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公主不笨,知道絕不是自己獻上的計策得到了達延汗的認可。
活捉中原皇帝的功績自然能讓他的聲望如日中天,但戰爭的失敗卻能動搖他統治的根基。
達延汗早就做好了穩妥的計劃。
陳岩自然知道,韃靼決策層不可能看不穿正德如此簡單的謀劃。但是他要知道,韃靼決策層是否像他一樣看穿了正德的整個計劃。
於是,當大軍隱約能夠看到大同城池的時候,陳岩被達延汗傳召。
陳岩按照東瀛人的禮儀行禮後,達延汗便直接開了口:“攻取大同城有何辦法?”
這是考試,決定陳岩今後的命運。
“有上下兩策。”陳岩豎起兩根手指,“此次出征,大軍人數倍於之前。下策,可分兵行事。一部分像往年一樣分散開來打草穀,一部分全力以赴攻取大同城。上策,全力攻取大同城。”
一旁的孫員外趕忙道:“下策,無論大同攻陷於否,皆可獲利,為何是下策。上策,大同城防堅固,若是久攻不下,豈不是麻煩?我看兩策無上下之分,但凡動些腦子總能想出來的計策,你所言不過是嘩眾取寵。”
陳岩滿臉傷疤的臉上麵色不變:“大汗此次狩獵中原,所投入人力物力皆是幾倍於之前,若收獲還如從前一樣就是虧本。唯有攻破大同城,收獲才能數倍於從前。而且大同城破,以宣府為餌的陷阱則破,中原皇帝倉皇退走還可自保,若還敢留在宣府,咱們大可以一口將他吞下。我雖不了解中原情況,但分析錢寧平日所言,中原皇帝可是個年少氣盛、專斷獨行的人。”
達延汗再度開口:“我是問你攻取大同的辦法。”
陳岩搖搖頭:“大同城池堅固,且久經戰陣,隻有攻堅。除非……有內應。”
達延汗揮手下令:“大軍休整,午後攻城。”
陳岩便回了阿圖公主處,心中不免感歎,正德皇帝自以為施展妙計,但達延汗也有自認為必勝的安排。但最終誰主沉浮,尚未可知。
阿圖公主聽說陳岩回來,趕忙召見,想要問清楚達延汗的打算。
“有人獻城。”陳岩對阿圖公主低聲說道。
孫員外不是好漢,也非能人。但卻受到達延汗如此禮遇。那麽答案就隻有一個,他能給達延汗帶來足以讓達延汗禮遇的好處。
陳岩早就聽聞,宣大商賈多與韃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幹的就是為韃靼各部銷贓的買賣。
韃靼各部打草穀,劫掠中原百姓,除了必要的糧食等物,其餘全部交給宣大商賈換取生鐵、食鹽等物資。來年再用生鐵支撐的兵器再次劫掠中原。
韃靼做的是無本買賣,宣大商賈也是盆滿缽滿。
達延汗進攻大同,卻並不急躁,先原地休整,午後才進行攻城。如此不緊不慢,定然是有什麽把握。
“入夜後。”陳岩肯定的說,“獻城的不是守城官員,必然是暗中行事。估計入夜後有人會有辦法讓底層將校打開城門。大同城必破。”
話音剛落,周圍卻傳來陣陣驚呼。
阿圖和陳岩趕忙循聲觀望。隻見對著韃靼大軍這一側的城門緩緩的打開了。
難道猜錯了?大同城官員早與商賈同流合汙?
