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員外坐在宣府總兵朱振的花廳中安靜等候接見,他被錦衣衛從家裏趕了出來,心中憤恨,但他不是莽撞的人。莽撞的人也積攢不了如此多的家業。所以他先來求見宣府總兵想要摸清那花花太歲的來頭。
他的生意需要宣府總兵的關照,但是若是以為他的靠山就是宣府總兵這一級別,那也太小看依附於晉商的孫員外了。
希望那花花太歲後台夠硬,若隻是京城小小的錦衣衛,以為出城到了地方上就能飛揚跋扈,那孫員外可就要讓他知道知道什麽是王法了。
朱振匆匆趕到花廳,與孫員外彼此見禮。分賓主坐定,開口寒暄幾句。孫員外覺得時機到了,便開口以閑聊的語氣問道:“不瞞大人,我今日叨擾是想打聽件事情。”
還沒等朱振開口,就聽大門口一陣喧嘩,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急匆匆的跑了進來,說道:“老爺,有錦衣衛到了。”
孫員外聽到錦衣衛的名號不由的縮了縮脖子,正要起身告退。卻見兩個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帶著幾個手下已然入府,直入花廳。
朱振連忙起身拱手道:“本官宣府鎮總兵官朱振,不知二位上差……”
打頭的錦衣衛卻理都不理朱振,直接走入花廳往主位上一坐翹起來二郎腿,正是那花花太歲陳岩。
孫員外再次縮了縮脖子,幾乎將頭縮進衣服裏,悄悄地向後退了幾步,讓自己不那麽顯眼。
朱振卻皺了皺眉頭。
宣府是九邊重鎮,宣府總兵也算是封疆大吏。錦衣衛指揮使都不敢在他麵前如此跋扈,這人要麽是真的有所依仗,要麽就是個傻瓜。
朱振正要發怒,卻見另一個穿飛魚服的錦衣衛一張俊俏的臉上堆滿了和善的笑容說道:“朱大人,在下錦衣衛百戶錢寧。那位是百戶陳岩。奉皇命出來公幹,有些事情要麻煩總兵大人。”
正德命二人裝飾書房,陳岩想了個簡單的辦法,直接搬一個白虎節堂過去。
朱振沒聽說過陳岩,卻知道錢寧。於是壓下憤怒,換上和善的表情,問道:“原來是錢大人,劉公公可好?”
錢寧尷尬的笑了笑,不知怎麽回答。
陳岩卻開口道:“奉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軍令,在你這兒拿些東西,虎皮大椅、草原雄鷹什麽的有嗎,拿出來我帶走。”
朱振看著陳岩心中沒底,要是劉瑾這麽跟他說話還差不多。但看錢寧的樣子也是聽陳岩的話的。可這威武大將軍又是哪位?本朝就沒有威武大將軍這一說啊。
正德帶著部下進城的時候打的是錦衣衛的旗號,朱振見人數不多便也沒有關注,若知道錦衣衛來的是錢寧,早就做準備了。現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隻得先小心的應承這跋扈的百戶。讓手下人去準備東西。
手下人準備東西,那陳岩就大刺刺的坐在主位上,朱振就隻能站著陪著,錢寧倒是也站著,十分客道的和朱振搭話,都是些沒有什麽營養的話。朱振想套問出這威武大將軍是誰,可總被錢寧將話頭推諉掉。
朱振家仆很快準備好了一馬車物件,陳岩得了回報就起身往外走。到了朱振麵前時,終於擠出一絲的冷笑:“你辦事爽利,我便賣你個乖。大將軍是你本家。”說完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姓朱?皇親?藩王?怎麽可能讓藩王領兵?
當朝也沒有皇子啊。
正疑惑間,一個馬弁急匆匆的跑進來,通報:“朝廷加急通報,皇帝陛下出居庸關狩獵,宣大一線官員做好接駕準備。”
哦,姓朱。
朱振身子晃了晃差點暈倒。手下精兵全部被調到關內平亂了,這個時候皇上過來要是遇上韃靼入寇……
朱振半天緩過勁來,才想起來耷拉著腦袋縮在一邊當人肉背景版的孫員外。於是開口問道:“孫員外,你有什麽事來著?”
