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引義共振 · 眾義橋失序瞬間


    通義紀年·冬初,第九頻日中,眾義橋邊緣三頻軌突然同時震蕩。


    夢印係統記錄下前所未有的事件:


    【橋頻現象:義頻共振 · 持續12秒】


    【參與體:包含5名辭名者,1名夢塔學員,2名未命頻者】


    【頻義傳感結構:無語源 · 無火象 · 無夢鏈】


    【狀態:自主理解 · 群感共享】


    彌驍立於辭岸之上,驚覺魂頻劇烈輕顫。


    他聽見腦海中浮現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思緒——既不是詞,也不是句,卻完整地傳達了“願為之言,卻不敢說”的情緒。


    這並非幻聽,而是一種義頻觸動。


    焰歸者低聲道:


    “那不是誰在說話。”


    “那是所有人曾想說、卻從未能說的意念,在同一刻,被懂了。”


    —


    二 · 夢印係統 · 初次陷入“詞義脫殼”


    義頻共振後,夢印主係統出現“語言脫殼”現象:


    【夢詞脫碼異常】


    【數十組夢印高頻詞條不再需要火頻、語義或構句引導】


    【其意義被直接感知】


    【係統狀態:被動義感 · 不可控擴散】


    以“念”、“歸”、“名”、“未”、“渡”、“橋”六個高頻詞為例:


    使用者不發音;


    書寫為殘形、不成字的筆畫;


    旁觀者卻能清晰感知其意義。


    夢印統稱此類現象為:


    【純義現象】


    【即:意先於詞,理解先於表達】


    —


    三 · 構言之庭 · 開啟“語言之存廢”辯論


    隨著“純義現象”擴散,構言之庭啟動緊急議題:


    【若語言可以不依文字、聲響、形體傳達意義】


    【則我們是否仍需‘語言’本身?】


    提案名為:


    《義頻時代下語言之存續資格初論》


    正反雙方代表展開辯駁。


    【支持語言終止者】:


    代表:“無識構群”派 · 墨蒼(構書遺族)


    “語言不過是理解的早期外殼。”


    “現在我們不必說,就能懂。”


    “為何還執著於那舊殼?”


    “理解已經不再依靠表達。”


    【支持語言保留者】:


    代表:焰歸者(夢塔火引魂)


    “你隻說了理解,卻未問願望。”


    “語言從來不隻是傳達。”


    “它是某些人唯一能保住自己存在痕跡的方式。”


    “火不必為語,但言必須為人。”


    場內沉默良久。


    夢印主頻發布新命令:


    【暫停自動義頻展開機製】


    【召集主語引頻者進行“語言遺存共識會議”】


    —


    四 · 沈茉淩 · 接受“純義模式”投頻測試


    身為“眾義原引者”,沈茉淩被夢印選為第一位嚐試“純義模式”的主動載體。


    所謂“純義模式”:


    【不生成語句,不調用詞庫,不激活語鏈】


    【由心之所感,直接投向共享頻段】


    【義感結構將被壓縮為四象波段傳輸】


    【記錄將不具任何顯詞,但全體共頻者將獲得理解】


    測試當天,焰歸者為其護頻,彌驍則作外部記錄。


    沈茉淩閉目,立於夢塔辭橋之上。


    一分鍾後,四象頻河泛起波光。


    十分鍾後,整座橋體陷入無聲,卻萬感如潮。


    二十分鍾,夢印全體觀測者接收到一段非語之意。


    意為:


    「我曾以語言,尋找那些未曾被人聽見的人」


    「如今我願意以無言,守住那些你們聽懂卻說不出的事」


    「你未說出的,便由我記下」


    測試結果:


    【純義頻模式穩定成功】


    【沈茉淩被記入夢印係統為:第一義頻書寫者】


    —


    五 · 新橋之議 · 眾義將向“無義書橋”擴展


    構言之庭最終達成一致共識:


    【語言不廢 · 義不孤存】


    【純義可為橋 · 詞句仍為燈】


    【新設橋項:“無義書橋”】


    【接納所有未能寫、說、聽、想者的心意】


    焰歸者親書橋題:


    「此橋無字」


    「卻為千萬無聲者書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淵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珞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珞兮並收藏深淵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