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著新紅繩的小姑娘叫阿禾,是個孤兒,被林晚在縣城的福利院找到的。她來的那天,骨鎮的柳花正落得熱鬧,花瓣粘在她的粗布裙擺上,像撒了把碎星星。
“林晚姐說,這歌謠要天天唱。”阿禾蹲在守鍾人小屋的門檻上,晃著兩條細瘦的腿,嘴裏哼著不成調的曲子:“柳花白,紅繩纏,鍾聲響,骨頭安……”
這是林晚編的歌謠,說是能讓河底的骨頭睡得安穩。阿禾記性不好,總唱錯詞,每次唱錯,座鍾就會“哢噠”響一聲,像在提醒她。
第三晚唱錯時,鍾擺突然掉了下來,砸在地上裂成兩半,露出裏麵藏著的東西——一卷泛黃的布,上麵用鮮血畫著幅地圖,標著骨鎮的河流、柳樹、還有祠堂的位置,最深處畫著個小小的棺材,旁邊寫著“霧骨之源”。
“這是第一任守鍾人畫的。”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阿禾抬頭,看見個穿長衫的老人站在月光裏,手裏拄著根骨頭拐杖,拐杖頭是用顱骨做的,眼窩處嵌著兩顆綠珠子,像某種蛇的眼睛。
她認出這老人——在祠堂的老照片裏見過,是骨鎮的第一任守鍾人,姓趙,據說活了九十歲,死的時候手裏還攥著座鍾的鑰匙。
“霧骨不是骨頭變的。”趙老先生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發出空洞的回響,“是當年活祭時,母親們的眼淚和怨氣,在河底漚成的。”
他指著地圖上的棺材:“裏麵埋著第一個被活祭的孩子,是個女娃,剛生下來就被扔進了河。她娘抱著石頭跳了下去,怨氣太重,把河底的骨頭都纏成了霧。”
阿禾的手指撫過地圖上的“女娃”二字,突然覺得指尖發燙。她想起福利院的院長說過,她被遺棄時,繈褓裏放著塊玉佩,上麵刻著個“禾”字,和地圖上女娃的名字同音。
座鍾突然劇烈搖晃起來,鍾麵的玻璃罩震出蛛網般的裂痕,裏麵的血漬滲出暗紅色的液體,順著鍾身往下淌,在地上匯成一條小溪,流向柳樹林。
“她要出來了。”趙老先生的身影開始透明,“隻有和她同名的人,能讓她安息。”
柳樹林裏的白花突然全部凋謝,化作黑灰飄向河麵。河水翻湧著,浮出個巨大的黑影,輪廓像無數女人的手纏在一起,手裏托著個小小的女嬰骸骨,骸骨的胸口插著塊玉佩,正是阿禾繈褓裏的那塊。
“我叫阿禾。”阿禾舉起玉佩,聲音帶著哭腔,“你也叫阿禾,對不對?”
黑影突然停住了,女嬰骸骨胸口的玉佩開始發光,和阿禾手裏的那塊遙相呼應。阿禾看見無數張女人的臉從黑影裏浮現,她們的眼睛裏流著淚,卻帶著溫柔的笑意,像在看失而複得的孩子。
“娘……”女嬰骸骨發出微弱的聲響,像剛出生的小貓。
黑影漸漸散開,化作無數白色的光點,鑽進玉佩裏。阿禾手裏的玉佩突然變得滾燙,燙得她幾乎握不住,最後“哢”地一聲裂成兩半,一半落在地上,一半嵌進了座鍾的玻璃罩裏,正好遮住那道蛛網裂痕。
座鍾自己敲響了,這次是三十六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長。阿禾看見鍾擺上的銀發和紅繩纏在一起,編出個小小的搖籃,搖籃裏躺著個女嬰,正含著手指笑,胸口的玉佩閃著光。
趙老先生的身影徹底消失了,隻留下根骨頭拐杖,立在柳樹下,像個沉默的守衛。
第二天,村民發現河底的淤泥裏,那些糾纏的骨頭都散開了,順著水流漂向遠方,像一群終於獲得自由的魚。柳樹林裏又開出了新的花,這次不是白色,是淡淡的粉色,像嬰兒臉頰的紅暈。
阿禾把裂成兩半的玉佩,一半埋在柳樹下,一半留在座鍾裏。她知道,自己就是那個女娃的轉世,來完成一場跨越百年的和解。
當新的守鍾人來接替她時,阿禾把地圖燒在了祠堂,灰燼被風吹向河麵,化作無數隻粉色的蝴蝶。她看見第一任守鍾人站在蝴蝶裏,朝她揮了揮手,身後跟著那個叫阿禾的女嬰,還有無數個母親的身影。
離開骨鎮的那天,阿禾的粗布裙擺上,還沾著柳花的粉,像帶著整個骨鎮的溫柔。遠處的守鍾人小屋,傳來新的歌謠聲,調子輕快,再也沒有了過去的陰冷。
