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劉伯溫告老還鄉,但仍時常被朱元璋召問政事。】


    【洪武八年,劉伯溫因感染風寒病逝。據野史記載,是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探病時趁機下毒,但《明史》僅稱“疾篤”,死因成謎。】


    “什麽?!劉伯溫的死居然和胡惟庸有關?”


    “若是如此,胡惟庸死的不冤!”


    明太祖朱元璋愣住了,這事他是真不知情。


    “哈哈哈,原來這劉伯溫老小子也活不了幾年了!”


    胡惟庸看到這裏,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痛快,真特麽痛快!


    “原來這就是我的一生!”


    劉基抬頭望著天幕,有些苦澀地說道。


    “不過就算如此,我也要出山輔佐朱元璋!”


    “大丈夫生於世間,豈能看著天下大亂,百姓生靈塗炭?”


    “現今天下,唯有朱元璋,可為天命之子!”


    “驅除韃虜,複我中華!”


    劉基放下手中紙筆,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道。


    【咱們順便說下胡惟庸這個人。】


    “我?天幕這是要誇我了吧!”


    “我隨陛下南征北戰多年,功勳卓著,應得天幕誇獎!”


    胡惟庸大喜,整理衣冠,等待天幕的誇獎。


    【胡惟庸早年隨朱元璋起兵,頗受寵信。曆任元帥府奏差、寧國知縣、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職。】


    【洪武三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洪武六年,任右丞相。洪武十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我居然當丞相了!好好好!”


    天幕下,胡惟庸狂喜,在家中又蹦又跳,近乎發瘋。


    【隨著權勢的不斷增大,胡惟庸日益驕橫跋扈,擅自決定官員的生殺升降,勾結中丞塗節、禦史大夫陳寧等。並令陳寧坐中書省,閱天下兵馬,準備謀反。】


    “什麽?!胡惟庸竟然造反了!”


    剛登基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看到這裏,頓時火冒三丈,驚怒交加地說道。


    “來人!把胡惟庸、塗節、陳寧全家都抓進大牢,咱要親自審問!”


    朱元璋一拍桌案,對宮內侍衛吩咐道。


    “怎麽可能!天幕胡說八道!我怎麽會造反呢?!”


    胡惟庸頓時如遭雷擊,難以置信地叫嚷道。


    “這下完了!我怎麽會和胡惟庸造反呢?”


    塗節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麵色蒼白地喃喃自語。


    “不好!我命休矣!”


    剛當上兵部尚書的陳寧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命令家人仆從收拾細軟,準備跑路。


    【洪武十三年正月,塗節上書舉報胡惟庸謀反,胡惟庸以謀反罪被處死。】


    【胡惟庸被殺後,明太祖遂罷宰相,使得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一舉措對以後五百餘年的政治體製產生了深遠影響。】


    “朱元璋竟然廢除了宰相製度!”


    宋太祖趙匡胤一愣,沒想到老朱這麽狠,這是要獨攬大權啊!


    不過這辦法,倒也不錯!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頒布《昭示奸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


    【後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北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時稱“胡獄”。】


    “什麽?!!!”


    李善長、陸仲亨、顧時等人心中大驚,難以置信地抬頭看著天幕。


    “怎麽可能!陛下怎麽會殺我呢!”


    李善長心中一片冰涼,自己忠心耿耿隨陛下打下這偌大的江山,竟落得如此下場嗎?


    洪武十四年


    “什麽?!咱居然殺了如此多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驚聲說道,心中也是覺得難以置信。


    太子朱標和燕王朱棣等人也是心驚肉跳,一時間沉默起來。


    李善長等人可是看著他們長大的叔伯輩,平時都被他們當做長輩以禮相待。


    “父皇如此牽連,恐怕會傷了功臣的心!”


    太子朱標上前一步,硬著頭皮說道。


    “是咱錯了,是咱錯了啊……”


    朱元璋神色複雜地看著天幕,輕聲歎息道。


    “難怪後世人評價咱濫殺無辜,原來如此!”


    “咱未來竟然重翻舊賬,因為胡惟庸造反案誅殺三萬餘人!”


    “恐怕大部分人都罪不至死吧!”


    朱元璋長出一口氣,心情沉重地說道。


    “父皇!胡惟庸一案已然完結,切勿再牽連其他人進來!”


    燕王朱棣見狀,也是鼓足勇氣開口說道。


    “老大和老四說得對,咱未來肯定是老糊塗了,居然殺了已經的老兄弟!”


    “來人,請韓國公李善長等人進宮赴宴,咱要以酒賠罪!”


    朱元璋沉思片刻後,對錦衣衛吩咐道。


    天幕下,其他朝代看到這裏,頓時炸開了鍋。


    “這朱元璋真是暴君啊!”


    “天啊,竟然殺了這麽多人!”


    “連和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都下手,此人太可怕了!”


    “都說漢高祖殺功臣,我看這明太祖才是真正的殺功臣第一人!”


    “如此暴君,竟能位於曆史十大帝王第四位,我不服!”


    “這後世皇帝,竟如此凶殘,這還不得寒了滿朝文武的心?”


    ……


    【《明史》稱劉伯溫“慷慨有大節,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肯定其謀略與氣節,但實際官職不高。】


    【劉伯溫被後世人塑造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預言家,《燒餅歌》等偽托其名的讖書廣為流傳,與諸葛亮並列“智聖”。】


    【他的著作《鬱離子》,以寓言批判社會現實,主張以民為本、德刑並用。】


    【他還在《百戰奇略》中,總結曆代戰爭經驗,成為軍事理論經典。】


    【在詩文成就方麵,劉伯溫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風格沉鬱雄健,代表作有《賣馬詞》《古戍》等。】


    【劉伯溫是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的複合型人才,其曆史貢獻在於為明朝建立提供了關鍵的戰略指導和製度建設。】


    【盡管民間傳說賦予他神秘色彩,但其務實的思想和清廉剛正的品格,至今仍被後人敬仰。】


    “宣劉基進宮,咱要讓他當宰相!”


    洪武大帝朱元璋大袖一揮,對侍衛吩咐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鳥風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鳥風月並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