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 作者:花鳥風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竟然是曆史十大才女?”
魚玄機看到這裏,愣住了,心中湧起無邊的喜悅。
可是天幕又拿她和溫庭筠的事情當做噱頭,讓她臉色漲紅,羞惱不已。
“咦?師徒能有什麽故事?”
“難道是師徒戀?!”
天幕下,唐玄宗李隆基一愣,隨即有些興奮地說道。
師徒戀啊,這種打破禁忌的關係,多刺激啊!
李隆基就很喜歡這樣感覺!
可惜的是,天幕沒有馬上說,而是要留到以後再講,這讓他心癢難耐。
【溫庭筠講完了,我們接著說韋莊!】
【韋莊一生經曆亂世漂泊與仕途起伏,詞風清麗疏淡,詩作以《秦婦吟》聞名,被稱為“秦婦吟秀才”。】
“秦婦吟?”
“難道是寫的我大秦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心中咯噔一下,有種不好的預感。
這唐朝詩人最愛寫詩諷刺皇帝,難不成這韋莊要借詩諷刺他?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出身唐朝望族“京兆韋氏”,但至其父輩時家道中落。】
【他早年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刻苦讀書,才華早顯,尤擅詩詞。】
“又是一位名門之後……”
“不過這韋莊,倒也算得上寒門弟子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這裏,歎息著說道。
縱觀大唐詩人,不是出身皇親國戚就是世家豪門,再不濟也是沒落後的寒門。
平民百姓出身的詩人近乎沒有!
究其原因,還是學習的成本和代價太高,普通百姓的子女根本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而現在,隨著天幕的出現,普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天幕商城中的紙張也很便宜,百姓們也能送子女去求學讀書了。
他相信,以後的大唐,會有無數優秀的平民詩人出現,會給大唐盛世添上一筆濃墨重彩!
【韋莊早年屢試不第,直到894年,他年近六十歲才中進士,授校書郎。】
【科舉失意期間,韋莊曾長期流寓江南、荊楚等地,以詩酒自遣。】
“沒想到這韋莊也是一位落榜失意的才子!”
孟浩然看著天幕,深有同感地說道。
他和韋莊一樣,同樣是才華橫溢,同樣是屢試不第。
看到韋莊如此境遇,他也是悲從中來。
【880年,黃巢攻陷長安,韋莊身陷戰亂,目睹百姓流離,寫下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反映唐末亂世慘狀,轟動一時。】
【因詩中“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等句觸怒權貴,韋莊晚年自禁此詩,致其失傳千年,直至敦煌遺書重現。】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這黃巢是誰?做得也太狠了!”
老子李耳一驚,震驚無比地說道。
由於天幕投放比較晚,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並不知道黃巢的事跡。
看到這句詩後,無數的士大夫公卿隻感覺渾身汗毛倒豎,仿佛頭上懸了一柄利劍。
“黃巢必須要死!”
“這個人太瘋狂了!”
而唐朝的門閥世家們看到這句詩後,再次想起天幕講過的黃巢的事跡。
他們頓時驚怒交加,恨不得把黃巢剝皮拆骨!
【《秦婦吟》是唐代最長敘事詩之一,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借婦人視角揭露戰爭殘酷。】
【韋莊的其他詩作,多寫羈旅漂泊、懷古傷今,如《台城》《金陵圖》感慨興亡,語言簡淡深沉。】
“還好寫的不是朕的大秦!”
秦始皇嬴政長出了一口氣,心有餘悸地說道。
再次看到天幕提起黃巢,連身為始皇帝的嬴政,也都感覺一陣心驚肉跳。
【901年,韋莊入蜀投奔西川節度使王建,深受器重,任掌書記。】
【907年,王建稱帝建立前蜀,韋莊任宰相,製定典章製度,推動蜀地文化繁榮。】
【韋莊在前蜀,擔任十年宰相,生活相對穩定,卒於成都,諡號“文靖”。】
“什麽?”
“韋莊也當宰相了?!”
李白看到這裏,直接打翻了酒杯,衝著天幕驚愕地說道。
他娘的!
一個個的都當上了宰相是吧?
李白羨慕壞了,沒想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的韋莊,後來居然能當上宰相!
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但詞風清麗自然,善用白描,情感直露,如“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花間集》收錄其詞48首,數量僅次於溫庭筠,代表作《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抒寫亂世鄉愁。】
【我們來欣賞一下韋莊的代表作!】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好詞!”
“這首詞看似描寫江南春景,實則是表達思鄉之詞啊!”
漢武帝劉徹坐在天幕下,感慨萬千地說道。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作者表麵上強顏歡笑,實則肝腸寸斷矣!”
違命侯李煜讀到這裏,已是泣不成聲,目光悲傷地看著天幕,嗚咽地說道。
他的故鄉,也回不去了!
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首詞,但是李煜還是心中充滿了悲傷,和韋莊深深地共情了。
【韋莊還有一首很出名的《菩薩蠻》,我們來欣賞下!】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好詞!寫的太好了!”
杜牧看到這裏,忍不住驚呼出聲,對著天幕連連誇讚。
這句詞寫到他的心坎裏了!
當年他在揚州十年沉醉時,可不就是“滿樓紅袖招”麽!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杜甫須發皆白,衣衫襤褸,佝僂著身體抬頭看著天幕,一字一句地念道。
不知不覺間,他已淚流滿麵。
韋莊經曆了大唐滅亡,他也經曆了安史之亂。
同樣是亂世,同樣是長安淪陷。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魚玄機看到這裏,愣住了,心中湧起無邊的喜悅。
可是天幕又拿她和溫庭筠的事情當做噱頭,讓她臉色漲紅,羞惱不已。
“咦?師徒能有什麽故事?”
