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這林耀華野心不小啊
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 作者:江中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國勝正在被反擊到無語的時候,突然看到自己的兒子林耀華偷偷在向他打了個眼色。那眼神中仿佛藏著某種暗示,讓林國勝的心中一動,似乎有了某種應對的靈感。
“各位還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說出來,趁現在一起解決了?”林國勝清了清嗓子,試圖挽回剛才有些被動的局麵,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每一個人,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找到一些支持。
眾人依舊沉默不語,場下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氣氛,仿佛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什麽。
於是林耀華就緩緩站了出來說道:“父親!哦!不!我叫錯了,應該叫林會計。”他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了一圈,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根據縣裏最先文件報告指出,在生產隊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定。凡是要辦食堂的,都辦社員的合夥食堂,實行自願參加、自由結合、自己管理、自負開銷和自由退出的原則。這些食堂,都要單獨核算,同生產隊的財務分開。生產隊對於社員辦的食堂,應該給予可能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在經濟上不應該有特殊的待遇。對於參加和不參加食堂的社員,生產隊都應該同樣看待,不能有任何的歧視。社員的口糧,不論辦不辦食堂,都應該分配到戶,由社員自己支配。口糧分配到戶的辦法,可以在收獲後一次發,也可以分期發。所以在這裏沒有針對個別人的意思,集體勞動,集體按工分數目分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林耀華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在空曠的場地上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力量,讓台下的眾人不禁微微點頭。
江奔宇一聽,心中暗自思忖:這小子有點水平,文化人啊。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賞,看著林耀華站在那裏侃侃而談,那自信的模樣讓人不得不承認他的見解確實獨到。
“食堂鞏固的道路就是企業化,把食堂辦成一個大核算單位中的小核算單位,自負盈虧。”林耀華繼續說道,聲音洪亮而堅定,“食堂要種好菜地,養好豬,搞好家底,支付養豬、種菜、炊管人員的工資。開始,大隊要幫助食堂搞家底、搞積累、創造條件,食堂搞成企業化。食堂做飯的、養豬的、種菜的也都要實行定額,超額獎勵。食堂家底大了,積累多了,還可以少量補貼入夥人員。這樣食堂就能鞏固了,不願意在食堂入夥的就可以不攤工分了。食堂怎樣實行企業化管理,有什麽新問題,怎麽解決,要定出辦法,交由社員很好討論,搞出典型經驗來。總之,要使吃食堂的人,占點便宜。這樣,就能辦好食堂,鞏固好食堂。農忙食堂搞六個月或六個半月,其餘的時間,社員回家做飯吃,可以解決社員的自身問題。農閑不辦食堂,糧食也要管起來,由食堂負責分糧。”
林耀華緩緩地說道,每一個觀點都闡述得有條有理,仿佛一幅清晰的藍圖在他眼前徐徐展開,讓台下的眾人逐漸沉浸在他的話語中。
江奔宇在一旁聽著,也覺得這話都符合實際情況,心中不禁對他的見解又多了幾分認可。他微微皺眉,暗自思索著這些觀點背後的深意,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的還是從哪裏看到的。
“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轉變,我們領頭人,不能用過去的經驗來指導今天工作,老舊的思想,隻會讓我們村發展不起來,吃不飽飯,更不要說做個新衣服了。”林耀華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目光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期待,仿佛在呼喚著大家共同去改變現狀。
前麵說的話,都說到眾人的心裏麵去了,眾人聞言也是覺得說得對,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場下的氣氛開始變得熱烈起來,人們的臉上露出了思考和認同的神情。
一旁的江奔宇一聽,心中暗自嘀咕:這小子幹嘛?批判領頭人?我們的領頭人就是村長村書記李誌,難道這小子想坐村長村書記的位置?
江奔宇順便看一眼村長村書記李誌那邊,果然看到他黑著臉在一旁看著。李誌的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和不悅,仿佛被林耀華的話刺痛了一般。
林耀華似乎並沒有察覺到李誌的不滿,依舊自顧自地說道:“我們村一直以來,都在按照老一套的方法來管理食堂和副業安排生產,可是時代在變,我們不能一成不變啊。就拿食堂來說,如果一直按照現在的模式,不考慮大家的實際需求和利益,那大家隻會越來越不滿意。我們應該多聽聽社員們的想法,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和改進。”
“是啊,是啊!”台下有人附和道,“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幹活,卻吃不好,這怎麽能行呢?”
