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心懷天下,詩聖杜甫!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 作者:花鳥風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屈原這位先賢,我們繼續盤點前兩位!】
【屈原是詩歌的開創者,而他們則是詩歌的巔峰!】
【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他們兩位就是最高的山,最長的河!】
“何人能夠超越屈子?”
“而且還是兩個人?”
“最高的山?最長的河?”
“這也太誇張了!”
……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秦漢以及魏晉時期的文人士子們,紛紛驚呼出聲,似乎在質疑天幕的排名。
雖然在之前盤點屈原的時候,他們就對排名有意見了。
但是聽到天幕如此誇讚前二位,更是火上澆油,使得他們群情激憤起來。
就在這時,天幕上緩緩浮現出幾個大字。
【曆史十大詩人第二名,詩聖杜甫!】
伴隨著傷感的音樂,一位須發斑白,衣衫襤褸的老者形象出現在天幕上。
遠處烽煙四起,無數將士在拚命廝殺,鮮血染紅了大地。
在他身邊,無數逃難的流民拖家帶口,神色惶恐地匆匆路過。
他們滿臉灰塵,衣不蔽體,神色麻木。
這位老者踩在殘破的兵戈上,麵露悲戚之色,目光憂傷地望向滿目瘡痍的大地。
“這就是安史之亂嗎?”
唐太宗李世民神色凝重地看著天幕,輕聲發出疑問。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可能就是安史之亂真實的景象。
據他觀看天幕了解到的情況,盛唐隻有安史之亂這一次大規模的內部戰爭。
“這就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嗎?!”
青年杜甫和中年李白看著天幕中的畫麵,震驚地說道。
此時的李白和杜甫正在一起結伴同遊。
而之前的高適,在去年看到天幕後,就離開他們,獨自去參軍了。
“太白兄,我們怎麽做才能避免戰亂發生?”
杜甫憂心忡忡地看著天幕,心中沒有因為上榜而高興,反而充滿了擔憂。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他的詩歌以深刻反映社會現實,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著稱,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一座豐碑。】
“這杜甫竟被後世人稱為詩聖?”
屈原抬頭地看著天幕,驚訝地說道。
他此刻對杜甫充滿了好奇,想要看看對方寫出了什麽樣的詩,才會被尊為詩聖。
“詩中聖賢啊!”
“這是何等的榮譽!”
曹植瞅著天幕,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既然他已經放棄了權力,那麽名聲就成了他餘生所要追求的目標。
雖然他也上了榜單,但是天幕也沒給他安排一個響亮的頭銜。
所以杜甫這個“詩聖”的名頭,就挺讓他眼饞的!
【杜甫生於河南鞏縣,出身“京兆杜氏”,為晉代名將杜預之後。】
【他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其奠定了文學基礎。】
“什麽?”
“杜審言那小子竟有了一個詩聖孫子?!”
王勃看著天幕,徹底傻眼了。
他和杜審言是同年生人,關係還不錯。
他還曾為杜審言寫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確定,極大可能是杜審言)。
他是萬萬沒想到,那小子竟然如此幸運,後代中出了一個詩聖!
“吾之孫兒是詩聖?”
杜審言看著天幕,也傻眼了。
他平生也頗愛愛詩文,擅長五言律詩,不過水平沒有王勃那麽高罷了。
聽聞天幕說他是詩聖杜甫的爺爺,頓時讓杜審言心花怒放,整個人暈乎乎的。
【此外,杜甫和大唐皇室還有血緣關係。】
“哦?竟有此事?”
“是和李唐宗室的哪位有關?”
唐太宗李世民精神一振,頓時來了興趣。
【杜甫的母親出身於清河崔氏,而崔氏的母親李氏,也就是杜甫外祖母,她的父親李琮,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紀王李慎的兒子。】
【也就是說,杜甫的外祖母是李世民的曾孫女。】
【同時,李氏的母親周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臨川公主的外孫女。也就是說,杜甫的外祖母的外祖母,是臨川公主。】
【所以說,杜甫和唐太宗李世民,是有些血緣關係的!】
“什麽?”
