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玄武門之變,隱太子李建成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 作者:花鳥風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胡說!本王才沒那麽壞!”
晉王李治小臉鐵青,這天幕不是在害他麽?!
你啥都說出來了,我這太子也當不成了!
“稚奴,真的害死了承乾和青雀?”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怦怦直跳,他剛才還想著讓李治來做太子呢!
現在看來,還是李承乾好點,最起碼他宅心仁厚,不會對弟弟們揮起屠刀。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嫡長子繼位的正統性!免得大唐的後世子孫,學習他的玄武門之變。
“來人!去請梁國公房玄齡和趙國公長孫無忌過來,朕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改變主意,覺得還是李承乾當太子為最佳,所以讓人去請房玄齡和長孫無忌。
立儲事大,關乎大唐國祚,他不得不慎重。
【既然說到了唐朝的太子,那隱太子李建成,就不得不提了!】
“天幕,求放過!”
唐太宗李世民一巴掌拍在腦門上,這天幕是誠心要來和朕作對啊!
幾個兒子的問題就夠讓他糟心了,再來個李建成,天幕這不得欺負老實人麽!
【李建成,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長子,武德年間的皇太子,最終在玄武門之變中被其弟李世民所殺。】
“父皇!請為孩兒做主啊!”
看到天幕又提起了玄武門,太子李建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抱著李淵的大腿就開始哭訴起來。
唐高祖李淵神色複雜,自從上次天幕盤點了曆史十大帝王之後,秦王李世民的勢力不斷壯大。
其他各路軍閥的手下的大將跑了一大半,都是來投靠李世民的。
“是啊!父皇,李世民殺兄弑弟逼父退位,天理不容!”
齊王李元吉匆匆趕到,對李淵說道。
“你先起來,看看天幕如何說的!”
李淵對李建成命令道,而後父子三人一起觀看天幕。
【 李建成出生於隋朝,是李淵與竇皇後所生長子。】
【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在太原起兵,李建成與李世民共同參與策劃,並在初期軍事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617年,李建成與李世民聯手擊敗隋將宋老生,為李淵西進關中掃清障礙。】
【李淵稱帝後,李建成以嫡長子身份被立為太子,主要負責監國理政,穩定後方。】
【623年,河北劉黑闥叛亂,李建成采納魏徵建議,以懷柔政策招撫民眾,迅速平息叛亂,顯示出政治與軍事才能。】
“父皇,這天幕是在誇讚大哥呢!”
齊王李元吉興奮不已,天幕對大哥的評價很高啊!
【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李建成無疑是一位優秀的太子。】
【滿分是十分的話,我會給李建成八分!】
【但是,他有一個非常牛的弟弟!】
【滿分十分,我願意給李世民十二分!】
秦王府
秦王李世民笑了,這天幕一點也不含蓄,哪有這麽誇人的!
【李世民咱們之前也講過,李唐江山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的,功勳蓋世,無人能及!】
【李建成作為太子,需防範功勳卓著的李世民威脅其地位。】
【而李淵態度搖擺,既依賴李世民平定天下,又試圖維護嫡長子繼承製,加劇了兄弟間的衝突。】
【最離譜的是,李淵竟然建議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各以洛陽和長安為都城,平分天下!】
【這不是瞎胡鬧嗎?!】
“哼!自古以來,立長不立賢!”
唐高祖李淵一甩袖袍,不認同天幕說他有錯。
【如果說李建成有九分的話,他的四弟李元吉就隻有零分!】
【李元吉為李淵與竇皇後幼子,自幼勇武過人,但相貌醜陋,幼時險被棄養,後被乳母救下。】
【隋末李元吉隨父兄起兵,早期參與太原起兵的籌備,但軍事才能和戰功遠不及李世民和李建成。】
“放屁!天幕該死!”
齊王李元吉麵色漲紅,像是被戳中傷口一樣,對天幕破口大罵。
【李元吉自知難以單獨對抗李世民,選擇與太子李建成結盟,形成太子一黨核心。】
【李元吉與李建成合謀,調離李世民部將程知節、尉遲恭,並試圖收買其親信未果。】
【624年,李元吉和李建成計劃招募刺客,在昆明池暗殺李世民,未成功。】
【李元吉還勾結李淵寵妃張婕妤、尹德妃,誣告李世民謀反或僭越,加劇了李淵對李世民的猜忌。】
“什麽?你個畜牲!居然勾結朕的愛妃!”