“就是啊,食堂的飯菜又少又差,根本吃不飽。”
“而且還不讓我們自己種點菜,太不合理了。”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現場的氣氛愈發熱烈。
林耀華看著大家激動的樣子,繼續說道:“大家說的都對。我們不能忽視大家的訴求。食堂的問題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還有我們的生產安排,也不能隻按照上麵的要求來,而不考慮我們村的實際情況。比如說,我們村的土地肥沃,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可是我們卻一直隻種那些傳統的糧食作物,這就是我們的損失啊。”
“沒錯,沒錯!”有人大聲說道,“我們村其實有很多優勢,但是就是沒有好好利用起來。”
“那我們應該怎麽做呢?”有人問道。
林耀華微微一笑,說道:“首先,我們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生產規劃小組,由大家推選一些有經驗、有想法的人組成。這個小組要深入到田間地頭,了解我們村的土地情況和資源優勢,然後製定出適合我們村的生產計劃。比如說,我們可以種植一些水果、蔬菜,發展養殖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副業收入,還可以豐富大家的餐桌。”
“聽起來不錯,可是這需要很多資金和人力啊。”有人擔憂地說道。
林耀華點點頭,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開始,逐步發展。比如說,先種植一些容易管理的作物,積累一些經驗和資金,然後再擴大規模。同時,我們也可以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用自己的勞動力和資源來換取收益。”
“嗯,這個辦法好!”有人讚同道。
“還有食堂的問題,我們不能隻是簡單地把食堂收回去或者交給別人管理,我們要讓它真正成為大家的食堂。”林耀華接著說道,“我們可以成立一個食堂管理委員會,由社員們自己選舉代表組成。這個委員會要負責食堂的日常管理,包括食材采購、飯菜製作、財務管理等等。同時,我們要製定嚴格的規章製度,確保食堂的管理公開透明,接受大家的監督。”
“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了?”有人問道。
林耀華搖搖頭,說道:“不會的。隻有大家共同參與管理,才能確保食堂的正常運轉。而且,這樣可以增強大家的主人翁意識,讓大家更加關心食堂的發展。”
“嗯,有道理。”眾人紛紛點頭。
林耀華繼續說道:“除了食堂和生產問題,我們還要關注大家的生活。比如說,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我們可以成立一個文藝宣傳隊,大家利用業餘時間排練一些節目,在節假日或者農閑的時候為大家表演。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大家的生活,還可以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好啊,好啊!”有人歡呼道。
“還有,我們要關心村裏的老人和孩子。我們可以成立一個互助小組,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老人和孩子。比如說,幫老人做一些家務,照顧孩子等等。這樣可以讓我們村更加和諧溫暖。”
“林耀華,這事你說得真好!”江奔宇忍不住說道,“你這些想法都很符合我們村的實際情況,也考慮到了大家的利益。”
林耀華看著江奔宇,微微一笑,說道:“謝謝你的認可。我隻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而已。”
此時,李誌終於忍不住了,他站起身來,臉色鐵青地說道:“夠了!你這是在胡說八道!我們一直都是按照上級的要求來做的,怎麽能說是忽視大家的利益呢?”
林耀華看著李誌,不慌不忙地說道:“村長,我並不是說我們以前的做法都是錯的。但是時代在變,我們不能一直固步自封。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改變,這樣才能讓我們村發展得更好。”
“哼,你一個小小的娃,不要以為喝了幾年墨水就可以評論政策,懂什麽政策!”李誌怒吼道。
林耀華毫不畏懼地說道:“村長,我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娃,但是我一直在關注著我們村的發展。我知道我們村有很多問題,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相信,隻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讓我們的村變得更加美好。”
“哼,你不要太狂妄了!”李誌氣得渾身發抖。
林耀華看著李誌,繼續說道:“村長,我知道你一直為村裏的發展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過去的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正視我們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台下的眾人聽了林耀華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就是啊,村長,我們也需要改變啊。”
“不能一直按照老一套的方法來做了。”
“林耀華說得對,我們要讓我們的村發展得更好。”
李誌看著大家的態度,心中十分生氣,但又無話可說。
林耀華看著李誌的樣子,心中暗自歎息。他知道,要讓李誌真正接受自己的想法,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今天他已經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好了,今天的動員會就到這裏吧。”林國勝見勢不妙,趕緊說道,“大家都去幹活吧,有空好好想想,有什麽想法可以再討論。”
