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居庸關,植被頗為蕭條,放眼望去風景淒涼,卻襯托出連綿長城的肅殺。
山路難行,穀大用放緩了馬速,見江彬也慢了下來,便靠上去稱讚道:“江大人獨臂策馬也能風馳電掣不愧為九邊猛將。”
江彬連忙客氣道:“廠公謬讚。”
兩人距離更近,穀大用小聲說道:“你我二人交往不多,沒想到攤上這前鋒的苦差事。”
穀大用小聲說話,他部下的西廠番子便識趣的與二人拉開距離。江彬見此情,便知穀大用找他有事,就不再拿出為皇上效命玩死不辭的說法,而是歎氣道:“這不都是劉公公的安排嘛。”
眾人伴駕出行,都知道打前站是苦差事,不但要時刻關注選擇路線,還要控製速度。更重要的是要負責沿途的安全、舒適等事宜,容不得半點紕漏。
“我西廠幹這差事理所當然。江大人卻當陪在皇爺身邊。”穀大用試探的說。
“也不知道我是哪裏得罪了劉公公,最近伴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江彬說的伴駕是陪在皇帝身邊的機會。劉瑾是皇帝身邊的總管,江彬這樣抱怨顯然是已經猜到了穀大用的意圖。
“我的江大人。你我都得罪劉公公了。”
江彬聽穀大用這麽一說,一臉的震驚:“劉公公權傾朝野,我小小的江彬何德何能得罪他老人家。還望廠公解惑。”
“你我二人同病相憐,全是那頭豹子引來的禍事。”
“豹子?”
穀大用看了一眼江彬受傷的手臂,冷笑道:“江大人救駕有功,但是卻襯托的別人不敢為皇爺盡忠。這就是大大地得罪了別人。”
江彬也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骨折的手腕,明白劉瑾厭惡自己的緣由,便也猜到了同為護駕有功之臣的穀大用必然也遭猜忌。於是道:“我一個小小的武人,被大人物猜忌也隻能默默忍受。”
穀大用眯起眼睛笑道:“你我都是小人物,自當守望相助。”
“守望相助。”江彬揮了揮自己受傷的手臂。
兩人達成了聯盟,便再次催馬加快速度。周圍的西廠番子也再次圍攏過來。很快一眾騎士便到了居庸關。
居庸關城門緊閉,穀大用命手下番子在城牆下喊話。
“居庸關守將何在,皇上要出關狩獵,快開關門。”
城牆上卻聽一個聲音喊道:“皇帝出關乃是國家的大事,我等怎麽沒有收到公文?”
“皇上已經到昌平了,我等是先鋒官,你不快點開門迎駕,誤了皇上行程你們吃罪不起。”
“你等可有兵部通關文書?”
見手下番子竟遇到阻攔,穀大用親自喊道:“我乃提督西廠穀大用,鎮守太監劉嵩可在?”
城牆的敵樓裏,被軍士圍著的劉嵩想要開口喊話,卻見巡關禦史張欽手扶腰間寶劍,便將想喊的話給咽了回去。
張欽站在敵樓門口,也親自喊話:“我乃巡關禦史張欽,無論何人前來,拿通關文書方可通關。”
穀大用沒想到擺出自己西廠的名號還會遭到阻攔,隻能喊道:“張欽,你想公然抗旨嗎?”
“居庸關是京城門戶,張欽既在此,無兵部文書者休想通關。”
“張欽,你想造反嗎?”穀大用色厲內荏。
張欽卻哈哈哈大笑:“你莫要羅織罪名。你等執意要進居庸關,難不成是韃靼奸細?”
