通過科舉。就拿朱允炆來說,如果讓他參加,倒數第一都是有可能的,可這能否認他全部的能力嗎?
“莫公子真是個奇人,這種言論楊某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似乎有些道理。楊某對一事也很好奇,不知莫公子可方便解惑?”楊榮被朱允炆的話所吸引,這人怎麽會說出這樣的離經叛道之言來,似乎與聖人之言不符,卻又感覺很有道理。
“楊兄請說,在下知無不言。”朱允炆道,他轉而坐到院中的石凳上,跟在他身邊的人立於其身旁。
楊榮麵向他而立,若是換做往日,他定會不喜對方這種姿態的,但今日麵對朱允炆,他卻沒有這樣的感覺,反而覺得這種對話情景是理所應當的,“莫公子可曾參加恩科?”
“嗬嗬,不瞞楊兄,在下不曾參考。”朱允炆笑著說道,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楊榮這話是什麽意思。
“福建學子楊榮參見皇太孫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楊榮突然跪地而拜。
朱允炆旁邊的二虎驚訝的看了跪在地上的楊榮一眼,心中想到“讀書人果然厲害,兩人說了沒幾句話他就知道殿下的身份。
一旁的書童本來百無聊賴的抱著自家少爺的沙盤等著出發,他也見過朱允炆,就是那個很有才華的莫公子,卻並未多想,隻以為他與自家少爺相交較好,來送行而已,所以也沒有細細聽他們說話,但他卻聽到了自家少爺最後那句話,因為口號喊得確實響亮。一時間呆立在原地,莫公子?皇太孫?
楊榮見自己的書童還在發呆,皺眉嗬斥道:“小六!還不拜見皇太孫殿下。”他其實可以不用管,況且以朱允炆的身份,就算不滿,也不會找自家書童的麻煩。可他還是提醒,這是對自己人的一種保護。
嘩啦一聲,書童手中的東西灑落,他也顧不上,連忙跪地磕頭道:“小人不知是皇太孫殿下,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嗬嗬,好了,都起來吧,不要這麽拘謹,這不怪你們,是孤不請自來。”朱允炆道。
楊榮起身,看了看自己的東西被撒了一地,不滿的瞪了眼書童。書童站了起來,卻還是雙腿發軟,常年在福建,他連一些知府等官員都沒見過幾回,現在看到皇家之人,早已是腦子空白,四肢不聽使喚了。
“既然你已知道孤的身份,那孤也就不賣關子了。孤知曉你胸中韜略,也知道你喜愛擅長邊防事務,科舉選中的進士可以處理政事,卻無你這般才能,因此,孤今日來就是留你。”朱允炆道。
不等楊榮答應或回絕,朱允炆接著說道:“孤知道,這樣的選擇或許對你來說不公平,以你的才能,隻要不放棄,他日必能中第。你不用急著回答,這幾日你暫且先考慮考慮,如果願意留在孤身邊,你拿著這東西來找孤。”朱允炆說著,從二虎手中拿過一塊進入宮中的牌子,遞給楊榮。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怎會對楊榮不公,實際上正如朱允炆所言,楊榮他日必中。在明朝,想要入閣拜相成為重臣,就必須要有功名,這就要通過科舉進入朝堂,隻有這樣才能進入權力中心,而如朱允炆這樣,將其直接留在身邊,永遠都是幕後,絕無進入朝堂的可能,更別談入閣。
盡管那些功臣名將之後都有官職,但可以考究,他們要麽是世襲爵位,要麽就是父輩規劃,無一例外不會進入朝堂權力中心,就像李景隆,公爵在身,也決定不了朝廷的大事,頂多就是執行而已。
以楊榮的能力,進入權力中心是遲早的事,因此,朱允炆才給他考慮的時間,是要站在群臣中約束皇權、成就千古名臣,還是與皇權綁在一起,盡心為其謀劃,對抗群臣。當然了,朱允炆是不會虧待在自己人的,他還留了一手,隻不過在楊榮未表態之前,他是不會說的,一切都看楊榮如何抉擇了。
二人正準備離開,宅院的管家帶著人進來。見到楊榮後,管家躬身離去,隻留下那人和他的侍衛。
楊榮放下手中的東西,這人他認識,卻也不認識。二人隻是在那次詩會上見過,但並無瓜葛。
“莫公子。”楊榮拱了拱手,算是打過招呼。
“楊兄,這是準備去哪?”朱允炆打了招呼問道。
“還能去哪,回福建。莫公子是來尋我的嗎?”楊榮道。
“是的,我此次來是特意尋楊兄,想請楊兄幫個忙。”朱允炆道。
“哦?莫公子說笑了,楊某既沒有高中,也非本地人士,能有什麽幫的上莫兄的。”楊榮不以為然,他不相信這人找他能幫什麽。
“非也非也,在下認為,科舉乃是一種選拔人才的渠道,但卻非唯一識別天下之才的方法,許多有才之士並不能因此被發現,或者根本就不來參考。”朱允炆認真道,他這不是在安慰楊榮,而是真的這樣認為的,科舉選拔的人是人才,這是毋庸置疑的,可同樣的,並非所有人才都能通過科舉。就拿朱允炆來說,如果讓他參加,倒數第一都是有可能的,可這能否認他全部的能力嗎?