“沒什麽事,沒什麽事,小人就不打擾朱大人了,這就告退了。”孫員外匆忙告退,回老宅的路上盤算著心裏的消息價值幾何。
錢寧和陳岩兩個奸佞回到鎮國府後親手給正德裝飾了書房,正德摸了摸虎皮大椅覺得十分喜歡,坐在上麵感受了一下又覺得沒有想象中的舒服。看著忙的滿頭大汗的兩人,隨口說道:“本將軍有一份潑天大功送給你倆兒,你倆兒要嗎?”
錢寧就等這機會,連忙說道:“萬死不辭。”
“好。”正德高興的說道,“錦衣衛百戶陳岩、錢寧升千戶,本將軍命你二人刺殺韃靼小王子,可不要再讓本將軍失望。”
說萬死不辭,就真讓萬死啊。錢寧忍不住腹誹。
別人做的任務頂多九死一生,百萬軍中取上將軍首級,這真是萬死無生的事情。
是皇帝覺得兩人沒有什麽用處了扔出去送死嗎?
陳岩卻表現的比較鎮定,隻是提了個要求,帶著佐藤。
在正德頗有些驚訝的目光中,陳岩帶著錢寧離開,並承諾十天後出發進入草原刺殺韃靼首領達延汗小王子。
這次出發的將隻有三個人。
三個人很快會麵,佐藤依然板著一張臉,對刺殺小王子的事情沒有任何的意見。十天的時間裏,陳岩讓錢寧準備前往草原的器具及武器裝備,自己則四處走訪,學了一些簡單的韃靼語,研究韃靼習俗,與專門走私的鹽鐵商販倒是混熟了。
正德這邊也沒輕鬆幾天,文官們沒能將皇帝擋在關外,便將奏折發到關外,請皇帝親自批閱,這是老套路了,隻有皇帝變乖後,大臣們才會減少奏折的數量。然而這次正德卻沒有服軟,而是認真的批改起了奏折。
很快內閣的辭職奏折便被遞了上來。
文淵閣裏,三位閣老悠閑的喝著茶,謝公忍不住感歎道:“偷得幾日閑。”
李公卻打趣道:“我等往日奮進,今日不過回歸平常,豈可言偷。”
謝公說:“我等竊居高位既是偷。”
劉公也打趣:“何談竊居高位,不過是看孩子的老管家。”
另外兩位連忙拱手:“劉公一語中的。”
劉公又感慨:“有時候想呀,咱們殫精竭慮一生,若是皇帝批準了咱們乞骸骨的奏章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邊說邊從發回來的奏折中抽出自己請辭的那份。“這不發回來了,還要再寫一份上去。”
大臣請辭,皇帝必然挽留。基本上大臣上三次請辭的奏章,皇帝若是真心不想大臣退休就會在第三次也駁回大臣的請辭。若是真的批準也是在第三次才會批準。
劉公將奏章遞給謝公,說道:“你文采最好,我的也順便寫了?”
謝公笑著說道:“我先來看看皇帝這次是何種說辭。”說完,打開奏折,臉色卻瞬間變了。那表情像是憋了口氣,整個臉在十幾秒間變得通紅。
李公看出不對,連忙起身過去,卻看到劉公請辭的奏折上龍飛鳳舞的用朱筆寫著一個大大的“準”字。
“這……”李公出聲,謝公也回過神來。連忙翻出自己的請辭奏折。同樣是個“準”字。
誰能想到為朝廷效忠幾十年的元老會落一個這麽不體麵的下場?
三人請辭的奏折回來後,自以為知道結果,就根本沒看。李公連忙拿出自己的請辭奏折,臉色卻更加精彩,他的奏折和另兩位不同,沒有“準”字,而是正常的挽留的話語。
三位閣臣看著三份奏折,麵色在幾個顏色之間轉換了片刻,誰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寧王造反,皇帝跑到了關外,誰能想到皇帝在這個時候準許了看家老臣的請辭?
