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綿長又曲折的石板路上,老人與紅蓮一前一後的走著。
前方彎著脊背的老人忽然問道:“姑娘莫不就是那位紅蓮姑娘?
“嗯?老人家認得我?”紅蓮一愣,眉宇間本能的泛起警惕。
“自然認得。”老人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紅蓮的異樣,反倒樂嗬嗬的點了點頭:“坊間盛傳楚侯爺有位漂亮至極的紅顏知己,平日裏在魚龍城中與楚侯爺形影不離。”
“可別看她生得嬌滴滴,本事可不小,據說在楚侯爺不在魚龍城時,城裏好些事務都是靠著她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個不多得的賢內助。”
“我雖未見過姑娘,但看你和楚侯爺那如膠似漆的模樣,便猜了個七八。”
老人說到這裏,語氣裏還不免有些得意。
紅蓮聞言臉上的神色變得有些古怪。
她大抵可以猜到這些傳聞應當是出自魚龍城那些好事者的嘴裏,誇大了些她的本事,倒也正常,隻是她沒有想到的是,在魚龍城百姓的眼中,自己是這樣的角色。
最初跟在楚寧身邊,她隻是出於聖女大人的命令,有意防範著以女鬼為首的“包藏禍心”之輩,本著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的原則有意拉緊與楚寧的關係。
隻是漸漸的,這份初衷好像變了質……
甚至自己身為魔物,本應對那些尋常人的生死漠視的性子也在與楚寧以及魚龍城那些家夥的相處中被潛移默化的改變。
此刻忽然警覺這一切,她非但不覺後怕,反倒有些欣喜外界傳聞中自己這個紅顏知己的身份。
念及此處她眨了眨眼睛,愈發覺得眼前這個老人慈眉善目。
“老人家,我看你身子骨挺硬朗的,為什麽盤龍關出事後不離開紅水鎮呢?”她罕見的來了興致,與對方攀談了起來。
前方邁步的老人身子明顯一頓,他驟然停下了腳步。
“紅蓮姑娘……楚侯爺這次到雲州,是要拉起隊伍,重新和蚩遼人作戰嗎?”他這樣問道,聲音有些沉悶。
紅蓮一愣,但很快就搖了搖頭:“公子哪有那麽大的本事……”
老人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好一會後,才從嗓子裏擠出這麽一句話:“那盤龍關上的銀龍軍不是都白死了……”
這個問題對於紅蓮而言過於沉重,也過於深奧,她給不出答案,隻能沉默以對。
老人在這時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他尷尬的笑了笑:“也是啊,楚侯爺已經很不錯了,朝廷都做不到的事,怎能難為他呢。”
說完這話,老人轉身走入了一處廂房,那裏被改造成了廚屋,他提起了燒好的熱水,沏滿了一壺茶,又將早就備好的燭燈點燃,一並遞了上來。
“姑娘東西都在這裏了,你取回去吧。”
“剛剛老頭子隻是隨口一問,你莫要多想,全當我老糊塗了。”
他這樣說道,臉上又擠出了一抹如之前一般的和煦笑容。
接過茶壺與燭燈的紅蓮看著老人:“老先生你是有什麽認識的人在盤龍關……”
老人的頭豁然抬起,同樣直直的看著紅蓮,好一會後,他才木愣的點了點頭:“我有……兩個兒子……”
“都在銀龍軍中效力……”
紅蓮的身子在那時顫了顫,提著茶壺與燭燈的手猛地握緊:“對……對不起。”
老人看出了紅蓮的異樣,他連連擺手:“當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兩個小兔崽子走的那天我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麽一日。”
“這種事總得有人做,人家老鄧將軍和小鄧將軍,那麽大的人物,不也每次都衝鋒在前,能跟著他們,是兩個小兔崽子的福氣……”
“老頭子就是想不明白一件事……”
說到這裏,老人忽然有些哽咽,他用一種格外困惑的眼神看向紅蓮,幽幽的問道:“咱們大夏有這麽厲害的將軍,也有這麽舍得拚命的士兵,怎麽就打不過蚩遼呢……”
……
“這是一份功法。”
楚寧看著醫書上的內容,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古怪。
這樣的古怪有兩重緣由。
其一在於那位鄔夫人為什麽會送給自己一門功法?又為什麽不明說這是一門功法?