穀大用氣急,堂堂西廠廠公,為皇上辦差,竟然就這麽被攔住了。眼見城牆上兵丁對著自己人馬開弓,穀大用隻能咬牙帶著眾人折返。
等穀大用等人走遠,張欽才走入敵樓內,命人筆墨伺候。
“我的張大人啊,不如你放我去昌平,當麵麵見聖上……”劉嵩可憐巴巴的哀求。
張欽卻擺手製止,說道:“你去了見到皇上,難道敢當麵抗命不成?現在正是韃靼打草穀的時候,不叫皇帝出關,你我尚有一線生機。皇上出關,一旦重演英宗舊事,你我死不足惜。”
“可……”劉嵩是太監,可不比文官。文官抗命,說好聽點還能賺個直諫的名聲。太監就是皇帝家奴,違逆了主人命令,哪裏還有好果子吃。
“不用再說了,若是皇上詢問,你就說被我命人困住便是。我現在要立刻寫奏折諫言,或許還能請皇上回心轉意。”張欽說完不再搭理劉嵩。劉嵩也隻得歎口氣不再言語。
穀大用這邊原路折返,待遇到領著大隊策馬狂奔的正德,便將張欽的話一字不差的向正德稟報。
正德沒有開口,正德身邊的劉瑾就怒道:“這個禦史好大的膽子。”隨後又對著穀大用罵道:“劉嵩真是個廢物,你穀大用西廠廠公也白當了?”
穀大用連忙向正德請罪。
正德隻是笑了笑:“這張欽倒有點意思。”
劉瑾趕忙道:“奴婢這就帶兵將他抓來。”
正德卻擺手道:“按規矩,咱們沒有兵部行文,張欽攔咱們是應該。你帶兵拿他沒有道理。而且你能攻下居庸關?”
劉瑾連忙稱錯,請皇帝聖裁。
“走吧,出不了關咱們去昌平玩兒一圈。”正德說完打罵便走,騎隊隨之而動。穀大用連忙爬上馬背,跟上大隊。
雖然出不得居庸關,但進昌平城卻易如反掌。昌平地方官聽說皇帝出巡,驚嚇之餘細心接待倒是讓正德十分開心。等到晚間,便直接留宿在昌平。等皇帝就寢,劉瑾等大太監也都各自就寢。一道黑影卻閃進皇帝臥室。
那道黑影剛一進屋子,又有幾道黑影在暗中閃動,隱隱是針對來人。
“讓他過來。”正德皇帝在床帳中開了口。暗衛的黑影隱去,隻留剛剛進來的那道黑影。那黑影走到正德床榻前,月光照到黑影麵龐,竟是穀大用。
正德從床上起來,卻並未命人張燈,隻是低聲問道:“如何?”
穀大用低聲回答:“劉瑾派人擅殺前任司禮監太監王嶽的事情已經查實了。王嶽生前確實偷偷見了他過繼來的侄子。我用盡了西廠的手段,他侄子隻知道,王嶽讓他以後有難可以找這些人求助。”
穀大用將一張紙遞給正德又接著說:“王嶽還囑咐他不到生死攸關的地步不能找這些人。”
正德展開紙,借著月光看了上麵的名字。穀大用感到皇帝的拿紙的手竟然抖了起來,不由悄悄觀察正德的表情,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表情。
驚訝?害怕?氣憤?
難以說清。
作為正德皇帝身邊最親密的太監之一,他見過少年的各種樣子。但即便是麵對出籠的豹子,害怕的雙腿發軟的時候,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表情。
正德皇帝此時想起的卻是父親臨終前的話語:“你必須做個好皇帝,善待大臣、善待宮人、善待百姓、多生子嗣……多生子嗣……”
正德竟然笑了出來,“父親啊,你太老實了。”
正德心中想著的故事拚圖終於得到了最後的碎片,他坐在椅子上,整個麵孔被陰影淹沒,抬起手像是在捂著自己的嘴巴。穀大用知道,皇帝一定是在用食指撫摸自己嘴角茸毛,這是他思考事情時的動作。
“沒想到你和老劉鬧矛盾,竟然解了我多年的疑惑。”
正德沉默半天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就讓穀大用跪在了地上。
不等穀大用辯解,正德又說:“鬧矛盾未必是壞事,那是你們倆的事情。你們倆願意怎麽鬥都行,但別礙著我的事。你要真查實了老劉該死的事情,我也不會饒他。但是殺王嶽的事情不算。”
久在宮中的穀大用知道自己不小心惹禍上身了,即便是現在天氣已涼,他頭上的汗還是像水一樣流了滿臉。
他現在隻想忘掉之前的那份名單,可是他越是想忘掉,腦子裏越隻有那幾個人的名字。
內閣首輔、馬太後、丐幫幫主以及……
“陳岩的任務怎麽樣了?”正德卻突然問起陳岩。
穀大用嚇得一哆嗦,連忙回答道:“三日前已經帶隊出京。”
“他走的可夠晚的,是得了美人兒多享受了幾日嗎?”
