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於無天的神格道果法身,是無天神修之力的最高體現。
而無天的這一個戰字喝出,身後立刻浮現了一方全新的世界虛影,世界虛影之中有兩棵神樹在迎風搖擺,激蕩神力。
當兩棵神樹出現的刹那,玉帝和如來的臉上均露出了笑容。
二人相視一笑,驅散了頭頂之上的氣運鴻河,神格道果法相也融入了二人的眉心之中。
“萬年蟠桃樹果然在你手中!”
“菩提古樹果然被你所得!”
玉皇大帝與如來悉達多同時開口,對著無天微笑著說道。
而無天也收回了自己的氣運和神格道果,淡定的望向了二人。
“這等試探略顯幼稚,無趣,說條件吧!”
原來楊戩之所以會聯係無天,並讓玉皇大帝與悉達多聚集在真君神殿年內,是為了一場關乎五指山內被鎮壓之人的交易。
玉皇大帝自從楊戩拿出對抗僵屍的蟠桃木劍後,就斷定萬年蟠桃一定在無天的手中。
而無天與將臣花費上百年的時間在南贍部洲大肆捕獵不化骨的舉動,悉達多自然也看在眼裏。
將臣完好無損的跟著無天,說明是無天將菩提古樹剝離了將臣的身體,而菩提古樹也被將臣藏了起來。
玉皇大帝需要萬年蟠桃樹,悉達多需要菩提古樹,而無天與楊戩需要被鎮壓在五指山內的奎剛、六耳等人被放出來。
這種種的需要,就構成了今天談判的基礎。
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這一點,不光適用於凡人,神仙、佛陀也不例外。
如今玉皇大帝、悉達多的本體皆處於重傷的閉關時期,他們需要萬年蟠桃樹,需要菩提古樹,所以他們才會找到楊戩,希望可以促成這樁交易。
交易的內容非常簡單,無天將萬年蟠桃樹與菩提古樹還給玉皇大帝和悉達多,而玉皇大帝與悉達多便答應放了鎮壓在五指山內除了孫悟空以外的所有人。
麵對這場不公平的交易,無天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玉皇大帝與悉達多如今皆為重創之體,不具備開戰的條件。
而他們提出的交易,對無天來說並不公平。
以兩棵神樹換來奎剛、六耳等人提前的自由,此事對無天來說並不具備吸引力。
隻要再過幾百年,無天便可恢複自身的損傷,到時候憑借他的大威魔龍之力再加上歲月之兵,強行劈開五指山,救出奎剛、六耳等人根本不在話下,又何必冒著讓二人借此提前恢複傷勢的風險,來進行這場交易呢?
麵對無天提出的疑慮,玉皇大帝表示,如果這樁交易不能促成,他便會直接動用天規之力,將五指山下鎮壓的奎剛等人泯滅,讓他們魂飛魄散,徹底消失。
麵對玉皇大帝的威脅,無天絲毫不為所動,表示如果玉皇大帝真的企圖傷害奎剛等人。
他也將不計後果覆滅天庭,讓整個三界陪葬,徹底斷了玉皇大帝的後路,其必死在第一千七百五十一劫下。
一旁的悉達多看著玉皇大帝與無天吹胡子瞪眼睛的對峙,立刻打起了圓場。
悉達多表示,三人的交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如果他們有把握能徹底消滅對方的話,今天也就沒有必要坐到這裏談判了。
那些威脅、恐嚇的話就不用提了,並沒有任何意義。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權衡利弊,找到彼此的平衡點,促成交易的完成。
為了能夠達成這樁交易,悉達多提出了一個方案。
那就是以戰亂的東土三國之地為盤,以南贍部洲的眾生黎民為棋,展開對弈,來一場對賭。
如今南贍部洲的東土之地,已經形成了多位豪強軍閥亂戰的局麵。
無天、悉達多、玉皇大帝三人可以各自選擇一位豪強進行支持,展開對戰,三局兩勝製。
如果悉達多與玉皇大帝皆勝了無天,那無天就要同意二人提出的交易,用兩棵神樹換取奎剛、六耳等人的自由。
如果無天兩場皆勝,那便無需交出神樹,悉達多與玉皇大帝無條件放了奎剛、六耳等人,神樹之事另行商榷。
這個提議一出,三人皆點頭同意。
以眾生為棋,展開博弈,既不傷己,又能決出勝負,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那些在這場博弈中犧牲的黎民百姓,身為神佛妖魔,誰又會理會他們的生死呢?
