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聯誼會風雲
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 作者:江中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場上人頭攢動,各村青年按照生產隊排列成整齊的方陣。
陽光炙烤過的黃土地,蒸騰起陣陣熱浪,哪怕現在晚霞悶熱,卻擋不住年輕人躁動的心。
江奔宇站在村隊伍末尾,眯著眼打量四周——這場麵活像後世的人才招聘會,隻不過今天\"應聘\"的是終身大事。
還沒等第二聲鑼響,各村的老人們就已經忙活開了。他眯眼望著前排忙成一團的老人,忽然覺得這場景比鎮上趕集還熱鬧:誰家大伯舉著把掉了齒的木梳,沾著搪瓷缸裏的水給何虎梳背頭,梳齒劃過發茬“簌簌”響,何虎被按得低著腦袋,耳尖紅得像熟透的桑葚;誰家嬸子蹲在地上,銀針在晚霞光裏閃著細光,三兩下就把小李子不合身的褲腰拽緊,末了還拍了拍他屁股:“挺直了,別跟個蝦米似的!”最逗的是誰家大爺,不知從哪兒掏出半盒鐵皮裝的發蠟,指甲摳著往小夥子們額前抹,油光鋥亮的發梢被風一吹,活像田裏剛抽穗的稻子。
\"記住啊,\"老支書背著手在隊伍前訓話,\"見到姑娘家要先問好,眼睛要看著對方,但不能直勾勾地盯著。說話要實在,別學城裏人那套花言巧語...\"他忽然壓低聲音,\"要是看對眼了,就偷偷塞個紙條,上麵寫清楚你是哪個村的、家裏幾口人...\"
江奔宇聽得直想笑,這哪是聯誼會,分明是相親界的\"兵法三十六計\"。
他環顧四周,同村二十來個年輕人裏,竟有大半都不認識。這也難怪,自從來到古鄉村就被安排夜班巡邏,他白天不是補覺就是去鎮上做副業,寧願空閑著,也不願去生產隊上多賺工分,晚上更不會去曬穀場聽那些家長裏短。
\"紅旗公社的注意了!,準備到你們上場了。\"工作人員過來喊道道。
江奔宇這才發現,全隊伍恐怕就他一個人穿著平時幹活穿的衣服,不是有汙漬就是有褶皺,其他人不是嶄新的確良襯衫,就是漿得筆挺的襯衫。甚至有些人不知從哪搞來雙鋥亮的皮鞋,在晚霞光下依舊反著刺眼的光。
突然,第二聲鑼響震徹雲霄。高音廣播喇叭先是“滋啦滋啦”冒了半分鍾電流,公社幹事的聲音才從裏麵蹦出來,帶著股子被烈日烤焦的燥氣:“各生產隊注意了!今個兒這集會,是經鎮上黨委批的正經事……”話音未落,底下就有人偷著笑,說著:“你聽,跟開批鬥會似的。”但當“散場後遇不法之徒”的段落響起時,笑聲像被突然掐斷的琴弦——“有證人的,可以直接打殘!對婦女行不軌,有多人證的,打死不論!違法者全家批鬥,公社,大隊,村三級領導連坐!”喇叭裏的聲音撞在曬穀架的鐵皮上,又彈回廣場,驚得前排幾個姑娘攥緊了彼此的手。
全場霎時鴉雀無聲。江奔宇看見前排幾個小夥子的腿肚子直打顫——這年頭誰不知道\"批鬥\"二字的份量?更驚人的是,他分明注意到幾個原本賊眉鼠眼的地痞,此刻臉色煞白地往人群外圍縮。
第三聲鑼響終於敲響。隊伍開始緩緩移動,沿著地上用石灰粉畫出的白線前進。江奔宇在後麵跟著,饒有興趣地觀察著前方隊伍的眾生相:有人緊張得同手同腳,活像提線木偶;有人故作瀟灑卻頻頻踩到自己鞋帶;當第一個小夥子已經邁動了步子進入主場正麵時。前麵隊伍的一小夥不知道是不是踩了曬燙的黃土,走路時腳尖直往回收,同手同腳的模樣惹得場邊爆發出一陣輕笑;最絕的是一隊伍裏的胖子,兜裏揣著炒黃豆邊走邊往嘴裏塞,突然被嗆得咳嗽起來,慌忙彎腰捶胸,咳嗽聲響成一片,逗得紮羊角辮的小姑娘們躲在家人後直捂嘴。
場邊觀眾的反應更是精彩。當拖拉機手張鐵柱昂首闊步走過時,人群裏響起“嘖嘖”的讚歎聲,幾個婆娘扯著嗓子喊:“鐵柱他娘,你家小子皮鞋哪兒買的?”大姑娘小媳婦們發出陣陣尖叫;而輪到村西頭王麻子家兒子時,全場響起默契的噓聲——那小子去年偷看女澡堂的劣跡早傳遍了十裏八鄉。