“據奴婢所知陳岩並未與李九兒成親,也沒有霸占她。奴婢也曾催促過他出發,但他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像是研究對付江湖人的辦法。奴婢細問,他卻不願多說。”
正德像是來了興趣,又問:“他從錦衣衛調了多少好手?”
穀大用剛想開口,又聽正德說道:“等等,讓我猜猜……”
“我看他是個怕死的,應當是把能帶的都帶上了。錦衣衛現在能動的、武藝在四品往上的有三百多人。但是人太多卻失了迅捷。我猜他帶二百人最為合適。”
穀大用連忙驚訝道:“皇爺猜的不錯,陳岩帶了正好二百人。”
“北地江湖人數不少,他這二百錦衣衛,除去丐幫和太行響馬,其他人該是都能拿下。可是他要是一家一家的打下去,怎麽也得一、兩年的功夫。所以他一定會想個辦法把人聚到一塊兒,可人聚到一塊兒,他那二百人就不夠用了。大規模調動軍隊的話,江湖人也不是傻子怎麽也能看出陷阱。這倒是個難題。”
見皇帝沉思,穀大用補充道:“陳岩帶了二百人卻不是錦衣衛。”
“哦?”
“是從神機營裏選的人。”
正德皇帝樂了:“有意思、有意思。”
穀大用迷迷糊糊的陪著正德說了會話,便又潛行除了房間,心中一放鬆,那些名字竟又出現在腦海裏。
內閣首輔、馬太後、丐幫幫主以及……以及錦衣衛百戶陳青山。
山路難行,穀大用放緩了馬速,見江彬也慢了下來,便靠上去稱讚道:“江大人獨臂策馬也能風馳電掣不愧為九邊猛將。”
江彬連忙客氣道:“廠公謬讚。”
兩人距離更近,穀大用小聲說道:“你我二人交往不多,沒想到攤上這前鋒的苦差事。”
穀大用小聲說話,他部下的西廠番子便識趣的與二人拉開距離。江彬見此情,便知穀大用找他有事,就不再拿出為皇上效命玩死不辭的說法,而是歎氣道:“這不都是劉公公的安排嘛。”
眾人伴駕出行,都知道打前站是苦差事,不但要時刻關注選擇路線,還要控製速度。更重要的是要負責沿途的安全、舒適等事宜,容不得半點紕漏。
“我西廠幹這差事理所當然。江大人卻當陪在皇爺身邊。”穀大用試探的說。
“也不知道我是哪裏得罪了劉公公,最近伴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江彬說的伴駕是陪在皇帝身邊的機會。劉瑾是皇帝身邊的總管,江彬這樣抱怨顯然是已經猜到了穀大用的意圖。
“我的江大人。你我都得罪劉公公了。”
江彬聽穀大用這麽一說,一臉的震驚:“劉公公權傾朝野,我小小的江彬何德何能得罪他老人家。還望廠公解惑。”
“你我二人同病相憐,全是那頭豹子引來的禍事。”
“豹子?”
穀大用看了一眼江彬受傷的手臂,冷笑道:“江大人救駕有功,但是卻襯托的別人不敢為皇爺盡忠。這就是大大地得罪了別人。”
江彬也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骨折的手腕,明白劉瑾厭惡自己的緣由,便也猜到了同為護駕有功之臣的穀大用必然也遭猜忌。於是道:“我一個小小的武人,被大人物猜忌也隻能默默忍受。”
穀大用眯起眼睛笑道:“你我都是小人物,自當守望相助。”
“守望相助。”江彬揮了揮自己受傷的手臂。
兩人達成了聯盟,便再次催馬加快速度。周圍的西廠番子也再次圍攏過來。很快一眾騎士便到了居庸關。
居庸關城門緊閉,穀大用命手下番子在城牆下喊話。
“居庸關守將何在,皇上要出關狩獵,快開關門。”
城牆上卻聽一個聲音喊道:“皇帝出關乃是國家的大事,我等怎麽沒有收到公文?”
