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寶林寺的方丈所言,烏雞國原本是一處信仰自由的樂土國度。
但是隨著西天佛域的入侵三界,開始在三界內大肆宣揚佛法,打壓其他教派。
這引起了烏雞國民眾的不滿,全國上下怨聲載道,甚至激起了民變叛亂。
對於此事,烏雞國君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可是那時的烏雞國君,已經被文殊菩薩以及其座下青獅脅迫,成為了其手中的傀儡君王。
烏雞國君為了活命,隻能降下旨意,鎮壓國內的其他信仰教派,獨尊佛法。
此舉引起了國內的激烈反抗,甚至許多道、儒、妖、魔、鬼、神等派係的信徒都開啟了血祭,召喚來了自己信仰的所謂神明,要與烏雞國君決一死戰。
看著國內民眾如此反抗,烏雞國君隻好向文殊菩薩求助。
而文殊菩薩也沒有令烏雞國君失望。
其派下了佛域的三千揭諦,在烏雞國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任何膽敢反抗的道、儒、妖、魔、鬼、神等派係的信徒以及他們信仰的修仙者都遭到了三千揭諦的屠戮,那是死的死逃的逃。
文殊菩薩為了掩飾這一場殺戮,便在史書與國度內大肆宣揚烘托此事。
將原本的血腥屠殺描繪成了佛渡烏雞,佛光神跡,大肆宣揚佛域的文化與佛法。
短短的四年間,原本信仰自由,百花齊放的烏雞國便成為了隻有佛域一家獨大的國度,全國到處都是佛寺廟宇。
服佛役以及進貢之寶等國策也順利開展,成為了國民根深蒂固的慣例。
原本這樣處置,烏雞國君也能接受。
畢竟對於一位國君來說,信仰之道就是為了教化民眾,安撫人心,從而達到中央集權,高度統一的思想方針。
佛域的此舉,也間接幫烏雞國君鞏固了政權,可謂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可是在三年前,天庭的太上老君突然造訪烏雞國。
以強硬的手段血腥鎮壓了國內的一切佛域信仰,更是將文殊菩薩及座下青獅封印進了烏雞國的護城河,對其大肆羞辱懲處。
麵對突如其來的太上老君,烏雞國君又能如何呢?
既然自己的靠山文殊菩薩被鎮壓,烏雞國君隻能再次投靠太上老君,國內也進行了大換血,將原本的寺廟摧毀,準備修建三清道觀,改頭換麵,信仰三清道教。
而之所以太上老君會出現在此地,烏雞國君就無從得知了。
可誰承想,太上老君在烏雞國內隻待了一旬之數,就因為北俱蘆洲天罡湖陰蝕王之事返回了天庭,並讓平頂山蓮花洞的金角、銀角二人代為管理烏雞國之事。
可金角、銀角有自己的平頂山蓮花洞,當自己的山大王就滿足了,根本不想管烏雞國這處爛攤子。
而就在太上老君離去的不久後,佛域來了一位六甲金身的佛陀,救出了被封印在護城河中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得救後不敢招惹太上老君,就隻能拿烏雞國君這個牆頭草泄憤了。
於是堂堂一代國君,就成為了青獅的口下亡魂。
不但被活活咬死,其魂魄也被拘禁在了這寶林寺的一口枯井中,永世不得超身。
原本烏雞國王已經徹底絕望,等待他的隻有永世的孤寂。
可沒曾想,無天等人的到來,卻帶給了烏雞國王希望。
作為被拘禁在枯井的鬼魂,隻有午夜時分,才有機會離開枯井,在寺廟內遊走片刻。
於是烏雞國王便借機來到了無天等人的麵前,希望憑借唐三藏大唐東土高僧的威名,救自己脫離苦海。
隻是烏雞國王不知道的是,如今所謂的唐三藏已經被無天取而代之。
身邊的護道徒孫也這般厲害,隻是剛剛靠近,就差的被擊殺魂飛魄散。
要不是無天的突然出手,恐怕烏雞國王此刻真的已經身死道消,魂飛魄散了。
“如你所言,那如今的烏雞國王又是何許人也呢?”