這一次,連河水都在跟著哼唱。
“林晚姐說,這歌謠要天天唱。”阿禾蹲在守鍾人小屋的門檻上,晃著兩條細瘦的腿,嘴裏哼著不成調的曲子:“柳花白,紅繩纏,鍾聲響,骨頭安……”
這是林晚編的歌謠,說是能讓河底的骨頭睡得安穩。阿禾記性不好,總唱錯詞,每次唱錯,座鍾就會“哢噠”響一聲,像在提醒她。
第三晚唱錯時,鍾擺突然掉了下來,砸在地上裂成兩半,露出裏麵藏著的東西——一卷泛黃的布,上麵用鮮血畫著幅地圖,標著骨鎮的河流、柳樹、還有祠堂的位置,最深處畫著個小小的棺材,旁邊寫著“霧骨之源”。
“這是第一任守鍾人畫的。”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阿禾抬頭,看見個穿長衫的老人站在月光裏,手裏拄著根骨頭拐杖,拐杖頭是用顱骨做的,眼窩處嵌著兩顆綠珠子,像某種蛇的眼睛。
她認出這老人——在祠堂的老照片裏見過,是骨鎮的第一任守鍾人,姓趙,據說活了九十歲,死的時候手裏還攥著座鍾的鑰匙。
“霧骨不是骨頭變的。”趙老先生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發出空洞的回響,“是當年活祭時,母親們的眼淚和怨氣,在河底漚成的。”
他指著地圖上的棺材:“裏麵埋著第一個被活祭的孩子,是個女娃,剛生下來就被扔進了河。她娘抱著石頭跳了下去,怨氣太重,把河底的骨頭都纏成了霧。”
阿禾的手指撫過地圖上的“女娃”二字,突然覺得指尖發燙。她想起福利院的院長說過,她被遺棄時,繈褓裏放著塊玉佩,上麵刻著個“禾”字,和地圖上女娃的名字同音。
座鍾突然劇烈搖晃起來,鍾麵的玻璃罩震出蛛網般的裂痕,裏麵的血漬滲出暗紅色的液體,順著鍾身往下淌,在地上匯成一條小溪,流向柳樹林。
“她要出來了。”趙老先生的身影開始透明,“隻有和她同名的人,能讓她安息。”
柳樹林裏的白花突然全部凋謝,化作黑灰飄向河麵。河水翻湧著,浮出個巨大的黑影,輪廓像無數女人的手纏在一起,手裏托著個小小的女嬰骸骨,骸骨的胸口插著塊玉佩,正是阿禾繈褓裏的那塊。
“我叫阿禾。”阿禾舉起玉佩,聲音帶著哭腔,“你也叫阿禾,對不對?”
黑影突然停住了,女嬰骸骨胸口的玉佩開始發光,和阿禾手裏的那塊遙相呼應。阿禾看見無數張女人的臉從黑影裏浮現,她們的眼睛裏流著淚,卻帶著溫柔的笑意,像在看失而複得的孩子。
“娘……”女嬰骸骨發出微弱的聲響,像剛出生的小貓。
黑影漸漸散開,化作無數白色的光點,鑽進玉佩裏。阿禾手裏的玉佩突然變得滾燙,燙得她幾乎握不住,最後“哢”地一聲裂成兩半,一半落在地上,一半嵌進了座鍾的玻璃罩裏,正好遮住那道蛛網裂痕。
座鍾自己敲響了,這次是三十六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長。阿禾看見鍾擺上的銀發和紅繩纏在一起,編出個小小的搖籃,搖籃裏躺著個女嬰,正含著手指笑,胸口的玉佩閃著光。
趙老先生的身影徹底消失了,隻留下根骨頭拐杖,立在柳樹下,像個沉默的守衛。
第二天,村民發現河底的淤泥裏,那些糾纏的骨頭都散開了,順著水流漂向遠方,像一群終於獲得自由的魚。柳樹林裏又開出了新的花,這次不是白色,是淡淡的粉色,像嬰兒臉頰的紅暈。
阿禾把裂成兩半的玉佩,一半埋在柳樹下,一半留在座鍾裏。她知道,自己就是那個女娃的轉世,來完成一場跨越百年的和解。
當新的守鍾人來接替她時,阿禾把地圖燒在了祠堂,灰燼被風吹向河麵,化作無數隻粉色的蝴蝶。她看見第一任守鍾人站在蝴蝶裏,朝她揮了揮手,身後跟著那個叫阿禾的女嬰,還有無數個母親的身影。
離開骨鎮的那天,阿禾的粗布裙擺上,還沾著柳花的粉,像帶著整個骨鎮的溫柔。遠處的守鍾人小屋,傳來新的歌謠聲,調子輕快,再也沒有了過去的陰冷。
這一次,連河水都在跟著哼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