七千騎兵從城門奮勇而出,大旗擎起“大同鎮總兵官”“征西前將軍”“王”。
任誰也沒有想到,大同守城官兵竟然大開城門,主動進攻韃靼大軍。
從上到下全無準備的韃靼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那七千大同騎兵卻像是早存死誌。
有些剛剛下馬休息的韃靼軍官,還未來得及重新披甲上馬就被斬於馬下。
在他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見到過主動出擊的中原部隊。向來都是追著中原人跑的韃靼騎兵開始了慌亂
大同鐵騎雖然沒有衝到達延汗所在的後方,但前線的騎兵卻開始潰退,達延汗隻能下令撤退。慌亂便像瘟疫一樣傳播開來。
陳岩護著阿圖公主在混亂的軍隊中撤退,錢寧也沒趁亂逃跑,倒是幫助阿圖公主射殺了幾個亂跑的韃靼士兵。
等韃靼軍再次穩住陣型,大軍已經撤退三十裏。大同騎兵一見韃靼軍陣型稍穩,便快速撤退。達延汗這邊則斬殺了幾個前線不重要的將官以穩住軍心。大軍再次緩緩向大同城推進。
這次韃靼軍戒備充分。但是眾人心裏清楚,奇襲隻可能一次,已經退入城中的大同騎兵不可能緊接著再次開門衝鋒。
即便如此,韃靼軍走的還是十分謹慎。
到達大同城下已是傍晚。達延汗立馬下令攻城。不出意外的雙方短兵相接,均未取得值得稱道的戰果。
孫員外卻收到了最新的情報。
“大同總兵王勳在監軍太監穀大用的強令下出兵,並不是提前探知了咱們的計劃。今晚子時計劃照常。”孫員外趕緊向達延汗做出了匯報。
入夜後,韃靼軍嚴陣以待。白天嚐到奇襲甜頭的王勳派自己的副將帶兵夜襲,被殺的敗退,丟下幾百具屍體後倉皇逃入大同城。
所謂趁著夜色襲營,大部分是演義小說的情節。大部分戰爭還是將就穩紮穩打,襲營風險遠高收益。
算是吃了敗仗的王勳終於消停了許多。兩邊軍陣對壘的嘈雜也變得安靜。
陳岩卻在這時闖入了阿圖公主的氈房。
隻穿了睡衣,睡的正香的阿圖公主先是驚恐,雙手抱著被子,看著被陳岩推到一邊的侍女。隨即反應過來,厲聲嗬斥道:“你瘋啦?找死嗎?”
陳岩一把抓住阿圖公主的手腕,想要開口,卻咳嗽了起來,半晌止住,沉聲說道:“帶我去見大汗。”
阿圖公主想要甩開他的手,卻發現怎麽也甩不開。侍衛這時才衝了進來,萬軍之中的主帥營地,侍衛們鬆懈了不少,加之陳岩算是熟人,一下子就讓他闖了進來。侍衛們剛剛粗略掃視氈房中的場景,就聽到阿圖公主的聲音:“滾出去。”
侍衛們想要上前架走陳岩,卻發現“滾出去”是阿圖公主對他們的命令。於是退出氈房跪在門口,冷汗直流。
“那次夜襲有問題。”陳岩解釋道,“夜襲應該趁著咱們放鬆警惕的時候進行。安排在子時之後才合理。”
“你就因為心中有個疑問就去麵見大汗?”
“大同守將如果不是笨蛋,那麽他這次夜襲就隻有一個目的。”
“什麽目的?”
“讓咱們放鬆警惕,子時之後必然會有更大的行動?”
“再次夜襲嗎?那不可能,凡事隻有第一次才會措手不及。”
“這正是我要見大汗的原因,我知道的情況不多,所以判斷不出敵人的陰謀。”
阿圖公主隻好打著哈欠說道:“出去。”
陳岩以為自己已經說服了阿圖公主,沒想到會遭到拒絕,忍不住解釋道:“這也是公主你的機會,要向大汗證明……”
“我說你出去,我要換衣服。”阿圖公主終於甩開了這個討厭鬼的手。
阿圖公主並不覺得陳岩的發現有多重要,事實證明陳岩的一些猜測雖然自己看來算得上十分聰明,但都是被達延汗早已看破的事情。所以阿圖公主提前和陳岩說好,若是達延汗沒有睡下,自己會求見。若是已經睡下了,她可不想因為小事情打擾阿瓦。
達延汗沒有入睡,甚至沒有在王帳裏。
阿圖帶著陳岩一路尋找,終於在靠近前線的地方找到了達延汗和孫員外。
兩人緊盯著大同城的方向,陳岩剛到,就看見大同城的一側城門上閃了幾下光亮。
達延汗有些心不在焉,等聽完陳岩的講述。才一臉驚訝的看向孫員外。此時,孫員外也一臉驚訝的看向達延汗。
此時正是子時。
一次不成功的夜襲,有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謀劃著一場驚天陰謀,有的人站在對手的立場上看穿了一些事情。
大同鐵騎再次從城中殺出。
亂的像一鍋粥,這也是不能夜襲的原因之一。
敵軍、友軍、流矢、暗算、落單、反殺、血肉橫飛……
一夜的混亂,廝殺到筋疲力盡的兩方人馬各自脫離時已經不知道時間。
隻是天亮了。
大同鐵騎伴著血紅的朝霞回城,城內邊軍已損耗過半。
大同城頭掛出城內十七家商賈人頭一百二十三顆。
正德收到王勳飛鴿傳書時,正在大將軍府烤肉,他像韃靼貴族一樣,將割肉的匕首輕輕放在桌子上。親自拿過傳書的戰報。
“哈哈哈。”正德開懷大笑,瞬間表情又變得無比嚴肅,“傳令,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離開駐地,火速支援王勳。副總兵朱巒、遊擊將軍周政即日出發,尾隨韃靼軍,不得擅自作戰。宣府總兵朱振,參將左欽即刻出兵,駐守陽和,不得出戰。違令者斬。”
正德扭頭看到身邊的江彬,發現他還是一臉愁容,便忍不住問道:“你有什麽疑慮?”
