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267實業(含工資 鐵路資料)


    朱文聰帶著蘇妍婍來到了東方實業公司,之前是華商會、一個東方商人抱團的組織。


    表麵上是抱團、實際上是各過各的,整個商會的實力並不是很強、資源方麵有些內耗。


    隨著朱文聰的登場與執掌大權,華商會開始從一盤散沙變成一條強龍、整合了所有商人的資源、資金。


    目前大宗交易最多的貨物就是棉花,這是奠定朱文聰絕對地位的原因、大家都靠著棉花賺到了大錢。


    之前種的糧食都不香了、全部改種棉花,無論有多大的產能、朱文聰這邊的貨商渠道是全盤收下。


    故此沒有人傻到將朱文聰一腳踢開,單獨去販賣棉花、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渠道。


    就算是他們現在知道了路易達孚這家公司,但法蘭西人隻認可朱文聰、其它人一概不熟。


    巨大的利益才會有巨大的權力,東方實業公司已經成為了九鼎集團旗下的公司。


    “老板,美利堅的船運公司今天正式開業,我們已經打通了去往巴拿馬的航線、開業時正式發船。


    未來我們會在巴拿馬的東邊建立船運公司,徹底打通美利堅東西兩邊的船運業務。”馬致遠向著朱文聰匯報著工作。


    明年朱文聰就要啟程去往東海岸,那麽擺在眼前就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個是走陸路、一個是走海路。


    陸路屬於地獄級別,首先是穿越加州、路程有山脈、沙漠、草原,最危險的還是荒野上的強盜。


    接著穿越內華達,這個州的強盜比較少、因為全程都是沙漠和高山,要麽渴死、要麽餓死。


    緊接著就是翻越洛磯山脈,如果是冬季抵達、很有可能遇到大雪將永遠與大山作伴。


    隻有翻過了洛磯山脈,後麵的路程就順暢多了、那就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同時還能見到稀有的印第安人。


    故此就能看得出來,大陸橫貫鐵路的修建是多麽的不容易、當時的華工遇到內華達山脈和洛磯山脈想死的心都有了!


    1867年,在冬天開鑿長達1600英尺的唐納隧道時,華工們連續兩年遇上美利堅曆史上罕見的嚴冬。


    南方人壓根就沒有見過冰雪天氣,當時許多華工被活活凍死在了帳篷裏麵、還有一些人死於雪崩。


    不過東方人的精神永遠是值得學習的,不怕苦、不怕累、在惡劣的環境之下、華工不僅征服了寒冷、更是征服了四五十度的內華達大沙漠和漫無邊際的猶他鹽湖。


    他們曾經創下了一天鋪設16km的記錄,工人們為了這次創舉,在鐵路旁立了個記錄路標。


    這條鐵路要等到1876年6月4日才正式開通,從紐約市出發到三藩市、僅花83小時39分鍾完成此次旅程。


    那麽沒有這條鐵路怎麽辦?那就是走海路!從三藩市的港口出發,直接開到巴拿馬港口。


    此時巴拿馬運河還沒有開通,所以人們都是坐巴拿馬運河鐵路到另外一邊。


    這條鐵路是美利堅修建的,總共花費800萬美元,約5000至1萬名工人在工程期間死亡。


    花費這麽大的主要原因是響應當時的加州淘金熱,專門建立一條東海岸到西海岸的客運和郵運的運輸線。


    這條路線是最優的選擇,三藩市到紐約市隻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做的不錯!你們隻需要記住,我們的船運公司不需要和那些白人去搶業務。


    我們光是內部的訂單就吃得飽飽,所以我們不要先擴張、優先修煉內功、建立我們的航線。


    西海岸到東海岸隻是第一步,未來我們還要建立去往西方諸國的航線。


    我也會安排你們去西方那邊參觀與學習,到時候你們組建一個精英團隊出來。”朱文聰鼓勵著。


    馬致遠默默記著朱文聰的話語,老板的目標永遠是最長遠的、而不會貪圖眼前的成就。


    船運帶來的利潤是不低於棉花的利潤,東方實業公司的中高層是一直擴展航線、肥水不流外人田。


    未來東方的貨物就不需要二道販子去轉運了,東方實業公司可以壟斷生產、銷售、運輸三大市場。


    客戶們也更樂意選擇東方實業公司,誰也不想被中介吸血、誰都想要出廠價。


    “人手方麵充足嗎?”朱文聰不由問道,各個公司都是人手缺乏的情況。


    白人的社會一直是矛盾結合體,資本家經常招不到人、工人們一三五罷工、二四六休息。


    他們為什麽這麽做?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鬧騰怎麽可能會有加薪、加假。


    “額。。我們都是從東方高薪請水手的,美利堅人的工資是遠遠高於清廷的民眾。


    我們開100美元底薪、差不多是130兩銀子,他們一月的時間就賺了大部分人十年多的收成。


    人手方麵並不是問題,在東方願意幹活的人太多太多、我們還可以挑選更好的人。


    我也準備安排他們在美利堅定居,這樣子方便未來的西方航線的運輸。”馬致遠說著自己的安排。


    一開始讓水手們跑東方到美利堅的航線,等他們適應下來之後、再去跑美利堅東西海岸航線。


    朱文聰思索著,把人套在美利堅還是有些困難、畢竟他們的家都是在東方、妻兒老小都在。


    “哈哈哈!老板、之前華商會不是將分族全部移民過來嗎?我們在家族移民這塊有著豐富的經驗,也可以幫水手們家族移民。


    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可以買一些白人姑娘、讓他們生米煮成熟飯、自然留在美利堅了。


    我是相信他們會理解與支持我們的,東方那邊的生存環境太差了、他們來到美利堅自然是不願意離開。


    隻需要做好引導工作,他們會發現西方社會的快樂。”馬致遠對此並不擔心。


    朱文聰表示是自己多慮了,還以為他們故土難離、看來是貧窮才是最大的問題。


    美利堅普通人的工資是日薪1美元,這還不算各種獎金與提成、這在美利堅屬於最低收入。


    是的!東方是按月薪來算,西方社會其實是日薪、周薪發放;發月薪的公司是少之又少(招不到人)。


    曆史上大量的漢人移民到美利堅,其實並不是為了什麽金礦、而是為了美利堅的高薪工作(修鐵路)。


    礦工的日薪是多少呢?一天約為1.5美元至2.5美元,而建築工人的日薪最高可以達到3美元。


    (1953年胡適在聯合國演講‘50年來的美利堅’:


    1900年,鋼鐵大王卡裏基每年的淨收入為二千三百萬美元,煤油大王勞克福每年的收入也在幾千萬美元,均不用納稅。


    而那時的散工,每天的工資僅得1.5美元,一年365天,有200天工可作的話,每年收入不過三百美元,工人平均的收入每年隻400美元至500美元,比起鋼鐵大王、煤油大王的收入,實有天淵之別。


    據1948年的統計,年收入一千元以下的占全人口14.5%;年收入一千元至二千元的占全人口10%;年收入二千元至三千元的,占全人口百分之20.6%;年收入三千元至五千元的占百分之33.6%;年收入五千元至一萬元的,占百分之17.9%;年收入一萬元以上的僅占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利堅的成功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後之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後之木並收藏美利堅的成功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