“莫公子真是個奇人,這種言論楊某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似乎有些道理。楊某對一事也很好奇,不知莫公子可方便解惑?”楊榮被朱允炆的話所吸引,這人怎麽會說出這樣的離經叛道之言來,似乎與聖人之言不符,卻又感覺很有道理。
“楊兄請說,在下知無不言。”朱允炆道,他轉而坐到院中的石凳上,跟在他身邊的人立於其身旁。
楊榮麵向他而立,若是換做往日,他定會不喜對方這種姿態的,但今日麵對朱允炆,他卻沒有這樣的感覺,反而覺得這種對話情景是理所應當的,“莫公子可曾參加恩科?”
“嗬嗬,不瞞楊兄,在下不曾參考。”朱允炆笑著說道,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楊榮這話是什麽意思。
“福建學子楊榮參見皇太孫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楊榮突然跪地而拜。
朱允炆旁邊的二虎驚訝的看了跪在地上的楊榮一眼,心中想到“讀書人果然厲害,兩人說了沒幾句話他就知道殿下的身份。
一旁的書童本來百無聊賴的抱著自家少爺的沙盤等著出發,他也見過朱允炆,就是那個很有才華的莫公子,卻並未多想,隻以為他與自家少爺相交較好,來送行而已,所以也沒有細細聽他們說話,但他卻聽到了自家少爺最後那句話,因為口號喊得確實響亮。一時間呆立在原地,莫公子?皇太孫?
楊榮見自己的書童還在發呆,皺眉嗬斥道:“小六!還不拜見皇太孫殿下。”他其實可以不用管,況且以朱允炆的身份,就算不滿,也不會找自家書童的麻煩。可他還是提醒,這是對自己人的一種保護。
嘩啦一聲,書童手中的東西灑落,他也顧不上,連忙跪地磕頭道:“小人不知是皇太孫殿下,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嗬嗬,好了,都起來吧,不要這麽拘謹,這不怪你們,是孤不請自來。”朱允炆道。
楊榮起身,看了看自己的東西被撒了一地,不滿的瞪了眼書童。書童站了起來,卻還是雙腿發軟,常年在福建,他連一些知府等官員都沒見過幾回,現在看到皇家之人,早已是腦子空白,四肢不聽使喚了。
“既然你已知道孤的身份,那孤也就不賣關子了。孤知曉你胸中韜略,也知道你喜愛擅長邊防事務,科舉選中的進士可以處理政事,卻無你這般才能,因此,孤今日來就是留你。”朱允炆道。
不等楊榮答應或回絕,朱允炆接著說道:“孤知道,這樣的選擇或許對你來說不公平,以你的才能,隻要不放棄,他日必能中第。你不用急著回答,這幾日你暫且先考慮考慮,如果願意留在孤身邊,你拿著這東西來找孤。”朱允炆說著,從二虎手中拿過一塊進入宮中的牌子,遞給楊榮。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怎會對楊榮不公,實際上正如朱允炆所言,楊榮他日必中。在明朝,想要入閣拜相成為重臣,就必須要有功名,這就要通過科舉進入朝堂,隻有這樣才能進入權力中心,而如朱允炆這樣,將其直接留在身邊,永遠都是幕後,絕無進入朝堂的可能,更別談入閣。
盡管那些功臣名將之後都有官職,但可以考究,他們要麽是世襲爵位,要麽就是父輩規劃,無一例外不會進入朝堂權力中心,就像李景隆,公爵在身,也決定不了朝廷的大事,頂多就是執行而已。
以楊榮的能力,進入權力中心是遲早的事,因此,朱允炆才給他考慮的時間,是要站在群臣中約束皇權、成就千古名臣,還是與皇權綁在一起,盡心為其謀劃,對抗群臣。當然了,朱允炆是不會虧待在自己人的,他還留了一手,隻不過在楊榮未表態之前,他是不會說的,一切都看楊榮如何抉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