江彬雖然震驚於平日裏隻知玩樂的皇帝竟然能將邊軍將領和布置輕鬆說出,但還是憂心崇崇:“遼東邊軍一動,末將怕朵顏三衛那邊會出問題。”
正德卻搖搖頭:“董狐狸現在是騎牆頭的,咱們這邊新勝,他即便知道防守他的部隊撤走,也不會輕易出手。”
“咱們雖然出其不意,但實際並沒有給韃靼軍造成太大損失。”
正德點點頭:“這也正是董狐狸也不會倒向咱們的原因。”隨後又改口問道,“你覺得董狐狸希望誰贏?”
“韃靼贏了,他可以趁機劫掠。”江彬沒有直言答案,但是卻說出了他推測答案的依據。
“也許吧。”正德好像沒有了談興,畢竟有的時候站在對手立場上考慮問題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自己終究不是對手本人,揣度起來難免會有繆誤。
江彬看出正德失去了談興,但還是硬著頭皮提醒道:“即便董狐狸不出手,咱們也是兩萬對韃靼的五萬大軍。”
“嗯。”正德隻是應了一聲。
活捉中原皇帝的功績自然能讓他的聲望如日中天,但戰爭的失敗卻能動搖他統治的根基。
達延汗早就做好了穩妥的計劃。
陳岩自然知道,韃靼決策層不可能看不穿正德如此簡單的謀劃。但是他要知道,韃靼決策層是否像他一樣看穿了正德的整個計劃。
於是,當大軍隱約能夠看到大同城池的時候,陳岩被達延汗傳召。
陳岩按照東瀛人的禮儀行禮後,達延汗便直接開了口:“攻取大同城有何辦法?”
這是考試,決定陳岩今後的命運。
“有上下兩策。”陳岩豎起兩根手指,“此次出征,大軍人數倍於之前。下策,可分兵行事。一部分像往年一樣分散開來打草穀,一部分全力以赴攻取大同城。上策,全力攻取大同城。”
一旁的孫員外趕忙道:“下策,無論大同攻陷於否,皆可獲利,為何是下策。上策,大同城防堅固,若是久攻不下,豈不是麻煩?我看兩策無上下之分,但凡動些腦子總能想出來的計策,你所言不過是嘩眾取寵。”
陳岩滿臉傷疤的臉上麵色不變:“大汗此次狩獵中原,所投入人力物力皆是幾倍於之前,若收獲還如從前一樣就是虧本。唯有攻破大同城,收獲才能數倍於從前。而且大同城破,以宣府為餌的陷阱則破,中原皇帝倉皇退走還可自保,若還敢留在宣府,咱們大可以一口將他吞下。我雖不了解中原情況,但分析錢寧平日所言,中原皇帝可是個年少氣盛、專斷獨行的人。”
達延汗再度開口:“我是問你攻取大同的辦法。”
陳岩搖搖頭:“大同城池堅固,且久經戰陣,隻有攻堅。除非……有內應。”
達延汗揮手下令:“大軍休整,午後攻城。”
陳岩便回了阿圖公主處,心中不免感歎,正德皇帝自以為施展妙計,但達延汗也有自認為必勝的安排。但最終誰主沉浮,尚未可知。
阿圖公主聽說陳岩回來,趕忙召見,想要問清楚達延汗的打算。
“有人獻城。”陳岩對阿圖公主低聲說道。
孫員外不是好漢,也非能人。但卻受到達延汗如此禮遇。那麽答案就隻有一個,他能給達延汗帶來足以讓達延汗禮遇的好處。
陳岩早就聽聞,宣大商賈多與韃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幹的就是為韃靼各部銷贓的買賣。
韃靼各部打草穀,劫掠中原百姓,除了必要的糧食等物,其餘全部交給宣大商賈換取生鐵、食鹽等物資。來年再用生鐵支撐的兵器再次劫掠中原。