其二在於這門功法本身的古怪。
楚寧粗略地通篇閱讀了一番功法的內容,與他之前接觸的大多數修煉法門不同。
尋常功法,無論是何門道,都離不開靈力運轉,靈台凝練。
但這個功法卻幾乎完全摒棄了這些手段,隻需要煉化一道本命物,這一點倒是與墨甲之道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可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此法不僅要求凝練一道蘊含生機的本命物,更需要在凝練本命物的同時,將這本功法煉化……
什麽意思?
一次性使用的功法?是為了防止功法外傳,還是說這書中有什麽古怪?
雖說伍隆也好,那位鄔夫人也罷,楚寧對其感官都是極好。
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樣一道古怪的功法,楚寧也不敢隨意修行。
他又嚐試著用神識掃過整本書的每一張書頁,倒還真讓他發現了異常,他其中一張書頁中發現了夾層。
“嗯?”楚寧眉頭一挑,伸手撚動著那張書頁,很快就將其分開,他小心的將夾層中的事物取出,定睛看去,臉上的神情變得愈發古怪。
夾層中藏著不是別的什麽東西,而是半張書頁……
在書頁中藏著書頁?
楚寧不理解這樣舉動的意義何在,他皺起眉頭,再次細細打量著那一片殘頁上的內容。
其材質古怪,不像是尋常紙張,更類似於動物的毛皮,但又有不同。
上麵記載所用的文字也不是楚寧熟知的中原文字,而是更久遠的莽文。
那是中原尚未統一形成天下之前,如今西境之地曾存在的一個族群使用過的文字,其後裔至今生活在西境莽州,雖然生僻,但好在楚寧之前有過些許研究。
他仔細的閱讀那些文字的內容,很快就翻譯出其中的真意——
萬靈可死,而不可生。
萬法可殺,而不可複。
實乃謬誤。
故以此法,辟止殺之法,複回陽之基……
在讀懂這段文字的刹那,楚寧的身軀一顫,他記得之前看過的那些記載,這段話應當是那本失傳的《醫經》的開篇箴言。
再一聯想這片殘頁被如此小心保管的架勢,他的心底生出了一個有些大膽的念頭:這片殘頁莫不是《醫經》的真跡?
這念頭升起的刹那,殘頁上的文字忽然泛起金色的光暈。
還不待楚寧弄明白發生了什麽,那些字跡猛然從殘頁上飛出,順著楚寧的手臂,遁入了他的體內。
前方彎著脊背的老人忽然問道:“姑娘莫不就是那位紅蓮姑娘?
“嗯?老人家認得我?”紅蓮一愣,眉宇間本能的泛起警惕。
“自然認得。”老人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紅蓮的異樣,反倒樂嗬嗬的點了點頭:“坊間盛傳楚侯爺有位漂亮至極的紅顏知己,平日裏在魚龍城中與楚侯爺形影不離。”
“可別看她生得嬌滴滴,本事可不小,據說在楚侯爺不在魚龍城時,城裏好些事務都是靠著她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個不多得的賢內助。”
“我雖未見過姑娘,但看你和楚侯爺那如膠似漆的模樣,便猜了個七八。”
老人說到這裏,語氣裏還不免有些得意。
紅蓮聞言臉上的神色變得有些古怪。
她大抵可以猜到這些傳聞應當是出自魚龍城那些好事者的嘴裏,誇大了些她的本事,倒也正常,隻是她沒有想到的是,在魚龍城百姓的眼中,自己是這樣的角色。
最初跟在楚寧身邊,她隻是出於聖女大人的命令,有意防範著以女鬼為首的“包藏禍心”之輩,本著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的原則有意拉緊與楚寧的關係。
隻是漸漸的,這份初衷好像變了質……
甚至自己身為魔物,本應對那些尋常人的生死漠視的性子也在與楚寧以及魚龍城那些家夥的相處中被潛移默化的改變。
此刻忽然警覺這一切,她非但不覺後怕,反倒有些欣喜外界傳聞中自己這個紅顏知己的身份。
念及此處她眨了眨眼睛,愈發覺得眼前這個老人慈眉善目。
“老人家,我看你身子骨挺硬朗的,為什麽盤龍關出事後不離開紅水鎮呢?”她罕見的來了興致,與對方攀談了起來。
前方邁步的老人身子明顯一頓,他驟然停下了腳步。
“紅蓮姑娘……楚侯爺這次到雲州,是要拉起隊伍,重新和蚩遼人作戰嗎?”他這樣問道,聲音有些沉悶。
紅蓮一愣,但很快就搖了搖頭:“公子哪有那麽大的本事……”
老人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好一會後,才從嗓子裏擠出這麽一句話:“那盤龍關上的銀龍軍不是都白死了……”
