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頓了頓,目光微微下垂,而後抬起,神色凝重地繼續說道:“但長此以往,大王在臣民心中的形象恐被遮掩,難以樹立起絕對的權威。


    待日後親政,政令推行或會遭遇諸多阻礙,實非我大秦之幸事。


    大王聰慧過人,對天下局勢,心中亦有自己的見解。若能參與此次水患治理,定能從中領悟諸多治國理政之法,為日後親政奠定堅實的基礎,大有裨益。


    再者,如今朝堂內外,已有不少臣子私下議論相邦的諸多舉措。”


    李斯眉頭輕皺,壓低聲音,繼續道:“若不加以改變,恐會影響朝堂和諧,動搖大秦根基。


    大秦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旦人心不穩,後續推行新政、整軍經武等一係列強國之舉,皆會受到重重阻力,宏圖霸業或將受阻。”


    王綰見呂不韋神色依舊未動,站起身來,定了定神。


    他神色誠懇,繼續勸誡道:“相邦,大秦曆經數代先君披荊斬棘,方有如今這般強盛基業,而大秦的未來,全係於大王一身。


    如今大王雖年幼,可那份聰慧,眾人皆有目共睹,心懷大誌,實乃大秦之幸。


    相邦何不趁此時機,引導大王逐步參與政務,讓大王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就拿此次水患處理來說,這無疑是個絕佳的開端。


    水患當前,若相邦繼續獨攬大權,事無巨細皆親力親為,即便最終救災結果圓滿,可大王在一旁,難免會心生被疏遠之感,長此以往,大王與相邦之間怕是要生出隔閡,於大秦的長遠發展不利。


    以綰之見,可先由相邦擬定初步救災方案,隨後,再呈於大王禦前,詳細講解其中利弊。


    讓大王也參與到討論中來,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君臣共同探討,權衡利弊,最後敲定最終方案。”


    王綰目光灼灼,看向呂不韋,誠摯地說道:“如此一來既能保證救災工作依照相邦的籌謀,高效有序地推進,又能讓大王在這關乎民生的大事中,親身實踐、不斷成長。


    同時,在一來一往的討論交流中,也能增進大王與相邦之間的默契與信任。


    相邦向來深謀遠慮,目光長遠,定能明白其中利害關係,為大秦的未來鋪就更堅實的道路。”


    聞言,呂不韋下意識地撫著胡須,目光深邃。


    在這略顯昏暗的廳堂之中,此時氣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沉默良久,呂不韋微微仰頭,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二位所言,細細想來,確實不無道理。


    然,當前水患肆虐,多地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被淹,房舍倒塌,形勢刻不容緩,此時若還按部就班,在朝堂之上從容商議,隻怕等到決策定下,災禍已然釀成無可挽回的局麵。”


    說到這,呂不韋微微皺眉,神色間滿是焦急,繼續說道:“本相必須當機立斷,迅速調配各方資源,唯有如此,才能將此次水患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待此次水患平息之後,本相自會靜下心來,重新梳理政務流程。屆時,定會更加注重引導大王參與其中,朝堂諸事皆可讓大王發表見解,使其在實踐中培養治國理政之能。


    不過,朝堂之上人心複雜,大王尚且年幼,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本相實在擔心,過早讓他涉足這些紛爭,稍有不慎,便會讓他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說到此處,呂不韋神色莊重,右手撫胸,沉聲道:


    “我呂不韋對大秦的一片赤誠之心,日月可鑒。自輔佐先王以來,所做的一切,上為守護大秦的錦繡江山,下為護佑大王的錦繡前程。”


    他長歎一聲,無奈道:“隻是在這過程中,為了達成目的,難免會有些行事方式不被眾人所理解。


    但本相每一步皆權衡利弊,實乃迫不得已。


    還望二位能夠體諒本相的一番苦心,攜手共度這艱難時局。”


    聞言,李斯心中一凜,不動聲色地深吸一口氣。


    語氣愈發謙卑,一字一頓道:“相邦所言極是,吾等皆曾在相邦麾下效力,自是對相邦敬仰有加。


    隻是,相邦若能在一些至關重要的事務上,主動與大王共同商議,如此一來,既能在朝堂上下彰顯大王的聖明,又能讓相邦一心為公、輔佐君王的美名在秦國傳頌千古,流芳百世,成為後世臣子競相效仿的楷模。


    相邦為大秦操勞半生,這般善舉,必將在秦國朝堂之上留下一段佳話,被世世代代之人傳頌不息。”


    聽到李斯的這番話,呂不韋笑容依舊,帶著幾分從容。


    他目光緩緩掃過二人,擺了擺手,聲線沉穩,緩緩開口道:“本相自執掌秦國權柄以來,所做的每一個決定,皆非草率為之,都是經過反複權衡、深思熟慮的,每一項舉措皆是為了大秦的長遠發展籌謀。


    大王年紀尚輕,如今尚需在諸多事務中曆練打磨,積累經驗。


    本相這般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無非是想在大王羽翼未豐之時,為大王遮風擋雨,護大王周全罷了。


    至於朝堂局勢走向,以及與大王之間的相處之道等其他事情,本相心中早有定數。你們二人在各自職司上勤勉做事即可,自是不必為此等事擔憂。”


    呂不韋的這番話,語調平緩,闡述的雲淡風輕,似乎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然而,他那看似溫和的笑容背後,似有深意,讓人難以看透其中深意。


    李斯和王綰對視一眼,彼此的眼神交匯,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無奈。


    呂不韋麵上態度看似溫和,然而在這看似親和的表象之下,實則固執己見。他對自己的觀點和決策有著異常堅定的信念,任旁人如何苦口婆心,都難以讓他動搖半分。


    李斯與王綰心中清楚,此番前來相勸,怕是難以改變他的行事作風。


    然而,他們身為大秦臣子,又不能不嚐試去勸說,畢竟這關係到大秦的未來和嬴政的統治。


    廳堂之中,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哀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癲叁捯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癲叁捯肆並收藏大秦哀歌最新章節