穩重如劉公也不由得歎道:“管家是好管家,少爺是真敗家啊。罷了罷了,這就去吧。”
李公卻是尷尬,就他的辭職信沒被批準,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麵對兩位同僚。
兵部尚書王京卻在這個時候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三位閣老,好消息。南昌城光複,寧王被擒。”
迎接王京的是三位閣老十分精彩的麵容。
他的生意需要宣府總兵的關照,但是若是以為他的靠山就是宣府總兵這一級別,那也太小看依附於晉商的孫員外了。
希望那花花太歲後台夠硬,若隻是京城小小的錦衣衛,以為出城到了地方上就能飛揚跋扈,那孫員外可就要讓他知道知道什麽是王法了。
朱振匆匆趕到花廳,與孫員外彼此見禮。分賓主坐定,開口寒暄幾句。孫員外覺得時機到了,便開口以閑聊的語氣問道:“不瞞大人,我今日叨擾是想打聽件事情。”
還沒等朱振開口,就聽大門口一陣喧嘩,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急匆匆的跑了進來,說道:“老爺,有錦衣衛到了。”
孫員外聽到錦衣衛的名號不由的縮了縮脖子,正要起身告退。卻見兩個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帶著幾個手下已然入府,直入花廳。
朱振連忙起身拱手道:“本官宣府鎮總兵官朱振,不知二位上差……”
打頭的錦衣衛卻理都不理朱振,直接走入花廳往主位上一坐翹起來二郎腿,正是那花花太歲陳岩。
孫員外再次縮了縮脖子,幾乎將頭縮進衣服裏,悄悄地向後退了幾步,讓自己不那麽顯眼。
朱振卻皺了皺眉頭。
宣府是九邊重鎮,宣府總兵也算是封疆大吏。錦衣衛指揮使都不敢在他麵前如此跋扈,這人要麽是真的有所依仗,要麽就是個傻瓜。
朱振正要發怒,卻見另一個穿飛魚服的錦衣衛一張俊俏的臉上堆滿了和善的笑容說道:“朱大人,在下錦衣衛百戶錢寧。那位是百戶陳岩。奉皇命出來公幹,有些事情要麻煩總兵大人。”
正德命二人裝飾書房,陳岩想了個簡單的辦法,直接搬一個白虎節堂過去。
朱振沒聽說過陳岩,卻知道錢寧。於是壓下憤怒,換上和善的表情,問道:“原來是錢大人,劉公公可好?”
錢寧尷尬的笑了笑,不知怎麽回答。
陳岩卻開口道:“奉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軍令,在你這兒拿些東西,虎皮大椅、草原雄鷹什麽的有嗎,拿出來我帶走。”
朱振看著陳岩心中沒底,要是劉瑾這麽跟他說話還差不多。但看錢寧的樣子也是聽陳岩的話的。可這威武大將軍又是哪位?本朝就沒有威武大將軍這一說啊。
正德帶著部下進城的時候打的是錦衣衛的旗號,朱振見人數不多便也沒有關注,若知道錦衣衛來的是錢寧,早就做準備了。現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隻得先小心的應承這跋扈的百戶。讓手下人去準備東西。
手下人準備東西,那陳岩就大刺刺的坐在主位上,朱振就隻能站著陪著,錢寧倒是也站著,十分客道的和朱振搭話,都是些沒有什麽營養的話。朱振想套問出這威武大將軍是誰,可總被錢寧將話頭推諉掉。
朱振家仆很快準備好了一馬車物件,陳岩得了回報就起身往外走。到了朱振麵前時,終於擠出一絲的冷笑:“你辦事爽利,我便賣你個乖。大將軍是你本家。”說完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姓朱?皇親?藩王?怎麽可能讓藩王領兵?
當朝也沒有皇子啊。
正疑惑間,一個馬弁急匆匆的跑進來,通報:“朝廷加急通報,皇帝陛下出居庸關狩獵,宣大一線官員做好接駕準備。”
哦,姓朱。
朱振身子晃了晃差點暈倒。手下精兵全部被調到關內平亂了,這個時候皇上過來要是遇上韃靼入寇……
朱振半天緩過勁來,才想起來耷拉著腦袋縮在一邊當人肉背景版的孫員外。於是開口問道:“孫員外,你有什麽事來著?”