“皇上已經到昌平了,我等是先鋒官,你不快點開門迎駕,誤了皇上行程你們吃罪不起。”
“你等可有兵部通關文書?”
見手下番子竟遇到阻攔,穀大用親自喊道:“我乃提督西廠穀大用,鎮守太監劉嵩可在?”
城牆的敵樓裏,被軍士圍著的劉嵩想要開口喊話,卻見巡關禦史張欽手扶腰間寶劍,便將想喊的話給咽了回去。
張欽站在敵樓門口,也親自喊話:“我乃巡關禦史張欽,無論何人前來,拿通關文書方可通關。”
穀大用沒想到擺出自己西廠的名號還會遭到阻攔,隻能喊道:“張欽,你想公然抗旨嗎?”
“居庸關是京城門戶,張欽既在此,無兵部文書者休想通關。”
“張欽,你想造反嗎?”穀大用色厲內荏。
張欽卻哈哈哈大笑:“你莫要羅織罪名。你等執意要進居庸關,難不成是韃靼奸細?”
穀大用氣急,堂堂西廠廠公,為皇上辦差,竟然就這麽被攔住了。眼見城牆上兵丁對著自己人馬開弓,穀大用隻能咬牙帶著眾人折返。
等穀大用等人走遠,張欽才走入敵樓內,命人筆墨伺候。
“我的張大人啊,不如你放我去昌平,當麵麵見聖上……”劉嵩可憐巴巴的哀求。
張欽卻擺手製止,說道:“你去了見到皇上,難道敢當麵抗命不成?現在正是韃靼打草穀的時候,不叫皇帝出關,你我尚有一線生機。皇上出關,一旦重演英宗舊事,你我死不足惜。”
“可……”劉嵩是太監,可不比文官。文官抗命,說好聽點還能賺個直諫的名聲。太監就是皇帝家奴,違逆了主人命令,哪裏還有好果子吃。
“不用再說了,若是皇上詢問,你就說被我命人困住便是。我現在要立刻寫奏折諫言,或許還能請皇上回心轉意。”張欽說完不再搭理劉嵩。劉嵩也隻得歎口氣不再言語。
穀大用這邊原路折返,待遇到領著大隊策馬狂奔的正德,便將張欽的話一字不差的向正德稟報。
正德沒有開口,正德身邊的劉瑾就怒道:“這個禦史好大的膽子。”隨後又對著穀大用罵道:“劉嵩真是個廢物,你穀大用西廠廠公也白當了?”
穀大用連忙向正德請罪。
正德隻是笑了笑:“這張欽倒有點意思。”
劉瑾趕忙道:“奴婢這就帶兵將他抓來。”
正德卻擺手道:“按規矩,咱們沒有兵部行文,張欽攔咱們是應該。你帶兵拿他沒有道理。而且你能攻下居庸關?”
劉瑾連忙稱錯,請皇帝聖裁。
“走吧,出不了關咱們去昌平玩兒一圈。”正德說完打罵便走,騎隊隨之而動。穀大用連忙爬上馬背,跟上大隊。
雖然出不得居庸關,但進昌平城卻易如反掌。昌平地方官聽說皇帝出巡,驚嚇之餘細心接待倒是讓正德十分開心。等到晚間,便直接留宿在昌平。等皇帝就寢,劉瑾等大太監也都各自就寢。一道黑影卻閃進皇帝臥室。
那道黑影剛一進屋子,又有幾道黑影在暗中閃動,隱隱是針對來人。
“讓他過來。”正德皇帝在床帳中開了口。暗衛的黑影隱去,隻留剛剛進來的那道黑影。那黑影走到正德床榻前,月光照到黑影麵龐,竟是穀大用。
正德從床上起來,卻並未命人張燈,隻是低聲問道:“如何?”