這才是真的天地不仁,以萬靈為芻狗。
三人一拍即合,當即俯視三界南贍部洲,開始挑選各自的棋子。
此時的人間,正處於群雄並起的時代,這個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冀州的袁紹軍團以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軍團。
除了這兩大軍團外,其餘的勢力均未發展成型,根本不入無天等人的法眼。
看著隻有兩大軍團符合交戰的條件,悉達多便率先將自己摘了出來,讓無天與玉皇大帝先行選擇棋子進行博弈。
這個時候,正處於官渡之戰的前沿。
袁紹一方擊敗了公孫瓚,占據了幽州、冀州、青州、並州之地,還有未受瘟疫襲擾的冀州之地。
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辟,又有桑棗之饒,乃是兵強馬壯,糧草充沛之所。
袁紹在此招兵買馬,擁有人馬十一萬之數。
而曹操一方雖然占據王朝皇室正統之名,打著奉天子的名號征戰四方,乃是正義之名。
但曹操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將尚在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孫策蠢蠢欲動,暫時依附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內憂外患,四麵楚歌。
手中掌握的人馬兵力不過兩萬之數,可謂異常艱難。
悉達多為無天和玉皇大帝分析了兩股勢力的各自利弊後,讓二人自行選擇支持的勢力。
聽完悉達多的講述,玉皇大帝非常看好兵強馬壯、勢力雄厚的袁紹,便要率先選擇袁紹一方。
此舉遭到了一旁楊戩的反對。
在楊戩看來,袁紹如此兵強馬壯,兵力達十一萬之眾,消滅隻有兩萬人馬的曹操,那不是手到擒來嗎?
玉皇大帝如此選擇,簡直是作弊,這還有什麽可比的價值呢?
看到楊戩如此情緒激動,悉達多望向了無天,表示難道無天就沒有以少勝多的能力嗎?
畢竟不管是兩萬還是二十萬,對於他們包括楊戩來說,都是翻手可滅,人數的多少真的重要嗎?
聽著悉達多的挑釁,無天微微一笑,拍了拍楊戩的肩膀表示無礙,隨即便選擇了曹操一方。
由此,這場著名的官渡之戰,就在無天、悉達多、玉皇大帝三人的談笑風生之間拉開了帷幕。
而無天的這一個戰字喝出,身後立刻浮現了一方全新的世界虛影,世界虛影之中有兩棵神樹在迎風搖擺,激蕩神力。
當兩棵神樹出現的刹那,玉帝和如來的臉上均露出了笑容。
二人相視一笑,驅散了頭頂之上的氣運鴻河,神格道果法相也融入了二人的眉心之中。
“萬年蟠桃樹果然在你手中!”
“菩提古樹果然被你所得!”
玉皇大帝與如來悉達多同時開口,對著無天微笑著說道。
而無天也收回了自己的氣運和神格道果,淡定的望向了二人。
“這等試探略顯幼稚,無趣,說條件吧!”
原來楊戩之所以會聯係無天,並讓玉皇大帝與悉達多聚集在真君神殿年內,是為了一場關乎五指山內被鎮壓之人的交易。
玉皇大帝自從楊戩拿出對抗僵屍的蟠桃木劍後,就斷定萬年蟠桃一定在無天的手中。
而無天與將臣花費上百年的時間在南贍部洲大肆捕獵不化骨的舉動,悉達多自然也看在眼裏。
將臣完好無損的跟著無天,說明是無天將菩提古樹剝離了將臣的身體,而菩提古樹也被將臣藏了起來。
玉皇大帝需要萬年蟠桃樹,悉達多需要菩提古樹,而無天與楊戩需要被鎮壓在五指山內的奎剛、六耳等人被放出來。
這種種的需要,就構成了今天談判的基礎。
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這一點,不光適用於凡人,神仙、佛陀也不例外。
如今玉皇大帝、悉達多的本體皆處於重傷的閉關時期,他們需要萬年蟠桃樹,需要菩提古樹,所以他們才會找到楊戩,希望可以促成這樁交易。
交易的內容非常簡單,無天將萬年蟠桃樹與菩提古樹還給玉皇大帝和悉達多,而玉皇大帝與悉達多便答應放了鎮壓在五指山內除了孫悟空以外的所有人。
麵對這場不公平的交易,無天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玉皇大帝與悉達多如今皆為重創之體,不具備開戰的條件。
而他們提出的交易,對無天來說並不公平。
以兩棵神樹換來奎剛、六耳等人提前的自由,此事對無天來說並不具備吸引力。
隻要再過幾百年,無天便可恢複自身的損傷,到時候憑借他的大威魔龍之力再加上歲月之兵,強行劈開五指山,救出奎剛、六耳等人根本不在話下,又何必冒著讓二人借此提前恢複傷勢的風險,來進行這場交易呢?
