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鬼市見聞
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 作者:江中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如墨,濃稠得仿佛能滴下化不開的神秘。
江奔宇等人在睡意朦朧中,被一陣急促的呼喚聲喚醒。雙眼尚未睜開,那帶著幾分急切的話語便傳入耳中:“老大,我們要出發了,鬼市開市的時間就快到了。記得帶上準備好的麵罩”
江奔宇、張子豪和劉國龍三人瞬間清醒,顧不上整理淩亂的衣衫,急忙翻身爬起,隨後套上準備好的麵罩,隻露出雙眼的麵罩,快步跟在唐承俊和洪建峰身後。夜色中,幾人的身影行色匆匆,仿佛被縣城鬼市那神秘的吸引力牽引著。
“對了,老大,縣裏的鬼市,到底有啥不一樣?怎麽非得等到這會兒才開始?我們鎮那邊鬼市,天一黑就有人偷偷摸摸交換東西了。”劉國龍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率先打破了趕路時的寂靜。
江奔宇目光在唐承俊和洪建峰身上掃過,說道:“承俊,建峰,你們是本地人,給大夥說道說道。”
洪建峰連忙推了推身旁的唐承俊,笑著說:“老大,這事承俊最熟悉,還是讓他來講吧。”
唐承俊微微點頭,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鬼市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半夜而合,雞鳴而散’。每到半夜三更,這裏便熱鬧起來,等到天色微明,雞啼破曉,整個鬼市又會迅速消散,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一路上,眾人緊緊圍走在唐承俊身邊,聽著他講述鬼市的種種奇聞軼事,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期待。腳下的路在夜色中蜿蜒,而鬼市的神秘麵紗,也在唐承俊的講述中一點點被揭開。
終於,眾人來到一處地方。場地裏早已是人頭攢動,喧鬧聲、叫賣聲此起彼伏,卻又仿佛被夜色吞噬了一般,顯得有些壓抑。
這裏的攤位皆是地攤形式,簡陋的木板上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微弱的燭光和煤油燈光搖曳著,照亮了一小片區域。遠遠望去,那星星點點、忽明忽暗的燈影燭火,在夜色中閃爍,影影倬倬的樣子,竟真如傳說中的鬼火一般,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
江奔宇望著眼前這奇特的景象,忍不住感歎道:“這‘鬼市’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唐承俊目光深邃,凝視著鬼市,繼續說道:“老大,其實這‘鬼市’之名,可不單單是因為這裏黑燈瞎火。聽我爺爺說,黎明時分,是一天中溫度最低的時候,冷得連鬼都會呲牙,更何況是人呢?在這‘鬼呲牙’的時候出攤做生意,可不就像是在和‘鬼’打交道嘛。”
稍作停頓,唐承俊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而且這鬼市,有著一套嚴格的規矩。不能看攤主的臉,不能用手電筒對著攤主照,買了東西就不能後悔退貨,更不能詢問物品的來路和真假……這裏賣的東西,那叫一個五花八門,不僅有日常生活用品,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從古物到洋貨,應有盡有。”
他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警惕:“更何況,鬼市裏的東西,很多都來路不正。有坑蒙拐騙偷來的贓物,有以次充好的假貨,有當鋪裏的死當品,甚至還有從亡者身上扒下來的陪葬品……攤主們趁著天黑銷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兩不看臉,等天亮了,就各奔東西。”
江奔宇微微皺眉,陷入沉思。上一世,他雖然也是靠著倒賣生產資料賺到了第一桶金,但對於鬼市的了解,卻僅僅停留在表麵。記憶中,20世紀70年代的黑市交易,涉及的物品種類繁多,亂象叢生。
非法藥品方麵,可卡因和大麻最為臭名昭著。可卡因,人稱“白粉”,是一種強效興奮劑,對中樞神經係統有著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麻,被叫做“黑粉”,主要在拉丁美洲種植,在70年代,其交易和使用十分猖獗。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日常商品如電器、糧食、布匹等供應緊張,時常短缺。一些膽大的商人便鋌而走險,進行非法交易,從中謀取暴利。
文物,因其蘊含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黑市上的交易價格高得驚人,吸引了無數不法之徒投身其中。
生產資料領域,像銅材等物品,也成為了黑市交易的熱門。就拿浙江溫州來說,當時就有人通過黑市購買電解銅等生產資料用於生產,盡管在當時被視為投機倒把行為,卻也從側麵反映出生產資料在黑市上的巨大需求。
此外,還有情報、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物品等,因其稀有性、獨特性或特殊需求,也在黑市上悄然流通。這些黑市交易,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經濟環境下的供需矛盾、政策缺陷,以及人們對物質利益的瘋狂追求。
隨著眾人深入鬼市,眼前的景象愈發奇特。攤位上的商品千奇百怪,不過大多還是以日常用品為主。人群中,有些人雖蒙著臉,但從他們的神態和動作,一眼就能看出是做副業,將多餘的物品拿出來售賣。
江奔宇心中暗自思索,在七十年代的農村,農民們為了增加收入,可謂想盡了辦法。農閑時節,他們會從事編織、製作手工藝品等副業,或是養雞、養豬;也有人會趕往集市,將自家種植的農產品拿去售賣,或是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差價;還有些人專門收集老錢幣、縫紉機、雕花門窗等老物件,賣給收藏家或古董商;隨著七十年代工業向農村反哺,社隊企業興起,不少農民投身其中,賺取工資;更有一些有手藝、有門路的人,選擇外出打工,通過向隊裏支付費用購買口糧,換取外出工作的機會。
走著走著,眾人來到一塊攤位前。這裏冷冷清清,隻有幾個攤主守著攤位,卻無人問津。見到江奔宇等人靠近,幾個攤主眼睛一亮,連忙圍了上來,壓低聲音問道:“同誌,你需要什麽關係?”