江奔宇注意到,真正精明的人,早就做足了功課。陳家村的嬸子正拉著個穿碎花裙的姑娘竊竊私語,手裏比劃著三根手指——那是暗示某家有三間磚房吧。更遠處,李家村的媒婆舉著個小本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各家的工分收入和彩禮規格。
輪到古鄉村出場時,隊伍前麵的人都贏得一些喝彩和鼓掌。當隊伍最後的江奔宇走出來時,場麵突然變得微妙。他隨意地邁著步子,破舊衣服掩不住挺拔的身姿,霞光給他輪廓鍍了層金邊。場邊立即響起窸窸窣窣的議論:
\"快看那個!最後那個,長得跟電影明星似的...\"
\"腰板真直,估計少幹農活,肯定不是把好手...\"
但這份騷動很快被更大的聲浪淹沒:\"那個紅旗-17號就是那個懶漢!古鄉村的那個二流子!整天遊手好閑的知青!\"江奔宇甚至聽見場下,有人念起了順口溜:\"江家郎,懶又饞,白天睡覺夜遊蕩...\"
原來不知何時,關於他的流言已經發酵成這般模樣。場邊幾個原本眼冒桃花的姑娘,此刻正被自家長輩拽著胳膊教育:\"小白臉,長得俊能當飯吃?跟了他等著餓死吧!\"。
隻有一個紮羊角辮的姑娘還在倔強地往這邊張望,卻被她娘狠狠擰了下耳朵。
走完一圈,江奔宇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無論他走到哪裏,背後總跟著指指點點的目光,竊竊私語像蒼蠅般揮之不去。有些人甚至故意提高嗓門:\"現在的年輕人啊,光想著吃國家救濟糧...\"
一旁何虎急得直跺腳:\"老大,他們怎麽可以...\"
\"隨他們去。你忙你的,不用理我。\"江奔宇擺擺手,徑直走到最邊緣的樹蔭下。他順手從兜裏掏出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前幾天換來的。書頁沙沙響著,將那些閑言碎語隔絕在外。
晚霞萬丈光芒,紅透了半邊天,樹影婆娑間,江奔宇勾了勾嘴角,把書翻過一頁。這場聯誼會,倒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陽光炙烤過的黃土地,蒸騰起陣陣熱浪,哪怕現在晚霞悶熱,卻擋不住年輕人躁動的心。
江奔宇站在村隊伍末尾,眯著眼打量四周——這場麵活像後世的人才招聘會,隻不過今天\"應聘\"的是終身大事。
還沒等第二聲鑼響,各村的老人們就已經忙活開了。他眯眼望著前排忙成一團的老人,忽然覺得這場景比鎮上趕集還熱鬧:誰家大伯舉著把掉了齒的木梳,沾著搪瓷缸裏的水給何虎梳背頭,梳齒劃過發茬“簌簌”響,何虎被按得低著腦袋,耳尖紅得像熟透的桑葚;誰家嬸子蹲在地上,銀針在晚霞光裏閃著細光,三兩下就把小李子不合身的褲腰拽緊,末了還拍了拍他屁股:“挺直了,別跟個蝦米似的!”最逗的是誰家大爺,不知從哪兒掏出半盒鐵皮裝的發蠟,指甲摳著往小夥子們額前抹,油光鋥亮的發梢被風一吹,活像田裏剛抽穗的稻子。
\"記住啊,\"老支書背著手在隊伍前訓話,\"見到姑娘家要先問好,眼睛要看著對方,但不能直勾勾地盯著。說話要實在,別學城裏人那套花言巧語...\"他忽然壓低聲音,\"要是看對眼了,就偷偷塞個紙條,上麵寫清楚你是哪個村的、家裏幾口人...\"
江奔宇聽得直想笑,這哪是聯誼會,分明是相親界的\"兵法三十六計\"。
他環顧四周,同村二十來個年輕人裏,竟有大半都不認識。這也難怪,自從來到古鄉村就被安排夜班巡邏,他白天不是補覺就是去鎮上做副業,寧願空閑著,也不願去生產隊上多賺工分,晚上更不會去曬穀場聽那些家長裏短。
\"紅旗公社的注意了!,準備到你們上場了。\"工作人員過來喊道道。
江奔宇這才發現,全隊伍恐怕就他一個人穿著平時幹活穿的衣服,不是有汙漬就是有褶皺,其他人不是嶄新的確良襯衫,就是漿得筆挺的襯衫。甚至有些人不知從哪搞來雙鋥亮的皮鞋,在晚霞光下依舊反著刺眼的光。