“杜甫竟和朕有如此關係?!”
唐太宗李世民的腦子差點宕機,被天幕這一連串的關係給繞暈了。
“哈哈!好!”
“朕的後代中,居然出了一位詩聖!”
等李世民弄明白杜甫和他是什麽關係後,又瞬間喜笑顏開。
【相當於說,唐太宗李世民的孫子,和李世民女兒的外孫女結婚,生出了杜甫的外祖母!】
【雖然這屬於李唐皇室內部聯姻,但是這也屬於近親結婚,危害挺大的!】
【以後有機會,博主會講講近親結婚的危害!】
“近親結婚竟有危害?!”
漢武帝劉徹頓時愣住了,看著天幕驚聲說道。
他和陳阿嬌可是表姐弟的關係!
“究竟會有何危害?”
“天幕怎麽不說!”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這裏,也皺起眉頭,急切地問道。
因為,李恪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和他也屬於近親關係!
也就是說,他李世民的奶奶和楊妃的奶奶,是親姐妹!
現在天幕隻提了一句近親結婚有害,又不說了,可把他急壞了!
【我們繼續說回杜甫!】
【杜甫七歲能詩,十五歲即以文才聞名鄉裏。】
【他早年研讀儒家經典,深受“仁政愛民”思想影響,立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
“好!”
“這杜甫自幼便有如此誌向,難怪他後來能成為詩聖!”
孔子看到這裏,露出滿意的笑容,對杜甫連連誇讚。
【杜甫二十歲起,開始漫遊吳越、齊趙等地,後來還結識了李白、高適等詩人。】
【這段經曆開闊了他的視野,早期詩風豪放灑脫,如《望嶽》中“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出杜甫的青年壯誌。】
【下麵我們來欣賞下這首詩!】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好詩!”
秦始皇嬴政一看到這首詩,立馬拍手叫好。
泰山他熟啊!
幾年前,他剛去封禪過!
【屈原是詩歌的開創者,而他們則是詩歌的巔峰!】
【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他們兩位就是最高的山,最長的河!】
“何人能夠超越屈子?”
“而且還是兩個人?”
“最高的山?最長的河?”
“這也太誇張了!”
……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秦漢以及魏晉時期的文人士子們,紛紛驚呼出聲,似乎在質疑天幕的排名。
雖然在之前盤點屈原的時候,他們就對排名有意見了。
但是聽到天幕如此誇讚前二位,更是火上澆油,使得他們群情激憤起來。
就在這時,天幕上緩緩浮現出幾個大字。
【曆史十大詩人第二名,詩聖杜甫!】
伴隨著傷感的音樂,一位須發斑白,衣衫襤褸的老者形象出現在天幕上。
遠處烽煙四起,無數將士在拚命廝殺,鮮血染紅了大地。
在他身邊,無數逃難的流民拖家帶口,神色惶恐地匆匆路過。
他們滿臉灰塵,衣不蔽體,神色麻木。
這位老者踩在殘破的兵戈上,麵露悲戚之色,目光憂傷地望向滿目瘡痍的大地。
“這就是安史之亂嗎?”
唐太宗李世民神色凝重地看著天幕,輕聲發出疑問。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可能就是安史之亂真實的景象。
據他觀看天幕了解到的情況,盛唐隻有安史之亂這一次大規模的內部戰爭。
“這就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嗎?!”
青年杜甫和中年李白看著天幕中的畫麵,震驚地說道。
此時的李白和杜甫正在一起結伴同遊。
而之前的高適,在去年看到天幕後,就離開他們,獨自去參軍了。
“太白兄,我們怎麽做才能避免戰亂發生?”
杜甫憂心忡忡地看著天幕,心中沒有因為上榜而高興,反而充滿了擔憂。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他的詩歌以深刻反映社會現實,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著稱,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一座豐碑。】
“這杜甫竟被後世人稱為詩聖?”