聽到無天詢問如今的烏雞國王,烏雞國君表示,如今的國王乃是文殊菩薩座下的青獅獸。
當初太上老君的血腥鎮壓,文殊菩薩便受了不輕的傷勢。
如果不是六甲金身出手相助,恐怕文殊菩薩將會命不久矣,再入輪回。
重傷的文殊菩薩隻能返回佛域療養,而烏雞國這爛攤子,自然就落在了青獅獸的手中。
可青獅獸乃是一屆妖魔,並不懂得管理,也不屑於籠絡人心,修建廟宇。
於是如今的烏雞國,雖然依舊實行當初文殊菩薩定下的各種方針策略,但國內已經沒有了佛堂廟宇,隻在進入烏雞國領域的必經之路上保留了現在的皇家寺廟。
在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之後,無天也是大為不解。
之前從主持方丈那裏得到的消息以及眼前烏雞國君所言的消息雖大同小異,但其本質卻截然不同。
二者所言到底誰真誰假,這還需要無天親自去考證。
至於太上老君為何會突然來到烏雞國血腥鎮壓文殊菩薩,無天倒是能夠理解。
畢竟平頂山與紅孩兒所居住的號山枯鬆澗火雲洞之間就隔著眼前的烏雞國。
倘若太上老君想要金角、銀角保護紅孩兒的安危,那烏雞國便是唯一的阻礙了。
原本的烏雞國,信仰自由,出入自由,太上老君自然不會理會。
但是文殊菩薩這麽一插手,那就是在太上老君人間地盤的咽喉部位安插了一顆釘子。
讓平頂山與號山枯鬆澗之間首尾不能相連,二者不可想通,嚴重影響著紅孩兒的安全。
無天可以想到這一點,太上老君又豈能想不到呢?
再加上文殊菩薩叛離道門,入主佛域,太上老君自然要出手給與文殊一點教訓,讓其長長記性,不要太過放肆。
結合這些,無天也明白了當初銀角為何要南轅北轍,寧願繞路,也要躲避未知的風險。
因為這烏雞國中,確實隱藏著許多未知的力量與風險。
而觀音菩薩帶著金毛吼出現在平頂山,嫁禍給豬八戒定然也是蓄謀已久。
此舉既可以探測無天等人的戰力與底線,也可以為自己的朋友文殊菩薩報仇,更可以搶奪金角、銀角好不容易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可謂是一石三鳥。
想明白這些後,無天將烏雞國王的魂魄留在了意識之海,準備明日進入這未知的烏雞國,好好看一看這國內究竟還隱藏著些什麽。
但是隨著西天佛域的入侵三界,開始在三界內大肆宣揚佛法,打壓其他教派。
這引起了烏雞國民眾的不滿,全國上下怨聲載道,甚至激起了民變叛亂。
對於此事,烏雞國君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可是那時的烏雞國君,已經被文殊菩薩以及其座下青獅脅迫,成為了其手中的傀儡君王。
烏雞國君為了活命,隻能降下旨意,鎮壓國內的其他信仰教派,獨尊佛法。
此舉引起了國內的激烈反抗,甚至許多道、儒、妖、魔、鬼、神等派係的信徒都開啟了血祭,召喚來了自己信仰的所謂神明,要與烏雞國君決一死戰。
看著國內民眾如此反抗,烏雞國君隻好向文殊菩薩求助。
而文殊菩薩也沒有令烏雞國君失望。
其派下了佛域的三千揭諦,在烏雞國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任何膽敢反抗的道、儒、妖、魔、鬼、神等派係的信徒以及他們信仰的修仙者都遭到了三千揭諦的屠戮,那是死的死逃的逃。
文殊菩薩為了掩飾這一場殺戮,便在史書與國度內大肆宣揚烘托此事。
將原本的血腥屠殺描繪成了佛渡烏雞,佛光神跡,大肆宣揚佛域的文化與佛法。
短短的四年間,原本信仰自由,百花齊放的烏雞國便成為了隻有佛域一家獨大的國度,全國到處都是佛寺廟宇。
服佛役以及進貢之寶等國策也順利開展,成為了國民根深蒂固的慣例。
原本這樣處置,烏雞國君也能接受。
畢竟對於一位國君來說,信仰之道就是為了教化民眾,安撫人心,從而達到中央集權,高度統一的思想方針。
佛域的此舉,也間接幫烏雞國君鞏固了政權,可謂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可是在三年前,天庭的太上老君突然造訪烏雞國。
以強硬的手段血腥鎮壓了國內的一切佛域信仰,更是將文殊菩薩及座下青獅封印進了烏雞國的護城河,對其大肆羞辱懲處。
麵對突如其來的太上老君,烏雞國君又能如何呢?
