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盤共鳴的餘波在城市地下形成了一張聲波網,每個清晨六點,回聲公園的雕像會同步發出次聲波,震碎下水道裏新生的紫色根須嫩芽。我以為這便是終結,直到冬至那天,書店地下室的排水口突然湧出帶血的懷表齒輪,每顆齒輪上都刻著一個正在住院的病人姓名。


    少年發來的視頻裏,動物救助站的流浪貓正對著牆壁發出嘶鳴,牆麵上滲出的水跡逐漸匯成六芒星圖案。更詭異的是,所有醫院的消毒水味裏都混入了槐花香氣,而住院部的電梯按鍵在午夜會自動亮起“-7”樓——那是建築圖紙上不存在的樓層。


    “第七病棟在聲頻裏重生了。”我摸著掌心的表鏈印記,鋼筆碎片突然在鐵盒裏震動,拚出一行發光的字:“當恐懼被轉化為聲波,病痛將在頻率共振中具現。”城市七家醫院的mri室同時傳來異常數據:患者大腦的恐懼中樞,都在接收同一頻率的次聲波。


    我們帶著青銅盤潛入市中心醫院的設備層,這裏的通風管道正傳出“嗡嗡”的共鳴聲。管道內壁爬滿了由聲波凝成的表鏈紋路,觸碰到皮膚時像極了冰冷的金屬。在管道盡頭,我們發現了被改造的中央音響係統,無數根紫色線纜連接著播放列表,裏麵循環播放的不是音樂,而是患者的尖叫錄音。


    “院長果然沒死透。”少年用槐木斧砍斷線纜,卻發現斷口處湧出更多聲波表鏈,“他把意識封存在聲波裏了!”話音未落,整個設備層開始震動,牆壁上浮現出曆代實驗體的慘叫聲波紋,每道波紋都在重塑第七病棟的輪廓——地磚變成鐵柵,通風口化作牢窗,而我們腳下的地麵,正裂開通往“-7”樓的階梯。


    階梯盡頭是間聲波實驗室,懸浮在空中的音叉陣列正在發射紫色音波,音叉上掛著十二名醫護人員的工作牌,正是當年被根須控製過的人。院長的聲音從音叉間傳來,帶著金屬摩擦的質感:“知道為什麽你們的正麵聲音隻能暫時克製嗎?因為恐懼就像回聲,隻要有牆壁,就會不斷反彈。”


    他操控音叉發出高頻音波,少年和我瞬間被震飛。青銅盤從手中滑落,摔在刻著六芒星的地麵上,盤麵裂開十二道縫隙。奇妙的是,縫隙中滲出的不是血,而是無數患者的康複錄音——有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有老人的笑聲,還有醫護人員的鼓勵話語。


    “這是……初代醫生妻子埋下的‘聲骸’?”我撿起一塊青銅碎片,碎片貼在音叉上的刹那,所有紫色音波開始扭曲。院長發出憤怒的嘶吼,音叉陣列劇烈搖晃,實驗室的牆壁出現裂痕。少年趁機將流浪狗的吠叫聲、書店的翻書聲、公園的風聲……所有能收集到的日常聲音,通過藍牙音箱放大,注入青銅盤的裂縫。


    當第一千零一個聲音匯入,整個“-7”樓轟然倒塌。音叉陣列化作光點消散,院長的意識在最後一聲哀嚎中徹底瓦解。實驗室廢墟裏,隻剩下十二根音叉,每根音叉上都纏繞著透明的聲線,聲線的另一端,連接著地麵上正在熟睡的醫護人員。


    我們帶著音叉回到地麵時,醫院的“-7”樓標識悄然消失,所有患者大腦的異常頻率也恢複了正常。最神奇的是,那些刻著病人姓名的懷表齒輪,都變成了普通的黃銅書簽,上麵刻著“願你今夜無夢”。


    現在,青銅盤被鑲嵌在回聲公園的中央噴泉裏,每當有水柱噴出,就會播放不同的治愈聲音。書店地下室的排水口不再湧出齒輪,取而代之的是定期飄來的槐花瓣,像極了聲波的溫柔漣漪。


    而我掌心的表鏈印記,在每個滿月夜會發出微光,提醒我聲音的力量——它既能傳播恐懼,也能承載希望。就像城市的七家醫院,現在每天清晨都會播放十分鍾的自然音效,那些曾經被恐懼纏繞的角落,正慢慢被鳥鳴與流水聲填滿。


    第七病棟的故事,或許真的在聲波的共振中迎來了終章。畢竟,當每個聲音都能被溫柔對待,即使是最黑暗的回響,也會在時光裏,漸漸變成治愈的旋律。這一次,沒有續篇,隻有在聲骸之上,重新生長出的,充滿希望的寂靜與共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怕怕勿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灼西生菜的呂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灼西生菜的呂子並收藏怕怕勿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