屈原抬頭地看著天幕,驚訝地說道。
他此刻對杜甫充滿了好奇,想要看看對方寫出了什麽樣的詩,才會被尊為詩聖。
“詩中聖賢啊!”
“這是何等的榮譽!”
曹植瞅著天幕,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既然他已經放棄了權力,那麽名聲就成了他餘生所要追求的目標。
雖然他也上了榜單,但是天幕也沒給他安排一個響亮的頭銜。
所以杜甫這個“詩聖”的名頭,就挺讓他眼饞的!
【杜甫生於河南鞏縣,出身“京兆杜氏”,為晉代名將杜預之後。】
【他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其奠定了文學基礎。】
“什麽?”
“杜審言那小子竟有了一個詩聖孫子?!”
王勃看著天幕,徹底傻眼了。
他和杜審言是同年生人,關係還不錯。
他還曾為杜審言寫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確定,極大可能是杜審言)。
他是萬萬沒想到,那小子竟然如此幸運,後代中出了一個詩聖!
“吾之孫兒是詩聖?”
杜審言看著天幕,也傻眼了。
他平生也頗愛愛詩文,擅長五言律詩,不過水平沒有王勃那麽高罷了。
聽聞天幕說他是詩聖杜甫的爺爺,頓時讓杜審言心花怒放,整個人暈乎乎的。
【此外,杜甫和大唐皇室還有血緣關係。】
“哦?竟有此事?”
“是和李唐宗室的哪位有關?”
唐太宗李世民精神一振,頓時來了興趣。
【杜甫的母親出身於清河崔氏,而崔氏的母親李氏,也就是杜甫外祖母,她的父親李琮,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紀王李慎的兒子。】
【也就是說,杜甫的外祖母是李世民的曾孫女。】
【同時,李氏的母親周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臨川公主的外孫女。也就是說,杜甫的外祖母的外祖母,是臨川公主。】
【所以說,杜甫和唐太宗李世民,是有些血緣關係的!】
“什麽?”
“杜甫竟和朕有如此關係?!”
唐太宗李世民的腦子差點宕機,被天幕這一連串的關係給繞暈了。
“哈哈!好!”
“朕的後代中,居然出了一位詩聖!”
等李世民弄明白杜甫和他是什麽關係後,又瞬間喜笑顏開。
【相當於說,唐太宗李世民的孫子,和李世民女兒的外孫女結婚,生出了杜甫的外祖母!】
【雖然這屬於李唐皇室內部聯姻,但是這也屬於近親結婚,危害挺大的!】
【以後有機會,博主會講講近親結婚的危害!】
“近親結婚竟有危害?!”
漢武帝劉徹頓時愣住了,看著天幕驚聲說道。
他和陳阿嬌可是表姐弟的關係!
“究竟會有何危害?”
“天幕怎麽不說!”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這裏,也皺起眉頭,急切地問道。
因為,李恪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和他也屬於近親關係!
也就是說,他李世民的奶奶和楊妃的奶奶,是親姐妹!
現在天幕隻提了一句近親結婚有害,又不說了,可把他急壞了!
【我們繼續說回杜甫!】
【杜甫七歲能詩,十五歲即以文才聞名鄉裏。】
【他早年研讀儒家經典,深受“仁政愛民”思想影響,立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
“好!”
“這杜甫自幼便有如此誌向,難怪他後來能成為詩聖!”
孔子看到這裏,露出滿意的笑容,對杜甫連連誇讚。
【杜甫二十歲起,開始漫遊吳越、齊趙等地,後來還結識了李白、高適等詩人。】
【這段經曆開闊了他的視野,早期詩風豪放灑脫,如《望嶽》中“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出杜甫的青年壯誌。】
【下麵我們來欣賞下這首詩!】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好詩!”
秦始皇嬴政一看到這首詩,立馬拍手叫好。
泰山他熟啊!
幾年前,他剛去封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