“沒什麽事,沒什麽事,小人就不打擾朱大人了,這就告退了。”孫員外匆忙告退,回老宅的路上盤算著心裏的消息價值幾何。
錢寧和陳岩兩個奸佞回到鎮國府後親手給正德裝飾了書房,正德摸了摸虎皮大椅覺得十分喜歡,坐在上麵感受了一下又覺得沒有想象中的舒服。看著忙的滿頭大汗的兩人,隨口說道:“本將軍有一份潑天大功送給你倆兒,你倆兒要嗎?”
錢寧就等這機會,連忙說道:“萬死不辭。”
“好。”正德高興的說道,“錦衣衛百戶陳岩、錢寧升千戶,本將軍命你二人刺殺韃靼小王子,可不要再讓本將軍失望。”
說萬死不辭,就真讓萬死啊。錢寧忍不住腹誹。
別人做的任務頂多九死一生,百萬軍中取上將軍首級,這真是萬死無生的事情。
是皇帝覺得兩人沒有什麽用處了扔出去送死嗎?
陳岩卻表現的比較鎮定,隻是提了個要求,帶著佐藤。
在正德頗有些驚訝的目光中,陳岩帶著錢寧離開,並承諾十天後出發進入草原刺殺韃靼首領達延汗小王子。
這次出發的將隻有三個人。
三個人很快會麵,佐藤依然板著一張臉,對刺殺小王子的事情沒有任何的意見。十天的時間裏,陳岩讓錢寧準備前往草原的器具及武器裝備,自己則四處走訪,學了一些簡單的韃靼語,研究韃靼習俗,與專門走私的鹽鐵商販倒是混熟了。
正德這邊也沒輕鬆幾天,文官們沒能將皇帝擋在關外,便將奏折發到關外,請皇帝親自批閱,這是老套路了,隻有皇帝變乖後,大臣們才會減少奏折的數量。然而這次正德卻沒有服軟,而是認真的批改起了奏折。
很快內閣的辭職奏折便被遞了上來。
文淵閣裏,三位閣老悠閑的喝著茶,謝公忍不住感歎道:“偷得幾日閑。”
李公卻打趣道:“我等往日奮進,今日不過回歸平常,豈可言偷。”
謝公說:“我等竊居高位既是偷。”
劉公也打趣:“何談竊居高位,不過是看孩子的老管家。”
另外兩位連忙拱手:“劉公一語中的。”
劉公又感慨:“有時候想呀,咱們殫精竭慮一生,若是皇帝批準了咱們乞骸骨的奏章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邊說邊從發回來的奏折中抽出自己請辭的那份。“這不發回來了,還要再寫一份上去。”
大臣請辭,皇帝必然挽留。基本上大臣上三次請辭的奏章,皇帝若是真心不想大臣退休就會在第三次也駁回大臣的請辭。若是真的批準也是在第三次才會批準。
劉公將奏章遞給謝公,說道:“你文采最好,我的也順便寫了?”
謝公笑著說道:“我先來看看皇帝這次是何種說辭。”說完,打開奏折,臉色卻瞬間變了。那表情像是憋了口氣,整個臉在十幾秒間變得通紅。
李公看出不對,連忙起身過去,卻看到劉公請辭的奏折上龍飛鳳舞的用朱筆寫著一個大大的“準”字。
“這……”李公出聲,謝公也回過神來。連忙翻出自己的請辭奏折。同樣是個“準”字。
誰能想到為朝廷效忠幾十年的元老會落一個這麽不體麵的下場?
三人請辭的奏折回來後,自以為知道結果,就根本沒看。李公連忙拿出自己的請辭奏折,臉色卻更加精彩,他的奏折和另兩位不同,沒有“準”字,而是正常的挽留的話語。
三位閣臣看著三份奏折,麵色在幾個顏色之間轉換了片刻,誰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寧王造反,皇帝跑到了關外,誰能想到皇帝在這個時候準許了看家老臣的請辭?
穩重如劉公也不由得歎道:“管家是好管家,少爺是真敗家啊。罷了罷了,這就去吧。”
李公卻是尷尬,就他的辭職信沒被批準,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麵對兩位同僚。
兵部尚書王京卻在這個時候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三位閣老,好消息。南昌城光複,寧王被擒。”
迎接王京的是三位閣老十分精彩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