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三峽工程,巨龍橫鎖長江水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 作者:花鳥風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看,天幕又出現了!”
“中國十大工程?”
“這是什麽意思?”
“中國,是後世那個國家嗎?”
“太好了,天幕終於又盤點了!”
……
無數時空中的古人頓時興奮起來他們聚集在天幕下麵,紛紛開口議論道。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想不到幾千年後,居然還延續中國這個名稱!”
周成王姬誦看著天幕,有些意外地說道。
他遷都洛邑後,才有了“宅茲中國”這個概念。
也就是說以洛陽為天下中心,其餘四方皆為蠻夷。
【本期視頻,我們來盤點中國十大工程!】
【排名不分先後,無需爭議。】
【我們來盤點第一個工程,三峽工程!】
【其中,三峽水電站又是該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水電站是何意?”
秦始皇嬴政看到這裏,皺眉不解地問道。
水是什麽,他當然知道。
電,他通過天幕商城中的手電筒和電池等物品,也大概猜出來是什麽意思了。
可是水電站這三個字,讓他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陷入了困惑。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之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橫跨長江幹流。】
【它於1994年正式動工,2009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曆時17年,總投資約2500億元。】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畫麵也隨之變化。
藍天白雲下,一座橫跨長江的巨大水壩出現在天幕中,給人很強的壓迫感。
整座水壩十分堅固,猶如一條巨龍般橫亙在長江中,攔截住了上遊而來的江水。
等到開閘放水時,三峽大壩更是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力量。
江水從三峽水庫中噴薄而出,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可謂是九孔齊鳴,洪流如龍!
“這道水壩竟然攔截住了長江?!”
漢武帝劉徹震驚不已,目瞪口呆地說道。
在他的認知裏,黃河長江這樣的水流,根本沒有被攔截可能!
可是後世人做到了,這就令人非常震驚了。
“三峽工程竟然是水利工程!”
李冰抬頭看著天幕,驚喜地說道。
他們父子最近幾年都在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條件艱苦,困難重重。
如今看到天幕所展示的雄偉壯觀三峽大壩,他心中頓時升起了信心。
後世人都能攔截長江,我為什麽不能攔截岷江呢?
加上現在有了水泥這樣的材料,都江堰工程應該沒問題!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全長約2335米,壩高181米。】
【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形成總麵積1084平方公裏的水庫。】
【電站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1000億千瓦時,2020年更是達到1118億千瓦時,創下世界紀錄。】
“水流竟然可以發電!”
“也是了,水流的動力很強,肯定能帶動後世那些龐大的機器,從而製造出電……”
唐太宗李世民先是震驚,而後沉思良久,才開口緩緩說道。
蒸汽機,大唐已經製造出來了,隻是鋼鐵的質量還不夠好,隻能使得蒸汽機緩慢前進。
如果增加木柴的燃燒,在沸騰的蒸汽作用下,那些蒸汽機的零件會頂不住壓力,比如活塞和汽缸,容易出現崩裂。
反正蒸汽機初步已經製造出來了,以後慢慢改進就可以了。
“隻是不知道,這個電,大唐何時才能製造出來?”
李世民目光火熱地看著天幕,心中升起豪情萬丈。
因為天幕的出現,大唐可能會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下去!
也許用不了幾百年,就能發展到後世那種程度!
這是一種跨越千年的恐怖發展速度!
作為曆史的見證者,李世民怎能不激動?
【三峽工程將長江中下遊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升至“百年一遇”。】
【2020年,三峽大壩成功抵禦了建國成立以來最大洪峰,7.5萬立方米\/秒。】
【三峽發電站占中國水電發電量的近10%,替代燃煤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億噸。】
【三峽水庫蓄水後,長江上遊航道通航能力從1000噸級提升至5000噸級,年貨運量從1800萬噸增至1.4億噸。】
“這個三峽工程,竟然能帶來如此多的好處!”
“我大明也要建立水壩!”
“就先在黃河進行吧!”
明成祖朱棣看到這裏,雙眼一亮,決定也要效仿後世建立水壩。
黃河不是容易泛濫嗎?
咱就從黃河開始!
如今的大明,有了水泥,有了蒸汽機,更有吃不完的糧食!
他相信,隻要去慢慢發展下去,治理黃河水患不難。
雖然水電站不可能現在建造出來,但是可以先建造水庫和水壩嘛!
【三峽工程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典型體現。】
【它用二十年時間,實現了對長江的深度改造,其防洪、發電、航運效益已深刻融入國家發展命脈。】
“後世那個國家之所以能如此繁榮昌盛,這些浩大的工程,功不可沒啊!”
孔子捋了捋胡須,感慨萬千地說道。
這才是其中一個工程,誰知道後麵還有多少驚喜等著他們呢!
【但是,三峽工程也造成了很大的生態破壞。】
【水庫區累計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000餘處,2003年以來投入120億元實施治理工程。】
【中華鱘、白鱀豚等物種棲息地受擠壓,隻能通過人工繁殖和保護區建設部分補救。】
【大量泥沙堆積,下遊河床衝刷加劇了荊江河段崩岸風險。】
“原來水利工程竟還有如此多的負麵影響?”
宋太祖趙匡胤一驚,皺著眉頭說道。
大宋到底還要不要效仿後世建造大壩呢?
他陷入了猶豫的心態中。
【三峽工程是中國治水史上的裏程碑,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願景與複雜的現實影響並存。】
【它既是工程技術能力的體現,也為全球大型水利項目提供了經驗與警示。未來如何平衡開發與保護,仍需科學決策與公眾參與的共同推進。】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幹了!”
趙匡胤看到這裏,一咬牙,狠心說道。
隻要後代能夠受到利益,他縱然被罵幾句又何妨?