穀大用低聲回答:“劉瑾派人擅殺前任司禮監太監王嶽的事情已經查實了。王嶽生前確實偷偷見了他過繼來的侄子。我用盡了西廠的手段,他侄子隻知道,王嶽讓他以後有難可以找這些人求助。”
穀大用將一張紙遞給正德又接著說:“王嶽還囑咐他不到生死攸關的地步不能找這些人。”
正德展開紙,借著月光看了上麵的名字。穀大用感到皇帝的拿紙的手竟然抖了起來,不由悄悄觀察正德的表情,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表情。
驚訝?害怕?氣憤?
難以說清。
作為正德皇帝身邊最親密的太監之一,他見過少年的各種樣子。但即便是麵對出籠的豹子,害怕的雙腿發軟的時候,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表情。
正德皇帝此時想起的卻是父親臨終前的話語:“你必須做個好皇帝,善待大臣、善待宮人、善待百姓、多生子嗣……多生子嗣……”
正德竟然笑了出來,“父親啊,你太老實了。”
正德心中想著的故事拚圖終於得到了最後的碎片,他坐在椅子上,整個麵孔被陰影淹沒,抬起手像是在捂著自己的嘴巴。穀大用知道,皇帝一定是在用食指撫摸自己嘴角茸毛,這是他思考事情時的動作。
“沒想到你和老劉鬧矛盾,竟然解了我多年的疑惑。”
正德沉默半天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就讓穀大用跪在了地上。
不等穀大用辯解,正德又說:“鬧矛盾未必是壞事,那是你們倆的事情。你們倆願意怎麽鬥都行,但別礙著我的事。你要真查實了老劉該死的事情,我也不會饒他。但是殺王嶽的事情不算。”
久在宮中的穀大用知道自己不小心惹禍上身了,即便是現在天氣已涼,他頭上的汗還是像水一樣流了滿臉。
他現在隻想忘掉之前的那份名單,可是他越是想忘掉,腦子裏越隻有那幾個人的名字。
內閣首輔、馬太後、丐幫幫主以及……
“陳岩的任務怎麽樣了?”正德卻突然問起陳岩。
穀大用嚇得一哆嗦,連忙回答道:“三日前已經帶隊出京。”
“他走的可夠晚的,是得了美人兒多享受了幾日嗎?”
“據奴婢所知陳岩並未與李九兒成親,也沒有霸占她。奴婢也曾催促過他出發,但他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像是研究對付江湖人的辦法。奴婢細問,他卻不願多說。”
正德像是來了興趣,又問:“他從錦衣衛調了多少好手?”
穀大用剛想開口,又聽正德說道:“等等,讓我猜猜……”
“我看他是個怕死的,應當是把能帶的都帶上了。錦衣衛現在能動的、武藝在四品往上的有三百多人。但是人太多卻失了迅捷。我猜他帶二百人最為合適。”
穀大用連忙驚訝道:“皇爺猜的不錯,陳岩帶了正好二百人。”
“北地江湖人數不少,他這二百錦衣衛,除去丐幫和太行響馬,其他人該是都能拿下。可是他要是一家一家的打下去,怎麽也得一、兩年的功夫。所以他一定會想個辦法把人聚到一塊兒,可人聚到一塊兒,他那二百人就不夠用了。大規模調動軍隊的話,江湖人也不是傻子怎麽也能看出陷阱。這倒是個難題。”
見皇帝沉思,穀大用補充道:“陳岩帶了二百人卻不是錦衣衛。”
“哦?”
“是從神機營裏選的人。”
正德皇帝樂了:“有意思、有意思。”
穀大用迷迷糊糊的陪著正德說了會話,便又潛行除了房間,心中一放鬆,那些名字竟又出現在腦海裏。
內閣首輔、馬太後、丐幫幫主以及……以及錦衣衛百戶陳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