唐高祖李淵一愣,轉而大怒,一腳把李元吉踹翻在地。
“父皇!你聽我狡辯!都是她們勾引兒臣的!”
李元吉嚇得麵無血色,驚慌失措地解釋道。
“滾!朕不想再見到你!”
李淵又是一腳,踢在了李元吉的頭上,對他罵道。
“來人!把張婕妤、尹德妃埋了!”
李淵麵色發綠,他萬萬沒想到,這李元吉居然還敢給他戴綠帽。
這下全天下人都知道了!
他的老臉都被李元吉給丟完了!
一旁的李建成傻眼了,咋還起內訌了?老弟你糊塗啊!
【因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各種騷操作,李世民被逼造反。】
【麵對生死危機,李世民在親信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及將領尉遲恭等人支持下,決定先發製人。】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親信埋伏於玄武門。】
【李建成、李元吉入宮途經玄武門時遭伏擊,李世民射殺李建成,尉遲恭斬殺李元吉。】
【李世民控製皇宮後,派尉遲恭手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麵見李淵,逼迫其交出兵權。】
【唐高祖李淵被迫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位,李世民登基,次年改元貞觀。】
“罷了,明日朕就立世民為太子,建成你做一個閑散王爺吧!”
李淵好像一下子蒼老了十歲,閉上眼睛說道。
說完後,李淵便回了寢宮,不再理會呆愣在場的李建成。
“二弟,終究還是你贏了!”
許久,李建成回過神來,無奈地苦笑道。
【李建成在唐朝建立初期的作用不可忽視,其監國期間政務處理穩妥,軍事上亦有建樹。】
【若李建成繼位,唐朝或會延續更保守的關隴貴族路線,而非李世民的開疆拓土策略。】
【他並非史書所載的無能之輩,而是具備政治與軍事才能的太子。】
【隻可惜,既生瑜何生亮。】
【令人遺憾的太子,李建成講解完畢!】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一首憂傷的小曲出現。
“花開又花謝~花漫天~”
“是你忽隱又忽現~”
明太祖朱元璋聽到小曲兒後,臉色一變,驚叫出聲。
“不好!是咱的標兒!”
晉王李治小臉鐵青,這天幕不是在害他麽?!
你啥都說出來了,我這太子也當不成了!
“稚奴,真的害死了承乾和青雀?”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怦怦直跳,他剛才還想著讓李治來做太子呢!
現在看來,還是李承乾好點,最起碼他宅心仁厚,不會對弟弟們揮起屠刀。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嫡長子繼位的正統性!免得大唐的後世子孫,學習他的玄武門之變。
“來人!去請梁國公房玄齡和趙國公長孫無忌過來,朕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改變主意,覺得還是李承乾當太子為最佳,所以讓人去請房玄齡和長孫無忌。
立儲事大,關乎大唐國祚,他不得不慎重。
【既然說到了唐朝的太子,那隱太子李建成,就不得不提了!】
“天幕,求放過!”
唐太宗李世民一巴掌拍在腦門上,這天幕是誠心要來和朕作對啊!
幾個兒子的問題就夠讓他糟心了,再來個李建成,天幕這不得欺負老實人麽!
【李建成,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長子,武德年間的皇太子,最終在玄武門之變中被其弟李世民所殺。】
“父皇!請為孩兒做主啊!”
看到天幕又提起了玄武門,太子李建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抱著李淵的大腿就開始哭訴起來。
唐高祖李淵神色複雜,自從上次天幕盤點了曆史十大帝王之後,秦王李世民的勢力不斷壯大。
其他各路軍閥的手下的大將跑了一大半,都是來投靠李世民的。
“是啊!父皇,李世民殺兄弑弟逼父退位,天理不容!”
齊王李元吉匆匆趕到,對李淵說道。
“你先起來,看看天幕如何說的!”
李淵對李建成命令道,而後父子三人一起觀看天幕。
【 李建成出生於隋朝,是李淵與竇皇後所生長子。】
【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在太原起兵,李建成與李世民共同參與策劃,並在初期軍事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617年,李建成與李世民聯手擊敗隋將宋老生,為李淵西進關中掃清障礙。】
【李淵稱帝後,李建成以嫡長子身份被立為太子,主要負責監國理政,穩定後方。】
【623年,河北劉黑闥叛亂,李建成采納魏徵建議,以懷柔政策招撫民眾,迅速平息叛亂,顯示出政治與軍事才能。】
“父皇,這天幕是在誇讚大哥呢!”