【中國十大工程,三峽工程盤點完畢!】
“中國十大工程?”
“這是什麽意思?”
“中國,是後世那個國家嗎?”
“太好了,天幕終於又盤點了!”
……
無數時空中的古人頓時興奮起來他們聚集在天幕下麵,紛紛開口議論道。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想不到幾千年後,居然還延續中國這個名稱!”
周成王姬誦看著天幕,有些意外地說道。
他遷都洛邑後,才有了“宅茲中國”這個概念。
也就是說以洛陽為天下中心,其餘四方皆為蠻夷。
【本期視頻,我們來盤點中國十大工程!】
【排名不分先後,無需爭議。】
【我們來盤點第一個工程,三峽工程!】
【其中,三峽水電站又是該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水電站是何意?”
秦始皇嬴政看到這裏,皺眉不解地問道。
水是什麽,他當然知道。
電,他通過天幕商城中的手電筒和電池等物品,也大概猜出來是什麽意思了。
可是水電站這三個字,讓他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陷入了困惑。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之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橫跨長江幹流。】
【它於1994年正式動工,2009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曆時17年,總投資約2500億元。】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畫麵也隨之變化。
藍天白雲下,一座橫跨長江的巨大水壩出現在天幕中,給人很強的壓迫感。
整座水壩十分堅固,猶如一條巨龍般橫亙在長江中,攔截住了上遊而來的江水。
等到開閘放水時,三峽大壩更是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力量。
江水從三峽水庫中噴薄而出,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可謂是九孔齊鳴,洪流如龍!
“這道水壩竟然攔截住了長江?!”
漢武帝劉徹震驚不已,目瞪口呆地說道。
在他的認知裏,黃河長江這樣的水流,根本沒有被攔截可能!
可是後世人做到了,這就令人非常震驚了。
“三峽工程竟然是水利工程!”
李冰抬頭看著天幕,驚喜地說道。
他們父子最近幾年都在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條件艱苦,困難重重。
如今看到天幕所展示的雄偉壯觀三峽大壩,他心中頓時升起了信心。
後世人都能攔截長江,我為什麽不能攔截岷江呢?
加上現在有了水泥這樣的材料,都江堰工程應該沒問題!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全長約2335米,壩高181米。】
【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形成總麵積1084平方公裏的水庫。】
【電站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1000億千瓦時,2020年更是達到1118億千瓦時,創下世界紀錄。】
“水流竟然可以發電!”
“也是了,水流的動力很強,肯定能帶動後世那些龐大的機器,從而製造出電……”
唐太宗李世民先是震驚,而後沉思良久,才開口緩緩說道。
蒸汽機,大唐已經製造出來了,隻是鋼鐵的質量還不夠好,隻能使得蒸汽機緩慢前進。
如果增加木柴的燃燒,在沸騰的蒸汽作用下,那些蒸汽機的零件會頂不住壓力,比如活塞和汽缸,容易出現崩裂。
反正蒸汽機初步已經製造出來了,以後慢慢改進就可以了。
“隻是不知道,這個電,大唐何時才能製造出來?”
李世民目光火熱地看著天幕,心中升起豪情萬丈。
因為天幕的出現,大唐可能會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下去!
也許用不了幾百年,就能發展到後世那種程度!
這是一種跨越千年的恐怖發展速度!
作為曆史的見證者,李世民怎能不激動?
【三峽工程將長江中下遊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升至“百年一遇”。】
【2020年,三峽大壩成功抵禦了建國成立以來最大洪峰,7.5萬立方米\/秒。】
【三峽發電站占中國水電發電量的近10%,替代燃煤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億噸。】
【三峽水庫蓄水後,長江上遊航道通航能力從1000噸級提升至5000噸級,年貨運量從1800萬噸增至1.4億噸。】
“這個三峽工程,竟然能帶來如此多的好處!”
“我大明也要建立水壩!”
“就先在黃河進行吧!”
明成祖朱棣看到這裏,雙眼一亮,決定也要效仿後世建立水壩。
黃河不是容易泛濫嗎?
咱就從黃河開始!
如今的大明,有了水泥,有了蒸汽機,更有吃不完的糧食!
他相信,隻要去慢慢發展下去,治理黃河水患不難。
雖然水電站不可能現在建造出來,但是可以先建造水庫和水壩嘛!
【三峽工程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典型體現。】
【它用二十年時間,實現了對長江的深度改造,其防洪、發電、航運效益已深刻融入國家發展命脈。】
“後世那個國家之所以能如此繁榮昌盛,這些浩大的工程,功不可沒啊!”
孔子捋了捋胡須,感慨萬千地說道。
這才是其中一個工程,誰知道後麵還有多少驚喜等著他們呢!
【但是,三峽工程也造成了很大的生態破壞。】
【水庫區累計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000餘處,2003年以來投入120億元實施治理工程。】
【中華鱘、白鱀豚等物種棲息地受擠壓,隻能通過人工繁殖和保護區建設部分補救。】
【大量泥沙堆積,下遊河床衝刷加劇了荊江河段崩岸風險。】
“原來水利工程竟還有如此多的負麵影響?”
宋太祖趙匡胤一驚,皺著眉頭說道。
大宋到底還要不要效仿後世建造大壩呢?
他陷入了猶豫的心態中。
【三峽工程是中國治水史上的裏程碑,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願景與複雜的現實影響並存。】
【它既是工程技術能力的體現,也為全球大型水利項目提供了經驗與警示。未來如何平衡開發與保護,仍需科學決策與公眾參與的共同推進。】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幹了!”
趙匡胤看到這裏,一咬牙,狠心說道。
隻要後代能夠受到利益,他縱然被罵幾句又何妨?
【中國十大工程,三峽工程盤點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