江奔宇一臉疑惑,反問道:“你們有什麽關係,你們這樣一起來,我也不知道,誰有什麽啊!”
話音剛落,攤主們紛紛掏出一個小牌子,上麵寫著石油、金融、製造業、醫療、國營飯店、供銷社、駕駛員、食品站、廣播播音員和電影放映員等字樣。
唐承俊見狀,急忙擋在江奔宇身前,對著眾攤主說道:“各位同誌,我這堂哥走親戚,第一次來這裏,不懂規矩,給你們添麻煩了。實在抱歉!”說完,便一把拉住江奔宇,快步離開。
眾人一頭霧水,卻也隻能跟在唐承俊身後。遠離那片攤位後,江奔宇忍不住問道:“承俊,你這是?”
唐承俊神色凝重,解釋道:“老大,那些人都不靠譜。他們所謂的給錢辦事的關係,十有八九是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被‘釣魚’,落入法網!”
江奔宇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慶幸有唐承俊在身邊提醒,這鬼市之中,果然處處暗藏玄機。
江奔宇等人在睡意朦朧中,被一陣急促的呼喚聲喚醒。雙眼尚未睜開,那帶著幾分急切的話語便傳入耳中:“老大,我們要出發了,鬼市開市的時間就快到了。記得帶上準備好的麵罩”
江奔宇、張子豪和劉國龍三人瞬間清醒,顧不上整理淩亂的衣衫,急忙翻身爬起,隨後套上準備好的麵罩,隻露出雙眼的麵罩,快步跟在唐承俊和洪建峰身後。夜色中,幾人的身影行色匆匆,仿佛被縣城鬼市那神秘的吸引力牽引著。
“對了,老大,縣裏的鬼市,到底有啥不一樣?怎麽非得等到這會兒才開始?我們鎮那邊鬼市,天一黑就有人偷偷摸摸交換東西了。”劉國龍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率先打破了趕路時的寂靜。
江奔宇目光在唐承俊和洪建峰身上掃過,說道:“承俊,建峰,你們是本地人,給大夥說道說道。”
洪建峰連忙推了推身旁的唐承俊,笑著說:“老大,這事承俊最熟悉,還是讓他來講吧。”
唐承俊微微點頭,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鬼市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半夜而合,雞鳴而散’。每到半夜三更,這裏便熱鬧起來,等到天色微明,雞啼破曉,整個鬼市又會迅速消散,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一路上,眾人緊緊圍走在唐承俊身邊,聽著他講述鬼市的種種奇聞軼事,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期待。腳下的路在夜色中蜿蜒,而鬼市的神秘麵紗,也在唐承俊的講述中一點點被揭開。
終於,眾人來到一處地方。場地裏早已是人頭攢動,喧鬧聲、叫賣聲此起彼伏,卻又仿佛被夜色吞噬了一般,顯得有些壓抑。
這裏的攤位皆是地攤形式,簡陋的木板上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微弱的燭光和煤油燈光搖曳著,照亮了一小片區域。遠遠望去,那星星點點、忽明忽暗的燈影燭火,在夜色中閃爍,影影倬倬的樣子,竟真如傳說中的鬼火一般,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
江奔宇望著眼前這奇特的景象,忍不住感歎道:“這‘鬼市’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唐承俊目光深邃,凝視著鬼市,繼續說道:“老大,其實這‘鬼市’之名,可不單單是因為這裏黑燈瞎火。聽我爺爺說,黎明時分,是一天中溫度最低的時候,冷得連鬼都會呲牙,更何況是人呢?在這‘鬼呲牙’的時候出攤做生意,可不就像是在和‘鬼’打交道嘛。”
稍作停頓,唐承俊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而且這鬼市,有著一套嚴格的規矩。不能看攤主的臉,不能用手電筒對著攤主照,買了東西就不能後悔退貨,更不能詢問物品的來路和真假……這裏賣的東西,那叫一個五花八門,不僅有日常生活用品,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從古物到洋貨,應有盡有。”