這個問題對於紅蓮而言過於沉重,也過於深奧,她給不出答案,隻能沉默以對。
老人在這時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他尷尬的笑了笑:“也是啊,楚侯爺已經很不錯了,朝廷都做不到的事,怎能難為他呢。”
說完這話,老人轉身走入了一處廂房,那裏被改造成了廚屋,他提起了燒好的熱水,沏滿了一壺茶,又將早就備好的燭燈點燃,一並遞了上來。
“姑娘東西都在這裏了,你取回去吧。”
“剛剛老頭子隻是隨口一問,你莫要多想,全當我老糊塗了。”
他這樣說道,臉上又擠出了一抹如之前一般的和煦笑容。
接過茶壺與燭燈的紅蓮看著老人:“老先生你是有什麽認識的人在盤龍關……”
老人的頭豁然抬起,同樣直直的看著紅蓮,好一會後,他才木愣的點了點頭:“我有……兩個兒子……”
“都在銀龍軍中效力……”
紅蓮的身子在那時顫了顫,提著茶壺與燭燈的手猛地握緊:“對……對不起。”
老人看出了紅蓮的異樣,他連連擺手:“當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兩個小兔崽子走的那天我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麽一日。”
“這種事總得有人做,人家老鄧將軍和小鄧將軍,那麽大的人物,不也每次都衝鋒在前,能跟著他們,是兩個小兔崽子的福氣……”
“老頭子就是想不明白一件事……”
說到這裏,老人忽然有些哽咽,他用一種格外困惑的眼神看向紅蓮,幽幽的問道:“咱們大夏有這麽厲害的將軍,也有這麽舍得拚命的士兵,怎麽就打不過蚩遼呢……”
……
“這是一份功法。”
楚寧看著醫書上的內容,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古怪。
這樣的古怪有兩重緣由。
其一在於那位鄔夫人為什麽會送給自己一門功法?又為什麽不明說這是一門功法?
其二在於這門功法本身的古怪。
楚寧粗略地通篇閱讀了一番功法的內容,與他之前接觸的大多數修煉法門不同。
尋常功法,無論是何門道,都離不開靈力運轉,靈台凝練。
但這個功法卻幾乎完全摒棄了這些手段,隻需要煉化一道本命物,這一點倒是與墨甲之道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可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此法不僅要求凝練一道蘊含生機的本命物,更需要在凝練本命物的同時,將這本功法煉化……
什麽意思?
一次性使用的功法?是為了防止功法外傳,還是說這書中有什麽古怪?
雖說伍隆也好,那位鄔夫人也罷,楚寧對其感官都是極好。
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樣一道古怪的功法,楚寧也不敢隨意修行。
他又嚐試著用神識掃過整本書的每一張書頁,倒還真讓他發現了異常,他其中一張書頁中發現了夾層。
“嗯?”楚寧眉頭一挑,伸手撚動著那張書頁,很快就將其分開,他小心的將夾層中的事物取出,定睛看去,臉上的神情變得愈發古怪。
夾層中藏著不是別的什麽東西,而是半張書頁……
在書頁中藏著書頁?
楚寧不理解這樣舉動的意義何在,他皺起眉頭,再次細細打量著那一片殘頁上的內容。
其材質古怪,不像是尋常紙張,更類似於動物的毛皮,但又有不同。
上麵記載所用的文字也不是楚寧熟知的中原文字,而是更久遠的莽文。
那是中原尚未統一形成天下之前,如今西境之地曾存在的一個族群使用過的文字,其後裔至今生活在西境莽州,雖然生僻,但好在楚寧之前有過些許研究。
他仔細的閱讀那些文字的內容,很快就翻譯出其中的真意——
萬靈可死,而不可生。
萬法可殺,而不可複。
實乃謬誤。
故以此法,辟止殺之法,複回陽之基……
在讀懂這段文字的刹那,楚寧的身軀一顫,他記得之前看過的那些記載,這段話應當是那本失傳的《醫經》的開篇箴言。
再一聯想這片殘頁被如此小心保管的架勢,他的心底生出了一個有些大膽的念頭:這片殘頁莫不是《醫經》的真跡?
這念頭升起的刹那,殘頁上的文字忽然泛起金色的光暈。
還不待楚寧弄明白發生了什麽,那些字跡猛然從殘頁上飛出,順著楚寧的手臂,遁入了他的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