韃靼做的是無本買賣,宣大商賈也是盆滿缽滿。
達延汗進攻大同,卻並不急躁,先原地休整,午後才進行攻城。如此不緊不慢,定然是有什麽把握。
“入夜後。”陳岩肯定的說,“獻城的不是守城官員,必然是暗中行事。估計入夜後有人會有辦法讓底層將校打開城門。大同城必破。”
話音剛落,周圍卻傳來陣陣驚呼。
阿圖和陳岩趕忙循聲觀望。隻見對著韃靼大軍這一側的城門緩緩的打開了。
難道猜錯了?大同城官員早與商賈同流合汙?
七千騎兵從城門奮勇而出,大旗擎起“大同鎮總兵官”“征西前將軍”“王”。
任誰也沒有想到,大同守城官兵竟然大開城門,主動進攻韃靼大軍。
從上到下全無準備的韃靼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那七千大同騎兵卻像是早存死誌。
有些剛剛下馬休息的韃靼軍官,還未來得及重新披甲上馬就被斬於馬下。
在他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見到過主動出擊的中原部隊。向來都是追著中原人跑的韃靼騎兵開始了慌亂
大同鐵騎雖然沒有衝到達延汗所在的後方,但前線的騎兵卻開始潰退,達延汗隻能下令撤退。慌亂便像瘟疫一樣傳播開來。
陳岩護著阿圖公主在混亂的軍隊中撤退,錢寧也沒趁亂逃跑,倒是幫助阿圖公主射殺了幾個亂跑的韃靼士兵。
等韃靼軍再次穩住陣型,大軍已經撤退三十裏。大同騎兵一見韃靼軍陣型稍穩,便快速撤退。達延汗這邊則斬殺了幾個前線不重要的將官以穩住軍心。大軍再次緩緩向大同城推進。
這次韃靼軍戒備充分。但是眾人心裏清楚,奇襲隻可能一次,已經退入城中的大同騎兵不可能緊接著再次開門衝鋒。
即便如此,韃靼軍走的還是十分謹慎。
到達大同城下已是傍晚。達延汗立馬下令攻城。不出意外的雙方短兵相接,均未取得值得稱道的戰果。
孫員外卻收到了最新的情報。
“大同總兵王勳在監軍太監穀大用的強令下出兵,並不是提前探知了咱們的計劃。今晚子時計劃照常。”孫員外趕緊向達延汗做出了匯報。
入夜後,韃靼軍嚴陣以待。白天嚐到奇襲甜頭的王勳派自己的副將帶兵夜襲,被殺的敗退,丟下幾百具屍體後倉皇逃入大同城。
所謂趁著夜色襲營,大部分是演義小說的情節。大部分戰爭還是將就穩紮穩打,襲營風險遠高收益。
算是吃了敗仗的王勳終於消停了許多。兩邊軍陣對壘的嘈雜也變得安靜。
陳岩卻在這時闖入了阿圖公主的氈房。
隻穿了睡衣,睡的正香的阿圖公主先是驚恐,雙手抱著被子,看著被陳岩推到一邊的侍女。隨即反應過來,厲聲嗬斥道:“你瘋啦?找死嗎?”
陳岩一把抓住阿圖公主的手腕,想要開口,卻咳嗽了起來,半晌止住,沉聲說道:“帶我去見大汗。”
阿圖公主想要甩開他的手,卻發現怎麽也甩不開。侍衛這時才衝了進來,萬軍之中的主帥營地,侍衛們鬆懈了不少,加之陳岩算是熟人,一下子就讓他闖了進來。侍衛們剛剛粗略掃視氈房中的場景,就聽到阿圖公主的聲音:“滾出去。”
侍衛們想要上前架走陳岩,卻發現“滾出去”是阿圖公主對他們的命令。於是退出氈房跪在門口,冷汗直流。
“那次夜襲有問題。”陳岩解釋道,“夜襲應該趁著咱們放鬆警惕的時候進行。安排在子時之後才合理。”
“你就因為心中有個疑問就去麵見大汗?”