麵對無天提出的疑慮,玉皇大帝表示,如果這樁交易不能促成,他便會直接動用天規之力,將五指山下鎮壓的奎剛等人泯滅,讓他們魂飛魄散,徹底消失。
麵對玉皇大帝的威脅,無天絲毫不為所動,表示如果玉皇大帝真的企圖傷害奎剛等人。
他也將不計後果覆滅天庭,讓整個三界陪葬,徹底斷了玉皇大帝的後路,其必死在第一千七百五十一劫下。
一旁的悉達多看著玉皇大帝與無天吹胡子瞪眼睛的對峙,立刻打起了圓場。
悉達多表示,三人的交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如果他們有把握能徹底消滅對方的話,今天也就沒有必要坐到這裏談判了。
那些威脅、恐嚇的話就不用提了,並沒有任何意義。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權衡利弊,找到彼此的平衡點,促成交易的完成。
為了能夠達成這樁交易,悉達多提出了一個方案。
那就是以戰亂的東土三國之地為盤,以南贍部洲的眾生黎民為棋,展開對弈,來一場對賭。
如今南贍部洲的東土之地,已經形成了多位豪強軍閥亂戰的局麵。
無天、悉達多、玉皇大帝三人可以各自選擇一位豪強進行支持,展開對戰,三局兩勝製。
如果悉達多與玉皇大帝皆勝了無天,那無天就要同意二人提出的交易,用兩棵神樹換取奎剛、六耳等人的自由。
如果無天兩場皆勝,那便無需交出神樹,悉達多與玉皇大帝無條件放了奎剛、六耳等人,神樹之事另行商榷。
這個提議一出,三人皆點頭同意。
以眾生為棋,展開博弈,既不傷己,又能決出勝負,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那些在這場博弈中犧牲的黎民百姓,身為神佛妖魔,誰又會理會他們的生死呢?
這才是真的天地不仁,以萬靈為芻狗。
三人一拍即合,當即俯視三界南贍部洲,開始挑選各自的棋子。
此時的人間,正處於群雄並起的時代,這個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冀州的袁紹軍團以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軍團。
除了這兩大軍團外,其餘的勢力均未發展成型,根本不入無天等人的法眼。
看著隻有兩大軍團符合交戰的條件,悉達多便率先將自己摘了出來,讓無天與玉皇大帝先行選擇棋子進行博弈。
這個時候,正處於官渡之戰的前沿。
袁紹一方擊敗了公孫瓚,占據了幽州、冀州、青州、並州之地,還有未受瘟疫襲擾的冀州之地。
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辟,又有桑棗之饒,乃是兵強馬壯,糧草充沛之所。
袁紹在此招兵買馬,擁有人馬十一萬之數。
而曹操一方雖然占據王朝皇室正統之名,打著奉天子的名號征戰四方,乃是正義之名。
但曹操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將尚在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孫策蠢蠢欲動,暫時依附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內憂外患,四麵楚歌。
手中掌握的人馬兵力不過兩萬之數,可謂異常艱難。
悉達多為無天和玉皇大帝分析了兩股勢力的各自利弊後,讓二人自行選擇支持的勢力。
聽完悉達多的講述,玉皇大帝非常看好兵強馬壯、勢力雄厚的袁紹,便要率先選擇袁紹一方。
此舉遭到了一旁楊戩的反對。
在楊戩看來,袁紹如此兵強馬壯,兵力達十一萬之眾,消滅隻有兩萬人馬的曹操,那不是手到擒來嗎?
玉皇大帝如此選擇,簡直是作弊,這還有什麽可比的價值呢?
看到楊戩如此情緒激動,悉達多望向了無天,表示難道無天就沒有以少勝多的能力嗎?
畢竟不管是兩萬還是二十萬,對於他們包括楊戩來說,都是翻手可滅,人數的多少真的重要嗎?
聽著悉達多的挑釁,無天微微一笑,拍了拍楊戩的肩膀表示無礙,隨即便選擇了曹操一方。
由此,這場著名的官渡之戰,就在無天、悉達多、玉皇大帝三人的談笑風生之間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