眾人紛紛散去,但是這場動員會的影響卻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江奔宇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思緒萬千。他覺得今天的動員會林耀華就是要把村長李誌推到眾人的對立麵。
“不過林耀華這個小子,還真是有想法啊。”江奔宇自言自語道,“按他計劃,不知道以後村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而此時的林耀華那邊,也在思考著今天的發言知道成功完成任務。他知道,自己隻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夜幕降臨,整個村子漸漸安靜下來。但是,在這平靜的背後,一場變革正在悄然醞釀……
“各位還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說出來,趁現在一起解決了?”林國勝清了清嗓子,試圖挽回剛才有些被動的局麵,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每一個人,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找到一些支持。
眾人依舊沉默不語,場下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氣氛,仿佛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什麽。
於是林耀華就緩緩站了出來說道:“父親!哦!不!我叫錯了,應該叫林會計。”他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了一圈,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根據縣裏最先文件報告指出,在生產隊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定。凡是要辦食堂的,都辦社員的合夥食堂,實行自願參加、自由結合、自己管理、自負開銷和自由退出的原則。這些食堂,都要單獨核算,同生產隊的財務分開。生產隊對於社員辦的食堂,應該給予可能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在經濟上不應該有特殊的待遇。對於參加和不參加食堂的社員,生產隊都應該同樣看待,不能有任何的歧視。社員的口糧,不論辦不辦食堂,都應該分配到戶,由社員自己支配。口糧分配到戶的辦法,可以在收獲後一次發,也可以分期發。所以在這裏沒有針對個別人的意思,集體勞動,集體按工分數目分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林耀華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在空曠的場地上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力量,讓台下的眾人不禁微微點頭。
江奔宇一聽,心中暗自思忖:這小子有點水平,文化人啊。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賞,看著林耀華站在那裏侃侃而談,那自信的模樣讓人不得不承認他的見解確實獨到。
“食堂鞏固的道路就是企業化,把食堂辦成一個大核算單位中的小核算單位,自負盈虧。”林耀華繼續說道,聲音洪亮而堅定,“食堂要種好菜地,養好豬,搞好家底,支付養豬、種菜、炊管人員的工資。開始,大隊要幫助食堂搞家底、搞積累、創造條件,食堂搞成企業化。食堂做飯的、養豬的、種菜的也都要實行定額,超額獎勵。食堂家底大了,積累多了,還可以少量補貼入夥人員。這樣食堂就能鞏固了,不願意在食堂入夥的就可以不攤工分了。食堂怎樣實行企業化管理,有什麽新問題,怎麽解決,要定出辦法,交由社員很好討論,搞出典型經驗來。總之,要使吃食堂的人,占點便宜。這樣,就能辦好食堂,鞏固好食堂。農忙食堂搞六個月或六個半月,其餘的時間,社員回家做飯吃,可以解決社員的自身問題。農閑不辦食堂,糧食也要管起來,由食堂負責分糧。”
林耀華緩緩地說道,每一個觀點都闡述得有條有理,仿佛一幅清晰的藍圖在他眼前徐徐展開,讓台下的眾人逐漸沉浸在他的話語中。
江奔宇在一旁聽著,也覺得這話都符合實際情況,心中不禁對他的見解又多了幾分認可。他微微皺眉,暗自思索著這些觀點背後的深意,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的還是從哪裏看到的。
“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轉變,我們領頭人,不能用過去的經驗來指導今天工作,老舊的思想,隻會讓我們村發展不起來,吃不飽飯,更不要說做個新衣服了。”林耀華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目光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期待,仿佛在呼喚著大家共同去改變現狀。
前麵說的話,都說到眾人的心裏麵去了,眾人聞言也是覺得說得對,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場下的氣氛開始變得熱烈起來,人們的臉上露出了思考和認同的神情。
一旁的江奔宇一聽,心中暗自嘀咕:這小子幹嘛?批判領頭人?我們的領頭人就是村長村書記李誌,難道這小子想坐村長村書記的位置?
江奔宇順便看一眼村長村書記李誌那邊,果然看到他黑著臉在一旁看著。李誌的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和不悅,仿佛被林耀華的話刺痛了一般。
林耀華似乎並沒有察覺到李誌的不滿,依舊自顧自地說道:“我們村一直以來,都在按照老一套的方法來管理食堂和副業安排生產,可是時代在變,我們不能一成不變啊。就拿食堂來說,如果一直按照現在的模式,不考慮大家的實際需求和利益,那大家隻會越來越不滿意。我們應該多聽聽社員們的想法,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和改進。”
“是啊,是啊!”台下有人附和道,“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幹活,卻吃不好,這怎麽能行呢?”