“大同守將如果不是笨蛋,那麽他這次夜襲就隻有一個目的。”
“什麽目的?”
“讓咱們放鬆警惕,子時之後必然會有更大的行動?”
“再次夜襲嗎?那不可能,凡事隻有第一次才會措手不及。”
“這正是我要見大汗的原因,我知道的情況不多,所以判斷不出敵人的陰謀。”
阿圖公主隻好打著哈欠說道:“出去。”
陳岩以為自己已經說服了阿圖公主,沒想到會遭到拒絕,忍不住解釋道:“這也是公主你的機會,要向大汗證明……”
“我說你出去,我要換衣服。”阿圖公主終於甩開了這個討厭鬼的手。
阿圖公主並不覺得陳岩的發現有多重要,事實證明陳岩的一些猜測雖然自己看來算得上十分聰明,但都是被達延汗早已看破的事情。所以阿圖公主提前和陳岩說好,若是達延汗沒有睡下,自己會求見。若是已經睡下了,她可不想因為小事情打擾阿瓦。
達延汗沒有入睡,甚至沒有在王帳裏。
阿圖帶著陳岩一路尋找,終於在靠近前線的地方找到了達延汗和孫員外。
兩人緊盯著大同城的方向,陳岩剛到,就看見大同城的一側城門上閃了幾下光亮。
達延汗有些心不在焉,等聽完陳岩的講述。才一臉驚訝的看向孫員外。此時,孫員外也一臉驚訝的看向達延汗。
此時正是子時。
一次不成功的夜襲,有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謀劃著一場驚天陰謀,有的人站在對手的立場上看穿了一些事情。
大同鐵騎再次從城中殺出。
亂的像一鍋粥,這也是不能夜襲的原因之一。
敵軍、友軍、流矢、暗算、落單、反殺、血肉橫飛……
一夜的混亂,廝殺到筋疲力盡的兩方人馬各自脫離時已經不知道時間。
隻是天亮了。
大同鐵騎伴著血紅的朝霞回城,城內邊軍已損耗過半。
大同城頭掛出城內十七家商賈人頭一百二十三顆。
正德收到王勳飛鴿傳書時,正在大將軍府烤肉,他像韃靼貴族一樣,將割肉的匕首輕輕放在桌子上。親自拿過傳書的戰報。
“哈哈哈。”正德開懷大笑,瞬間表情又變得無比嚴肅,“傳令,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離開駐地,火速支援王勳。副總兵朱巒、遊擊將軍周政即日出發,尾隨韃靼軍,不得擅自作戰。宣府總兵朱振,參將左欽即刻出兵,駐守陽和,不得出戰。違令者斬。”
正德扭頭看到身邊的江彬,發現他還是一臉愁容,便忍不住問道:“你有什麽疑慮?”
江彬雖然震驚於平日裏隻知玩樂的皇帝竟然能將邊軍將領和布置輕鬆說出,但還是憂心崇崇:“遼東邊軍一動,末將怕朵顏三衛那邊會出問題。”
正德卻搖搖頭:“董狐狸現在是騎牆頭的,咱們這邊新勝,他即便知道防守他的部隊撤走,也不會輕易出手。”
“咱們雖然出其不意,但實際並沒有給韃靼軍造成太大損失。”
正德點點頭:“這也正是董狐狸也不會倒向咱們的原因。”隨後又改口問道,“你覺得董狐狸希望誰贏?”
“韃靼贏了,他可以趁機劫掠。”江彬沒有直言答案,但是卻說出了他推測答案的依據。
“也許吧。”正德好像沒有了談興,畢竟有的時候站在對手立場上考慮問題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自己終究不是對手本人,揣度起來難免會有繆誤。
江彬看出正德失去了談興,但還是硬著頭皮提醒道:“即便董狐狸不出手,咱們也是兩萬對韃靼的五萬大軍。”
“嗯。”正德隻是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