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來了!”


    明成祖朱棣大馬金刀地端坐在龍椅上,歎息著說道。


    “父皇奉天靖難,開創永樂盛世,治隆貞觀,遠邁漢唐!”


    “兒臣以為,父皇無愧於任何人!”


    太子朱高熾拖著胖胖的身體,來到朱棣身前,對他拱手說道。


    “哈哈哈!說的好!”


    “這話咱愛聽!”


    “太子你說得對!咱朱棣無愧於任何人!”


    朱棣聞言後哈哈大笑,起身把手搭在太子朱高熾的肩膀上說道。


    【同年十月,朱棣襲取大寧,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


    【姚廣孝指揮將士守衛城池,擊退南軍的進攻,又在夜間把士兵用繩子吊出城外,與朱棣的援軍內外夾攻。】


    【這李景隆也是個神人,後麵會專門講講他!】


    “上次天幕就說我是大明戰神,現在又說我是神人!”


    “我李景隆也是名留青史了!”


    天幕下,李景隆激動得渾身顫抖。


    【姚廣孝以萬餘老弱抵禦建文帝大將李景隆五十萬大軍,憑借謀略與堅城拖垮敵軍,為朱棣主力南下爭取時間。】


    “完了!要遭殃!”


    李景隆瞬間眼前一黑,哀嚎道。


    【姚廣孝提出“毋下城邑,疾趨京師”的奇襲方針,讓朱棣避開山東鏖戰,直搗南京。】


    【在姚廣孝的計謀下,燕王朱棣於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南京皇宮已被烈火所焚,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成為皇帝後,不承認“建文”年號,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後改元永樂。】


    “後世竟還有叔叔造侄子的反?”


    “居然還成功了!”


    “這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代梟雄,以藩王之身逆天而上,終成真龍天子!”


    ……


    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看到這裏,紛紛開口討論道。


    【本博主不是黑明朝,也不是黑朱棣。恰恰相反,本人很喜歡明朝,也喜歡寧可戰死,也絕不苟活的燕王朱棣。】


    【更喜歡一手締造永樂盛世,五征蒙古的永樂大帝!】


    【朱棣和李世民一樣,都是在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決定造反的。】


    【本博主隻是在這裏,客觀地說一下靖難之役的負麵影響。】


    “嗯,天幕懂朕!”


    被點到名的唐太宗李世民露出滿意的笑容,捋了捋胡須說道。


    【曆時三年的靖難之役落下帷幕,經曆了戰亂的河北山東等地,赤地千裏,百姓士兵傷亡無數。】


    【僅在靈璧之戰中,明軍就死傷超過二十萬人,屍體堆積如山,甚至堵塞河流。】


    【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在南京大肆殺戮建文帝的支持者,包括方孝孺、黃子澄等文臣武將。】


    【其中,方孝孺被誅十族,受牽連者達873人,充軍者千餘人。黃子澄受牽連者345人。】


    【這一事件,也被認為是明成祖朱棣一生中最大的汙點。】


    建文帝時期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啊!”


    方孝孺如遭雷擊,涕淚橫流地對著天幕破口大罵起來。


    “燕王竟敢如此行事!”


    建文帝朱允炆悲怒交加,咬牙切齒地說道。


    “不好了!陛下!”


    “燕王起兵了!”


    就在這時,有侍衛慌忙進來稟告。


    “什麽?!”


    朱允炆聽聞此言,瞬間如遭雷擊,呆愣在原地。


    ……


    “誅十族!這朱棣可真夠狠啊!”


    唐太宗李世民一驚,倒吸一口涼氣。


    以前他隻知道朱棣的功績配得上千古一帝,卻對於這方麵不夠了解。


    “老四做的實在有些過火了!”


    明太祖朱元璋皺起眉頭,淡淡地說道。


    誅九族就夠嚴苛了,竟然開創了誅十族的先例!


    其實在他內心中,還是覺得朱棣最像他,身上有一股草莽氣息,敢殺敢拚,對付敵人夠狠,不留後患。


    這樣的人,其實才能成大事,也是最優秀的帝王!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


    【咱們接著說回視頻的主角姚廣孝。】


    【朱棣即位後,封道衍和尚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賜俗名“姚廣孝”,命其還俗。】


    【姚廣孝拒不收受宅第、妻妾,仍著僧衣,白天輔政,夜間居寺院,成為史上罕見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擔任宰相期間,主持北京城規劃,將元大都改建為紫禁城,奠定明清兩代帝都格局。】


    【他還監修《永樂大典》,推動佛教典籍整理,促進儒釋道融合。】


    【姚廣孝晚年漸退政壇,潛心注疏佛經,著《道餘錄》批判程朱理學僵化,主張三教合一。】


    “妖僧!滿嘴胡說八道!”


    朱熹看到這裏,頓時如同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蹦了起來,對著天幕麵紅耳赤地罵道。


    【1418年,姚廣孝病逝於北京慶壽寺,朱棣追封其為榮國公,諡“恭靖”,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廟。】


    “這就是我的一生嗎?”


    道衍和尚盤坐在地,看著天幕輕聲說道。


    原本他心中對於權勢有些癡迷,但是當他看完自己的一生,卻發現不過如此。


    權勢,富貴,在死後不過是過眼雲煙。


    “阿彌陀佛!”


    道衍站起身來,跟隨皇宮過來的侍衛,向著城外走去。


    至於天幕的後世之人對他的評價,他已經不在乎了。


    【姚廣孝以僧人身份參與政變,被佛門斥為“違佛家慈悲”,他晚年回鄉時,曾遭親姐拒見,斥其為“亂臣賊子”。】


    【傳統士大夫視其為破壞嫡長子繼承製的“逆謀之臣”,但亦承認其“亂世之能臣”。】


    “此人確實有才華,曆史十大謀士有他一席之地。”


    秦始皇嬴政沉默半晌,突然開口說道。


    【姚廣孝一生遊走於佛門與朝堂,以僧衣裹挾野心,以謀略改寫曆史。】


    【他既是“靖難之役”的操盤手,又是永樂盛世的奠基者,其複雜性與矛盾性,恰是亂世中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交織的縮影。】


    【正如清人趙翼所言:“廣孝非僧,乃亂世之梟雄。非相,乃定鼎之奇才。”】


    “這話怎麽如此耳熟?”


    “這不是許劭和許靖兩人,對某曹操的評價嗎?”


    天幕下,曹操一愣,傻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鳥風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鳥風月並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