“就是啊,食堂的飯菜又少又差,根本吃不飽。”
“而且還不讓我們自己種點菜,太不合理了。”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現場的氣氛愈發熱烈。
林耀華看著大家激動的樣子,繼續說道:“大家說的都對。我們不能忽視大家的訴求。食堂的問題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還有我們的生產安排,也不能隻按照上麵的要求來,而不考慮我們村的實際情況。比如說,我們村的土地肥沃,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可是我們卻一直隻種那些傳統的糧食作物,這就是我們的損失啊。”
“沒錯,沒錯!”有人大聲說道,“我們村其實有很多優勢,但是就是沒有好好利用起來。”
“那我們應該怎麽做呢?”有人問道。
林耀華微微一笑,說道:“首先,我們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生產規劃小組,由大家推選一些有經驗、有想法的人組成。這個小組要深入到田間地頭,了解我們村的土地情況和資源優勢,然後製定出適合我們村的生產計劃。比如說,我們可以種植一些水果、蔬菜,發展養殖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副業收入,還可以豐富大家的餐桌。”
“聽起來不錯,可是這需要很多資金和人力啊。”有人擔憂地說道。
林耀華點點頭,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開始,逐步發展。比如說,先種植一些容易管理的作物,積累一些經驗和資金,然後再擴大規模。同時,我們也可以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用自己的勞動力和資源來換取收益。”
“嗯,這個辦法好!”有人讚同道。
“還有食堂的問題,我們不能隻是簡單地把食堂收回去或者交給別人管理,我們要讓它真正成為大家的食堂。”林耀華接著說道,“我們可以成立一個食堂管理委員會,由社員們自己選舉代表組成。這個委員會要負責食堂的日常管理,包括食材采購、飯菜製作、財務管理等等。同時,我們要製定嚴格的規章製度,確保食堂的管理公開透明,接受大家的監督。”
“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了?”有人問道。
林耀華搖搖頭,說道:“不會的。隻有大家共同參與管理,才能確保食堂的正常運轉。而且,這樣可以增強大家的主人翁意識,讓大家更加關心食堂的發展。”
“嗯,有道理。”眾人紛紛點頭。
林耀華繼續說道:“除了食堂和生產問題,我們還要關注大家的生活。比如說,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我們可以成立一個文藝宣傳隊,大家利用業餘時間排練一些節目,在節假日或者農閑的時候為大家表演。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大家的生活,還可以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好啊,好啊!”有人歡呼道。
“還有,我們要關心村裏的老人和孩子。我們可以成立一個互助小組,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老人和孩子。比如說,幫老人做一些家務,照顧孩子等等。這樣可以讓我們村更加和諧溫暖。”
“林耀華,這事你說得真好!”江奔宇忍不住說道,“你這些想法都很符合我們村的實際情況,也考慮到了大家的利益。”
林耀華看著江奔宇,微微一笑,說道:“謝謝你的認可。我隻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而已。”
此時,李誌終於忍不住了,他站起身來,臉色鐵青地說道:“夠了!你這是在胡說八道!我們一直都是按照上級的要求來做的,怎麽能說是忽視大家的利益呢?”
林耀華看著李誌,不慌不忙地說道:“村長,我並不是說我們以前的做法都是錯的。但是時代在變,我們不能一直固步自封。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改變,這樣才能讓我們村發展得更好。”
“哼,你一個小小的娃,不要以為喝了幾年墨水就可以評論政策,懂什麽政策!”李誌怒吼道。
林耀華毫不畏懼地說道:“村長,我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娃,但是我一直在關注著我們村的發展。我知道我們村有很多問題,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相信,隻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讓我們的村變得更加美好。”
“哼,你不要太狂妄了!”李誌氣得渾身發抖。
林耀華看著李誌,繼續說道:“村長,我知道你一直為村裏的發展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過去的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正視我們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台下的眾人聽了林耀華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就是啊,村長,我們也需要改變啊。”
“不能一直按照老一套的方法來做了。”
“林耀華說得對,我們要讓我們的村發展得更好。”
李誌看著大家的態度,心中十分生氣,但又無話可說。
林耀華看著李誌的樣子,心中暗自歎息。他知道,要讓李誌真正接受自己的想法,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今天他已經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好了,今天的動員會就到這裏吧。”林國勝見勢不妙,趕緊說道,“大家都去幹活吧,有空好好想想,有什麽想法可以再討論。”
眾人紛紛散去,但是這場動員會的影響卻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江奔宇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思緒萬千。他覺得今天的動員會林耀華就是要把村長李誌推到眾人的對立麵。
“不過林耀華這個小子,還真是有想法啊。”江奔宇自言自語道,“按他計劃,不知道以後村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而此時的林耀華那邊,也在思考著今天的發言知道成功完成任務。他知道,自己隻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夜幕降臨,整個村子漸漸安靜下來。但是,在這平靜的背後,一場變革正在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