他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警惕:“更何況,鬼市裏的東西,很多都來路不正。有坑蒙拐騙偷來的贓物,有以次充好的假貨,有當鋪裏的死當品,甚至還有從亡者身上扒下來的陪葬品……攤主們趁著天黑銷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兩不看臉,等天亮了,就各奔東西。”
江奔宇微微皺眉,陷入沉思。上一世,他雖然也是靠著倒賣生產資料賺到了第一桶金,但對於鬼市的了解,卻僅僅停留在表麵。記憶中,20世紀70年代的黑市交易,涉及的物品種類繁多,亂象叢生。
非法藥品方麵,可卡因和大麻最為臭名昭著。可卡因,人稱“白粉”,是一種強效興奮劑,對中樞神經係統有著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麻,被叫做“黑粉”,主要在拉丁美洲種植,在70年代,其交易和使用十分猖獗。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日常商品如電器、糧食、布匹等供應緊張,時常短缺。一些膽大的商人便鋌而走險,進行非法交易,從中謀取暴利。
文物,因其蘊含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黑市上的交易價格高得驚人,吸引了無數不法之徒投身其中。
生產資料領域,像銅材等物品,也成為了黑市交易的熱門。就拿浙江溫州來說,當時就有人通過黑市購買電解銅等生產資料用於生產,盡管在當時被視為投機倒把行為,卻也從側麵反映出生產資料在黑市上的巨大需求。
此外,還有情報、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物品等,因其稀有性、獨特性或特殊需求,也在黑市上悄然流通。這些黑市交易,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經濟環境下的供需矛盾、政策缺陷,以及人們對物質利益的瘋狂追求。
隨著眾人深入鬼市,眼前的景象愈發奇特。攤位上的商品千奇百怪,不過大多還是以日常用品為主。人群中,有些人雖蒙著臉,但從他們的神態和動作,一眼就能看出是做副業,將多餘的物品拿出來售賣。
江奔宇心中暗自思索,在七十年代的農村,農民們為了增加收入,可謂想盡了辦法。農閑時節,他們會從事編織、製作手工藝品等副業,或是養雞、養豬;也有人會趕往集市,將自家種植的農產品拿去售賣,或是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差價;還有些人專門收集老錢幣、縫紉機、雕花門窗等老物件,賣給收藏家或古董商;隨著七十年代工業向農村反哺,社隊企業興起,不少農民投身其中,賺取工資;更有一些有手藝、有門路的人,選擇外出打工,通過向隊裏支付費用購買口糧,換取外出工作的機會。
走著走著,眾人來到一塊攤位前。這裏冷冷清清,隻有幾個攤主守著攤位,卻無人問津。見到江奔宇等人靠近,幾個攤主眼睛一亮,連忙圍了上來,壓低聲音問道:“同誌,你需要什麽關係?”
江奔宇一臉疑惑,反問道:“你們有什麽關係,你們這樣一起來,我也不知道,誰有什麽啊!”
話音剛落,攤主們紛紛掏出一個小牌子,上麵寫著石油、金融、製造業、醫療、國營飯店、供銷社、駕駛員、食品站、廣播播音員和電影放映員等字樣。
唐承俊見狀,急忙擋在江奔宇身前,對著眾攤主說道:“各位同誌,我這堂哥走親戚,第一次來這裏,不懂規矩,給你們添麻煩了。實在抱歉!”說完,便一把拉住江奔宇,快步離開。
眾人一頭霧水,卻也隻能跟在唐承俊身後。遠離那片攤位後,江奔宇忍不住問道:“承俊,你這是?”
唐承俊神色凝重,解釋道:“老大,那些人都不靠譜。他們所謂的給錢辦事的關係,十有八九是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被‘釣魚’,落入法網!”
江奔宇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慶幸有唐承俊在身邊提醒,這鬼市之中,果然處處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