“難道是師徒戀?!”
天幕下,唐玄宗李隆基一愣,隨即有些興奮地說道。
師徒戀啊,這種打破禁忌的關係,多刺激啊!
李隆基就很喜歡這樣感覺!
可惜的是,天幕沒有馬上說,而是要留到以後再講,這讓他心癢難耐。
【溫庭筠講完了,我們接著說韋莊!】
【韋莊一生經曆亂世漂泊與仕途起伏,詞風清麗疏淡,詩作以《秦婦吟》聞名,被稱為“秦婦吟秀才”。】
“秦婦吟?”
“難道是寫的我大秦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心中咯噔一下,有種不好的預感。
這唐朝詩人最愛寫詩諷刺皇帝,難不成這韋莊要借詩諷刺他?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出身唐朝望族“京兆韋氏”,但至其父輩時家道中落。】
【他早年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刻苦讀書,才華早顯,尤擅詩詞。】
“又是一位名門之後……”
“不過這韋莊,倒也算得上寒門弟子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這裏,歎息著說道。
縱觀大唐詩人,不是出身皇親國戚就是世家豪門,再不濟也是沒落後的寒門。
平民百姓出身的詩人近乎沒有!
究其原因,還是學習的成本和代價太高,普通百姓的子女根本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而現在,隨著天幕的出現,普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天幕商城中的紙張也很便宜,百姓們也能送子女去求學讀書了。
他相信,以後的大唐,會有無數優秀的平民詩人出現,會給大唐盛世添上一筆濃墨重彩!
【韋莊早年屢試不第,直到894年,他年近六十歲才中進士,授校書郎。】
【科舉失意期間,韋莊曾長期流寓江南、荊楚等地,以詩酒自遣。】
“沒想到這韋莊也是一位落榜失意的才子!”
孟浩然看著天幕,深有同感地說道。
他和韋莊一樣,同樣是才華橫溢,同樣是屢試不第。
看到韋莊如此境遇,他也是悲從中來。
【880年,黃巢攻陷長安,韋莊身陷戰亂,目睹百姓流離,寫下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反映唐末亂世慘狀,轟動一時。】
【因詩中“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等句觸怒權貴,韋莊晚年自禁此詩,致其失傳千年,直至敦煌遺書重現。】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這黃巢是誰?做得也太狠了!”
老子李耳一驚,震驚無比地說道。
由於天幕投放比較晚,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並不知道黃巢的事跡。
看到這句詩後,無數的士大夫公卿隻感覺渾身汗毛倒豎,仿佛頭上懸了一柄利劍。
“黃巢必須要死!”
“這個人太瘋狂了!”
而唐朝的門閥世家們看到這句詩後,再次想起天幕講過的黃巢的事跡。
他們頓時驚怒交加,恨不得把黃巢剝皮拆骨!
【《秦婦吟》是唐代最長敘事詩之一,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借婦人視角揭露戰爭殘酷。】
【韋莊的其他詩作,多寫羈旅漂泊、懷古傷今,如《台城》《金陵圖》感慨興亡,語言簡淡深沉。】
“還好寫的不是朕的大秦!”
秦始皇嬴政長出了一口氣,心有餘悸地說道。
再次看到天幕提起黃巢,連身為始皇帝的嬴政,也都感覺一陣心驚肉跳。
【901年,韋莊入蜀投奔西川節度使王建,深受器重,任掌書記。】
【907年,王建稱帝建立前蜀,韋莊任宰相,製定典章製度,推動蜀地文化繁榮。】
【韋莊在前蜀,擔任十年宰相,生活相對穩定,卒於成都,諡號“文靖”。】
“什麽?”
“韋莊也當宰相了?!”
李白看到這裏,直接打翻了酒杯,衝著天幕驚愕地說道。
他娘的!
一個個的都當上了宰相是吧?
李白羨慕壞了,沒想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的韋莊,後來居然能當上宰相!
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但詞風清麗自然,善用白描,情感直露,如“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花間集》收錄其詞48首,數量僅次於溫庭筠,代表作《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抒寫亂世鄉愁。】
【我們來欣賞一下韋莊的代表作!】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好詞!”
“這首詞看似描寫江南春景,實則是表達思鄉之詞啊!”
漢武帝劉徹坐在天幕下,感慨萬千地說道。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作者表麵上強顏歡笑,實則肝腸寸斷矣!”
違命侯李煜讀到這裏,已是泣不成聲,目光悲傷地看著天幕,嗚咽地說道。
他的故鄉,也回不去了!
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首詞,但是李煜還是心中充滿了悲傷,和韋莊深深地共情了。
【韋莊還有一首很出名的《菩薩蠻》,我們來欣賞下!】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好詞!寫的太好了!”
杜牧看到這裏,忍不住驚呼出聲,對著天幕連連誇讚。
這句詞寫到他的心坎裏了!
當年他在揚州十年沉醉時,可不就是“滿樓紅袖招”麽!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杜甫須發皆白,衣衫襤褸,佝僂著身體抬頭看著天幕,一字一句地念道。
不知不覺間,他已淚流滿麵。
韋莊經曆了大唐滅亡,他也經曆了安史之亂。
同樣是亂世,同樣是長安淪陷。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