既然自己的靠山文殊菩薩被鎮壓,烏雞國君隻能再次投靠太上老君,國內也進行了大換血,將原本的寺廟摧毀,準備修建三清道觀,改頭換麵,信仰三清道教。
而之所以太上老君會出現在此地,烏雞國君就無從得知了。
可誰承想,太上老君在烏雞國內隻待了一旬之數,就因為北俱蘆洲天罡湖陰蝕王之事返回了天庭,並讓平頂山蓮花洞的金角、銀角二人代為管理烏雞國之事。
可金角、銀角有自己的平頂山蓮花洞,當自己的山大王就滿足了,根本不想管烏雞國這處爛攤子。
而就在太上老君離去的不久後,佛域來了一位六甲金身的佛陀,救出了被封印在護城河中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得救後不敢招惹太上老君,就隻能拿烏雞國君這個牆頭草泄憤了。
於是堂堂一代國君,就成為了青獅的口下亡魂。
不但被活活咬死,其魂魄也被拘禁在了這寶林寺的一口枯井中,永世不得超身。
原本烏雞國王已經徹底絕望,等待他的隻有永世的孤寂。
可沒曾想,無天等人的到來,卻帶給了烏雞國王希望。
作為被拘禁在枯井的鬼魂,隻有午夜時分,才有機會離開枯井,在寺廟內遊走片刻。
於是烏雞國王便借機來到了無天等人的麵前,希望憑借唐三藏大唐東土高僧的威名,救自己脫離苦海。
隻是烏雞國王不知道的是,如今所謂的唐三藏已經被無天取而代之。
身邊的護道徒孫也這般厲害,隻是剛剛靠近,就差的被擊殺魂飛魄散。
要不是無天的突然出手,恐怕烏雞國王此刻真的已經身死道消,魂飛魄散了。
“如你所言,那如今的烏雞國王又是何許人也呢?”
聽到無天詢問如今的烏雞國王,烏雞國君表示,如今的國王乃是文殊菩薩座下的青獅獸。
當初太上老君的血腥鎮壓,文殊菩薩便受了不輕的傷勢。
如果不是六甲金身出手相助,恐怕文殊菩薩將會命不久矣,再入輪回。
重傷的文殊菩薩隻能返回佛域療養,而烏雞國這爛攤子,自然就落在了青獅獸的手中。
可青獅獸乃是一屆妖魔,並不懂得管理,也不屑於籠絡人心,修建廟宇。
於是如今的烏雞國,雖然依舊實行當初文殊菩薩定下的各種方針策略,但國內已經沒有了佛堂廟宇,隻在進入烏雞國領域的必經之路上保留了現在的皇家寺廟。
在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之後,無天也是大為不解。
之前從主持方丈那裏得到的消息以及眼前烏雞國君所言的消息雖大同小異,但其本質卻截然不同。
二者所言到底誰真誰假,這還需要無天親自去考證。
至於太上老君為何會突然來到烏雞國血腥鎮壓文殊菩薩,無天倒是能夠理解。
畢竟平頂山與紅孩兒所居住的號山枯鬆澗火雲洞之間就隔著眼前的烏雞國。
倘若太上老君想要金角、銀角保護紅孩兒的安危,那烏雞國便是唯一的阻礙了。
原本的烏雞國,信仰自由,出入自由,太上老君自然不會理會。
但是文殊菩薩這麽一插手,那就是在太上老君人間地盤的咽喉部位安插了一顆釘子。
讓平頂山與號山枯鬆澗之間首尾不能相連,二者不可想通,嚴重影響著紅孩兒的安全。
無天可以想到這一點,太上老君又豈能想不到呢?
再加上文殊菩薩叛離道門,入主佛域,太上老君自然要出手給與文殊一點教訓,讓其長長記性,不要太過放肆。
結合這些,無天也明白了當初銀角為何要南轅北轍,寧願繞路,也要躲避未知的風險。
因為這烏雞國中,確實隱藏著許多未知的力量與風險。
而觀音菩薩帶著金毛吼出現在平頂山,嫁禍給豬八戒定然也是蓄謀已久。
此舉既可以探測無天等人的戰力與底線,也可以為自己的朋友文殊菩薩報仇,更可以搶奪金角、銀角好不容易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可謂是一石三鳥。
想明白這些後,無天將烏雞國王的魂魄留在了意識之海,準備明日進入這未知的烏雞國,好好看一看這國內究竟還隱藏著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