突然,第二聲鑼響震徹雲霄。高音廣播喇叭先是“滋啦滋啦”冒了半分鍾電流,公社幹事的聲音才從裏麵蹦出來,帶著股子被烈日烤焦的燥氣:“各生產隊注意了!今個兒這集會,是經鎮上黨委批的正經事……”話音未落,底下就有人偷著笑,說著:“你聽,跟開批鬥會似的。”但當“散場後遇不法之徒”的段落響起時,笑聲像被突然掐斷的琴弦——“有證人的,可以直接打殘!對婦女行不軌,有多人證的,打死不論!違法者全家批鬥,公社,大隊,村三級領導連坐!”喇叭裏的聲音撞在曬穀架的鐵皮上,又彈回廣場,驚得前排幾個姑娘攥緊了彼此的手。
全場霎時鴉雀無聲。江奔宇看見前排幾個小夥子的腿肚子直打顫——這年頭誰不知道\"批鬥\"二字的份量?更驚人的是,他分明注意到幾個原本賊眉鼠眼的地痞,此刻臉色煞白地往人群外圍縮。
第三聲鑼響終於敲響。隊伍開始緩緩移動,沿著地上用石灰粉畫出的白線前進。江奔宇在後麵跟著,饒有興趣地觀察著前方隊伍的眾生相:有人緊張得同手同腳,活像提線木偶;有人故作瀟灑卻頻頻踩到自己鞋帶;當第一個小夥子已經邁動了步子進入主場正麵時。前麵隊伍的一小夥不知道是不是踩了曬燙的黃土,走路時腳尖直往回收,同手同腳的模樣惹得場邊爆發出一陣輕笑;最絕的是一隊伍裏的胖子,兜裏揣著炒黃豆邊走邊往嘴裏塞,突然被嗆得咳嗽起來,慌忙彎腰捶胸,咳嗽聲響成一片,逗得紮羊角辮的小姑娘們躲在家人後直捂嘴。
場邊觀眾的反應更是精彩。當拖拉機手張鐵柱昂首闊步走過時,人群裏響起“嘖嘖”的讚歎聲,幾個婆娘扯著嗓子喊:“鐵柱他娘,你家小子皮鞋哪兒買的?”大姑娘小媳婦們發出陣陣尖叫;而輪到村西頭王麻子家兒子時,全場響起默契的噓聲——那小子去年偷看女澡堂的劣跡早傳遍了十裏八鄉。
江奔宇注意到,真正精明的人,早就做足了功課。陳家村的嬸子正拉著個穿碎花裙的姑娘竊竊私語,手裏比劃著三根手指——那是暗示某家有三間磚房吧。更遠處,李家村的媒婆舉著個小本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各家的工分收入和彩禮規格。
輪到古鄉村出場時,隊伍前麵的人都贏得一些喝彩和鼓掌。當隊伍最後的江奔宇走出來時,場麵突然變得微妙。他隨意地邁著步子,破舊衣服掩不住挺拔的身姿,霞光給他輪廓鍍了層金邊。場邊立即響起窸窸窣窣的議論:
\"快看那個!最後那個,長得跟電影明星似的...\"
\"腰板真直,估計少幹農活,肯定不是把好手...\"
但這份騷動很快被更大的聲浪淹沒:\"那個紅旗-17號就是那個懶漢!古鄉村的那個二流子!整天遊手好閑的知青!\"江奔宇甚至聽見場下,有人念起了順口溜:\"江家郎,懶又饞,白天睡覺夜遊蕩...\"
原來不知何時,關於他的流言已經發酵成這般模樣。場邊幾個原本眼冒桃花的姑娘,此刻正被自家長輩拽著胳膊教育:\"小白臉,長得俊能當飯吃?跟了他等著餓死吧!\"。
隻有一個紮羊角辮的姑娘還在倔強地往這邊張望,卻被她娘狠狠擰了下耳朵。
走完一圈,江奔宇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無論他走到哪裏,背後總跟著指指點點的目光,竊竊私語像蒼蠅般揮之不去。有些人甚至故意提高嗓門:\"現在的年輕人啊,光想著吃國家救濟糧...\"
一旁何虎急得直跺腳:\"老大,他們怎麽可以...\"
\"隨他們去。你忙你的,不用理我。\"江奔宇擺擺手,徑直走到最邊緣的樹蔭下。他順手從兜裏掏出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前幾天換來的。書頁沙沙響著,將那些閑言碎語隔絕在外。
晚霞萬丈光芒,紅透了半邊天,樹影婆娑間,江奔宇勾了勾嘴角,把書翻過一頁。這場聯誼會,倒是越來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