齊王李元吉興奮不已,天幕對大哥的評價很高啊!
【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李建成無疑是一位優秀的太子。】
【滿分是十分的話,我會給李建成八分!】
【但是,他有一個非常牛的弟弟!】
【滿分十分,我願意給李世民十二分!】
秦王府
秦王李世民笑了,這天幕一點也不含蓄,哪有這麽誇人的!
【李世民咱們之前也講過,李唐江山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的,功勳蓋世,無人能及!】
【李建成作為太子,需防範功勳卓著的李世民威脅其地位。】
【而李淵態度搖擺,既依賴李世民平定天下,又試圖維護嫡長子繼承製,加劇了兄弟間的衝突。】
【最離譜的是,李淵竟然建議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各以洛陽和長安為都城,平分天下!】
【這不是瞎胡鬧嗎?!】
“哼!自古以來,立長不立賢!”
唐高祖李淵一甩袖袍,不認同天幕說他有錯。
【如果說李建成有九分的話,他的四弟李元吉就隻有零分!】
【李元吉為李淵與竇皇後幼子,自幼勇武過人,但相貌醜陋,幼時險被棄養,後被乳母救下。】
【隋末李元吉隨父兄起兵,早期參與太原起兵的籌備,但軍事才能和戰功遠不及李世民和李建成。】
“放屁!天幕該死!”
齊王李元吉麵色漲紅,像是被戳中傷口一樣,對天幕破口大罵。
【李元吉自知難以單獨對抗李世民,選擇與太子李建成結盟,形成太子一黨核心。】
【李元吉與李建成合謀,調離李世民部將程知節、尉遲恭,並試圖收買其親信未果。】
【624年,李元吉和李建成計劃招募刺客,在昆明池暗殺李世民,未成功。】
【李元吉還勾結李淵寵妃張婕妤、尹德妃,誣告李世民謀反或僭越,加劇了李淵對李世民的猜忌。】
“什麽?你個畜牲!居然勾結朕的愛妃!”
唐高祖李淵一愣,轉而大怒,一腳把李元吉踹翻在地。
“父皇!你聽我狡辯!都是她們勾引兒臣的!”
李元吉嚇得麵無血色,驚慌失措地解釋道。
“滾!朕不想再見到你!”
李淵又是一腳,踢在了李元吉的頭上,對他罵道。
“來人!把張婕妤、尹德妃埋了!”
李淵麵色發綠,他萬萬沒想到,這李元吉居然還敢給他戴綠帽。
這下全天下人都知道了!
他的老臉都被李元吉給丟完了!
一旁的李建成傻眼了,咋還起內訌了?老弟你糊塗啊!
【因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各種騷操作,李世民被逼造反。】
【麵對生死危機,李世民在親信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及將領尉遲恭等人支持下,決定先發製人。】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親信埋伏於玄武門。】
【李建成、李元吉入宮途經玄武門時遭伏擊,李世民射殺李建成,尉遲恭斬殺李元吉。】
【李世民控製皇宮後,派尉遲恭手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麵見李淵,逼迫其交出兵權。】
【唐高祖李淵被迫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位,李世民登基,次年改元貞觀。】
“罷了,明日朕就立世民為太子,建成你做一個閑散王爺吧!”
李淵好像一下子蒼老了十歲,閉上眼睛說道。
說完後,李淵便回了寢宮,不再理會呆愣在場的李建成。
“二弟,終究還是你贏了!”
許久,李建成回過神來,無奈地苦笑道。
【李建成在唐朝建立初期的作用不可忽視,其監國期間政務處理穩妥,軍事上亦有建樹。】
【若李建成繼位,唐朝或會延續更保守的關隴貴族路線,而非李世民的開疆拓土策略。】
【他並非史書所載的無能之輩,而是具備政治與軍事才能的太子。】
【隻可惜,既生瑜何生亮。】
【令人遺憾的太子,李建成講解完畢!】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一首憂傷的小曲出現。
“花開又花謝~花漫天~”
“是你忽隱又忽現~”
明太祖朱元璋聽到小曲兒後,臉色一變,驚叫出聲。
“不好!是咱的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